如今提到鬼谷子,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在歷史上是非常傳奇的人物,他時戰國人,是縱橫家的創始人,包括寫出《孫子兵法》的孫臏,還有蘇秦都曾是他的學生。他門下的學生遍布各地,很多都建立了不朽的功業。鬼谷子的謀略與識人之術都非常厲害。
我們都知道在社會生活中,一個人會不會說話,一個人的口才能力好不好,在一個人的工作與一個人的人際交往中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即使一個人再有能力,也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口不擇言而壞事。下面我們學習一下鬼谷子的三句話,教你為人處世的技巧。
一、說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
說話的人就是為了說服對方,想要說服對方,首先就要說對對方有利的話。這就是話說要說重點。在和別人的談話的過程中,先說重點能給人一個有條不紊,有理有據的印象。想要對方認真地聽你說話,思考你的說話內容,首先就是簡明扼要地說,突出自己的重點,再對重點進行補充說明。這樣聽你說話的人就會先把握你的主題,即使你說的話有點前後顛倒,也不會讓人覺得思維混亂,發言沒有條理的人首先會讓自己進入說著說著就不知道說到哪裡的情況,對於一個要點可能反覆去說,浪費雙方的時間。而對於聽者,長時間得不到要點信息就會變得不耐煩,對於談合作是非常不利於你的情況。
二、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託焉。
這句話的意思是觀察一個人,既不喜形於色又不溢於言表,那麼這個人就是可以託付重要事情的靠譜之人。這是說一個人對於自己的想法掌控的很好,不會因為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表情上,也不會流露在言語之中。這樣的人在別人心裡是成熟穩重的代表。相反,如果一個人只會嘴上說說,將自己的想法,別人的故事都說出來,也不經過自己的思考,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是不可靠的。一個說話不穩重,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得一個說話沒有把門的人,一定會在哪天就把機密的事情告訴了別人,事情敗就敗在了他們的嘴。所以說話之前一定要再三思考,給自己留下十秒鐘的思考餘地。
三、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
一個人想要了解別人,首先得先了解自己,了解了自己才會更好地了解別人。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個人需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知道自己經常說話不過腦子就改掉它,知道自己經常會說傷害別人的話就忍住不說,只有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才能在談判桌上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優點,迴避自己的缺點。只有了解自己以後,才會放心去了解別人,觀察別人的動機,站在不同的立場思考問題,思考怎麼說話怎麼做事會讓兩個人都心生愉悅,才能更好地相處。
當然,鬼谷子的智慧遠不止於此,這兩招說話之道只是他畢生智慧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對鬼谷子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讀讀《鬼谷子》這本書,鬼谷子畢生的智慧、謀略等全都記錄在了這本書裡。
一個人只有掌握了說話的技巧,你才會有更大發展,你的人際交往能力變好了,事業才會越來越順利。相信這三點對你的為人處世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