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o Bella,我是老房。
這個春節過的有些複雜,不管怎麼說,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自覺隔離,抗擊疫情,每個人都在付出著自己的努力,都在貢獻著一份力量。雖然宅在家,但工作還是不能落下,這個特殊時期,很多公司都開始嘗試著進行「SOHO」,居家辦公。
不過也正是因為多數員工都還在家裡,辦公設備並不齊全,在召開視頻會議時大家主要還是選擇手機中的多人視頻聊天。開個短會還好,但過了一個年,放了個長假,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好好梳理一下,會議一長,手機的電量就扛不住了。同時,也總不能一直用手拿著手機吧,長時間舉著累不說,還得記錄筆記,整理材料,哪裡還有空?
實在不行就把手機靠在書上,但一插上充電線,手機就沒辦法豎直站立了,這個時候無線充電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但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無線充電器都是臥式充電,也就是平板式的,將手機平行於桌面放置在充電器上,由於視角問題,咱們無法邊充電邊看手機。而小米近期推出的立式無線充電器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純白色外包裝只在正面印製了產品圖,簡潔明了,非常的「小米」。下方則醒目的標註了產品的特性之一,20W無線快充。
簡單開箱,充電器本體、充電線以及說明書。產品中並沒有隨機提供充電頭,需要自己準備,這點有些遺憾。
充電線為Type-C接口,可拆卸,這點其實非常實用。萬一其他設備急需一根數據線,拔下來就能用。
小米立式無線充底座為圓形設計,直徑約為9釐米,佔地空間不大,能夠進一步節省桌面空間。
無線充電背板與底座的角度為60度,比市面上大多數的45度手機支架角度要大。這種更大的角度設計放在桌面上看手機的時候其實更有利於健康,60度的角度要想目光直視首先就得和人體保持大概40釐米到半米左右的距離,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視力;另外和平面的角度越大咱們越不用刻意低頭去看手機,對頸椎也好,畢竟現在的辦公室一族多多少少頸椎都會有點問題,工作病…
充電器面板採用聚碳酸酯材質,手感圓潤光滑,但還是比較沾指紋的。四周都為圓角處理,不容易與手機發生磕碰損傷。在底座底部配有一圈矽膠墊,在保護桌面的同時,防滑固定性也較好。
中間的無線充電接觸部位示意圖大家看著熟悉麼?正好老房手上也有小米一萬毫安的無線充電寶,一目了然的經典指示圖能讓用戶一眼就認準手機放置位置。
從與充電寶的對比上咱們也可以看出,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的大小控制的不錯,在能夠承載支撐手機的基礎上儘可能的縮小體積。
雖然充電接觸示例位於充電器的中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手機只能豎直擺放在充電器上才能進行無線充電。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採用了雙線圈設計,手機無論是橫豎擺放都可以實現無線充電。豎著擺放開視頻會議,橫著擺放追劇看電影,邊充邊玩邊用都沒有問題。
從圖中我們也能看到,即使帶著手機殼也能夠對手機進行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工作的時候,充電器底部的指示燈綠色常亮。
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支持20W無線快充,半個小時多點就能給小米手機充電50%。作為蘋果手機用戶表示非常的羨慕,iPhone 自8代起才支持無線充電,目前也僅支持7.5W的無線充電,也僅僅比蘋果祖傳的「五福一安」要快那麼一丟丟。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並不支持蘋果「5V1A」充電頭,輸出功率實在太低,最起碼也得要是iPad的「5V2A」充電頭,否則連7.5W蘋果無線「快」充都滿足不了。
老房手持iPhone X,具體充電速率咱們實測下。
晚上9點半差一點,iPhone X剩餘電量1%,退出全部後臺應用,基本不再使用手機,開始放在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上進行充電。一直到晚上10點半多一分鐘,一個小時零四分鐘,iPhone X充電至45%。的確比蘋果手機有線充電「5V1A」要快不少,但和小米9 Pro等安卓手機的無線充電相比還是慢太多了。
搭配小米米家魔方插座,統一梳理桌面充電設備,進一步減少空間佔用,輕鬆整理出整潔的桌面環境。
總而言之,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雙線圈設計橫豎都能無線充。橫著放,追劇看電影;豎著放,開視頻會議或者刷抖音,工作娛樂的同時保持電力充沛。60度斜角不用刻意低頭看手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頸椎的壓力。
同時,支持最高20W無線快充卻不到百元的售價在目前市場上也算是性價比非常之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