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
長眠著諸如蕭邦、巴爾扎克、
比才、莫裡哀等文化藝術名人
其中有一位的墓碑格外引人注目
引人注意的原因不僅僅是
墓碑上長翅膀的獅身人面雕塑
更是那環繞墓碑的吻痕和以口紅為筆
用各種語言書寫的告白情話
這個墓碑的主人是
奧斯卡·王爾德
Oscar Wilde
今天正值他誕辰165年
我們就來講講這位
唯美主義大師的故事
以及姑娘愛他的理由
奧斯卡·王爾德1854年10月16日出生於英國統治時期的愛爾蘭的都柏林,他的父親是一位獲封爵士的外科醫生,母親是一位致力於愛爾蘭獨立的詩人。
王爾德在高中男校期間,鍾情於花朵,落日與希臘文學。雖然經常被老師斥為怠惰,但畢業那年仍獲得了代表古典文學成績最佳榮譽的普託拉金質獎章,並獲得都柏林三一學院獎學金。之後又獲得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的全額文學獎學金繼續學習。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
在王爾德尚未有專著出版之時,他便因特立獨行而成為唯美派的健將。他的衣飾極華麗,經常穿著天鵝絨外套,佩戴孔雀羽和綠背甲蟲的指環,吸金嘴紙菸在校園裡招搖過市。
王爾德曾對牛津的同學說,無論如何,自己一定要成名,沒有美名,也要罵名。他確實做到了,在牛津期間王爾德過的極為風光,不但成績名列前茅,其詩作《拉芬納》還贏得了校內一項詩歌比賽,並由學校出資出版。而在社交圈,王爾德也因服裝惹眼、談吐機智成為名人。
據稱王爾德在訪美時,海關曾問他是否有貴重物品要申報,他回答:「除了我的天才外,什麼都沒有。」王爾德身體力行了他的名言:「一個人一生的羅曼史始於自戀。」
王爾德38歲到41歲時,他的4部喜劇先後在倫敦上演,均獲得成功,一時之間,上自攝政王下至販夫走卒,人人都口傳他的名言金句。
▲我們全掉在陰溝裡,可是有些人卻仰望著星光。——王爾德
就在他最名聲大噪之時,王爾德和侯爵公子道格拉斯的同性戀情曝光。在當時同性戀是要入刑的,最終王爾德以「嚴重猥褻」的罪名被判入獄苦役2年。
▲貴族美少年道格拉斯,王爾德的情人
出獄後的王爾德眾叛親離,他的妻子帶著孩子改姓遷居;他在社交界和文學界的大多數朋友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他在富裕時救濟過的人,在此刻他身無分文時也避而不見。高蹈倜儻的文學大師,成了同性戀的首席烈士。
46歲時,王爾德因腦炎逝世於巴黎。由他的第一位同性情人羅斯安排後事。九年後,羅斯通過出售王爾德作品版權籌集到的錢,在拉雪茲神父公墓將他重新安葬,並由一位王爾德的女性擁躉匿名捐款兩千英鎊,按照他在詩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了一座獅身人面像墓碑。
▲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 王爾德
王爾德是一位全才的文學家,他在一切文類中都有貢獻。首先,他是詩人,早年作品上承浪漫主義的餘波,而到了後期作品《列丁獄中吟》,因有了自己的牢獄經驗為印證,變得踏實而深刻。
在童話方面,《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自私的巨人》等作品,以獨特的敘事方式展示了唯美主義風格的悲劇故事,打造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美。
夜鶯喊道,「高興吧,快樂吧;你將要採到你那朵紅玫瑰了。我將用月下的歌音製成她。我向你所求的報酬,僅是要你做一個真摯的情人,因為哲理雖智,愛比她更慧,權力雖雄,愛比她更偉。焰光的色彩是愛的雙翅,烈火的顏色是愛的軀幹。她又如蜜的口唇,若蘭的吐氣。」
——摘自王爾德《夜鶯與玫瑰》,林徽因譯
在小說方面,他的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描寫了一位美少年,生活荒誕但青春永駐,而其畫像卻日漸衰老,最後他殺了畫家並刺穿畫像,人們卻發現他自刺身亡,面容衰老,畫像經過修復後卻青春依舊。
該作被公認為19世紀唯美主義的代表作,堪稱「為藝術而藝術」的思潮在戲劇、小說和繪畫方面的三絕。
在戲劇方面,王爾德有一出著名的悲劇《莎樂美》,以法文寫就,講述了莎樂美公主因無法得到聖約翰的青睞,便以誓言脅迫國王處死聖約翰,這樣她就能盡情親吻屍體的故事。
這種激進而病態的求愛方式反而塑造了一個純粹的,感情摯熱的豐滿形象,顯示了王爾德「藝術與道德無關,只追求美」的主張,是他的唯美主義代表性作品。
另外,王爾德還有4部喜劇作品,分別是《不可兒戲》(或譯為《認真的重要性》)、《理想丈夫》、《無足輕重的女人》、《溫德米爾太太的扇子》。他的喜劇中充滿了唇槍舌戰,妙語連珠。他善用修辭:雙關、雙聲、對仗、用典、誇張、反諷、反常合道……,但語句卻清暢精準,極少出現冗長的語句,充分顯示了他作為語言大師的才學。
《不可兒戲》是一部諷刺風俗喜劇,講述了2位貴族青年,傑克和阿爾加農為了生活便利各自在城裡和鄉下虛構了一個需要自己照顧的親友,以便藉口離開,並因此引發的一系列身份錯位和誤會。
《理想丈夫》講述了齊爾敦爵士早年的政治把柄被薛芙麗太太掌握,而爵士夫人寄給高凌子爵的信同樣被薛芙麗太太截獲。高凌子爵則掌握了薛芙麗太太的「黑歷史」,眾人為了保住各自的秘密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無足輕重的女人》中的秘密則是在易林華斯伯爵與他想要僱為私人秘書的傑若之間,傑若是伯爵的私生子,但彼此互不知情。
《溫德米爾太太的扇子》講述了溫德米爾太太懷疑自己的丈夫出軌,自己也出軌了,結果發現她懷疑的丈夫的出軌對象其實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母女倆各自有一個不太光彩的秘密從而推動了劇情。
我們詢問了幾位熱愛王爾德的朋友的想法,以下是TA們親吻/想要親吻王爾德墓碑的理由。
A:親吻墓碑這種行為,本來就非常「王爾德」,愛與死亡的美學在一個吻裡全部體現。
B:因為王爾德自己說的:「少女的紅唇是最好的墓志銘」,儘管也有來自男人的紅唇。
C:看完《自深深處》(王爾德寫給道格拉斯的書信集),就想給他一個吻。
D:明知他是Gay,才更要吻他。
E:第一個親吻他墓碑的人是真愛,後面的人更多的是因為親吻墓碑這件事本身太吸引人了吧,只是一個吻就感覺自己受到了美的洗禮,幹嘛不呢?再加上現在公墓以保護文物為由拿玻璃罩把墓碑罩上了,有了阻隔不是更激發人們親吻的欲望了嗎。
如今王爾德墓碑上的唇印已被清理
主體也被玻璃罩保護起來
但每天依然有大批姑娘(也有少年)
從世界各地千裡迢迢而來
執著地在玻璃罩上獻吻
如果王爾德泉下有知
應該也會得到些許寬慰吧
本文部分摘自余光中所著《王爾德喜劇全集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