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醫療行業經歷了一波殺估值,原因是今年漲幅過大,估值過高,再加上帶量採購的利空,今天我們分析一個細分行業的隱性冠軍。
一 股價和業績
先看公司的幾個數字:
業績增長情況:
2019年淨利潤增長115%,今年截至三季度淨利潤增長213%,這是非常靚麗的業績。
但是2017年負增長24%,2018年負增長38%,這說明公司過去的業績並不穩定,這二年高增長是公司的產品結構發生變化帶來的結果。
因為平臺不鼓勵分析個股,所以在免費部分只能遮蔽一下
再看股價表現
從10月底以來,連續調整,股價從27元跌到了目前19元,跌幅30%,這是在業績如此強勁的情況下的下跌,可見當行業整體下跌的時候,業績好也抵擋不住回撤。
再看估值,
目前35倍市盈率,處於歷史百分位10%,也就是說目前是最便宜區間,看過去5年的市盈率,高的時候比如2016年達到200倍,後來一路下跌到2017年底的60倍,今年最高點出現在7月份的94倍左右。
再看歷年市值變化
最高市值出現在上輪大牛市2015年,98億,後來一路下滑,到2019年只剩下了26.9億,目前市值54億,去年到今年股價漲了一倍。
這些情況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小市值醫療行業成長股,剛上市的時候靚麗的業績,加上恰好遇到大牛市,於是一波炒作估值上天了,市盈率達到200倍,之後公司業績連續下滑,股價一路回調,從2019年開始業績在低基數的基礎上高增長,原因是公司出現了新的產品,帶來了新的業績邏輯。今年來的業績無論增速,還是淨利潤,營收都已經達到歷史最高,但近期碰到了行業整體調整,估值已經跌到了歷史最低點。
所以,也許這就是行業帶來的投資機會,接下來我們要搞清楚幾個主要問題:
1 行業狀況:空間大小,增速,競爭格局,未來趨勢
2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業務結構,業績彈性,業績持續性
3 公司財務狀況,是否安全,是不是一個優秀的公司
二 業務情況
公司的主要產品有幾個:嬰兒培養箱,嬰兒輻射保暖臺,吻合器系列,前二個都是嬰兒保育設備,公司年產能2萬臺左右,是行業的龍頭企業。
看各個產品歷年的營收情況
1 培養箱
就是嬰兒出生後需要放入這個設備裡,有氧氣,保暖,各種監控等,這個市場存量有20萬臺左右,大概7-8年換代一次,每年市場需求為2-3萬臺,2019年財報上顯示公司賣了5788臺,佔了接近30%的市場份額。
但這個業務從2016年起基本就沒有增長了,在1.5到1.6億間徘徊,所以這是一個穩定的市場,公司也不可能依靠這個產品獲得增長了。
2 保暖臺
情況也差不多,2016年到現在,每年6000萬左右的營收,也沒有增長。
3 黃疸治療
從2015年到現在,每年大概2000多萬,也沒有增長。
4 吻合器
從2018年開始,公司出現了吻合器這個產品,當年營收1800萬,2019年4400萬,增長了1.44倍,今年中報就達到4180萬,接近去年全年業績,而到三季度公司發布的業績看,已經增長213%,大超預期,所以我們知道了,這個公司最大的增長來自這個吻合器產品,那麼公司類型也可以定性了,這是產品驅動型公司,我們接著搞清楚這個產品的市場狀況就能搞清楚公司未來的增長潛力。
三 吻合器市場情況
1 什麼是吻合器
就是醫生給患者做完手術後,需要縫合傷口,目前微創手術越來越多了,因為微創手術恢復快,切口小,疤痕會更好看,微創手術必須使用腔鏡吻合器,在微創手術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會帶動吻合器增長。
腔鏡吻合器分為:第一代開放式吻合器,第二代腔鏡用吻合器。
而腔鏡吻合器分為手動,電動二種,主要用於做腹腔鏡,胸腔鏡等微創手續。
手動的需要醫生依靠經驗手動操作,而電動的是穩定,研究統計,外科醫生使用電動的出血少,併發症比手動的少一半,而且省時省力,能降低醫療事故,所以電動的是未來發展趨勢。
2 吻合器市場規模
全球
2019年全球規模為9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5%,增長並不算快
國內
2019年市場規模接近100億,最近5年年均增長速度18%,隨著人口老齡化,微創手術越來越多,2014年預計市場規模190億,年均增速15%.
我們剛才說吻合器分為開放式,腔鏡吻合器二種,在2019年市場中,開放式吻合器銷量400萬個,而腔鏡吻合器是146.3萬個。按照戴維公司財報資料,2019年吻合器銷量7.759萬臺,那麼佔腔鏡吻合器的市場份額為5.3%,佔比還很小。
再看市場空間,2019年腔鏡
吻合器按照出廠價格統計,市場為45.6億,而戴維醫療去年銷售額為4400萬,市場份額不到10%,按照銷量算的市場份額比按照銷售金額更小,也許是因為市場上還有更加便宜的產品。
3 未來成長空間
對比一下國內外微創手術情況,2019年國內每百萬人口接受微創手術量為8514臺,滲透率為38.1%,而美國每百萬人口為16877臺,滲透率為80.1%。
再看腔鏡吻合器的市場滲透率
2019年美國腔鏡吻合器在微創手術中的滲透率為40%,而國內三家醫院為18%,其他醫院為10%。
從國內滲透率看,最近幾年在逐步提高,三甲醫院從2015年的10%提高到現在的15%,到2024年提高到25%,其他醫院2015年滲透率只有5%,現在是10%,未來也會滲透到15%。
根據康基醫療招股說明書,預測到2024年國內每百萬人口接受微創手術增長到18242臺,滲透率提高到49%。那麼到時候微創手術將達到2600萬臺/年。腔鏡吻合器在微創手術中的滲透率達到21%,用量為546萬臺,電動腔鏡吻合器到2024年佔比13%,銷量對應為71萬臺。
預計到2024年,腔鏡吻合器銷售金額達到116億,未來五年年均增長20.7%。
整個市場2019年有45億的規模,戴維醫療目前市場佔有率還只有5%,到2024年有116億的規模,以公司今年8000萬左右的銷售額來說,還有幾十倍的增長空間,所以成長空間不成問題,關鍵問題是戴維醫療能佔多少市場份額,這就要看市場競爭格局了。
3 競爭格局
腔鏡吻合器目前主要是國外的為主,2019年進口品牌佔了70%的市場份額,按照金額算佔了84%的份額,主要的競爭對手是美敦力,強生。
那戴維醫療有多大競爭力呢?
第一,戴維醫療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維爾凱迪是電動吻合器行業的先行者,是國內第一個規模化銷售電動吻合器的公司,具有先發優勢,而且目前市場份額是國產中最大的。
吻合器分為手動和電動,手動的門檻低,組裝 簡單,紅海競爭,但電動吻合器從2018年8月從二類變為三類管理,增加了臨床試驗,120例臨床,隨訪6個月以上,這很大程度提高了行業壁壘。
第二,國產替代是大方向
醫療政策鼓勵國產化,加上國產的價格更加便宜,所以國產化率會逐漸提高。
業績彈性預估,預計到2024年公司在吻合器市場佔有率25%,對應給公司帶來10億左右銷售額,淨利潤4-5億。今年銷售額大概8000萬,那麼有十倍以上空間。
四,公司情況
這基本是一個家族企業,陳雲勤是陳再宏和陳再慰的父親,三人共持有65%以上是股份。
從2012年上市以來,股價漲幅為252%,8年時間並不算多,這主要是因為公司在2018年之前成長性比較差。
上市融資3.66億,分紅1.49億,還不算過分,畢竟這是一個處於成長期的企業,業務開拓要花錢。
大股東不斷在二級市場拿真金白銀買入公司股票,這麼高的股份比例,近5年都沒有減持記錄,(2015年大牛市期間,陳雲勤有減持480萬股,530萬股,300萬股,360萬股,240萬股)這比那些不斷套現的股東不知道要好到哪裡去了,說明大股東真心想把公司做好,也對未來有信心。
五,財務情況
1 資產負債表
公司總現金5.65億,佔流動資產7.24億的78%,流動資產絕大部分是現金,資產質量極好。
其中應收帳款只有3989萬,佔三季度營收3.17億的12.5%,如果按照全年算會低於10%,非常健康
負債率11.1%
短期借款零,長期借款零,只欠了供應商6831萬。
股東權益9.44億,佔了公司總資產10.62億的近90%,
從這幾個財務指標看,公司財務狀況極好,幾乎沒有負債,現金多,應收帳款少,資產結構極好。
2 盈利能力
毛利率53.77%,作為醫療設備來說,還是不錯的,多年來也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50%到57%之間,目前是最高的狀況。
淨利率,三季報營收3.17億,扣非淨利潤為1.18億,淨利率達到37.2%,比很多的公司毛利率都高很多。
ROE
過去幾年ROE不高,從2016年到去年分別是8.6%,6.1%,3.67%,7.65%,但是今年三季報就達到了14.19%,大幅度提高和公司業績暴漲有很大關係。
而過去不高一方面是因為業績增長不行,也和公司負債率極低有關係。
利潤質量
從2015年到2019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總計為3.39億,同期淨利潤總額為2.44億,現金流是淨利潤的1.51倍,質量非常好。
3 利潤表
營業成本的增長率22.8%,而營收增長為33.8%,收入增長比成本增長快,是非常好的,規模效應出來了。
銷售費用增長32.7%,和營收增長基本一致,錢花出去是有效果的,帶來了真實的營收增長。
公司的銷售推廣策略是和醫院的醫生,行業開技術交流會,這是主要花錢的地方。
管理費用3381萬,佔營收比例10%左右,比較高。
研發費用2595萬,佔營收比例為8.13%,應該說很高了,比不少科技公司都高,當然絕對量還是很小,因為公司規模小,但也看出公司研發投入不少。
財務費用為-87.6萬,這是錢存銀行得到的利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了很多公司每年需要給銀行幾個億的利息,真的很喜歡這樣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
資產減值102萬,這大部分是設備,廠房等折舊,信用減值127.8萬,一般是爛帳,二個金額都很小。
六 ,帶量採購的影響
這是最後一個決定這個股票有沒有投資價值的邏輯,因為帶量採購會極大的降低價格,這是給多少量都彌補不過來的,所以帶量採購會破壞公司的成長邏輯。
通過收集的資料看,吻合器已經進入了帶量採購,重慶,貴州,雲南,河南,江蘇,山西,湖南都已經對吻合器進行了集採,而且腔鏡吻合器也進入了,比如這次江蘇的集採就有腔鏡吻合器,從價格降低幅度看,也是慘不忍睹,從4000元直接降低到200元,降幅最高達到95%,平均降幅67%。
但電動吻合器還沒有進入集採,從趨勢看作為一種高值耗材,以為也會進入,所以非常遺憾,公司的成長邏輯被破壞了。
總結 一下
1 公司是處於成長期的小市值醫療公司,近二年因為引入了新產品,業績爆發增長,去年到今年股價漲了一倍,但市值還很小,只有53億,機構關注少,10月份以來,帶量採購對公司股價回調了30%,目前估值處於歷史最低區間。
2 公司的財務狀況非常好,現金流充裕,是典型小而美的公司
3 2018年開始生產吻合器,給公司帶來了高速業績增長,但這個產品今年進入集採,價格降幅極大,公司的成長邏輯被破壞。
2020年12月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