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諺語蘊涵著老祖宗的智慧,如今在許多農村裡仍然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諺語。對普通人而言,這些俗語可以引導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總結。時過境遷,但人的本性並沒有改變,所以許多俗語在當今社會依然適用。學俗語是繼承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俗語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懂得它的深層含義,用它來引導人生,才是最好的傳承方式。古代人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三句話非常有意義,後人應該了解。
人怕仰頭,狗怕背手。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都流傳著這句俗語,其實這句話的含義很多人並不知道。古代人比較含蓄,講道理時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用一些方法讓人更好地理解。許多人在聽到這個句子時,並不知道它的意思,心裡也有些疑惑。也許有人會問,人為什麼害怕仰頭?
古時候的人仰頭就是一個姿勢,古時候的人用仰頭這個姿勢來表示自己的驕傲和看不起別人。人們一旦驕傲起來就很難有什麼發展,這種驕傲甚至還有勢利,不尊重他人的意思。輕視他人,輕視他人這些素質都不好。和別人交往時,千萬不要這樣做,否則人緣圈子會越來越狹窄。
為何狗兒害怕背手?遠古的鄉下都會養狗,養狗可以看家,但狗通人性,一旦發現主人的肢體動作有問題,就會有所覺察。例如,狗可能認為主人在它背手時會打它。在這個時候,狗會非常害怕。第二,狗兒會搖動尾巴來討好主人,這些特徵都表明狗兒是會討好主人的。實際上古人說這句話,主要是想表達這樣的意思,什麼人都有害怕的東西。即使是兇猛的狗也害怕主人。狗在主人背對手時,會像條件反射一樣跑得很遠。
二:只求勤儉節約,不求金錢,不求名利。古時候的人們一直提倡勤儉節約,甚至把這一美德當作家風。由於古時候的社會,大部分人都很窮,所以他們的日子很苦。勤儉持家可以養家餬口,如果鋪張浪費的話,再大的家業也會敗光。古代的人也很勤勞,大部分人從事農活,如果不勤勞的話,莊稼的收成也不好,所以古代的人就想辦法發展糧食工業。古代人種植莊稼,提倡精耕細作,可見他們十分勤勞。努力工作當然會有回報,在家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俗話說:在家生活,只懂得勤勞,不懂得節儉;到最後,既沒有錢,也沒有日子過得好。食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鹽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處指的是日子的好壞。就連鹽也沒有了,可想而知,這樣的日子可不好過。因此古代的人認為勤勞和節儉是兩碼事,只有勤勞才能有收入,在家過日子,如果沒有收入就不行了,第二,要節儉,如果不節儉,就過不好日子。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但是仍然要注意節儉,這句古老的諺語仍然很有意義。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但許多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出現了問題,晚上無法入睡,晚上無法起床。儘管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但還是禁不住熬夜。早起床的人不多,每天工作的時候總覺得多睡一分鐘就是一分鐘。因此早晨起床時總是手忙腳亂,匆匆忙忙地去刷牙,然後去上班。可見古人說得很有道理,古人覺得晚起的人慌慌張張,要在短時間內完成許多事情,往往是手忙腳亂。
但起得早卻不同,早起後可以好好洗臉,準備自己的衣服,有更多的時間整理自己。晚起者心慌意亂,只能匆匆忙忙地處理許多事情,甚至來不及收拾好自己。晚睡晚起在現代生活中很普遍,畢竟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現代人的娛樂方式比古代多得多,古人幾乎沒有夜生活,吃過飯就快睡著了,畢竟第二天還要幹農活。
遠古時代白天的農活很重,經過一天的勞作,身體很累,也可以很快進入夢鄉。但現代人不同,現代人晚上大多喜歡玩手機、上網或去娛樂場所放鬆一下,因此晚上晚睡晚起,早上起來,由於休息不好,很少人願意早起。這個俗語主要表達的意思是,人要注意休息,早起說話,多做點事。這三句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總結,作為後人,我們應該懂得其中的涵義,只有懂得俗語的涵義,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