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醫學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具標本,這具標本是抗日戰爭年代的一名廣東人,名叫黃利輝。黃利輝死後為何會被製成標本,又為何會在泰國的博物館裡一待就是60年?
上世紀,19歲的黃利輝為了躲避戰亂,乘船來到了泰國避難,由於身無分文繳納不起10泰銖的好處費,被當地的移民官粗暴的剃了頭髮,並迫以「細偉」這樣一個錯誤的名字入境。儘管他多次強調自己叫「黃利輝」,但在這裡沒人理會他。
細偉本以為來到泰國後,生活或許會變得安穩,可移民官這麼一整,讓他的內心又蒙上了一層陰影。細偉被在泰國生活的舅舅安排到一家餐館工作,舅舅從此就沒了身影,明顯是不想管他。
細偉每天在髒亂的環境中做著殺雞的工作,而這家餐館的老闆夫婦更是對他百般刁難,明明桌上擺滿了菜卻讓他只吃白飯。甚至還放任女兒肆意捉弄他。細偉忍受不住,舉起殺雞刀嚇唬了她們一下,結果卻遭到了老闆娘的一頓毒打。
細偉終於忍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於是他便趁著老闆一家不在時,撬開抽屜拿著錢逃了出去。為了生存,細偉在碼頭當起了苦工。天生患有癆病的他根本幹不了重體力活,為此他沒少被工人們嘲笑。
在這充滿屈辱的碼頭上,唯一肯與他接觸的是碼頭老闆的女兒,天真單純的女孩會時常幫他送水,甚至在路邊撿到一朵野花都會親手插在他頭上,細偉從這個小女孩身上感受到了許久未曾體會到的溫暖。
細偉的病越來越重,不得不用僅有的錢去抓了藥,可當他拿著藥走出藥鋪的時候,被一群不懷好意的工人把藥搶了去。爭搶中,他的藥掉在了泥水中化為了漿糊。而這次的經歷徹底將他推入了絕望的深淵。
一天,癆病復發的細偉正躺在馬棚裡休息,碼頭老闆的女兒跑來找他聊天,可細偉此時正做著當年抗日戰爭時的噩夢,將女孩當成了要殺他的日軍。當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女孩已經倒在了他的身上沒了氣息。
無奈之下,細偉只好將女孩扔到郊外。在那個落後的年代,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很難調查出殺人兇手,細偉因此躲過了一劫。
一名女記者聞訊趕到碼頭著手報導此事,重病纏身的細偉引起了女記者的注意。當然這時的女記者只是出於純粹的同情,在一番交談後,記者了解到了細偉的身世和真實姓名。
與此同時,女記者還注意到桌子上擺著一把精緻的匕首,細偉則表示:「這是母親送給自己最後的一份禮物,」他的家人都死在了內戰之中。
之後,碼頭老闆也辭退了細偉,並把他轉手給了一處地主家務農,比起碼頭的工作地主家的農活要輕鬆許多,只是不時還會有些熊孩子前來尋釁滋事。生活雖然依舊困苦,但他在這裡看到了些許希望。
眼瞅著滿園的蔬菜就要豐收,他的心也漸漸踏實了下來。可天有不測風雲,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他先前的努力化為了泡影。至此,細偉才明白,不只是身邊的人,就連老天也跟他做對。
當天晚上細偉的癆病復發,躺在床上不斷咳嗽的他,回想起小時候母親為自己熬藥的場景。他依稀記得,那藥是從死刑犯身上偷來的[心]熬成的。
於是,細偉受不了身體上的折磨,來到鬧市綁架了一個女孩,用母親送給自己的匕首……。細偉喝著用[心]熬成的藥,感覺一陣噁心,但為了治病他還是全喝了下去。
細偉自知此地不宜久留,便跑去投奔自己的遠方親戚,希望能從他這裡借些錢回國。親戚為了打發他,臨時給他安排了住所。到了晚上,細偉的癆病再次發作,他又一次對一個女孩下手了,而這一次甚至是在佛像面前。
由於鬧出的動靜太大,招來了寺廟的和尚,細偉眼見事情敗露慌忙逃出了佛堂,慌亂中不慎把匕首落在了佛堂。
孩童失蹤遇害的案件與日俱增,在民眾的施壓下,泰國當局不得不加大力度調查。此時的細偉為了治病已經瘋魔,心智嚴重扭曲,不斷地作案。
另一邊,當初接觸過細偉的記者,一眼就認出了匕首,於是在她的幫助下,警方在附近的山上找到了細偉。眼見警察圍了上來,細偉揮著刀歇斯底裡的反抗著,場面愈發混亂。
女記者慌亂中喊出了細偉原本的真名「黃利輝」,細偉的心終於冷靜了下來,距離上次被人這麼喊已不知過去多久。恍惚間,他看到母親正在伸手準備帶他回家。在他心中,回到自己的家鄉是他現在最想做的事。
很快細偉被送上了法庭,由於泰國全國孩童失蹤案頻發,警察便慌騙他說:「只要他承認所有罪行,就會送他回家。」此時的細偉哪還有分辨力,一聽能回家就擔下了所有罪行。
當然最後等待細偉的並不是回家的船,而是黑洞洞的槍口……
1959年9月16日細偉被執行槍決,死後被製成標本放在博物館裡供人參觀。
以上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細偉》的主線劇情。
【月老觀點】
如今60年過去了,他不僅無法入土為安,甚至沒有一個棺材讓他躺著,只能繼續鎖在冰冷的玻璃櫃裡為他的罪行永生罰站。
一直在追蹤報導的女記者在深度報導中曾寫到:「我始終不清楚他究竟是一名兇手還是一名受害者。」
細偉確實是一名兇手,倘若當時他身邊能夠多一絲溫暖,或許他會走向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