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經過抗日戰爭的廣東人,為何被製成標本陳列在泰國博物館裡?

2020-12-10 月老聊情

泰國的醫學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具標本,這具標本是抗日戰爭年代的一名廣東人,名叫黃利輝。黃利輝死後為何會被製成標本,又為何會在泰國的博物館裡一待就是60年?

上世紀,19歲的黃利輝為了躲避戰亂,乘船來到了泰國避難,由於身無分文繳納不起10泰銖的好處費,被當地的移民官粗暴的剃了頭髮,並迫以「細偉」這樣一個錯誤的名字入境。儘管他多次強調自己叫「黃利輝」,但在這裡沒人理會他。

細偉本以為來到泰國後,生活或許會變得安穩,可移民官這麼一整,讓他的內心又蒙上了一層陰影。細偉被在泰國生活的舅舅安排到一家餐館工作,舅舅從此就沒了身影,明顯是不想管他。

細偉每天在髒亂的環境中做著殺雞的工作,而這家餐館的老闆夫婦更是對他百般刁難,明明桌上擺滿了菜卻讓他只吃白飯。甚至還放任女兒肆意捉弄他。細偉忍受不住,舉起殺雞刀嚇唬了她們一下,結果卻遭到了老闆娘的一頓毒打。

細偉終於忍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於是他便趁著老闆一家不在時,撬開抽屜拿著錢逃了出去。為了生存,細偉在碼頭當起了苦工。天生患有癆病的他根本幹不了重體力活,為此他沒少被工人們嘲笑。

在這充滿屈辱的碼頭上,唯一肯與他接觸的是碼頭老闆的女兒,天真單純的女孩會時常幫他送水,甚至在路邊撿到一朵野花都會親手插在他頭上,細偉從這個小女孩身上感受到了許久未曾體會到的溫暖。

細偉的病越來越重,不得不用僅有的錢去抓了藥,可當他拿著藥走出藥鋪的時候,被一群不懷好意的工人把藥搶了去。爭搶中,他的藥掉在了泥水中化為了漿糊。而這次的經歷徹底將他推入了絕望的深淵。

一天,癆病復發的細偉正躺在馬棚裡休息,碼頭老闆的女兒跑來找他聊天,可細偉此時正做著當年抗日戰爭時的噩夢,將女孩當成了要殺他的日軍。當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女孩已經倒在了他的身上沒了氣息。

無奈之下,細偉只好將女孩扔到郊外。在那個落後的年代,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很難調查出殺人兇手,細偉因此躲過了一劫。

一名女記者聞訊趕到碼頭著手報導此事,重病纏身的細偉引起了女記者的注意。當然這時的女記者只是出於純粹的同情,在一番交談後,記者了解到了細偉的身世和真實姓名。

與此同時,女記者還注意到桌子上擺著一把精緻的匕首,細偉則表示:「這是母親送給自己最後的一份禮物,」他的家人都死在了內戰之中。

之後,碼頭老闆也辭退了細偉,並把他轉手給了一處地主家務農,比起碼頭的工作地主家的農活要輕鬆許多,只是不時還會有些熊孩子前來尋釁滋事。生活雖然依舊困苦,但他在這裡看到了些許希望。

眼瞅著滿園的蔬菜就要豐收,他的心也漸漸踏實了下來。可天有不測風雲,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他先前的努力化為了泡影。至此,細偉才明白,不只是身邊的人,就連老天也跟他做對。

當天晚上細偉的癆病復發,躺在床上不斷咳嗽的他,回想起小時候母親為自己熬藥的場景。他依稀記得,那藥是從死刑犯身上偷來的[心]熬成的。

於是,細偉受不了身體上的折磨,來到鬧市綁架了一個女孩,用母親送給自己的匕首……。細偉喝著用[心]熬成的藥,感覺一陣噁心,但為了治病他還是全喝了下去。

細偉自知此地不宜久留,便跑去投奔自己的遠方親戚,希望能從他這裡借些錢回國。親戚為了打發他,臨時給他安排了住所。到了晚上,細偉的癆病再次發作,他又一次對一個女孩下手了,而這一次甚至是在佛像面前。

由於鬧出的動靜太大,招來了寺廟的和尚,細偉眼見事情敗露慌忙逃出了佛堂,慌亂中不慎把匕首落在了佛堂。

孩童失蹤遇害的案件與日俱增,在民眾的施壓下,泰國當局不得不加大力度調查。此時的細偉為了治病已經瘋魔,心智嚴重扭曲,不斷地作案。

另一邊,當初接觸過細偉的記者,一眼就認出了匕首,於是在她的幫助下,警方在附近的山上找到了細偉。眼見警察圍了上來,細偉揮著刀歇斯底裡的反抗著,場面愈發混亂。

女記者慌亂中喊出了細偉原本的真名「黃利輝」,細偉的心終於冷靜了下來,距離上次被人這麼喊已不知過去多久。恍惚間,他看到母親正在伸手準備帶他回家。在他心中,回到自己的家鄉是他現在最想做的事。

很快細偉被送上了法庭,由於泰國全國孩童失蹤案頻發,警察便慌騙他說:「只要他承認所有罪行,就會送他回家。」此時的細偉哪還有分辨力,一聽能回家就擔下了所有罪行。

當然最後等待細偉的並不是回家的船,而是黑洞洞的槍口……

1959年9月16日細偉被執行槍決,死後被製成標本放在博物館裡供人參觀。

以上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細偉》的主線劇情。

【月老觀點】

如今60年過去了,他不僅無法入土為安,甚至沒有一個棺材讓他躺著,只能繼續鎖在冰冷的玻璃櫃裡為他的罪行永生罰站。

一直在追蹤報導的女記者在深度報導中曾寫到:「我始終不清楚他究竟是一名兇手還是一名受害者。」

細偉確實是一名兇手,倘若當時他身邊能夠多一絲溫暖,或許他會走向不同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湖南人:湖南省博物館三湘歷史文化陳列
    這裡的基本陳列以「湖南人」為主題,展示了湖南地區文明發展的進程,陳列著各個時期出土的珍貴文物。 從「湖南人」的角度,以第一人稱的表述,向觀眾解讀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環境與發展輪廓。在此基礎上,提煉幾千年來凝結的精神,揭秘湖南近現代人才井噴現象,提升湖南人的自豪感,鼓勵大家愛國愛家鄉。
  • 「龍化石」多次現世,日本博物館陳列「龍標本」,龍真實存在嗎?
    「龍化石」多次現世,日本博物館陳列「龍標本」,龍真實存在嗎?十二生肖當中,出了龍以外,其他是一種動物都能夠在現實世界當中尋找到對應的生物,唯獨龍不在其中,這顯然是一個很大的疑點。龍對於中國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夠解開這個謎題。你們知道嗎,在日本的東京博物館裡有隻「龍標本」,還有現實世界當中多次有人聲言自己看到了龍,究竟是真是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全球最孤獨的烏龜,種族早已滅絕,最終被製成了標本
    全球最孤獨的烏龜,僅剩它自己,最終被製成了標本烏龜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它的壽命在動物世界裡面是數一數二的,今天要講的估計是世界上最悲催的一隻烏龜了,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它的種族早已滅絕了,所以它是自己孤獨的生活了100年,最後還被科學家們做成了標本
  • 瀋陽首個自然博物館六一開放 可做標本帶回家
    昨日,瀋陽首個自然博物館在瀋陽大學內開館,市民可以在博物館內親自體驗標本的製作過程,並且帶回家。目前,博物館只對校內師生開放,計劃在六一期間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瀋陽大學自然博物館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題,呈現了恐龍、哺乳動物、鳥類、昆蟲、貝類、生命廊道6個主展區,展示陳列了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的數千件動物標本,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30種,二類保護動物100種,其中不乏金雕、褐馬雞、鴨嘴獸、長臂猿等珍稀物種。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在赤峰博物館開展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紀念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赤峰1周年,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與赤峰市文物局、赤峰博物館共同主辦「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自7月15日至10月15日在赤峰博物館展出。開幕式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出席展覽開幕儀式。本次展覽開幕儀式到場的領導和來賓有:赤峰博物館館長秦博;赤峰市政府副市長周金樁;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文物局局長叢培智;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劉冰、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陶建英;赤峰博物館黨總支書記鮑林峰;赤峰博物館副館長馬鳳磊。
  • 製成乾屍供人唾棄60年 終將火化
    ▲泰國連環食童魔判死仍難平眾怒,製成乾屍供人唾棄60多年!(圖/Thai PBS) 圖、文/CTWANT 泰國汶甘府在2017年發生血腥慘案,當時24歲的男子貝裡(Paere Jongthong)在吸毒後,竟將一名住在隔壁的老翁開膛破肚,取出他的肝臟準備食用,宣稱這是為了延年益壽,他甚至被稱為泰國人魔,不過說到泰國境內最為人熟知食人魔事件,不得不提到這位連環殺童魔「細偉
  • 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標本亮相展廳
    日前,「生命之美」展覽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慣有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了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 英國戰爭博物館裡為何會收藏一顆豬頭?到底有何寓意?
    如果有人跟你說起博物館,你有沒有覺得那是一個十分高大上的地方,一般都是那些知識分子或者是文化素養比較高的人才出入的場所,在這個場所當中所陳列的也是那些具有著重要歷史價值的物品,這些物品可能是當時身份地位十分崇高的人留下來的珍寶,或許又是一些能夠讓我們回溯過去的古籍。
  • 我館《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在蚌埠市博物館開展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指示精神,7月1日上午,我館與蚌埠市博物館共同推出的《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開幕儀式在蚌埠市博物館正式舉行。《南海人文歷史陳列》是我館基本陳列展覽,曾榮獲第十六屆(2018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精品獎及國家文物局2019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徵集推介項目,獲得全國文博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 泰國的死亡博物館,在這裡充滿了屍體,很少有遊客去過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許多人也越來越喜歡旅遊,許多人也開始了出國遊,而東南亞的泰國就是一處非常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旅遊國,在泰國有很多的景點,這裡有著美麗的海濱景色,還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在泰國還有很多的冷門景點,例如死亡博物館。一起來看看吧。
  • 泰國食人魔乾屍示眾60年 男星感恩現身送他火化
    61年前,泰國曾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連環殺人案,兇手細偉(Si Quey,華文名黃利輝)被指連續殺害六名小孩,然後取肝挖心煮食,被處決後製成乾屍,在博物館中展示。不久前,有民眾投訴指這種示眾行為違反人權,又說細偉極可能是含冤受害,其屍體終於獲準在上周火化。
  • 全球「最醜女人」,出生時轟動世界,死後被製成標本展覽150年
    人皆有愛美之心,對於美女,大多數人都抱著欣賞的心情,且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敬意。我國傳統文化中就有許多描寫美女的詩詞,比如詩經裡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以及《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這都是對美女的不同描寫,讓人十分遐想美女的美好身姿與超群氣質。
  • 從渡渡鳥到達爾文的螃蟹標本,歡迎來到「紙上博物館」
    編者按:創辦於1860年的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經過了一個半世紀的積澱,收藏了超過700萬件科學樣品,包括500萬個昆蟲標本、50萬個化石以及50萬個動物標本。那裡還有大量珍貴的科學研究檔案,是世界上重要的自然科學研究中心之一。
  • 外國傳教士耗時三十年建成中國第一個博物館,打造成遠東第一!
    1868年,韓伯祿在同事們的協助下,在徐家匯天主堂旁邊空室創建了「自然歷史博物院」,將教會原有的和他來後所搜集的動植物標本陳列於此。當時並沒公開對外開放,但望彌撒的教民都可以參觀,外部有客他們也導引去看。清光緒九年(1883年),博物院又在徐家匯耶穌會總部南邊建造了專用院舍,按現代公共博物館模式,每日午後供人免費參觀,入門後即有人招待導覽。
  • 泰國博物館帶你走進「超級英雄」世界
    本文轉自【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20年7月18日,泰國紅統府, Ban Hun Lek博物館展出廢舊金屬製成的藝術品。一群藝術家在這個「鋼鐵機器人之屋」博物館展示了他們創作的流行漫畫和科幻電影角色的廢舊金屬作品。
  • 自然博物館399件生物標本展現「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 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姿態萬千的飛鳥展現色彩之美。
  • "熊寶寶"被製成標本私帶入境 涉事男子攤上大事
    行李在經過X光機檢查時,在X光機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幅類似熊的形狀的動物顯像圖。海關關員趕緊讓旅客將行李袋打開進行查驗。當拉鏈打開,一隻小熊從層層包裹的包布中「跑」了出來。這隻被製成標本的熊還屬於幼年小熊,四肢著地、呈俯身爬行的姿態。眼睛、鼻子、牙齒等外觀形態都保留得十分完整,但左耳有殘缺。它的背部毛皮為深棕色,頭部與胸腹部顏色稍淺,胸口處有一道淡黃色「V」型紋路。
  • ...省有3家博物館晉升為一級博物館:大同市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山西有3家博物館晉升為一級博物館,7家博物館晉升為二級博物館,7家博物館晉升為三級博物館。其中,大同市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躋身「一級」行列。  或許很多人好奇,一級博物館到底是什麼?對於老百姓來說,有這些一級博物館又意味著什麼?
  • 這所大學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
    目前,山大青島校區博物館文物和標本總計達四萬多件,文物主要是考古專業師生考古教學實踐中發掘出土品,標本來自生命科學院製作的動植物藏品。其中,出土自青島相關遺址的文物,將這座城市的歷史推演至約6000年前,講述著這座城與海的息息相關。博物館每一件藏品都在訴說著歷史。
  • 上海百歲教師的特殊節日禮物:4件「高齡動物標本」修復好了
    致敬教育初心,修復後的標本順利移交。 鄭瑩瑩 攝中新網上海9月10日電(鄭瑩瑩)豹貓、白額雁、獼猴、羊,這4件「高齡」動物標本,10日煥然一新地陳列在上海市實驗小學內。剛經過專業標本修復的它們,是送給102歲的上海市首批特級教師林有禹的教師節禮物。修復後的獼猴標本。 鄭瑩瑩 攝這些標本是林有禹當年親手製作的教學標本,有些已有六七十年歷史。此次修復是校館合作,致敬教育初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