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原標題:注意!18600元每噸的棉花目標價格三年不變,鄭棉今天開盤怎麼走?
昨天下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國家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的政策,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經國務院批准,2020年起在新疆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目標價格水平為每噸18600元,每三年評估一次,根據評估結果視情況調整目標價格水平。
近期,國內外棉花期現貨價格的較大波動引起了市場重視,鄭棉期價3月24日自底部拉升,3月25日尾市漲停,3月26日則繼續振蕩走高。在廣大投資者均攪盡腦汁預測今日棉花將如何運行之時,18600元每噸的棉花目標價格再次一定三年不變。今天鄭棉開盤走勢會怎樣呢 ?
1
國家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
2017年至2019年,國家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三年內確定的棉花目標價格均為18600元/噸。從三年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在新疆實施的效果來看,改革成效持續顯現,在保障植棉者收益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有力助推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疆棉花全產業鏈發展,對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經國務院批准,2020年起在新疆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目標價格水平為每噸18600元,每三年評估一次,根據評估結果視情況調整目標價格水平。
目前,新疆及內地棉花產區正值春播的關鍵時期,棉花價格預期的高低肯定決定著農民的植棉意向,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用,此時廣大棉農心中是無底的。而國家及時公布並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的政策,對於棉農而言是吃了一顆定心丸,最起碼新年度我國棉花種植面積不致於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上海紗線寶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吳法新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棉花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我國14億人口的穿衣吃飯問題要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手裡,不能在「關鍵時刻」被國外供應商「掐脖子」,因此繼續用「補貼」的辦法鼓勵農民種棉花,保持棉花主產棉區基本的棉花種植面積,有助於穩定和保護我國的「棉花安全」。
「從18600元/噸這個價格看,和前三年的價格持平,對於穩定棉花價格的連續性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給了一個積極的信號,那就是我國棉花價格體制改革將根據我國市場的自身特點而走出一條符合自身條件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吳法新說,可以預計,由於國家出面穩定產量和價格,未來三年的棉花市場供應預計是充足的,價格波動預計趨於平穩,會對棉花上下遊產業均衡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唯有希望在棉花品質方面,需要在前三年試點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有所提高,以滿足下遊紡紗廠生產高檔紡織品的需求。
吳法新認為,「補貼」政策實際操作中,還有個關鍵就是給棉農的「補貼款」的發放,需要更加高效和便捷,以利於棉農的各項支出需要,這樣才能造成整個棉花產業的良性循環。從此次棉花「補貼」政策出臺的時機和內容上來解讀,今年的「補貼政策」在短期可能會令市場上的價格出現振蕩走勢,但從長線來看,必將有利於我國棉花產業和「棉花—紡織」上下遊產業鏈的長久穩定和良性健康的發展。
2
決定棉花價格漲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鄭棉主力2005合約期價昨日收盤為10650元/噸左右,和新疆棉花目標價格18600元/噸相比有8000元/噸左右的差額,今日開盤棉花期價還不得漲停?」國家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的政策公布以後,不少對我國棉花市場運行機制不是十分了解的投資者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實際上,國家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的政策主要與種棉農民的關係較大,而對於棉花價格來說,直接影響則比較小。目標價格主要是為了保護種棉農民的收入不降低,與棉花市場價格漲跌的關係不大,但會影響市場心理。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棉花價格降到歷史低價區以後,大量追空肯定是不合適,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棉花下遊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需求短期內難見好轉,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的蔓延導致下遊產業企業訂單瞬間「灰飛煙滅」。吳法新告訴記者,根據相關市場機構的統計,截至3月26日,全國棉紡織綜合開機率在52.97%附近,環比下滑2.18個百分點。噴氣織機方面,平均開機率在55.24%,環比下降2個百分點。各地織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示,接到客戶通知延期發貨或直接叫停訂單,部分企業考慮轉投內貿市場,若後續仍無好轉跡象,將考慮在劣勢環境中停工。圓機方面,平均開機率50.69%,環比下降1.87個百分點,因成品庫存滯銷使資金壓力不斷加大,後期降負、放假現象或有增加。
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的不斷擴散與蔓延,我國服裝出口等外貿型企業或行業遇到了較多問題。在山東、江蘇與浙江等紡織企業集中的地區調研,隨處可以聽到訂單取消、訂單暫停等各種不利企業經營的消息。有企業負責人認為,如果6月份新冠肺炎疫情還未結束,屆時不知道又有多少企業撐不住。當前國內服裝廠、紗線廠、面料廠等面臨的最大問題已經從「愁復工」轉變為「愁訂單」。
據了解,隨著歐美地區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我國外貿市場出現了180度的轉變。1—2月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很多工廠無法生產,此時海外客戶急催訂單。現在歐美消費市場走向低迷,需求客戶變得謹慎,紛紛取消、推遲3—6月的訂單,6月之後的行情也尚難判斷。
中國棉花協會發布的信息顯示,進入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得到遏制,但在世界範圍內加速擴散,義大利、德國、美國等國疫情日漸嚴重使得市場不安情緒升級,金融市場動蕩。隨著國外各國的管控級別不斷加強和疫情恐慌不斷加劇,國外在我國的紡織訂單大量退訂,打亂了整個行業剛剛恢復的生產節奏。部分企業認為當前多國封國的措施可能引發國外部分消費群體對我國產品產生不必要的恐慌,對未來出口貿易表示擔憂。對於此種情況,我們要認識到疫情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勢,也不會改變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趨勢,行業要堅定信心,把握危機中的發展機遇。
另據了解,考慮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態勢,特別是境外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接下來,廣東會綜合評估疫情形勢,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此外,美國重磅失業數據飆升至紀錄近5倍。昨夜,萬眾矚目的初請失業金數據重磅出爐。美國3月2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328.3萬,預期170萬,前值28.1萬。這是史上首次出現百萬級別的初請失業金數據,幾乎相當於美國2%的就業人口規模,此前紀錄為1982年世界經濟危機時的69.5萬,本次數據也遠超金融危機時的66.7萬。本周美國的失業人口已經達到1987年股災峰值的9.7倍,達到網際網路泡沫時期峰值的6.9倍,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峰值的4.9倍數。
第二,長期來看,我國棉花市場存在供應缺口,這將導致國內棉花價格與國際市場走勢緊密相聯,近日美棉大幅持續下行也是令國內棉花價格一度跌停的重要原因。投資者需要時時關注國際棉花市場變化。
我國海關總署昨日發布了「關於調整進口棉花監管方式的公告」。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改善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海關總署決定對進口棉花品質檢測監管方式進行優化。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是將現行由海關對進口棉花逐批實施抽樣檢測調整為依企業申請實施;必要時,海關可實施監督檢驗。二是進口棉花收貨人或代理人需海關出具棉花品質證書的向海關提出申請,海關在對進口棉花實施現場檢驗檢疫合格後實施現場抽樣、實驗室檢測、出具品質證書。三是進口棉花收貨人或代理人不需要海關出具棉花品質證書的,海關在對進口棉花實施現場檢驗檢疫合格後直接放行。自2020年4月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