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童誤食指尖陀螺鋰電池 一周後內臟壞死離世

2021-01-09 網易新聞

指尖陀螺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海外網9月27日電 近日,法國一名2歲男童在玩指尖陀螺時誤食了裡面的鋰電池,雖然當時症狀沒有立刻顯現,但是幾天後,孩子抱怨「牙疼」和呼吸困難,一周後因內出血去世。

據法國《巴黎人報》26日報導,男童的母親表示,「事發當天我們在朋友家,孩子們在一起玩指尖陀螺」,兩天之後,孩子開始抱怨自己「牙疼」。

這位母親補充道,「三天後,孩子呼吸困難,我們帶他去了加萊議員的急診室,醫生監測到,男孩先前吞下的電池在他的食道裡」。隨後,這名男童被轉移到了裡爾醫院,在吞下電池的一周後,男童因內出血去世。

「這是一起不幸的事件,孩子的內臟全部壞死了,孩子的家長希望大家都能夠認識到鋰電池的危險性」,一名當地的市長說道。

法國網友在社交網站上為小男孩哀悼,表示「心痛」,還有網友創建了一個網站,為這個小男孩的葬禮籌錢。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 徐萌_NN7485

相關焦點

  • 火遍全球的指尖陀螺有危險!已經傷人,慎玩!
    指尖陀螺傷人案例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今年5月,在美國德州有一名10歲女孩因吞了一個指尖陀螺,而被迫需要透過手術方式拿出來。俄勒岡州一名5歲男童咬吞了部分零件,因鯁住窒息而緊急送醫。一名11歲的澳洲男孩在玩「指尖陀螺」時,當他把玩具拋到空中,陀螺跌下時擦傷了他的眼角,男孩險些失明。醫生警示大家!
  • 巴克球、水晶泥、指尖陀螺……這些「網紅玩具」存安全隱患,你還在...
    主治醫師於飛鴻告訴記者,B超影像發現,這名5歲的小患者一共吞下了9顆巴克球。其中,2顆在胃裡,7顆在腸道裡。相互吸引的巴克球導致其周圍黏膜明顯腫脹,隨時有穿孔風險。最近兩個月誤食異物的病人非常多,可能有幾十例,其中誤服這些比如磁力珠或者是紐扣電池的這種玩具可能佔到一半左右,這個危害比較大的。專家表示,誤食巴克球後,患者極容易發生腸穿孔和腸壞死,從而引發壞血症,發生休克,從而危及生命。
  • 這種「指尖陀螺」玩具危險 多國已下架
    據美國媒體報導,繼亞馬遜全站下架星狀指尖陀螺之後,近期德國官方欲銷毀35噸指尖陀螺,多批來自中國,原因是這些產品存在安全風險,並且缺乏使用說明和製造商信息。這個看起來無害的小玩意兒可能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並且已經發生了吞咽事件。  指尖陀螺由美國興起進而風靡全球,這一玩具能置於指尖,並運用手指撥動使軸片轉動,從而使陀螺在手指上空轉,宣稱可以紓解焦慮及令人集中思緒。
  • 臺灣一5歲男孩玩戰鬥陀螺不慎墜樓 今晨不幸離世
    臺灣一5歲男孩由4層連人帶紗窗摔落樓下。(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5月3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一蔡姓男孩(5歲)端午假期隨父母到臺南舅舅家作客,29日獨自在房內玩戰鬥陀螺時,不慎撞開紗窗,遂從4樓墜下。由於傷勢過重,31日清晨5時許宣告搶救失敗。據警方調查,男孩與父母親住高雄,28日利用端節假期到臺南市安平區的舅舅家作客。
  • 指尖陀螺是什麼? 指尖陀螺是從哪來的?
    不過今年,「指尖陀螺」(Fidget spinner)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局面——在YouTube上,指尖陀螺的熱門視頻點擊量過億,各種製作教程,玩法講解的視頻層出不窮,大多都能很快獲得很高的點擊量。     指尖陀螺是什麼呢?
  • 指尖陀螺減壓OUT了 指尖陀螺手機已發售
    中關村在線消息:對於減壓方式,有人喜歡捏氣泡薄膜的氣泡,有人喜歡抖腿,有人喜歡按原子筆的鍵帽,有人喜歡轉筆等等……而指尖陀螺就是這類東西的進階版,指尖陀螺從2016年初在北美開始流行,如今已經火遍INS朋友圈。現在居然有廠商做出了指尖陀螺版的手機。
  • 2歲男童誤食下水道疏通劑後,小嘴變成這樣了……
    李女士匆忙跑到客廳,看到2歲的兒子指著嘴巴大哭,嘴角殘留著一些白色的粉末,腳邊倒著一瓶下水道疏通劑。李女士嚇了一跳,立即抱起兒子衝到水池邊清洗口腔,可沒多久,兒子口腔內就開始流血。於是,她趕緊帶孩子到當地醫院進行緊急處理,後送至重醫兒童醫院就診。讓李女士憂心的是,孩子誤食了下水道疏通劑之後,後果竟然這般嚴重......
  • 三角指尖陀螺新手怎麼玩快速入門 指尖陀螺玩法動作視頻教學
    對於一位新手來說,想快速上手玩好指尖陀螺變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麼指尖陀螺究竟要怎麼玩呢?下面有段視頻會教教大家如何迅速學會單手高速快撥動作。玩指尖陀螺必看教學——如何迅速學會單手高速快撥 分解動作
  • 大渡口工商行政管理局開展「指尖陀螺」玩具清理整治
    華龍網11月21日22時50分訊 近日,有媒體報導小學生因玩「指尖陀螺」導致眼睛被扎傷,教訓深刻。「指尖陀螺」2017年開始從北美興起,之後迅速風靡全球,不少「指尖陀螺」存在明顯的設計缺陷,外形過於尖銳,可能造成割傷,經試驗運轉下的陀螺可令雞蛋外殼馬上碎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 指尖陀螺是什麼為什麼這麼火?指尖陀螺怎麼玩的好介紹
    指尖陀螺怎麼玩  常見玩法: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軸蓋,中指回撥任意一翼(標準單手撥) 中指和大拇指捏住軸蓋,食指撥任意一翼(單手撥) 食指或中指和大拇指捏住軸蓋,另一隻手任意指頭撥任意一翼(雙手撥) 目前常見的基礎玩法就這幾種玩法了,其實並不難,一般上手十分鐘內就可以學會。
  • 關於指尖陀螺的專利問題
    在前面的文章中,咱們方信智慧財產權的小編,就指尖陀螺的商標專利問題做過一次查證!指尖陀螺在美國不符合外觀申請的條件,而其英文FIDGET SPINNERY有登記申請的記錄。近日,指尖陀螺這款玩具的發明人開始為人所知。
  • 指尖陀螺的成功來自兩個17歲的少年,而且還賺到第一桶金
    如果最近你曾與孩子相處,可能看到或玩過指尖陀螺——一款迅速風靡全球的玩具。 17歲的高中生Allan Maman和Cooper Weiss,在指尖陀螺傳播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然後,他在Etsy上發現一款類似產品,叫做「Fidget Spinner」(指尖陀螺),並注意到這個賣家是用3D印表機,小批量製造產品。Maman有了創業想法:自己生產和銷售指尖陀螺。 Maman知道學校裡有3D印表機,而且他也有創業經驗(成立過一個社交媒體公司Nito),他想,「也許我能試試,大量生產指尖陀螺。」
  • 如何做一場「指尖陀螺」病毒式營銷?
    於是,數百萬件指尖陀螺被一掃而空,一時間市場上出現了無數款不同版本的指尖陀螺。這場由指尖陀螺引領的風暴真正達到了一種「病毒式傳播」狀態。 一個月內,指尖陀螺「現象」已經在谷歌上產生了超過500萬個YouTube視頻、110000次谷歌搜索。從「病毒式傳播」的角度來說,這個案例值得讓我們深入研究。
  • 危險的減壓:「三無」指尖陀螺多 減壓一說無依據
    走訪:校園周邊 指尖陀螺需求幾近「飽和」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在泉州五中和晉光小學附近找尋指尖陀螺的身影,最終在一家店找到了指尖陀螺。  記者看到的是一種電鍍上光亮色彩的五軸指尖陀螺,並沒有鋒利邊緣,但由於是全金屬,在手裡掂著挺沉。店家告訴記者,學生買這個主要是為了減壓,他這裡只剩這種指尖陀螺。
  • 指尖陀螺佔滿三榜,一個位置也不留丨美亞 Toys & Games 品類...
    其中,一款品牌為 AMILIFE 的金色指尖陀螺在一周中6次躋身榜單前二,並且3次位居榜首,以平均排名1.71的成績登頂綜合排名首位。 的美國國旗配色與螢光色指尖陀螺、FINGER SPINNER 的彩色雙葉指尖陀螺分別位列綜合排名的前四位。
  • 指尖陀螺怎麼啦?海外遭遇扣關、退貨、下架!
    隨後,逐漸降溫,截止發稿前,5月17號短短不到10天,「指尖陀螺」血崩,價格跌去-73.7%!!然後...市場又曝出一個更糟的消息,第一批搶到「陀螺」並熱賣的百元店,出現部分老外客人買走後又返回來要求退貨的現象。 據微信指數官方數據統計:
  • 如何看待指尖陀螺風靡?押寶「趨勢」是否值得?
    目前在亞馬遜Toys & Games品類中,有4/5的產品是指尖陀螺。 即使下拉產品頁,也有很多類似的產品。亞馬遜網站上一共有超過123878種指尖陀螺,大部分產品都類似。 大部分指尖陀螺評價不高,評價在3到4星,因為質量不好。但這並不重要,因為它們很便宜,消費者還是會購買。 此外,這些指尖陀螺中沒有一個由資深的品牌製造。排名第1的指尖陀螺來自一個叫AMILIFE品牌,除此之外這個品牌並沒有其他玩具產品。美泰和孩之寶等美國大型玩具製造商都沒有涉足製造指尖陀螺。 許多人不覺得指尖陀螺會一直流行,包括頂級玩具製造商。
  • 指尖陀螺再維權!和上次有什麼不同?
    而MSM Design and Engineering LLC正是最先推廣指尖陀螺的公司之一! 而MSM Design and Engineering LLC正是最先推廣指尖陀螺的公司之一!這款專利包括指尖陀螺玩具及其可拆卸底座和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