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熱詞 | 原來「浪姐」的熱議可以稱為「網絡迷因」

2021-01-15 上上新傳考研

這些詞句你都知道嗎?都知道的話你也是「10G衝浪選手」中的一員,熱點事件一個不落地追,但看過笑過發聲過,你進行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嗎?你能把案例正確用在理論分析中嗎?暑假結束之前,應該要做到啦!


社交媒體的發展促進了很多人物或事件的快速走紅又快速被遺忘,「網絡迷因」這個詞很好地概括了這些現象,身處在」光怪陸離「的網絡世界中,這個詞我們是一定要知道的!

「網絡迷因」(Internet meme)是指一種在網絡上向他人快速傳播的文化現象。某人或某事件會在不知名的狀態下,通過網際網路大量複製,突然變成很受關注的網絡現象。


「迷因」 這個詞最早是由英國進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1976《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在《牛津英語詞典》被定義為:通過非遺傳方式、特別是模仿方式得到傳遞的文化基本單位。


「網絡迷因」現象,又稱「網絡爆紅」現象,則尤指一些幽默或令人好奇的事物,例如短語、圖片、音頻或視頻文件等,通過網絡迅速傳播,最後甚至引發網民一場場無釐頭的狂歡。


「網絡迷因」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所有的傳播者都是自發的彰顯了網民的集體「智慧」。網絡上,每個人既是傳播者又是受傳者,在瀏覽信息的同時發表自己的觀點,信息能夠在最短時間傳達並收到各界的反饋。


發展至今,「網絡迷因」的產生已開始由普通網民自發參與演變為有預謀有組織的專業經營性質。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網際網路營銷,甚至不惜僱傭「水軍」。


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被網民找到興奮點,然後被網絡無限放大,甚至引發全民的狂歡。仔細深究,各種「迷」現象也不是憑空而起,它是傳受者之間內心真實寫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精神世界的某種空虛。


比如「屌絲」,它的出現是阿Q式的自嘲,體現了一部分身份卑微,生活平庸的青年,他們渴望獲得社會的認可,但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網絡迷因」的內容非常廣泛,它可以是一個單詞或詞組,可以是一個笑話、一句引語、傳言或某個事實、圖像、一段視頻、甚至可以是某個網站。在傳播過程中,「迷因」的內容可能保持原樣,也有可能會被後來的接收者加以改造,它們在網絡上消逝的速度可能跟爆紅的速度一樣快。


人們往往不是真的關注某個事件本身,而是在參與、傳播和模仿中獲得快樂,「迷」 住網民的往往不是他們在傳播什麼,而是他們參與傳播這個過程本身。


與此同時,網民的種種參與行為都體現了一種對話語權和自由的追求,儘管公眾話語大都以娛樂的方式出現。


惡搞是當前網絡上流行的一種文化現象,網友尤其是年輕網友以諷刺、幽默、遊戲的視角,來解構傳統、顛覆經典、娛樂大眾。


凡是能夠通過再編碼、再創作而流行於網絡的東西,無論是電影、革命歌曲、新聞人物還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為惡搞的對象


最早對杜甫的惡搞盛極一時,近來又有著大量對白雪公主等童話人物的惡搞,這些惡搞迎合了受眾內心的新奇訴求,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奇妙的樂趣。



惡搞是一場民間的狂歡,大眾的狂歡,它體現了大眾意識的解放和思想的覺悟。通過這樣的狂歡形式,來表達對嚴肅和等級森嚴的秩序世界的反抗。


「網絡迷因」大放異彩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大多數網民通過轉發、評論參與到狂歡中。通過轉發和評論把自己平時積累的情緒、建議、網絡新語詞等元素聚集起來,於嬉笑怒罵中反映社會現實


信息不斷被加工和拓展,不同轉發者對信息的加工和評論都將影響用戶對該信息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尤其是「微博紅人」等的轉發和評論,直接影響著「網絡迷因」的傳播。



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迷因」事件也會從線上延伸到線下,在網際網路傳播的催動下,不少網絡事件成為一種流行,一種時尚,一場狂歡,繼而延伸到線下,主要表現在行動主義不斷上升。


比如江歌案從線上的轟動引發線下的參與,很多人在日本街頭紛紛參與籤名支援,體現了由網絡迷因的廣泛傳播轉而影響民眾的行為。


網絡迷因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大家可以理解為一種「梗」、一個爆點、一種引發模仿的現象,網絡流行語是其中一種展現方式,也是很常見的表現形式,很多熱門事件最後會以語言或表情包的方式廣泛傳播,那聯繫到北郵的考點之一——網絡語詞,我們也要去思考它的形成原因及影響是什麼,醬醬簡單地給大家捋一捋網絡語詞盛行的影響~


(1)對用戶而言,是一把雙刃劍


正面:提升受眾內心的正面能量


②負面: 人逐漸成為機械傳播網絡語言的工具



(2)對傳統語言而言,更多是造成衝擊


①新奇的組合形式打破傳統語法規則

②原本多義表達匱乏化,某個網絡語言變成通用式表達。

「我也是醉了」成為「口頭禪」,不論什麼情況都使用。

③賦予語言「標籤化」的形象定義

比如「小鮮肉」

看完以上內容,大家要思考在網絡迷因角度,這些分析還適用嗎?網絡上頻發的熱點,對現實生活是否造成影響?這種影響正面的更多還是負面的更多?


想到什麼都可以在評論區跟大家一起探討,看看有沒有跟你不同想法的,來一場思維的碰撞~

順便也可以延伸到網際網路生活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區隔&交融,小腦瓜動起來吧!


全新8年真題解析(學碩)即將上線

解析更豐富,內容更完整

時刻關註上上新傳考研

來一波真題練練手吧~

✌✌✌

相關焦點

  • 從「打工人」到「尾款人」,身份轉換的背後竟是「網絡迷因」在起作用
    「網絡迷因」這個詞能很好地概括這些現象。身處在」光怪陸離「的網絡世界中,這個詞我們是一定要知道的!「網絡迷因」(Internet meme)是指一種在網絡上向他人快速傳播的文化現象。對於那些忽然就火起來的詞或表情包,以後就可以用「網絡迷因」這個詞來概括這種現象啦~「網絡迷因」的內容非常廣泛,它可以是一個單詞或詞組,可以是一個笑話、一句引語、
  • 2020上半年網絡熱詞盤點
    其他網絡詞彙可以說是紅極一時,你可能覺得疫情這不能算網絡詞彙,但這個詞從今年年初開始無論熱搜還是各個網絡平臺,出現和搜索的頻率無疑是最高的。各種網際網路文章熱點經濟都依託他,所以他就是最紅的網絡詞彙,沒有之一。
  • 網絡迷因:從何而來,歸於何處?
    到了如今「流量為王」的時代,短視頻、表情包、動圖等「網絡迷因」的流量紅利被特定的運營組織或運營者注意到,他們對有「流量」可得的網絡迷因進行了非用戶原生的精心製作。所謂的「網絡迷因」悄然發生變質。英國伯明罕學派認為「抵抗」是亞文化的核心特徵,網絡迷因作為亞文化的一種,其 「抵抗」特徵更加鮮明,而對所謂「正統」的背叛和偏離則成為了網絡迷因的生命力,因此它的重點在於消解,而非創造。甚至可以說,網絡迷因是網際網路用戶自行定義的一套話語體系,用於自我表達與解釋。所以,一旦進入了由他們所創造的語言環境,就極有可能被接納。
  • 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出爐
    11月8日《青年文摘》發布的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拉開了年末網絡流行語盤點的序幕。無論是上半年牽動億萬網友的「逆行者」「雲監工」,還是剛剛過去的「雙11」中「雙節棍」「尾款人」等「新梗」,都映射著這一年網民的網絡文化生活。 匯聚戰「疫」正能量 回望這一年,什麼最難忘?透過「逆行者」「雲監工」等高頻網絡熱詞,答案已不言而喻。
  • 「打工人」「後浪」成年度網絡熱詞,這些詞說到你心坎了嗎?
    在今年的網絡熱詞中,有「疫情」「吹哨人」這類直接關聯疫情的,說明新冠疫情在重新塑造我們的世界,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像「工具人」「打工人」之類的熱詞則反映我們的焦慮與壓力在與日俱增;「雙節棍」「尾款人」則源於「雙11」這個網絡熱詞創造基地,來自一場娛樂的狂歡、文化的盛宴;「入關學」「內捲化」相較於往年的網絡流行語,更偏向學術性,表明雖然社交媒體圈層化、分眾化,但不同社群之間文化交流和互換也變得日益普遍
  • 2020上半年網絡熱詞盤點,你選哪一個?
    編輯導語:2020上半年,出現了不少網絡熱詞,比如:擺攤經濟、黑人抬棺、集美、一起爬山嗎等等。這些熱詞,很明顯地反映了上半年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在這上半年中,大家關注的網絡熱詞都有哪些?
  • 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
    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時間:2020-11-11 19:2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 每一年都會出現一些熱詞,對於2020熱詞,5g衝浪的小夥伴應該已經都清楚了,但還是有很多人並不清楚
  • 在網絡熱詞中感知時代脈搏
    「網絡熱詞是網際網路社交的晴雨表,反映了豐富而多元的網絡文化,從中可以感知時代的氣息。」  □評論員 丁新科  近日,《青年文摘》公布了新鮮出爐的「2020十大熱詞」,除了上半年廣受關注的「後浪」「集美」「逆行者」等熱詞外,「雙11」中的「雙節棍」「尾款人」等網友創造的「新梗」也憑藉超高人氣強勢上榜。  網絡熱詞是網際網路社交的晴雨表,反映了豐富而多元的網絡文化,從中可以感知時代的氣息。
  • 2020十大網絡熱詞,哪個詞彙最能描述你?
    2020年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 「奇怪的詞語又增加了」 近日 「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
  • 網絡迷因:亞文化傳播的下一個風口
    身處消費娛樂的網際網路時代,各類文字、圖片和視頻被賦予了特定的表達涵義,形成了一大批的網絡熱詞、表情包和土味視頻等.從「我太南了」成為流行語,到「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霸佔熱搜話題首榜,再到「秋天第一杯奶茶」刷爆朋友圈。
  • 【本期策劃】2020網絡熱詞
    這些熱詞曾經伴隨我們度過這一年。對於網絡熱詞來說,有的壽命很短,比如今天我們不會再說「藍瘦香菇」,也不會再說「duang」,但也有些詞,會穿越歲月的長河,一直流傳下去。本期策劃,我們挑選了10個網絡熱詞。不知在若干年後,哪些還會被人們屢屢提及?健康碼如果說2020年出鏡率最高的「線上發明」,毫無疑問是健康碼。
  • 日本2020百大網絡熱詞公布:時事熱詞僅新冠一個,全民二次元實錘
    就在昨天,日網公布了2020年百大網絡熱詞、流行語,「咒術回戰」「鬼滅之刃」等動漫的有關熱詞紛紛被提名,只待12月15日niconico直播「年間大賞」公布最終結果。本篇就隨拾溜一起來看看,被提名的百大網絡熱詞包括哪些日推熱門討論話題吧!
  • 2020十大網絡熱詞出爐 雙十一熱詞「雙節棍」「尾款人」上榜
    11月8日,《青年文摘》公布了新鮮出爐的「2020十大熱詞」,除了上半年廣受關注的「後浪」「集美」「逆行者」等熱詞外,雙11中的「雙節棍」「尾款人」等網友創造的「新梗」也憑藉超高人氣強勢上榜。從「後浪」「逆行者」到「尾款人」「雙節棍」,今年的網絡熱詞有趣又有料,折射出這一屆年輕人滿滿的正能量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蘊含了樂觀豁達的積極心態。熱詞是文化的縮影,今年雙11的熱度持續高漲,也成為「熱詞榜」的最大貢獻者。雙11成為熱詞創造基地,表明其在生活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 2020上半年網絡熱詞盤點(財經篇)
    網絡熱詞指流行於虛擬網絡空間的一種語言,由網民自己創造或借用引申,是網絡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代表了在某個階段的熱點話題或社會狀態。在這過去的半年之中,有哪些熱詞?這些詞背後代表了什麼熱點和新趨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 2020 十大網絡熱詞出爐:尾款人、網抑雲、打工人等上榜
    2020 十大網絡熱詞出爐:尾款人、網抑雲、打工人等上榜 《青年文摘》日前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網絡熱詞,並總結成了一句順口溜——「雙節棍尾款人,後浪集美打工人。
  • 搶註網絡熱詞商標,真的可以蹭熱度嗎?
    最近再度登上熱搜榜的馬保國的金句「耗子尾汁」也成為最新最熱門的網絡用語,萬萬沒想到, 「耗子尾汁」也已經被搶註商標。有網友紛紛表示:難怪別人年薪百萬,後知後覺的我,又錯過了幾百億!那麼搶註網絡熱門用詞作為商標,真的可以蹭熱度嗎?
  • 匯桔網|「我裂開了」網絡熱詞也能成為商標?
    11月18日晚,微信官宣上架六個全新表情,其中由網絡熱詞「我裂開了」衍生而來的「裂開」這一表情收穫了最高的人氣。據網友考證,「我裂開了」來源於網絡電競直播,意思類似於「我心態崩了」或者「我炸了」,但語氣要比這兩個詞程度輕一些。那麼網絡熱詞到底能不能註冊成為商標和註冊網絡熱詞要注意些什麼,今天匯桔網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 1.網絡熱詞可以成為商標嗎?
  • 網絡熱詞「乾飯人」被註冊公司名,如何看待大量網絡熱詞被註冊?
    雖然自然詞組一直在減少,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又有越來越多的詞彙在被創造出來,那就是網絡熱詞。 網絡熱詞通常自帶流量,具備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的特性。如果企業懂得借勢營銷,恰到好處的利用網絡熱詞的力量,不僅推廣力度大,而且宣傳費用少,對企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至於很多企業或個人熱愛將網絡熱詞註冊商標的。
  • 2020十大網絡熱詞出爐:尾款人、雙節棍、後浪等 上榜
    【TechWeb】11月10日消息,日前,《青年文摘》公布了新鮮出爐的「2020十大熱詞」,除了上半年廣受關注的「後浪」「集美」「逆行者」等熱詞外,雙11中的「雙節棍」「尾款人」等網友創造的「新梗」也上榜。
  • 網絡迷因簡史:MEME的前世今生
    在技術加成下,網絡迷因往往會在一定範圍內掀起相應的傳播密度,能激發人們在視覺、語言、音樂或行為上的聯想,從而可以輕鬆快速地模仿,並將二次創作的成果傳遞給他人。早期網絡迷因大多是圖片的形式,傳播參與者圍繞一個相同的主題進行個性化的創作,在Reddit論壇流行起來的LOLCats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