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保護你一天!」杭州93歲丈夫每天去醫院照顧妻子:我擔心她忘了我

2020-12-25 河北新聞網

愛情是什麼樣的呢?

「只要我在一天,就會保護你一天。」

這是93歲的陳海良給出的回答。

就像打卡上班一樣,每天下午1點,陳海良會坐著8路公交車到下倉橋,再慢慢走上一段路,來到杭州市腫瘤醫院住院部4樓的病房。

他的老伴,87歲的何逸華住在這裡已超3個月。

因為腦部血管瘤壓迫神經,何逸華忘記了很多事,也不能言語。眼前的她,就好像退化到了嬰兒時期。

陳爺爺從舊舊的購物袋裡端出一個飯盒,再把口罩、外套脫下來,收進柜子。他走到床邊,俯下身來,貼著何奶奶的耳朵邊輕聲說:「逸華,我來了。今天太陽特別好,等一下把你扶起來到窗邊好不好?」

尹炳炎攝

躺在床上的何奶奶,睜著眼張著嘴,表情上毫無漣漪。

隔著被子,陳爺爺的表情裡卻都是寵溺,他輕輕拍了拍奶奶繼續說:「我先和這個記者聊聊,等一下再來跟你說說話。」

93歲的陳爺爺說,老伴是他要珍惜一輩子的人。無論她變成什麼樣,在他心裡,依然是68年前初見時的那個美麗姑娘。

逛西湖喝咖啡,上海男孩娶了臨安姑娘

74年前,一個19歲意氣風發的大男孩,隻身從上海來到杭州闖蕩。

工作不好找,但是他肯吃苦,從華豐造紙廠裡的一名普通學徒做起,學了一身的本領。這個人就是陳爺爺。

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是通過介紹認識了另一半。但陳爺爺不是的,憑藉著自己開朗的性格,他認識了一個臨安姑娘,也就是現在的何奶奶。

年輕時候的何奶奶真是漂亮,大大的眼睛,總是上揚的嘴角,陳爺爺說,他對她一見鍾情。

1952年的杭州,小情侶談戀愛肯定都會去西湖邊。他想,也不能每次見面都去西湖呀。

有一次,他直接帶著她去了海豐。在當時,這可是一個很時髦很小資的地方,聚集了幾家甜品店。陳爺爺對何奶奶說,「逸華,我帶你去吃咖啡。」

陳爺爺的溫柔浪漫和體貼,慢慢博得了何奶奶對芳心。

1953年,兩個人結婚了。

「我對她說,逸華,我會對你好,一輩子好。」

陳爺爺說,何奶奶在家中是老么,上面還有三個哥哥和三個姐姐,是家中最受寵的那一個。他又大了她6歲,他總是開玩笑對何奶奶說:「我娶了個嬌小姐。」

可偏偏是這麼一個「嬌小姐」,結婚後成了這個小家庭的「大總管」。

從財務到家務,全都是何奶奶一手包。「事無巨細,都是她在操心,我的所有衣服,她都會熨好、疊好、收好。要是她不在,我常常連自己的衣服都找不到。」

他包容著她的小脾氣,她遷就著他的壞習慣,平平淡淡,兩個人攜手走過了67年。

還好是她生病了,我可以照顧她。如果是我病了,那她要辛苦了

他是她的陳海良,她是他的何逸華。

他們以為,他們會記得彼此,相伴到終。

誰知道半年前,何奶奶病了。

陳爺爺跟記者說,還好是她生病了,我可以照顧她。如果是我生病,她怎麼扛得住?

何奶奶的記性越來越差。只要奶奶出門,陳爺爺都會默默跟著。

有一次,他沒跟著,何奶奶就出事了。打車的時候,報不出地址,司機師傅直接把老人送到了派出所。

何奶奶的病情越來越重,輾轉了幾家醫院,在杭州市腫瘤醫院待的時間最長。

剛住進來的時候,何奶奶有時候要大喊大叫,陌生人都不能靠近,但只要聽到陳爺爺的聲音她就會安靜下來。

「我就想要陪床。但是家裡小輩們都說,我這麼大年紀了,就怕也出個事。所以就喊了個護工。我就每天中午做點吃的給她送過來,陪她一個下午。」

93歲的陳爺爺不允許自己生病,他除了視力和耳朵不好之外,身體還算硬朗。

陪伴的時間,陳爺爺和何奶奶聊天。他輕輕地說著,說著今天的天氣,說著家裡的事情,時不時把手伸到被窩裡捏捏何奶奶的腿,給她做簡單的按摩。

最擔心老伴忘了他,每天不停重複:我是你的丈夫,叫陳海良

陳爺爺和何奶奶有個兒子,不過兒子身體不太好,年紀也大了。兩家住得蠻近的,兒子兒媳經常會送吃的過來。

何奶奶住院的這段時間,陳爺爺風雨無阻幾乎每天去醫院。家人勸他,這麼大年紀了不用每天都去,隔個幾天去看就好了。

滿臉皺紋的陳爺爺回答:我想她呀。

他說見不著何奶奶心裡七上八下的。「我坐在一邊守著她,我就安心了。」

疫情期間,是陳爺爺最難熬的時候。「連著好幾天沒見著,心裡著急。老太婆沒看到我,會難過的。」

陳爺爺說這些的時候,病床上的何奶奶依然沒有表情。

「生什麼病不好,偏偏是腦子病了。」

陳爺爺和記者聊天,唯一一次紅了眼眶,是擔心何奶奶忘了他。

他每天都不斷在何奶奶耳邊重複:「你叫何逸華,我是你的丈夫,叫陳海良。」

很多人都說,這大概就是愛情最好的樣子吧

老夫妻倆的感情讓不少人羨慕。

「老爺子對老太太是真當好。」照顧何奶奶的護工阿姨說。她見過太多臥床不起神智不清的老人,家屬中像陳爺爺這樣的,確實少見。

阿姨說,醫院每天有訂餐,但陳爺爺每天堅持送來一個菜,他自己做的。就算何奶奶吃不了幾口,他還是要送。

當天陳爺爺送的是南瓜炒雞蛋,幾乎已經炒成了糊狀。「逸華現在連香蕉都咬不動,什麼都要做得很細很細。」陳爺爺說。

「風風雨雨那麼多年過來了,不容易。」何奶奶同病房的家屬老尹說,他和陳爺爺都是上海人,和陳爺爺也聊過幾次天。

「我們總以為他們那個年代的愛情是羞於表達的,但是陳爺爺不是的,他總說是緣分讓他們相遇的。他對何奶奶是一見鍾情的。他也總說想她的。」

老尹說這是現實版的「我把你當作手心裡的寶」:「現在的年輕人看了之後應該有所體會。山盟海誓你儂我儂的,都不如陪你到老。」

外二科的護士長也對這對老夫妻印象深刻。

何奶奶神志清楚的時候,會叫陳爺爺「哥哥」,陳爺爺也會給她回應:「哥哥在,哥哥在。」

陳爺爺一到病房,就會去摸老太的臉。

護士長說,看得出,爺爺脾氣很好,生病了的奶奶倒是像戀愛中的小姑娘,有時有點「作」。「有時候奶奶會一把拽過爺爺的衣領,兩個人臉貼臉,說點悄悄話。」

陳爺爺天天往醫院跑,醫生護士也跟著勸,這麼大年紀了就不要天天來啦。

「不行的,我來了才放心。」陳爺爺總是這麼說。

「真的是風雨無阻,下雪天也來。」小護士們說,這大概就是愛情最好的樣子吧。

來源:錢江晚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娶小22歲嬌妻的楊在葆:原配妻子去世後,我沒有一天忘了她
    「家裡客廳還掛著前妻的遺照,兩個孩子我有好好照顧,她母親我也從未忘記,逢年過節都會去看望。原配妻子離開後,我沒有一天忘了她」。作為金雞獎終身榮譽的獲得者,楊在葆努力一生足以算得上功成名就。出道60年,留下上百部影視作品。雖說事業這條路,他走的坎坷不已,可如今已然苦盡甘來。
  • 「暖新聞·江西2020」會昌:你是我的眼!好妻子照顧失明丈夫十三年
    好妻子照顧失明丈夫十三年客家新聞網 華辛明 謝麗萍「作為丈夫,我拖累她,欠她的實在是太多了,這麼多年來,她一心為這個家操持,就沒穿過幾件像樣的衣服,沒吃過幾頓好飯,更別說過一天舒心的日子。」談及妻子這麼多年為這個家無怨無悔的辛苦付出,曾九鳳丈夫的聲音幾度哽咽。
  • 妻子患病28年 都是丈夫的「公主抱」陪伴著她
    葉泰瑜 攝剛剛過去的半個月時間裡,郭愛貞每天躺在臨安城南醫院病房。白天,偶爾和照顧自己的姐姐聊天,傍晚丈夫錢益品下班之後,會做好飯菜帶過來,接姐姐的班。這看似平淡的陪伴,背後卻有著感人的驚天動地。郭愛貞是一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生病後下肢關節陸續鎖死,二十幾年來幾乎沒有邁開雙腳走過路。十多年前病情嚴重後,只能臥床。這28年來,都是丈夫的「公主抱」陪伴著她。
  • 丈夫嗜煙如命,妻子自稱生理反應劇烈:你去醫院開來證明,我就戒
    胡女士用痛苦不堪形容了自己,她說對於丈夫吸菸這件事,她的生理反應是很強烈的,每次她的胃裡都會翻江倒海,讓她很不好受。讓她氣憤的是丈夫卻還不管不顧,只是說了一句:「你去醫院開來證明,我就戒菸。」肖先生表示要想戒菸還是有點難度的,他不是不重視妻子,生活中他也是在注意著自己的行為了。從不當著妻子的面抽菸,有時候晚上忍不住的時候,也是跑到院子裡去抽一支,就是擔心對妻子有影響,所以才會有這些行為,怎麼能說他不重視呢。可胡女士還是不能理解丈夫的行為,在她看來,戒菸又不會致命,可吸菸卻會要了她的命,所以孰輕孰重,希望丈夫能夠明白。
  • 丈夫每天下礦掙錢,妻子竟在家享受「服務」,妻子:一時沒忍住
    近日有這樣一則新聞,小元是一名煤礦工人,大家應該都知道,在礦上上班很辛苦,幾乎可以說是累死累活,一天掙幾百塊錢,而小元說到,自己每天辛苦的上班,妻子在家裡什麼也不幹,就只是照顧孩子而已,他也並沒有說什麼。
  • 滬漢兩地書|哪怕再晚,我每天晚上都等著你「平安」兩個字的信息
    得知丈夫要出徵武漢,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鄧麗麗雖有千般不舍和擔憂,但更多的是理解與支持,「因為我本身也是醫務人員,也比較能理解,所以他去就去,我是比較支持他的。我和他說你去吧,反正家裡有我呢。」1月29日,季海峰隨長寧區援鄂醫療隊抵達武漢,進入武漢第三醫院,參與援鄂醫療隊心理危機幹預組開展工作。
  • 丈夫重病 殘疾妻子墓園賣絹花掙救命錢:他是我的腿,得拿命救
    這位女子名叫孫麗(化名),她吃力的從輪椅上起身,準備爬到旁邊的一個電動三輪車上。她想開動電動車拖拽後面一個裝滿祭祀絹花的大棚子,棚子沒有輪子,就用兩根木頭墊在下面勉強前行。這是在他丈夫病倒的30多天裡,每天都要經歷的「艱難」。「這不算啥,如果可以拿我的命換他醒過來我都樂意。」孫麗說。孫麗來自遼寧鐵嶺,是一位農民,丈夫大山(化名)大她5歲。
  • 奔赴武漢疫區前,她對4歲兒子說:媽媽要去打怪獸了
    「元寶,媽媽明天就變成奧特曼去打怪獸了。」 「那你要是打不贏怪獸,我擔心你會受傷的。」 「我會保護好自己的,而且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奧特曼叔叔阿姨一起打這些怪獸。」 「那好吧。」
  • 將軍60歲生日,舉杯敬妻子:我的軍功章,有你的一半
    訂婚後不久,他70歲的父親和69歲的母親因病去世。他不能退出,因為他剛剛被提升為排長,並參與新兵的強化訓練。這時,王中方走上前去對何其宗表示孝敬。在她父母重病期間,她為老人提供湯和藥。老人很感激從未去過門口的兒媳婦,並親自把房契交給了王中方,以表示他對她的認可和信任。父母相繼去世。王中方作為兒媳前來迎接親戚朋友,送老人並照顧他們的事務。這得到了鄰居的一致稱讚。
  • 丈夫每天在家打遊戲,妻子勸他去上班,婆婆:我兒子不能吃苦,不要...
    雖然有婚房,她還是選擇和公婆住在一起。 吳女士在藥店上班,陳先生沒有穩定工作。他靠著打遊戲賺錢,每天的收入時好時壞。 大概因為長期沉迷在網絡中,陳先生沉默寡言,生活起居也需要別人的照顧。 每天吃飯,婆婆都不停地給陳先生夾菜,兒媳吳女士說:「讓他自己吃吧。」
  • 男子高調宣布「我和我妻子都懷孕了」,卻被網友罵成狗……
    而且因為懷孕時想吃東西,妻子每天都「使喚他」去超市買零食。妻子腳腫了他還要給妻子放水泡腳。丈夫表示除了早起聽嘔吐還能接受,剩下幾個都讓自己感覺很不耐煩。他認為由於自己是個水管工,每天的體力勞動本來就很多了,還要回家照顧妻子。
  • 你戰「疫」 我守家丨前方隊員左凱妻子孔麗:你放心,我跟孩子等你...
    濱州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區副主任左凱主動請纓,成為濱州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左凱在前線奮戰了十多個日夜,同樣身為醫護人員的妻子孔麗對他的理解和支持,更成為他最堅強的後盾。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濱州市人民醫院靜配室見到了剛結束繁忙工作的孔麗。說起丈夫,她依舊滿是擔心。
  • 妻子住院11天,丈夫照顧2個孩子:我嫌棄了7年的女人,太辛苦了
    「沒有,我病了,需要住院做一個小手術。大概要十來天左右,你可不可以請假照顧兩個孩子?」妻子回復道。「那有什麼不可以,我現在就去請假,一日夫妻百日恩,何況我們還沒有離婚,我們還有兩個孩子。」李濤是這樣回復妻子的,也是這樣想的。
  • 丈夫照顧我太累了 真想有臺新的洗衣機
    百姓事、無小事,聽民意、解民憂,12月23日,銀川電視臺《直播銀川——有事您說話》欄目組在接到福州南街安怡家園E區閆瑞螢女士的求助後,立即來到她的家裡了解情況。 患難見真情:辭去工作照顧妻子 記者走進這間兩室一廳的小屋,溫暖而整潔,這些都是閆瑞螢的丈夫收拾整理的。
  • 「謝謝你照顧我老公這麼久」現在他在照顧我們,你還有什麼事嗎?
    我姓韓,今年32歲,在一家環保公司任職,。丈夫和我同歲,室內裝修經理,我們是五年前結的婚,現如今有了一個四歲的兒子。一天晚上,吃完飯後,我和丈夫在客廳看電視。我便心平氣和地跟丈夫說道:「今天有個女人來找我,說她是你在外面的女人」,打算長期跟你一起過,所以希望我能成全你們,和你離婚……丈夫覺得很意外,但是沒出聲。
  • 妻子結石痛了一晚,丈夫卻一句話都不問:竟讓我自己一個人去醫院
    徐先生認為身為一家之主,「不被尊重」等同於「沒有地位」,這種狀況在兒媳婦進門後尤其明顯,可妻子應女士表示,丈夫的說法壓根兒就不存在。徐先生的苦悶在於身為男人,既得不到妻子的認可,也得不到兒子的支持。應女士卻哽咽地說,她才是那個最委屈的人,從結婚到現在,她一直活在丈夫的責怪裡。
  • 我是你身後堅強的後盾
    同時她讓丈夫放心,自己會把家裡的老人和孩子照顧好。韓雅茹,援醫隊隊員張鎮的妻子。談到此次醫援行動,韓雅茹對丈夫張鎮表示理解,她說眼下全國各地都有疫情,作為醫務工作者無論在哪都要擔當起抗擊疫情責任,丈夫到武漢只是換了個地方而已,按照現在的醫療救治水平,只要防護措施得當,安全不成問題。她希望丈夫張鎮不要擔心家裡,照顧好自己,早日平安歸來。
  • 宿遷平凡夫妻的告白:「因愛重生,我的生命有你的一半」
    程龍(右)和程永俠的結婚照5月20日上午,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一間病房裡,妻子程永俠正在小心翼翼地照顧病床上的丈夫程龍。腎移植手術後,程永俠的身上留下一道十幾釐米長的傷口,更加把這對夫妻緊密連接在一起,由於程龍的傷口一直沒有癒合,這讓程永俠很擔心。他們,相差3歲。
  • 故事:醫院待產丈夫分外關注一女子,暗自打探後我偷偷塞她2500
    要不是眼角瞥見丈夫的身影,她差點走錯病房。李金明已經洗好了葡萄,現在正削著蘋果。看見妻子出現在門口,馬上起身迎接,急切地問,「去哪兒了?我買來水果看不到你非常著急,到處找了一圈也沒看到你的影子。」丈夫平日裡總是這麼關心照顧她,她每時每刻都陶醉在幸福喜悅之中。
  • 「要不你辭職去照顧我媽」妻子怒懟:我拒絕,就憑我的工資比你高
    直到兩年後,王豔的工作又得到了提升,而徐濤依舊在原來的崗位上徘徊,而婆婆也因為年齡大了,身體似乎出了些問題,需要人過去照顧,徐濤直接就對著王豔說道:要不你辭職去照顧我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