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和DC的終極對決看來要為疫情大規模延後了。
據外媒報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索尼和漫威合作的新《蜘蛛俠3》,即《蜘蛛俠:英雄歸來》和《蜘蛛俠:英雄遠徵》的續集檔期推遲到了同年11月5日北美上映。本月初才宣布推遲到2021年11月5日北美上映的《奇異博士2》則再次推遲至2022年3月25日。而宣布推遲至2022年2月18月北美上映的《雷神4:愛與雷電》則提前至同年2月11日。
無獨有偶,華納公司也在日前正式宣布,《雷霆沙贊!2》將從2022年4月1推遲到2022年11月4日上映,《蝙蝠俠》則將從2021年6月25日推遲到2021年10月1日。
這意味著整個2020年,漫威和DC還將各有一部超級英雄電影上映,前者是8月14日上映的《神奇女俠2》,後者則是挪到11月6日的《黑寡婦》,前提是北美的疫情到了8月能逐步平息。
於是2021年、2022年將成為這對老冤家的主戰場,如果兩家不再改檔的話,粗步統計2021年有三部漫威大片,2022年有四部漫威大片上映,而決定DC下階段成敗的重頭戲、羅伯特·帕丁森主演的《蝙蝠俠》、《閃電俠》等也將陸續上映。
漫威和DC迷們原本期待這場對決能早些打響。尤其是在去年10月上映的《小丑》創造全美票房奇蹟、並奪下奧斯卡影帝,而今年的另一部DC小丑女電影遭遇慘敗之後 ,DC能否憑藉淡化宇宙、差異化風格成功反擊漫威,又重新成為一大懸念。
而漫威在打造出登頂影史全球冠軍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27.98億美元寫下「漫威電影宇宙」華麗篇章之後,也面臨初代角色退出、領軍人物缺失的隱患,在好不容易搞定了和「趁火打劫」的索尼的「蜘蛛俠」紛爭後,原本正是漫威重新證明自己的時候,但即使是超級英雄,也必須為疫情延後。
在北美抗疫形勢依然嚴峻的情勢下,漫威DC未來三年將如何布局?而這又將如何改寫這場大戰的勝負,以及超級英雄電影的未來?
疫情下新片紛紛撤檔,漫威DC誰受影響更大?
某種意義上,華納公司堅持到了最後,當多家影視公司都宣布自家電影將延期上映後,DC終於開口將兩部DC電影推遲上映。
據ScreenRant報導,《雷霆沙贊!2》的導演大衛.F.桑德伯格此前證實過,這部電影原計劃是在今年開始拍攝,但現在看來,一切都要往後推遲了。
至於由羅伯特·帕丁森主演的《蝙蝠俠》,導演馬特·裡夫斯表示,「我們已經拍了電影的四分之一了……」的確如此,之前就有過該片的路透照。疫情爆發後,華納公司於3月14日宣布暫停電影拍攝。
如今算下來,《雷霆沙贊!2》推遲了大約7個月,《蝙蝠俠》則推遲了4個月。
反倒是拍攝曲折的《閃電俠》從原定的2022年7月1日改檔到了2022年6月3日,反倒提前了近一個月。網友紛紛表示:華納,挺會玩兒呀。
漫威方面,《蜘蛛俠3》本來是定在明年的7月16號上映的,現在被迫將上映的時間改成同年的11月5號。
《奇異博士2》推遲到了北美2022年的3月25號,直接跨年。
《雷神4》提前一周,也要到北美2022年2月18號上映。
可以看得出儘管在疫情之下2021、2022年的檔期相對擁擠,漫威DC依然保持了大公司的風格,所有大片保持了交替上映,沒有出現任何一次漫威DC大片同月上映的情況。
但相對來說,DC的局面顯然會更吃緊一些,因為僅僅2021年的10月《蝙蝠俠》上映一個月後,漫威的《蜘蛛俠3》就拍馬趕到,如果影片口碑不如預期,很可能遭遇票房腰斬。
而另一部DC大作《閃電俠》,則在提檔到2020年6月後,同時遭遇了5月的《黑豹2》和7月的《驚奇隊長2》的夾擊。
某種意義上說,除了《雷霆沙贊!2》之外,未來所有DC大作都已經陷入漫威電影包圍圈中,而這無疑是對DC電影品質和口碑的巨大考驗。
然而有些DC電影的拍攝卻無法給人充分信心,例如已經換掉了三任導演、幾乎連男主演也要換掉的《閃電俠》的。
由於各種奇葩的原因,閃電俠這部電影已經拖延了將近10年的時間,已經因為「創作分歧」走掉了三任導演,三任導演全部為影片撰寫過新的劇本,沒有一個版本令華納和主演滿意,直到《小丑回魂》導演安德斯·穆斯切蒂到來。
就在所有人都在想,華納到底是不是要放棄閃電俠這部電影的時候,華納卻出人意料地做出了提檔決定,可是沒回都跟導演鬧得不可開交的主演埃茲拉·米勒這次能否把電影拍到最後,依然是巨大懸疑。
即使電影按時完成拍攝,依然有個巨大懸念懸而未決:歷經近十年延拓後,最終完成拍攝的《閃電俠》品質能達到預期嗎?如果無法達到水準,在漫威夾擊之下,DC又如何保證票房不撲街?
DC漫威這場史詩大戰,因為疫情翻開新的篇章?
從歷史上看,DC才是最早開啟超英電影的「先行者」 1978年,華納由克里斯多福裡夫主演的《超人》橫空出世,在四十年前就拿下了3億美元的票房,創造了超英電影史詩性的巔峰,自那之後《超人》便成為了最能代表美國超級英雄文化的形象之一了。
雖然隨後的三部續集票房接連走低,《超人》電影走向終結,可是由蒂姆波頓和麥可基頓打造的哥特風《蝙蝠俠》於1989年上映後又在全球豪取2.5億美元票房,並一舉奠定了蒂姆·伯頓的美學風格。
但正是從這裡開始,華納和DC開始昏招頻頻。
首先是蒂姆·伯頓執導的第二部蝙蝠俠電影《蝙蝠俠歸來》於1992年在全球取得了2.8億美元的票房後,華納認為影片應該賺的更多,於是決定在第三部讓蒂姆·伯頓退居幕後。
兩年之後,方基默披上黑色披風扮演布魯斯韋恩,但第三部作品《永遠的蝙蝠俠》票房依然未達華納預期,於是喬治克魯尼再度成為新的蝙蝠俠,反派則找來了施瓦辛格和金凱利扮演,然而這部群星雲集的影片卻遭遇「雪崩式」失利,直接被評論界稱之為「災難」。
這一IP也被華納兄弟雪藏了近10年。
一直到2004年,華納終於找到了新一代蝙蝠俠的掌舵人——克里斯多福·諾蘭,
諾蘭的第一部蝙蝠俠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作為一部起源作品,上映後拿下了3.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表現不算驚豔但尚算不俗,這一回華納做出了史上最正確的決定,請諾蘭繼續執導,於是才有了2008年,「蝙蝠俠前傳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也就是公認史上最偉大的超英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影片一舉「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等超高評價,在全世界斬獲10億美元票房,在奧斯卡斬獲8項提名、兩項大獎,其中已故的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拿下了最佳配角獎。
諾蘭的第三部作品《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同樣口碑票房雙豐收,拿下了超過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巨大成功之下,華納和DC或許都沒有注意到,漫威在漸漸崛起。
2008年公映的《鋼鐵俠》原本找到了湯姆克魯斯,但在湯姆克魯斯必須露臉的要求下,漫威最終換上了更便宜好用的小羅伯特唐尼,並一舉將鋼鐵俠塑造為新頭牌,從此開啟「漫威電影宇宙」的浩瀚徵程。
隨後的日子,就是一段DC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徵程,在扎導的《超人:鋼鐵之軀》初露鋒芒後,《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自殺小隊》都不及預期。
反觀漫威則一路拓展宇宙,不斷創造出雷神、美國隊長、黑豹、蜘蛛俠等成功單人系列電影,復聯繫列更成為超級電影IP宇宙的成功典範,而DC在《正義聯盟》遭遇票房慘敗後,暫時放棄了超英電影宇宙嘗試。
新的轉機出現在2017年的《神奇女俠》,在新世紀與漫威的對決中終於取得首勝。隨後溫子仁執導的《海王》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在全球拿下破11億美元,並且終於為DC電影找到了突出漫威電影重圍的新路:增加暗黑風格和恐怖片元素,從此許多影迷已經開始呼籲DC應該重回暗黑風格、找回當年蒂姆·伯頓和諾蘭時代的DC電影。
這部最終呼應了影迷期待的電影正是一開始在華納內部極度不被看好,但卻最終令DC揚威的《小丑》。
然而在未來終現曙光後,DC電影又陷入新的麻煩。
先是大本因為離婚+酒癮復發,放棄了執導《蝙蝠俠》,接著《猛禽小隊和哈莉奎因》又在年初上映後遭遇票房慘敗,全球票房不足2億美元。從此再度令影迷對DC產生了新的懷疑。
而就在一場新的對決即將打響的時候,疫情中斷了這一切。那麼這一次——
漫威DC能否逆轉未來?
疫情當然也構成了對超英電影的新考驗,甚至也對好萊塢的大工業製片廠體系提出了生死之問:如果這場疫情真的徹底改寫人類生存方式,那麼過去動輒投資數億美元的好萊塢超級大片還會繼續橫行全球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漫威DC原本的勝負手再次逆轉。
當漫威在大片宇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已經完成了連串船,DC和華納的戰略規劃卻正因為一部《小丑》的成功重新改變,雖然主宇宙上臨的爛攤子一點都不少:例如最早一批正義聯盟成員裡,除了神奇女俠和海王的扮演者,其他人要麼已經確定要退出DC作品,要麼和DC的「談判」陷入到了僵局。
而就算是最能打也最穩定的《海王》,還是冒出一個被全球影迷群嘲的德普前女友海女。這意味著DC很多作品都必須重啟,或者至少換掉主力陣容。
但《小丑》的成功證明,只要通過對旗下角色深度的挖掘,DC有望走出與漫威超級英雄合家歡完全不同的方向:更成人向、更暗黑、成本也更低。
既然市場需要更多元的超級英雄片,DC就完全不必和漫威比場面大,而這或許正是疫情改變的人類未來之下,全球電影的新趨勢:即使好萊塢大片依然存在,也不會像過去一樣了,中小成本電影將面臨新的機會,包括超英電影。
而當競爭對手們找到新的思路,疫情下股價暴跌的迪士尼和漫威或許要在重新布局的同時開始考慮,如何保持疫情後觀眾的觀影熱情了,這很可能是如日中天的漫威電影的轉折點。
到今年年底,漫威最有把握推出的作品依然是《洛基》和《黑寡婦》,這個電影巨頭寄望於用這些王者IP再次證明自己依然呼風喚雨,而對於DC來說,《小丑》的成功並不足以讓逆天改命,未來的大趨勢也未必成為定局,反倒是近在眼前的主力影片遭遇漫威夾擊令人煩惱。
但此刻能夠給漫威DC勇氣的,後續正是他們拍過的那些超英電影,正如《復仇者聯盟3》所說,這是一群註定不平凡的人,他們被集結起來,去幫平凡人抵禦那些他們無力招架的戰鬥。
過去人們多少都曾沉浸在電影中那些華麗的特效與打鬥裡,可回頭看來,超級英雄們與命運的抗爭才最動人。
正如漫威和DC也必須接受命運的拷問:《復聯4》會是MCU的巔峰嗎?
DC究竟能否反擊漫威成功?超級英雄電影又能否戰勝疫情和觀眾的審美疲勞?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DC漫威這場史詩大戰,因為疫情翻開新的篇章,而未來的故事,依然需要這些超級英雄們自己去書寫。
我們當然希望,《復聯4》那樣全球影迷為超級英雄們齊聚電影院熱血沸騰的時刻,能夠來得快一點。
漫威DC定檔電影排期(北美時間)
2020年8月6日《神奇女俠2》
2020年11月6日 《黑寡婦》
2021年2月12日 《永恆族》
2021年5月7日 《尚氣》
2021年10月1日新《蝙蝠俠》
2021年11月5日 《蜘蛛俠3》
2022年2月11日 《雷神4》
2022年3月25日 《奇異博士2》
2022年5月8日 《黑豹2》
2022年6月3日《閃電俠》
2022年7月8日 《驚奇隊長2》
2022年11月4日《雷霆沙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