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
UMA是(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的首字母縮寫,意為曾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各種尚未被確認或發現的隱棲動物。
在英國,UMA被稱為Cryptid「稱為神秘動物學。隱棲動物指的是生活在人類看不到的地方的珍禽異獸,在美國甚至是公認的一門被稱為「隱棲動物學(Cryp-tozoology)「的學問。
比較有代表性的UMA生物有:野人、水怪、巨型烏賊、蒙古死亡蠕蟲、澤西惡魔、天蛾人、尼斯湖水怪、南極哥斯拉等。
由於人類對自然的認知好奇和UMA的隱秘行蹤,時不時就會爆出這裡或者哪裡又發現什麼未知生物的奇遇事件了。
尼斯湖水怪
英國北部尼斯湖的水怪,可以稱得上是全世界最有名的UMA了。根據統計,21世紀之後共有超過4000次尼斯湖水怪的目擊記錄。其中又以頭部像爬蟲類、脖子細長、身上有突起物、皮膚呈現暗灰色或紅褐色的目擊情報為最多,這樣的描述被認為最接近生存在中生代的蛇頸龍。最近為了解開水怪之謎,已經設置了24小時的監視錄影機,並可以從網路上隨時監看。
尼斯湖(Loch Ness)亦譯內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是一個非常狹長的湖泊,湖長37公裡,最寬處2.4公裡。總面積雖然並不大,但是由於尼斯湖屬於斷裂帶陷落湖泊,因此深度很深。平均深度達200米,最深處有298米。該湖終年不凍,兩岸陡峭,樹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與北海相通。位於橫貫蘇格蘭高地的大峽谷斷層北端,是英國第三大的淡水湖。海拔52英尺,24英裡長,一英裡寬,對外唯一的聯絡水道是尼斯河。
第一個聲稱見過尼斯湖水怪的人是公元7世紀的一個修道士,後來第一張照片出現在1934年(後被證實是作假的),至今已記錄了數千起目擊報告事件,但科學界從未確認過尼斯湖水怪的存在。
因此這張照片刊出後,很快就引起了舉世轟動,伴隨著二十世紀的「恐龍熱」,人們開始把水怪與蛇頸龍可能仍然生存著聯繫起來,對此給予極大關注。最多的目擊報告都把這種未知生物描述為遠古蛇頸龍的樣子,所以很多人認為尼斯湖水怪是倖存下來的遠古水生物。
進入七十年代,科學家們開始藉助先進的儀器設備,大舉搜索水怪。
1972年8月,波士頓探索團隊利用水下攝影機和聲納儀,在尼斯湖中拍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幅顯示有一個兩米長的菱形鰭狀肢,附在附加一巨大的生物體上。同時,聲納儀也尋得了巨大物體在湖中移動的情況。
後來在80年代一名蘇格蘭人在尼斯湖岸邊發現了蛇頸龍類脊柱的化石。這證明,遠古時代在尼斯湖地區的確有蛇頸龍生存出沒。
之後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資助的研究小組,滿懷信心地認為蘇格蘭傳說中描繪的「怪物」一定存在。它們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後通過躲在幽深的湖水中而得以倖存。
為了保證不放過湖區內每一寸土地,BBC小組使用了600束獨立的聲納波束和衛星導航技術,希望發現「水怪」的肺呼出的空氣,這些水下空氣氣泡將造成聲納信號的扭曲,然而最終科學家們沒有任何發現,掃興而歸。參與此次搜索行動的休·麥凱伊向BBC匯報說:「此行讓我們獲得了尼斯湖的湖底結構的一些相當詳細材料,比如它的四圍陡峭,底部平坦,但是這裡完全沒有大型動物生存的痕跡。」
尼斯湖水中含有大量泥炭,這使湖水非常混濁,水下能見度不足兩三米。湖底雖然平坦,旦湖壁地形陡峭遍布溝壑和水下洞穴,即使是體形巨大的水生動物也很容易靜靜其間,避過電子儀器的偵察。湖中魚類繁多,食物豐富,如果存在數量不多的大型生物種群,也不必外出覓食,而該湖又通過尼斯河與大海相通,水怪出入方便,因此並不能通過一兩次的拉網探索就完全否認有大型生物的存在。
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上月9月30日一名尼斯湖遊輪的船長表示,在一次航行中,遊輪的聲吶捕捉到了疑似尼斯湖水怪的聲吶影像。這讓相信尼斯湖水怪傳說的人如獲至寶。
據悉,49歲的船長羅納德·麥肯齊(Ronald Mackenzie)在當天下午四點三十分左右駕駛「尼斯湖精神號」遊輪帶著12名遊客在尼斯湖航行,麥肯齊說,當時我們在尼斯湖因弗莫裡斯頓(Invermoriston)的中途站掉頭準備返回,那裡的水深189米(620英尺)。乘客們非常興奮,因為我們剛看到了一隻盤旋的海鷹,隨後我突然在聲吶上看到了一個醒目的東西。」
「在湖中央大約170米(558英尺)深的地方,我看到了它。由於該船的速度為10.7節,因此無法檢測到它是在移動還是在靜止,但它很大,估計至少有33英尺(約10m長)。於是我向它頂上的方向駛去,我們過去時,聲吶信號約停留了10秒鐘才消失。」
「自16歲起我就一直在這裡工作,從未見過類似的東西。我們在這艘新船上安裝了先進的聲吶設備,它的圖像可以捕獲湖面下方的幾乎所有東西。我相信那就是傳說中的水怪。」
水怪真相的幾種假說
通過各方科學研究目前關於尼斯湖水怪大致有三種假說。
北極嘉魚說
1981年,在尼斯湖中水深超過210多米的地方,人們發現了北極嘉魚的蹤影。北極嘉魚是魚類的一種,外形很像鱒魚或鮭魚,但是它卻有幾種形狀和大小,並且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改變它的頭部、身體和顏色。
北極嘉魚常常聚集在一起成群的遊動和覓食,所以很多在聲吶探測時發現的物體很有可能是北極嘉魚魚群。
巨型鰻魚說
拋開那些真偽難辨、像素超級模糊的照片不談,幾百年來連水怪的毛都沒撈到。不過相比其他專家的「守株待兔」的拍照和聲吶技術搜索,來自紐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格梅爾(Neil Gemmell)團隊決定給尼斯湖的湖水來個「體檢」。畢竟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尼斯湖水怪要是真的存在,它也要吃喝拉撒,所以水裡應該會留下某些身份信息。
後來格梅爾團隊在湖裡不同區域共提取了250份水樣,並對其中的DNA樣本進行測序,結果找到了3000個物種的基因片段,包括人、狗、羊、牛、鹿、獾、兔子、田鼠、鳥類等,唯獨沒有找到尼斯湖水怪是史前爬行動物、鯰魚、鱘魚以及鯊魚的任何證據。不過湖裡確實有大量鰻魚生活的痕跡,雖然無法判斷鰻魚的大小,但數量之多有存在巨鰻的可能性。
鱘魚說
尼斯湖寒冷的湖水非常適合鱘魚的生存,鱘魚在尼斯湖養殖和繁衍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且鱘魚可以長到很大的體積。
梵觀點:尼斯湖水怪存在與否其實可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傳說給當地帶來了豐厚的旅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