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變化無常,驟冷驟熱,感冒極為高發,患者蜂擁而至,有的醫院急診科竟然出現了需要候診十幾小時的狀況。一時間,奧司他韋(商品名:達菲)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在了人們的面前,甚至被譽為抗病毒「神藥」,甚至會出現藥店脫銷!奧司他韋真的這麼神嗎?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
奧司他韋作為一種抗病毒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可以減少或阻斷流感病毒的傳播,在流行性感冒早期使用,尤其是發作的48 小時內使用,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活性,減輕病情,縮短病程,確實是好藥,但「神藥」之名,似乎言過其實。
奧司他韋的「前世」
在它問世之前,常用的抗流感病毒性藥物一般是離子通道M2阻滯劑,代表性藥物為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但僅用於治療甲流,對乙型流感是無效,且容易出現耐藥。事實上M2阻滯劑並非直接針對流感病毒,主要是通過促進紋狀體內多巴胺能神經末梢釋放多巴胺(DA)來發揮藥效,不良反應較為多見,如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噁心、嘔吐等。而且目前監測資料顯示甲型流感病毒已經對其耐藥,一般不再建議使用。
早在1992年時,美國的吉利德科學公司比朔夫貝格爾博士發現一種代號為GG167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在小鼠體內的複製過程,該藥不同於傳統的「金剛」類M2阻滯劑,可以直接針對病毒繁殖的神經氨酸酶發揮作用,使病毒無法感染新的宿主細胞,但是當時的GG167,化學結構特點不適合於口服,僅適用於製備粉末噴劑並通過吸入肺部發揮藥效。
之後,比朔夫貝格爾博士馬上就投入到了GG167抗流感病毒口服藥物劑型的研發當中去了。其過程中卻是一波三折,研發團隊組先利用計算機反覆多次設計藥物分子結構模型,模型篩選後再進行藥物合成,經過多次試驗之後終於得到了新的化合物GS4104。在進行動物實驗的過程中,研發組發現小鼠可通過胃腸吸收藥物進入血液,並產生抗病毒樣效果。之後又相繼在大鼠、猴子、雪貂身上進行了實驗,均獲得了滿意效果。隨後,奧司他韋被批准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奧司他韋的「今生」
1999年3月24日,奧司他韋經美國FDA批准上市。隨後,在2001年在我國批准上市。
奧司他韋上市之初,並沒那麼受歡迎。因為70年來,臨床和患者的共識是流感是自愈性疾病,得了流感只要臥床休息就好了,但在之後的幾次大的流感爆發之際,奧司他韋顯示出了其抗流感的優勢,並在國家衛計委頒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得到了推薦。
奧司他韋怎麼吃呢?
成人75mg,每日2次。1歲及以上兒童需根據體重給藥,每日2次,體重小於15kg的,每次30mg;體重在15~23kg之間的,每次45mg;體重在24~40kg之間的,每次60mg;體重大於40kg的,每次75mg。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奧司他韋時,應當相應地調整劑量。奧司他韋有適合兒童服用的顆粒劑型,每袋15mg,相較於膠囊劑,兒童服用更為簡便,分劑量也更為方便,且不會出現吞咽困難的問題。
奧司他韋包治感冒、藥到病除嗎?
每年秋冬季流感肆虐的時候,很多地區出現了奧司他韋脫銷、售罄或供不應求的情況,但是,奧司他韋真的包治感冒,藥到病除,神乎其神嗎?事實並非如此。
1、奧司他韋只適用於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不適用於普通感冒!
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應在首次出現症狀的48小時內服用。流行性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後體溫可高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而普通感冒往往沒有全身性症狀,也不出現高熱,應予以區分。
2、未知不良反應較多,用於普通感冒弊大於利!
奧司他韋使用後可能出現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目前報導的主要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頭痛、眩暈、胃腸道反應等,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服用藥物後出現的神經幻覺反應。有報導稱日本衛生廳收到的1000例奧司他韋的不良反應中,不常見的各種行為怪異佔了128例,且主要發生在10~19歲年齡段,估計可能與其神經氨酸酶抑制樣作用有關。
美國FDA提醒,此類嚴重的不良反應雖然並不常見,但出現時可能導致患者的意外受傷。服用奧司他韋的患者應該受到密切的監護,如果患者在服用達菲後出現異常行為,家人應立即與醫護人員聯繫。
另外,部分的甲型流感病毒株對於奧司他韋的敏感性已經悄悄下降了。
因此,不要濫用,其不良反應的未知性較大,安全合理使用才是正途!
3、奧司他韋是否適宜與中成藥合用?
有些患者在服用奧司他韋的同時,會同服連花清瘟膠囊、抗病毒口服液、清開林膠囊等常見的抗病毒中成藥。根據目前少量的文獻報導,此類合用,對抗流感的總有效率會有所提高且縮短了病程時間。但由於是小樣本統計,還缺少更多的佐證,因此在藥物合用上仍需要謹慎。 是否聯合服用中成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其實藥物的不良反應與治療效果同樣存在,藥物的選擇是權衡利弊的結果,只有利大於弊時才是臨床的最佳選擇,才是患者的福音。藥物,只有臨床效果明顯,不良反應輕微可控,方可稱之為「好藥」!合理、安全用藥的關鍵點就是凸顯藥物的臨床效果而儘可能控制其不良反應。
世間本來就沒有「神藥」一說,合理、安全用藥才是永恆的臨床主題,才是我們應該始終追逐的目標。
石浩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來源上海藥訊
如果覺得有用,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