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訊 (甘州融媒記者 何長凱 通訊員 石靜) 6月1日上午,甘州區林木病蟲害防治站和張掖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在張掖市蘆水灣生態景區聯合開展了「寄生性天敵防治光肩星天牛技術推廣示範」項目培訓,邀請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張翌楠教授現場進行示範培訓。市區兩級森防人員及技術人員參加培訓。
培訓會上,針對甘州區防治光肩星天牛難度大的問題,張翌楠教授系統地講解了常用的天敵花絨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原理、方法和措施等。同時講解了花絨寄甲的生活特性及防治天牛的技術,並現場操作了花絨寄甲成蟲及卵片的野外投放技術。此次共釋放天牛天敵花絨寄甲成蟲16800頭,花絨寄甲卵卡2800張,並設置了投放後防治效果調查研究樣地、樣株。
張翌楠教授說:「生物防治,就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我們通過釋放天敵昆蟲,少打化學農藥,減少環境的汙染,同時也把這片林子保護好。」
花絨寄甲是星天牛類昆蟲的重要天敵,它是通過寄生天牛蛹期和幼蟲期蠶食天牛幼蟲,對光肩星天牛幼蟲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在楊樹蛀幹天牛防治中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為防治光肩星天牛探索了新的思路,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是一項生物防治的新技術。
甘州區林木病蟲害防治站站長張心和說:「根據省林檢局和市森防站的安排,今天在甘州區蘆水灣景區實施花絨寄甲釋放以蟲治蟲防治天牛的生物防治措施,實驗示範100畝,推廣250畝,下一步,全區在6月下旬開始進行大規模化學防治天牛,計劃防治面積3.9萬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