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陸在分裂,第八大洲正在形成?05年的裂縫已長約56公裡

2020-12-22 胖福的小木屋

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912年提出關於地殼運動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說——「大陸漂移說」。魏格納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盤古大陸).它的周圍是遼闊的海洋。

然而盤古大陸因為地殼運動逐漸分離,形成了現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目前全球板塊處於運動之中,這個當年顛覆性的假說。在這個科技蓬勃發展的年代,已經了能夠被衛星測距系統直接驗證的事實。

非洲分裂,或形成第八大洲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科學家使用衛星雷達監測對非洲大陸進行了監控,他們發現阿法爾窪地的每個板塊邊界正在以不同的速度分離,阿拉伯板塊正以每年約1英寸(2.54 釐米)的速度離開非洲,而兩個非洲板塊的分離速度更慢,每年大約在半英寸到0.2英寸之間。與此同時,這些分離板塊的合力正在形成所謂的大洋中脊系統。

非洲與西亞板塊在衣索比亞北部的阿法爾沙漠銜接。在過去的3000萬年裡,這處斷層以每年不到1英寸(約合2.54釐米)的速度蔓延,如今已形成了186英裡(約合299公裡)的阿法爾窪地和紅海,該盆地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估計有380萬到400萬年歷史。

科學家警告,由於非洲大陸分裂,大約500萬年到1000萬年以後,非洲東部將形成構造地質斷裂,導致非洲大陸被「分裂」成兩個部分。由於非洲大陸分裂,新的大洲將會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新的海洋,到那個時候,地球可能是八大洲,五大洋。

早在200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現,因為火山運動引發地震,裂縫北部的一座火山噴發,隨後巖漿從裂縫中部地區湧出並開始向兩側「拉開」裂縫,巖漿上升形成的壓力可能觸發了阿達爾窪地的「爆炸事件」——就好像氣球灌進了太多水,結果在外表面製造了巨大的張力,最終導致氣球爆裂。

僅僅7個星期時間,衣索比亞的阿法爾地區出現一條56公裡長、8米寬的裂縫。英國羅切斯特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的教授埃賓格說:「我們知道海底山脈是由類似的巖漿湧入裂縫而形成的,但我們從來不知道竟然能夠一次形成如此巨大的裂谷。」

當時科學家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地震檢波器及其它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技術來 測量地表以下巖石和巖槳特性,監測地殼運動情況。就然後他們提出了預測,從地質學角度看,這條新形成的裂谷有可能會在未來演變成一個海洋盆地。一百萬年以後,紅海將與衣索比亞這塊新形成的海洋匯到一起,後者再把紅海與亞丁灣連接到一起。從而永久性地改變非洲地貌。

地質學家認為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正在分離,地球開始新的「造洋運動」

大多數時候,這兩大板塊分離的速度大約相當於人手指甲生長的速度,即一年16毫米左右。但是不斷 增加的地下壓力可能會導致劇烈地殼運動的突然爆發。

現在科學家正在利用GPS跟蹤板塊運動。觀測大陸分裂的情況。

第八大洲形成會造成什麼影響

對地球來說並不會有任何影響,儘管人類並沒有感覺,但是我們腳下的板塊是一直處於運動狀態的,地球板塊之所以會漂移,在於它擁有一個能夠持續對流的軟流圈。

實際上,從地球誕生至今幾十億年,地球的表層完全沒有癒合過,地球的外殼並不是一個整體。它是破碎的、是割裂的。在今天,仍舊有大大小小十幾片「七巧板」貼在地球的表層,不留一點縫隙地完美覆蓋著這個龐大球體的表面。

正是有了板塊邊緣的擠壓或拉張,地球表面才會出現山嶺、裂谷、島弧和海溝等不同的地形地貌。而相對穩定的板塊內部,由於沒有太多力的作用,水流和風才能經年累月地磨蝕著地表的高低起伏,將其抹成一馬平川的平原沃野。可以說,地球上近乎所有的地質現象,都是板塊間力的作用的表現。

就比如我們的中國大陸,其實也是由三個主要的板塊:揚子板塊、華北板塊和塔裡木板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拼合而成的。在拼合前,它們都是曾經漂浮在大洋中的孤零小陸塊——以及,也都被水淹沒過。

甚至有科學家認為,生物起源也是因為板塊漂移的結果,一支國際海洋科研考察團隊從非洲出發.沿赤道附近繞地球近半圈,直到東南亞和澳洲,對熱帶海洋展開系統的考察,通過研究發現,地球生物的起源很有可能是來源於大陸間的「交通事故"——地球板塊之間的相互碰撞和擠壓。

所以新大洲的出現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必然現象,到那個時候,非洲國家可能會煩惱一些,因為板塊的分裂,可能會形成「海外領地」等情況。

當然,也有可能存在特殊的情況,因為人類的活動,加速了火山爆發,或者是板塊的運動,從而出現新的板塊變化,或者是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從而改變了地球板塊。畢竟,500萬年時間太久。到那個時候,人類是否還存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相關焦點

  • 地球將出現第八大洲?非洲大陸或在分裂,裂縫長56公裡!
    地球將出現第八大洲?非洲大陸或在分裂,裂縫長56公裡!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過程,因為在變化的過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並感受不到。這是因為我們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而隨著地球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大陸板塊逐漸明了,形成了7個大洲。科學家表示,在未來地球的環境依舊會持續變化。尤其是在非洲地區,已經有了明顯的跡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科學家新發現: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有56公裡
    ——《渡荊門送別》大家在上學的時候就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其中海洋面積遠超陸地,而諸大陸的形成是數億年來地殼變動的結果。換句話說,以前的陸地可能是現在的海洋,而現在的海洋很有可能是在海底之下。地質變化總能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現有的、我們已知的世界。
  • 「第五大洋」或正在形成,裂縫已達56公裡,科學家發出了警告!
    從宇宙中眺望地球,那麼地球就像是由水組成的星球,海洋在地球上佔據了70%的面積,在數億萬年的演變過程中,地球才形成了如今的面貌。實際上地球的變化從未停止,也許在幾百萬年之後地球又將會變成另外一副模樣。第五大洋雖然這是地球的正常運動,但科學家卻對人類發出了警告,目前地球環境正在發生巨變,第五大洋很可能就在形成的過程中,目前裂縫也達到了56公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匪夷所思,目前,可供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就已經非常少了,如果地球上再形成第五大洋,那麼人類又該去哪裡居住呢?
  • 非洲大陸56公裡裂縫,未來將成「第五大洋」
    地球存在了數十億年的時間,在這歷史時間長河之中,地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直在不斷的運動與變化。至今地球形成的七大洲以及四大洋是板塊活動以及地殼運動的結果,滄海變桑田,桑田又變滄海,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 世界「第五大洋」可能正在形成,裂縫已有112裡
    「四大洋七大洲」,相信這也成為了不少人在書本上學習到的常識,在人類文明誕生開始起,地球幾乎就以如今這幅面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同樣也發現,正如同萬物的生長一般,其實地球也在展開緩慢而且有序的改變。
  • 地球「隱秘的角落」:第八大洲揭開神秘的面紗,西蘭大陸地圖公布
    我們從小接觸的地理常識,無論是百科全書還是教材課本,所了解的地球都是由七大洲四大洋構成的。如今,這個認知要更新了,因為科學家發現,在地球上,還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已經被認定是第八大陸地板塊。這個地方就是「西蘭大陸」(Zealandia)。
  • 它以平均每年2.5釐米左右的速度擴大,未來可能會形成第八大洲
    地球本來是非常美麗的,可是這些非常明顯溝壑的存在,卻讓美麗的地球臉面上多了一道道「傷疤」。通過這些「傷疤」,我們看到了地球的艱辛,要知道這些溝壑可不是短時間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經歷少則數百萬年,多則數千萬年以上的地質活動才能形成的。目前地球表面有不少的大型溝壑存在,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位於非洲東部的東非大裂谷。
  • 現代企鵝原來都來自地球遠古的失落第八大洲!
    現代企鵝原來都來自地球遠古的失落第八大洲!在5千萬到3千5百萬年前,西蘭蒂亞洲沉入大海,地球也失去了它的第八大洲。現在,我們稱它仍然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為紐西蘭。現在地球上生活著4到7種冠企鵝,確切的數量取決於你問哪個分類學家。紐西蘭是世界上有企鵝種類最多的國家,每年至少有一部分時間,紐西蘭居住著13種企鵝。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這個島國被認為是「世界海鳥之都」。當地80種海鳥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已滅絕的Eudyptes atatu企鵝的化石是在塔拉納基海岸附近的巖石中發現的。
  • 七大洲四大洋是如何形成的?從地圖看地球幾億年的板塊漂移
    球形成已經有了46億年的歷史,在幾十億年的演化中,地球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板塊的運動,伴隨著地球生命的產生和進化。那麼在這幾十億年中,地球的海陸狀態是如何變化的呢?我們通過一系列的地圖來看看。雖然地球早在46億之前就形成了,但是最初的地球還是熔爐狀的。在經過了4億年的演變後,地球的溫度才逐漸降了下來。然後在經過了長期的演變,形成了海洋。最早的地球幾乎是沒有陸地的,是名副其實的「水球」。大約在38億年前,海洋中開始出現了最早的生物。
  • 美媒:旅遊勝地馬達加斯加是全球第四大島第八大洲 九成動植物世界...
    中國小康網7月17日訊 老馬 位於非洲東南部海岸約400公裡外的馬達加斯加是地球上的第四大島,這裡有一個別有洞天的世界。晚霞中看麵包樹紐約時報報導,馬達加斯加有時被稱為第八大洲,它在8800萬年前與印度次大陸分離,而它與非洲大陸的分離則是在第二次分離的4700萬年前,所以,島上90%的動植物在地球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也就不足為奇了。
  • 地球上最後一塊被發現的大陸,被稱為第七大陸,淡水佔地球70%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分為五大洋、七大洲,這五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南冰洋;七大洲分別是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北極洲、南極洲。這七大洲所指的就是地球上的地塊大陸,最初他們本是一個整體,但最後慢慢分裂,形成如今的樣子。
  • 原來這裡有道兩萬公裡的裂縫
    科學家們計算過,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約有150億噸,雖然這和大海132.2億億噸的重量相差很多,但是要知道地球已經形成幾十億年了,這樣算起來,地球上河裡帶入大海的泥沙早就應該有兩萬米的高度,海洋裡的水應該也會因此漫延到全世界各地,就連珠穆朗瑪峰都會被吞沒,但是海床的高度卻沒怎麼增加,就連現在的海平面上升也和泥沙無關,是因為溫室效應造成的兩極冰川融化所致,那麼那些泥沙到底都上哪裡去了
  • 神秘的世界第八大洲,直到那個預言的證實,才慢慢地浮現出輪廓
    在我們熟知的地理知識體系中,地球分為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非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完美地展示了地球的美麗輪廓。但是從何而來的世界第八大洲,關於它的一切又是怎樣的撲朔迷離。
  • 地球上「第八大陸」正在逼近中國和日本,面積相當於8000個香港大小
    2020庚子年,地球幾乎處在陸續不斷的災難之中,整個國際社會更是在各種災難的籠罩下。澳洲森林大火逝去30億隻不同種類動物,森林植被更是損失慘重。非洲蝗災肆無忌憚席捲多國,導致東非多國糧食生產損失嚴重,家具影響了多國達1300萬人以上。新冠疫情更是讓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受到極其嚴重的打擊。
  •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動物在其他大洲沒有出現?比如鴨嘴獸、考拉?
    澳洲有袋動物沒有出現在其他大洲,因為海洋隔離了澳洲大陸。澳洲的動物獨立演化,與其他大洲動物都不同。我們先來看澳洲大陸和其它大陸之間的生物分界線,華萊士線。再說分界線怎麼形成的,澳洲動物為什麼會跟其他地方的動物不一樣。
  • 月球有望成為第八大洲,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人類穿什麼衣服
    宇宙之中存在著無限的可能,當人類第一次抬頭望向布滿繁星的夜空一定會對廣袤無垠的宇宙產生很多思考.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時至今日,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仍然沒有停止,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有可能在可視的時間段內開發利用月球,屆時月球將會成為繼地球七大洲以後的第八大洲
  • 失落的大陸!在加拿大發現大西洋「克拉通」,地質學家:確鑿證據
    我們知道,地球目前的陸地是板塊運動的後果,大概2億年前,泛大陸開始分離,最終形成目前地球的面貌,而地球的很多地方仍然存在著遠古大陸的跡象,地質學家已經發現了北大西洋克拉通的證據,這是一塊與加拿大東北部相連的失落已久的大陸,北大西洋克拉通曾經覆蓋了從現在的蘇格蘭到加拿大拉布拉多的區域,這塊古老的大陸在消失於時間史冊之前曾是地球大陸地殼的一部分。
  • 科學家:或還有個約1000公裡長的通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長期以來,不少人都在說「地下生命世界」存在的可能性,確實這麼多年來,對於地球上是否存在新的生命世界,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但是科學家們也沒有多大的進展,對我們來說,地球的內部就是一個「固態」的模式,並沒有什麼。
  • 2億多年前僅存的「盤古大陸」,到如今已是岌岌可危,南極告急!
    ,我們的地球看起來與今天的迥然不同,在幾乎完全被海洋覆蓋的地球表面,僅有一片超級大陸,人稱「盤古大陸」,之後盤古大陸開始分裂。於是,生命隨著破碎的陸地板塊分離漂移,這些破碎的板塊最終形成了我們如今的七大洲。我們本次即將去探索,不同大陸如何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各具特色,而又紛繁多樣的生命。我們正在快速改變世界,而野生動物被迫面臨,迄今為止最嚴峻的挑戰。現在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展現七大洲多彩生命的任務,變得刻不容緩。在地球七大洲中,有一片大陸在大約200年前才被人類首次發現。
  •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哪?
    冰雪的反射率很大,太陽的短波輻射約有四分之三被反射返回空中;地表溫度很低。 因此,整個南極洲的氣溫都很低,南極大陸最寒冷的地方是東方站,年平均氣溫在-56℃,1960年8月24日曾觀測到-88.3℃的世界「寒極」記錄。世界「寒極」的桂冠,應該戴在南極大陸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