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在兒童節及「準暑假」的帶動下,兒童玩具市場迎來銷售旺季,市場上各類玩具令人眼花繚亂。記者日前從線上線下市場了解到,從之前的各種泥類玩具到新興的網紅氣球等,一些網紅玩具成為孩子們追捧的對象。然而,有關人士提醒,面對網紅玩具,家長和孩子們一定要謹慎對待。
這種泥玩不得
在一些文具店和玩具店,記者看到,「水晶泥」「史萊姆」「起泡膠」等泥類玩具受到不少兒童的喜愛,「這些玩具可以變色,捏起來有彈性,手感非常好,班裡同學都喜歡玩。」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
而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近日匯總的問題兒童玩具情況顯示,無論是成品還是自製的泥類玩具,硼砂都是其製作的必備原料。硼砂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極大,短時間內過量攝入,會出現噁心、嘔吐、憂鬱、驚厥、皮膚潮紅、循環衰竭等症狀。若長期過量攝入,會引發多臟器的積蓄性中毒,造成肝、腎、腦、肺等器官的損傷。
成品泥類玩具顏色豔麗,類似果凍,且通常自帶吸管,標稱可吹泡泡。兒童在用吸管吹泡泡時,產品會與口部近距離接觸,引發硼砂中毒的風險,還可能會發生誤食現象。歐盟對液體、顏料、膠狀物等材料玩具的硼含量要求限量為300mg/kg,而通過市場上隨機購買的10款成品「水晶泥」類產品測試結果表明,8款產品的硼含量皆超標。
有關人士提醒,由於兒童對危險缺乏識別能力和防範能力,監護人應進行有效監護,因此不要為兒童購買水晶泥等泥類玩具,尤其是不要自制泥類玩具。在發現兒童玩此類產品時,應及時制止並進行安全警示教育。
小心發光氣球成「隱形炸彈」
作為新晉網紅玩具,一款發光氣球的網紅產品近來令不少孩子愛不釋手。它主要由透明氣球、五彩燈帶和電池盒組成。透明氣球表面纏繞著一串細細的五彩LED燈帶,牽引繩尾端拴著一個小電池盒,電池放在塑料盒子裡,並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夏天的夜晚,其遠看起來就像是一串彩燈飄浮在空中。不僅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喜歡手裡牽著這種會發光的氣球。
然而,專業人士表示,網紅氣球多採用塑料材質製成,一旦接觸高溫熱源(如火爐)或明火(如打火機),氣球就可能爆燃。一方面,高溫下熔化的塑料表面溫度非常高,塑料熔化滴下的塑料液體,粘在人體皮膚上會造成嚴重的燒、燙傷。另一方面,氣球爆燃時會產生刺激性的有毒性氣體,可能會對人體呼吸道造成灼傷等傷害。此外,它的小部件還可能會被兒童誤吞從而引發窒息等危險。由於氣球上燈帶纏繞形式較為簡單,一旦氣球消氣,燈帶脫落後很容易套在兒童脖子上,對兒童造成繞頸危險。另外,還可能存在電流短路及電池漏液危險。
為此,有關人士提醒市民,不要拿著氣球乘坐汽車、地鐵、電梯等封閉交通工具,因為一旦發生爆炸,其在封閉空間內的衝擊力會非常大;玩氣球時,要遠離火源、熱源和尖銳物品,也不要使用打火機等去燒氣球的牽引線,以防氣球突然爆燃、爆炸。兒童應在家長看護下接觸此類氣球。天氣酷熱時最好不要購買此類氣球,因為高溫天氣更容易引發氣球爆炸。另外,在購買氣球時要仔細檢查氣球表面和連接點有無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