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寒山石徑「xia」被判錯,寶媽找老師理論,老師:別亂教

2020-12-15 蕾媽育兒經

輔導孩子功課是一件讓很多父母都頭疼的工作。

榮升為媽媽之後,很多媽媽本以為熬過了帶娃的頭三年,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就好過了,但是只有經歷過的父母才知道,孩子上幼兒園後才是苦難的開始。

孩子上幼兒園後不僅父母要每天準時接送孩子,而且每天幼兒園老師都會留一些親子作業。

這些親子作業很多孩子都無法獨立完成,大多時候都是父母在做。

給孩子做親子作業這件事是很多父母心中的痛。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了小學之後,父母又要開始輔導孩子作業。

雖然現在的父母學歷普遍提高了不少,但是因為長時間不接觸小學課本,很多父母輔導起孩子反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有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父母反而容易拿不準。

在遇到一些疑難題目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不恥下問,多請教別人,別亂教孩子,以免鬧了笑話。

張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小學,開學之後,張女士也來結束了每天的愜意生活,開始輔導起了孩子的日常作業。

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張女士發現女兒錯了一道標註音的題:遠上寒山石徑斜「xia」,「斜」這個字女兒標的「xia」卻被判錯。

老師還用紅筆標註xie的讀音,寶媽本以為是老師誤判,畢竟自己上學的時候,斜明明是讀下xia。

但是女兒卻表示:老師說得對,這裡的斜就讀xie不讀xia。

眼看兩人因為這件事起了爭執,寶媽為了維護自己父母的權威,直接選擇了找老師理論。

老師聽見家長語氣不好,內心也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懟張女士:不懂別亂教,《山行》這首詩中,斜只讀xie,教材都改了,真相屬實是打臉。

那些年悄悄變了讀音的字,父母輔導娃時一定要看仔細

「一騎「qi」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種千古名句也受到了影響,現在一些教材已經將騎的讀音「ji」改成「qi」。

這樣一來,原文意境也發生了變化,韻律美沒有了不說,而且解釋起來也不太通順。

但是因為讀錯這個讀音的人太多了,所以錯的便成了對的,這一點也讓人無奈,畢竟法不責眾。

兩鬢蒼蒼,十指黑,黑(he)成了(hei)除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裡,衰由cui改成了shuāi,鐵騎ji改成了鐵qi

之外,還有很多日常用詞讀音發生了變化。

比如說(shui四聲)服改成了(shuo)服,弄堂不讀「nong tang」讀「long四聲tang」,

《賣炭翁》中兩鬢蒼蒼,十指黑,這裡的黑應該念(he),但是一些書籍裡(標註了hei)。

這一系列的改變,也讓很多父母感到有壓力,不少父母感慨,注音變化的這麼快,自己想要輔導好孩子,真的只能活到老學到老了。

教材裡改讀音這件事,要是說為了人們方便的話,其實也說不通,因為有很多人容易讀錯的生活用詞,並沒有發生改變。

比如孩子們經常吃的甜點蛋撻,撻讀音很多人都認為是三聲,但是正確讀音為四聲。

這些讀音並沒有改變。所以父母在輔導自家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想當然,要多關注教育動態,多看課本,以課本為基礎。

面對應試教育,父母該妥協一定要妥協

關於教材改讀音這件事,父母一定要理性看待,有很多父母內心並不認同教材改讀音這件事,一些父母甚至倔強地表示:無論老師怎麼教,我就讓孩子按照我的說法讀。

父母這樣的做法不僅幼稚,而且對孩子是百害而無一利。

孩子讀錯讀音不但容易受到懲罰,而且父母過於固執的話,也會給學校老師留一個不好的印象。

中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有很多事情父母即使不認可,也不能夠輕易地改變,為了孩子著想,父母該低頭的時候還是要低頭。

教材改讀音是把雙刃劍

教材改變讀音不見得是件壞事,教材改讀音之後,也確實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孩子背誦和記憶。

孩子們也可以少受一些罪。

雖然教材中一些字的讀音發生了改變,但是並不意味著傳統文化的缺失。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輔導孩子的時候遇到過這類困擾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念xia還是xie?老師:家長別亂教
    要想孩子的學業能跟得上平均水平,父母們的付出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父母卻無奈表示:不是我們不想教,而是真的教不了。01"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念xia還是xie?老師:家長不會別亂教小朱的女兒在念二年級,有一天孩子帶回來的語文作業是"預習古詩《山行》並背誦全文"。為了讓女兒熟識古詩,她給孩子念了一遍,並且告訴孩子"遠上寒山石徑斜"裡的"斜"應該念"xia",第二聲,這是古人為了押韻而特別設置的。
  •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怎麼念?老師怒了:家長不懂別亂教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語音發生了一些轉變,所以出現了在古詩詞中的許多字讀音和以往不同的現象,讓古詩詞在讀音教學上產生爭議。01「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怎麼念?老師怒了:家長不懂別亂教小靜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在家長的教導和影響下,她從小就飽讀詩書,雖然才上小學,但唐詩宋詞很多都已經可以背誦。然而,當學校教到《山行》這首古詩時,老師第一個想到「小天才」小靜,讓她背誦試試。小靜氣定神閒站起來,脫口而出就背了出來,並開心地等著老師的表揚。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讀「xie」還是「xia」?老師:不懂別誤教孩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語文課本上的很多內容為了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會對其中的內容做相應的整改,使孩子們能夠統一學習。但是,家長們還是會用固有的記憶知識點去教孩子,而這兩者之間的不同,有可能會讓孩子們陷入迷茫。
  •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咋讀?寶媽讀「xia」,老師:別瞎教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怎麼讀?寶媽讀「xia」,老師:別瞎教鄰居孫女士是一個火爆脾氣,每天都因為孩子寫作業大喊大叫,吵得整棟樓都能聽見,孫女士女兒上4年級,老師每天都會留背誦古詩詞的作業,每到這個時候也是家裡最後混亂的時候。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字怎麼讀?老師:不懂就別亂教娃
    小林去接孩子回家,老師請她去辦公室聊聊關於孩子的事。媽媽還以為兒子搗亂了,急忙詢問情況。原來是兒子把《山行》這首詩裡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讀音讀錯了,老師糾正很多遍,但孩子一直不改,所以希望家長可以幫忙糾正。聽了老師的話,小林和孩子一樣固執地說:「這不就是讀『xia』嗎?
  •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該咋念?語文老師:家長不懂別亂教
    楊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孩子平時非常自律,很少要楊女士輔導功課,而且成績也很好。每次提到兒子的時候,楊女士總是一臉驕傲,大家也非常羨慕她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這天楊女士下班回家之後,看到兒子和往常一樣,在自己房間寫作業。楊女士交代了幾句便去做家務了,做完家務後,寶媽看到小孩仍然在寫作業,於是便好奇進入房間,想看看孩子還有多久能寫完。
  •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教了20年咋錯了?老師解釋家長無奈
    前幾天朋友說,家裡老人和孩子老師發生了點不愉快。原來孩子幼兒園沒開學,今年9月要上小學,他們給孩子報了個網課提升班。每天老師網上講解,給孩子布置些任務。那天朋友要倒班不在家,就把兒子送到奶奶那,奶奶盯著學習。做完數學,語文有個古詩打卡,要求孩子上傳背誦古詩的視頻。
  • 孩子3600÷9=400被判錯,寶媽怒找老師說理,老師的解釋令家長羞愧
    在拿到卷子之後,家長們審視試卷比什麼都認真,找出哪一道題目錯了,為什麼會做錯,有的家長甚至還會因為無法認同老師的批改結果而找老師理論。01孩子3600÷9=400被判錯,寶媽怒找老師說理,老師的解釋令家長羞愧小劉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了,平時的學習成績還不錯
  •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怎麼念?老師苦惱:家長不懂別亂教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這兩句詩出自杜牧的《山行》,是小學課本裡收錄的必讀古詩。關於「斜」字的發音,現在課本中注音為「xié」(協音),但是有的學生家長,在輔導孩子時告訴他們應當發「xiá」(狹音)。因為家長們小時候上課,他們老師就是這麼教的。
  • 老師坦言:家長不懂就別亂教
    幾十年前的老師都是這麼教的,就連電視上的一些節目主持人也都是這麼讀的,這些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就想當然地直接讓孩子讀「cuī」這個拼音。但這孩子的老師對這位家長坦言:「衰」這個字在這首詩中是念「shuāi」,家長不懂就別亂教,如果孩子在學古詩時連拼音都讀錯了,這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不小的。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這個字讀什麼音?敢說70%父母不知道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學過《山行》這首古詩,這首古詩的第一句就是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字正常的讀音就是xié,但是很多家長以前學習這首古詩的時候,卻被老師告知這個字讀xiá。現在的新版教材以及詞典上的注音其實都是xié。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學歷都比較高,平時在家裡也會教自己的孩子背背古詩。
  • 「1.2+6.8=8」被老師判錯,寶媽打電話詢問老師,聽解釋無力反駁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會偶爾加入到孩子的學習中去,和孩子一同完成家庭作業是每個父母的責任,但是對於作業的難易程度讓家長很難理解,有時候明明做對的題目,為什麼老師會給判錯呢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字是讀xié還是讀xiá?網友:不能總聽專家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字是讀xié還是讀xiá?網友:不能總聽專家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專家說了算!為了規範現代漢語的讀音與字形,國家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並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
  •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山 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車軲轆繞了一圈又一圈,「吱呀吱呀」地重複著單調的歌曲,仿佛在訴說著這蕭瑟的季節裡行走在荒無人煙的山路上的百般無趣。拐過一彎,又是下一個山頭。甫一抬眼,便闖入了一片喧鬧的火紅。
  • 「遠上寒山石徑斜」以後讀xié不讀 xiá,憑什麼要遷就「文盲」?
    對於這首詩的讀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老師教的讀音為「cuī(崔)」,而現在的讀音竟然變成了「shuāi(摔)」,這是我們記憶出現錯誤了?還是說讀音是後來的改的?「斜」究竟讀什麼?
  • 孩子放學回家哼了一段歌詞,寶媽聽清後,氣呼呼找老師理論去了
    她說,她家孩子平時在家很少看電視,玩手機,肯定是在學校學的歌詞,於是就氣呼呼找老師理論去了。後來,發現這是個誤會,是孩子的爺爺有一次放學接孩子,在公交車上看手機,不小心刷到了這首歌。孩子聽了很喜歡,就學會了。雖然是誤會,但這位寶媽內心還是久久不能平靜。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歧視女性的歌存在?
  • 11減4等於7被判錯,爸爸深夜質問老師,老師的解釋讓家長羞愧
    11減4等於7被判錯,爸爸深夜質問老師,老師的解釋讓家長羞愧這幾年來小學生的作業越來越難,其實只要父母經過認真觀察,其實難的不是題目本身,而是很難轉變的人的思維。最讓王先生氣憤的是,有一道數學題,"11-4=7"竟然被老師判了錯誤,王先生躺在床上直到深夜,怎麼都是正確的,好奇心讓我王先生忍不住拿起手機在微信群裡質問老師。沒想到王先生在群裡提問,之後有和自己相同想法的家長都跳了出來,群裡的氛圍越來越熱鬧。
  • 家長質問老師,卻遭打臉
    家長質問老師,卻慘遭打臉這天,小麗正常在家裡給女兒輔導功課,這是他們家每天吃完晚飯以後的必定活動,只要女兒要寫作業整個家都要保持安靜,雖然難熬但是也算是給一天畫上圓滿句號了,這天在考女兒被故事的時候,這首詩中有一句話是:「鄉音無改鬢毛衰」,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都不陌生。
  • 因家庭作業太無釐頭,寶媽責怪老師存心刁難,老師的解釋令她羞愧
    因家庭作業太無釐頭,寶媽責怪老師存心刁難一天,小傑興高採烈地跑回家。然後快速地衝到廚房,拿出米箱在哦倒騰。媽媽,看見了就問小傑,怎麼一回家就搗亂。小傑說,今天老師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就是和父母一起數「一萬粒」然後帶去學校?聽到這個,小傑的父母不淡定了,說你是不是聽錯了,老師有布置這樣的作業嗎?
  • 「11減7等於4」被判錯,寶爸深夜質問老師,聽完解釋後恍然大悟
    「11減7等於4」被判錯,寶爸深夜質問老師,聽完解釋後恍然大悟以前孩子們的作業都是自己完成,學習好不好也只能是自己的事情,如今隨著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教育,很多孩子在剛上學時,家長便承擔起了輔導孩子功課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