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法官學院內蒙古分院教師在憲法宣傳日向市民進行民法典宣傳解讀。
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實施。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實施標誌著我國以法治化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邁出了關鍵步伐,為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正常有效運行提供了基礎性法律保障。
法律的權威和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官隊伍是法律工作執行者,更是一項新法律得以順利實施的排頭兵。民法典審議通過後,國家法官學院內蒙古分院(以下簡稱內蒙古分院)在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自治區高院)的領導和國家法官學院的指導下,積極組織全區法官開展民法典專項培訓和學習,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在全區掀起了一場民法典宣講和普及的熱潮,受到國家法官學院的通報表揚。
本期,中國城市報就如何開展民法典系列學習和培訓相關問題對內蒙古分院院長田鋼進行了採訪。
中國城市報:內蒙古分院承擔著內蒙古自治區法官隊伍的培訓任務,在您看來,民法典的實施,對於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國有著什麼樣的重要意義?對新時代法官隊伍又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要求?
田鋼: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何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前提下實現保障人民權益和經濟發展的雙贏,調整規範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就成了一個亟需解決的時代命題。
在民法典實施之前,我國法律中涉及人民利益的法律有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等,有許多法律條款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民法典將以上法律編撰整合,既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又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成了國家治理體系邁向現代化的有力支撐。它不僅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法律層面的生動實踐。
法官隊伍是法律權威的捍衛者和執行者,他們長期堅守在審判執行工作最前沿,與人民群眾接觸最為直接、聯繫最為緊密,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法官素質高低、能力強弱,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乎人民法院隊伍整體素質和形象,必須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院隊伍。
中國城市報:據了解,民法典審議通過後,內蒙古分院為了儘快開展和強化對民法典的學習,克服疫情影響等困難,邀請了多位民法典方面的知名專家到學院進行專題培訓,在內蒙古自治區法官隊伍中掀起了一場學習熱潮。請您談一談這方面的具體情況。
田鋼:為了能夠讓全區法官隊伍儘快提升對民法典的理解水平和業務能力,內蒙古分院克服疫情影響,從2020年6月開始,陸續邀請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張谷教授等知名專家舉辦「大講堂」10餘場,積極參加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大講堂」專題學習。
我們還邀請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必新,就《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貫徹實施民法典重要講話精神解讀》專題,為廣大法官深入領會民法典基本內容、學習貫徹實施好民法典,上了一堂政治站位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精彩課程;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原副部級專職委員、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胡云騰以《刑民交叉審判問題研究》為題,對學員進行專題輔導;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部級專委杜萬華講解《民法典總則若干重要問題解讀》;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孫華璞講解《民法典合同編重點難點問題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王旭光講解《民法典綠色條款的理解與適用》。
為了進一步推動民法典的學習,內蒙古分院還精心錄製民法典相關案例課件20餘件,製作專題網課7場,向全區法院徵集和評選優秀課件並在法院內網播出。同時與自治區高院研究室合力製作20期《以案說典》精品案例並在「學習強國」平臺播出,形成民法典學習線上線下全陣地覆蓋。
中國城市報:區域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對法官隊伍的培養和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培訓上不僅要「請進來」,更要「走出去」。內蒙古分院2020年針對民法典學習開展了那些學習交流活動?
田鋼:在本次民法典的培訓中,我們在「請進來」的同時,也選擇了「走出去」。
我們通過與浙江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及其他先進發達地區的法院和院校合作交流,積極創新辦學模式,採取異地辦學、聯合辦學、委託辦學、集中辦學等方式,共舉辦8期培訓班,累計培訓1245人。在國家法官學院,我們舉辦「行政審判業務」「執行工作業務」「政工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班」等培訓,使學員在最高司法培訓學府得到深造;分別在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舉辦「全區法院基層法庭庭長輪訓班」、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辦「全區法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在蒙漢雙語案件受理量較高,並且有著豐富雙語訴訟經驗做法的鄂爾多斯市舉辦「全國蒙漢雙語法官培訓班」等。
辦學模式的變化,使學員走出去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取得了新的教學效果。參訓學員紛紛表示,通過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理念和做法,受到了很大的啟發,解決了許多工作困惑,對一些問題的處理應對將更加得心應手。
中國城市報:據了解,在本次民法典專項培訓中,內蒙古分院還承擔一部分對外培訓任務,積極組織開展民法典的社會普及和推廣工作。請您具體介紹一下。
田鋼:在本次民法典專項培訓中,內蒙古分院曾連續35天不間斷地承辦了5期全國法院民法典專題培訓班,培訓內蒙古、遼寧、甘肅法官1500餘名,並同步對全區開放課程直播,累計授課70場175學時,同時對青海全省三級法院實施直播教學,取得圓滿成功。
法官隊伍不僅要自己當好排頭兵,還要做好榜樣,開展對社會各個層面的普法工作。內蒙古分院在做好全區法官教育培訓的基礎上,先後組織師資力量深入到自治區交通廳、自治區社科聯、呼和浩特市圖書館、部分轄區街道辦事處等機關事業單位開展民法典的專題普法宣講10餘場;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深入某駐呼部隊,向官兵贈送400本民法典書籍並進行專題授課;為赤峰市巴林右旗和自治區高院駐村幫扶點贈送3萬元的蒙漢對照普法連環畫冊;在憲法宣傳日當天,向民眾發放民法典普法資料,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民法典的宣傳普法工作,大力弘揚法治精神,讓民法典真正走進群眾心裡,為營造良好法治氛圍作出積極貢獻。
未來,內蒙古分院將把民法典的貫徹實施做為常態化學習培訓的重要內容,靈活運用線上線下方式開展全員培訓。突出抓好基層法官的輪訓,結合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等出臺時機,及時跟進舉辦相關專題培訓,不斷提高法官運用民法典的能力水平,使法官隊伍成為民法典學習和實施的排頭兵,為法治內蒙古、平安內蒙古做出新的貢獻。(作者:宋浩;圖片由國家法官學院內蒙古分院提供)
來源:中國城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