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宗教動畫《埃及王子》,偉大而壯麗的史詩

2021-01-20 愛吃檸檬的侑子小姐

《埃及王子》是夢工廠為數不多的動畫片之一,該動畫電影改編於《聖經舊約》的《出埃及記》 ,耗盡了一億美元,整整花了四年的時間才完工。影片講述的是上帝耶和華不忍看到子民們永生被埃及所奴役,於是感召摩西帶領他們出逃。電影在製作的過程中,還特意邀請了宗教教學者擔任顧問,以及兩大天后演繹主題曲。

將嚴肅的宗教話題巧妙地融入動畫製作當中,夢工廠做到了,同時還帶來一場耳目一新、殿堂級的視聽盛典。該作品採用了中東希伯來民謠,從根源上凸顯兩個民族的特色。音樂通過電子合成器和交響樂,融入了中東地區特有的悠揚古色旋律,以及帶著信仰和力量的歌詞,使人身臨其境,感受來自內心的震撼。

從文學作品獲得靈感

據權威電影資料網電影資料庫統計,截止到目前,根據《聖經舊約》改編的影視作品高達183部,而根據《出埃及記》改編的作品共有9部,其中還包含2部音樂劇,1998年的《埃及王子》就頗有代表性。

約瑟夫曾在其書籍序言寫道:My task which l am trying to achieve is , by the power of the written word ,to make you hear, to make you feel-it is,before all,to make you see.

正如喬治所說的:語言文字的「看見」和畫面的「看見」是不同的重量,他們通過大腦,所造成的差異恰恰是來區分小說和電影的媒介。然後不管小說和電影能達到的共鳴如何,他們最大的相似點,只是敘事的工具,而能夠有多大的感悟,全然看個人。

《埃及王子》是以《出埃及記》的第一章到第十四章作為藍本,講述了無意間被收養的摩西帶著希伯來人逃出埃及人統治的故事。內容雖然有所加工,但精神理念依舊保留了原著的意思。跟原著最大的區別是,埃及只有一個法老。

動畫的人文思想以及鏡頭設計

人物形象不僅決定了一部動畫作品的風格寫照,而且影響了動畫電影的成功與否。《埃及王子》在設計上打破了傳統的風格理念,如開篇被奴隸的希泊娜,在面對帝國王子的調謔,依舊是狡黠自信得意憤怒的眼神,被囚禁的時候,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獨自逃走。這個形象打破了以往眾人對甜美式公主的印象,也為她後來的叛逆和陪伴摩西一同前進埋下了伏筆。

主人公摩西則是採用了硬朗的線條,濃重的筆墨。這個角色大部分的情緒都是直接展現在臉上,如看到蘭姆西斯被父親訓斥的時候,他會垂眸內疚自責,之後起身安慰;在碰到希泊娜憎恨的眼神後,他選擇轉移注意力助她逃跑;在聽到自己的身世後,他粗暴而衝動地拒絕這段信息。在聽到熟悉的搖籃曲,他慌張地逃回了不再屬於他的宮殿。他不斷地麻醉自己:這座宮殿,這裡的一切輝煌都是屬於他的,屬於埃及人民的。

電影中救下摩西的女主人王后的形象是溫婉慈祥的,修長的身影,優美的脖頸,設計者在展現人物形象的時候,是將她和埃及壁畫的人物相契合,從而來凸顯這個角色的高貴和唯美,是她給了摩西第二個生命。

《埃及王子》巧妙地結合了三維和二維的優勢,畫面打破了傳統的透視方法,使觀眾產生了遠大近小的錯覺,再融合了仰視俯視的鏡頭技巧,將埃及的壯麗景觀一一舒展開來。宏偉的畫面插入了深沉的交響曲和別具特色的民謠,一方面加深了觀眾的視聽效果,另一方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夢工廠無窮的製作能力,將美國動畫製作能力推向全世界。

電影大幅度地運用了暗喻、象徵的敘事手法,如摩西和蘭姆西斯在進行談判的時候,舞臺設計留給了法老訓斥兩個孩子的畫面;當十大災難攻陷埃及的時候,鏡頭又輕描淡寫地掃過了門口兩個無頭神像;當空前絕後的災難直接迎面而來的時候,壁畫出現了餵鱷魚的一幕;包括電影在揭示摩西真實身世的時候,是壁畫產生的幻覺勾起了過往並不存在的記憶……

光線的強弱處理以及靈活採用暗喻技巧,都是這部電影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鏡頭高度翻轉,既達到了展現人物的心緒,又增強了影片的形式美,更加渲染了這種帶著神秘主義的未知美。

影片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

作為一部宗教題材的動畫電影,《埃及王子》想要傳達的是基督教所說的「信望愛」。摩西正是在上帝的召喚之下才背負起帶著希伯來人逃跑的使命,這是對神的遵從,然而這個選擇並不是他自己身為希伯來子民發出的吶喊。

電影的結尾落在了摩西用魔杖劈開了那片洶湧的紅海,給族人創造出一條逃跑的道路,但最後的那片空白也留給了讀者思考的空間。神所提倡的「人生而平等」,是不是僅僅局限於信奉遵從他的子民?埃及人民的十大災難,真的是神對蘭姆西斯以及他統治的國家的懲罰嗎?

17年的平安夜我去過廣州石室耶穌堂,聽了一場英文彌撒,走的時候是從側門離開的,門口有個可愛的小姐姐突然溫柔地跟我們道別:「主與你們同在,平安夜快樂,聖誕快樂、」這不是我第一次收到平安夜的祝福,但之後我才明白了彌撒中「be with you all」的重量。

神若存在世界,也應該是存在人心中。對於無神論者來說,神是人精神上的概念。我們在歡呼希伯來人得到自由的同時,也會悲憫埃及的後代,那是因為我們知道--人要當自己的神。埃及人民的災難只是蘭姆西斯暴政下必然的走向,沒有一個國度是單靠蠻力崛起的,也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假借神之名去懲戒任何一個有過失的國家及人民,一切的災難都只是歷史的選擇,都是罪因結的惡果。

相關焦點

  • 和《遊戲王DM》有關的古埃及歷史知識,以及吐槽一下古埃及的宗教
    和《遊戲王DM》有關的古埃及歷史知識,以及吐槽一下古埃及的宗教 想了解一個古文明,就必須要研究那個文明的宗教。
  • 《埃及王子》一部令人驚訝的英雄傳記片
    「埃及王子」是一部好電影還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學校電影,我對西方人的熱情是如此原始,以至於我傾向於前者,其中很多都是從摩西開始的,自由的概念,個人的價值感,上帝作為一種抽象的道德理想,而不是一堆狗臉欺凌,誡命一到十,甚至關於鄰居的妻子和鬍鬚的冷靜,這個不方便。
  • 希伯來文學經典《出埃及記》:民族解放的壯闊史詩
    Abrams)提出了精確的闡述,他認為,史詩最基本的幾條標準是:第一,史詩是反映莊重主題的長篇敘事詩歌;第二,其文風嚴正、高雅;第三,以英雄人物或具備神性的人物為核心;第四,這些人物的行為對部族、國家甚至人類的命運產生決定性影響。參考這個標準,《出埃及記》無疑是一部出眾的以色列民族史詩。首先,《出埃及記》所反映的主題,是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形成與解放。
  • 打死埃及人的埃及王子-摩西
    出埃及記二章22節 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做了寄居的。」和所有以色列人不一樣,當以色列人在做苦工,在烈日下流汗挨打被罵時,摩西在埃及宮廷裡過著王子的生活。他是法老女兒收養的義子,名正言順地得到王子的待遇。根據〈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這部電影的形容,法老當時還準備把王位傳給他。可見他在埃及王宮裡也得到各方面的教導,可以說是文武雙全。舊約聖經最前面五本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都是摩西寫的,所以稱為摩西五經。
  • 夢工廠動畫變成音樂劇 在戶外圓形劇場營造真實的埃及既視感
    The Price of Egypt 熟悉和喜歡美國夢工廠的朋友們,一定對這部《The Price of Egypt》(埃及王子今天我們想給大家看一個舞臺版本的《The Price of Egypt》(埃及王子),來自導演Scott Anderson(斯科特·安德森)執導的音樂劇,並且由四項葛萊美獎、三項奧斯卡獎
  • 再看《埃及王子》
    第一次看《埃及王子》大概是在20年前的時候,那個時候其實並沒有看懂其中的真意。 在希伯來人寄居在埃及的時候,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的時候,就開始虐待希伯來人,埃及法老下令給收生婆,「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看她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出埃及記 1:16 和合本),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埃及王子摩西出生了。
  • 奴隸們的反擊,改變埃及歷史——第九篇,歷史與宗教的軌跡
    本篇簡介:因避難進入埃及的希伯來家族如何淪為奴隸?又是如何能夠與軍武強大的埃及爭鋒相對的呢?本期揭曉。擊開古埃及命運的枷鎖——第八篇,宗教與歷史的軌跡前言:法老把肥沃的歌珊地賞給希伯來家族後,很快希伯來人在4百年左右的時間發展到兩百萬的人口。這邊是「超生機器」晝夜不間斷的工作,另一邊埃及文明則經歷朝代的興衰更替,直到一個不認舊帳的埃及法老興起。
  • 晚期埃及宗教中星星,和神靈之間的基本關係,也是極其重要的
    星星常常與偉大的彌賽亞領導者相聯繫,從公元前6世紀創建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到公元8世紀中國的反叛領袖安祿山都是如此。從普魯塔克的《論伊希斯與奧西裡斯》,我們知道天體運動作為星星和幾何學的理想世界的標誌是極端重要的,至少在晚期埃及宗教中星星和神靈之間的基本關係也是極其重要的。我們還知道,希臘化埃及的天文學家關心歲差。在公元2世紀,歲差的影響由於一個超常的天文學巧合而成為雙倍的了。事情是這樣的:古埃及有若干種複雜的曆法系統。
  • 水下的精絕古城,壯麗的古埃及文明遺址!
    提到埃及,人人都會想到古埃及文明,她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除了舉世聞名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之外,她的宗教信仰、神聖的神觝、亞歷山大燈塔、阿蒙神廟都是埃及寶貴的歷史遺產。她文化的豐富,足以讓她同古印度、中國、古巴比倫一同位列於世界文明之巔。
  • 《埃及王子》,埃及法老生性多疑,這個曲折的神話故事引人深思
    《埃及王子》,埃及法老生性多疑,這個曲折的神話故事引人深思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值得人深思的電影《埃及王子》,埃及法老生性多疑,他看著國內日漸繁榮的錫伯人日漸不安,害怕他們危害自己的統治,於是他抓走了所有的男胞。
  • 東方史記:東方宗教風氣的流行思想,都是為基督教鋪路(上)
    到節日的最後一天,行列抬著這位「偉大母親」的神像通過人群,群眾皆向她歡呼,在羅馬是呼喊即「我們的夫人」。比西布莉更廣泛地受人崇拜的,是埃及的女神伊希斯。她是一位不幸的母親愛的慰藉者,以永生禮物帶給世人的神。所有地中海的人民都知道,她的偉大的丈夫奧西利斯之死及其死後復活。在這偉大的歷史海濱,差不多每一城市對於他的復活,都舉行慶祝。
  • 《變形金剛:領袖之證》十年:壯麗的塞伯坦史詩
    從當年2月3日起,央視電影頻道(CCTV-6)開始連載大型電視動畫連續劇《變形金剛:領袖之證》。在G1動畫播出進入中國的25年之際,變形金剛動畫再度全劇引入中國。這部被譽為新世紀最偉大的變形金剛影視作品,今年正好迎來第10個年頭。與詼諧輕快的G1不同,《領袖之證》的劇情更加波瀾壯闊,它是一部壯麗的塞伯坦史詩。
  • 拉美西斯二世:站在埃及帝國盛極而衰之時的偉大法老
    由於埃及的創世神話中,世界是從混亂中被創造出秩序的,而法老正是神明派向人間用力量去維持秩序、抵擋混亂的神使,加上埃及尼羅河畔極度規律的農業生活方式和對靈魂不滅來世輪迴的信仰,使得埃及人極度迷戀自己文明的延續不變,並讓埃及雕塑、亡靈書、凹浮雕的藝術風格也是變化相對有限。第十八王朝的法老阿肯那頓(Akhenaton)的宗教與藝術改革也僅僅持續一代,就在他兒子圖坦卡蒙的攝政者手裡被扼殺。
  • 為何埃及一直被宗教政權統治?是信仰至上?還是另有隱情?
    前言從公元868年,埃及地區土倫王朝的建立具備開始脫離阿拔斯王朝控制走向獨立國家發展道路的趨勢開始,一直到公元1517年馬木路克王朝統治下的埃及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行省,其中將近700年的時間都屬於埃及地區走向獨立國家,並且維持獨立國家發展形態的歷史階段。
  • 6部史詩級歷史戰爭電影,錯過一部就是遺憾
    1、《賓虛》;一直是記憶中最震撼的史詩宗教片,感覺如今再也拍不出來了,耶穌的線與賓虛的線並行,片中的耶穌確實讓人感到很有力量也很動人。現在想想,斯巴達克斯和它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上世紀中期好萊塢的片子真的是無可取代無法超越的存在。
  • 10部史詩電影,分分鐘讓你顱內高潮
    正是如此,才配得上史詩級的電影。3 埃及豔后(7.8)獨一無二的埃及豔后。不但獲得了埃及的統治權,甚至還徵服了羅馬。雖然最後還是死了,但也死的優雅且高貴。這部電影的投資曾差點讓福克斯破產。埃及豔后,無人能及。
  • 電影中最常見的十大埃及元素
    作為曾經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如今的埃及雖然風光不再,政治、經濟實力遠不如昔,但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依然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從古埃及宗教神話到傳奇的歷史人物和堪稱奇蹟的文化遺產,無不體現出了典型而獨特的埃及特徵,構成了當下持久流行的文化元素。
  • 埃及歷史上最偉大的法老
    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太陽之子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約公元前1003年2月21日或前1213年7月或8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埃及第十九王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法老塞堤一世之子。
  • 荷馬史詩流傳史:神秘消失了千餘年,卻又突然神秘出現
    作為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荷馬史詩》影響極其深遠,至今未衰,如今不少西方學者甚至將《荷馬史詩》看成上古史書,將其作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歷史。然而,西方學者推崇備至的《荷馬史詩》,從公元前7、8世紀至文藝復興時代的流傳過程,卻堪稱一個神話一個奇蹟,令人難以想像。
  • 尼羅河畔的時空穿越——埃及遊記
    其中,最為雄偉壯麗的要屬「胡夫金字塔」。它現高137米(原高146米),是二十萬人,經過了二十個春秋的不停勞作,終於創造出了這座人類歷史的偉大結晶。這個建築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當地人民實際生活而建,亞歷山大燈塔的燭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大港,保護著海上的船隻。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這座無與倫比的燈塔,夜夜燈火通明,兢兢業業地為入港船隻導航,給舵手帶來了一種安全感。公元十四世紀,亞歷山大城發生了一場破壞力罕見的大地震,憤怒的大地以它巨大的能量摧毀了這座奇蹟般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