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特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市委提出「兩區兩城兩融合」發展思路。一年來,我市幹部群眾圍繞「兩區兩城兩融合」發展思路,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苦幹實幹,攻堅克難,各項工作呈現新局面,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從今日起推出「『兩區兩城兩融合』巡禮」系列報導,展示全市上下貫徹落實「兩區兩城兩融合」發展思路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匯聚奮力建設經濟發展、生態文明、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金昌的磅礴力量。
金昌,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因盛產鎳被譽為「祖國的鎳都」,又被親切地稱為祖國的「金娃娃」。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市委「兩區兩城兩融合」發展思路,聚力打造鎳銅鈷新材料產業創新聚集區,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著力做好「拓展存量、創造增量」的文章。
目標既定,勢必達成。一個個重點投資項目落地,一處處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市企融合、共同發展的「大合唱」已經奏響,金昌兒女給「金娃娃」插上了騰飛翅膀!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8%,高於目標(7.1%)8.7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一。
市企融合
奏響共同發展「大合唱」
金昌,因礦建企、因企設市。金川興,則金昌富;金昌強,則金川榮。長期以來,金昌市與金川集團公司保持了親密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和諧關係。
市委提出「深化市企融合一體化發展,聚力打造鎳銅鈷新材料產業創新聚集區」的目標後,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和金川集團公司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建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制定出臺了創新提升發展意見和若干政策,從體制機制、產業體系、開放開發、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有力的政策保障,為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復工復產方面,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建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聯動機制,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實行地級幹部分片包抓督導機制,現場協調解決企業原料供應、產品運輸等問題,落實「日報告、周調度、月分析」制度,推動企業積極有序復工復產。金昌市「打通堵點、突破難點、克服痛點,多舉措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典型做法受到中辦、國辦督導組表揚;央視、新華社等新聞媒體多次來金採訪報導。
我市堅持將市企融合一體化發展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深挖金川集團公司潛力,大力優化園區產業布局,共同編制總體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補齊延伸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推進形成多元化產業集群;積極推進市企資源共享,向園區企業全面開放市企科技平臺資源,初步建成採購供應、營銷貿易服務平臺和產業園服務中心;一體推進園區建設,將金川民營經濟產業園規劃範圍擴大至整個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招商引資和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有色金屬新材料及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集群的核心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引領區,全力推進經開區進位提升和金川民營經濟產業園發展。
截至目前,金昌市與金川集團公司已共同編制完成了金川民營經濟產業園的相關發展規劃,明確了重點培育發展的13個產業鏈。新希望集團、龍蟒佰利聯、瀋陽艾克電纜等行業龍頭企業已入駐園區,與金川集團公司深入開展產業合作,初步形成專業化分工、產業鏈互補、大中小企業配套發展的良好局面。
金川集團公司全面梳理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名錄,促進產業鏈上下遊聯動發展,以此拓展存量、創造增量。截至目前,金川集團公司全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已達2563家。金川集團公司戰略規劃部總經理郭澤林表示,「十四五」期間,金川集團公司將投資120億元,全力建設金川民營經濟產業園,力爭實現總產值1000億元、再造一個新金川目標。
項目建設
振興工業經濟的重要抓手
市場不等人、競爭不等人、發展不等人,抓項目建設更等不得、慢不得、歇不得。
近日,在位於金川民營經濟產業園內的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轉子級高品質海綿鈦項目建設現場,專業人員正在對已建成的年產5千噸項目進行技術改造。
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轉子級高品質海綿鈦項目,是金川集團公司與龍蟒佰利聯集團聯合投資的省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計劃總投資18億元,可提供700個就業崗位。
這是我市近期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我市下大力抓招商、抓項目,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實行「專員式」「保姆式」服務,著力構建開放的政策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環境,憑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吸引客商投資,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開工,成效明顯。
只有幹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堅持以項目論英雄,以發展論能力,組建由市委市政府和金川集團公司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招商引資推進機構,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將招商引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單位,形成了「市級領導包抓、業務部門牽頭、各級單位參與」的全員招商濃厚氛圍。
市委市政府和金川集團公司主要負責同志多次組建市企聯合招商小分隊外出精準招商,先後與寶鈦集團、廣汽集團、諾德集團、蒙牛集團、新希望集團等企業精準對接,吸引紫光集團、萬華化工等30多家知名企業來金考察,邀請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來金指導,籤訂合作協議20多份,省級重大節會籤約項目33項,籤約金額135.2億元。
按照「兩區兩城兩融合」發展思路,聚焦鏈條引項目,聚焦集群抓項目。四批次集中開工重點項目59個,總投資160億元,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招商引資項目。圍繞打造鎳銅鈷新材料產業創新聚集區,與西安增材製造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籤訂協議,打造3D列印金屬新材料之都;與寶鈦集團對接,在有色金屬加工領域延鏈補鏈強鏈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引進龍蟒佰利聯集團,與金川集團公司合作打造鈦產業集群;建成金拓1.1萬噸三元材料項目一期工程。圍繞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立足再造一個千億元新金川,聯合舉辦招商活動10餘次,上海六族碲鉍基熱電材料、成都藍柏金屬多孔(膜)材料及成套裝備製造產業化等市企聯合招商項目有序推進。引進山東阿帕數位技術有限公司建設西部首家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已入駐企業54家,預計年交易規模達150億元。
對於所有來金昌發展、投資的企業,我市認真落實「只要企業定了幹,一切手續我們辦,無事不擾、有事快辦」宗旨,積極為企業做好各項服務,竭盡全力打造一流環境,讓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發展,確保企業能夠儘快投產見效。一方面,狠抓硬環境建設。結合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位提升,多方籌集資金12.6億元,對園區道路、供汽、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極大地改善了園區承載能力。另一方面,狠抓軟環境建設。從安全、環境風險、產業政策、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能耗等方面對招商引資項目進行全面評估、精準研判。大力推行代辦制、專員制、「不來即享」「項目管家」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容缺辦理開工手續。建立招商項目代辦服務微信群,24小時全天候服務,多部門全過程代辦。制訂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和實施細則,入園企業可享受多重獎勵,真正實現用資源吸引客商、用政策惠及客商、用產業聯結客商、用真情感動客商、用服務留住客商。
科技創新
產業發展的動力之源
我市全力推進科技創新,主動融入絲綢之路「科技走廊」建設,在提升發展質量上求突破。穩步推進體制機制、產業結構、技術研發等領域創新發展。注重科技創新,推進金昌經開區省級孵化器向國家級孵化器升級邁進,支持金川集團公司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專業眾創空間申報國家級眾創空間,鼓勵企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企業取得新授權專利298件,創新能力逐步提升。
依託金川集團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與寶鈦集團、西安增材製造國家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對接,持續推進與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北京鋼鐵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依託院士、專家等高層次智力資源,加強科技平臺建設、創新能力提升、成果轉化應用和人才培養引進,推進新材料、新能源、3D列印、大數據、軍民融合、資源綜合利用等產業創新發展。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金川集團公司科技創新亮點頻閃,捷報頻傳。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金川集團公司生產經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困難,但砥礪實幹的金川人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改革創新的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相繼取得「低成本紅土鎳礦冶煉關鍵技術及工程化應用研究」「深部充填技術」「鉑族金屬醫藥催化劑產品的研發」等重大科技成果。
金川集團公司國內首套以鎳冶煉煙氣為原料的試劑硫酸生產系統產出優級純產品。金川試劑硫酸新產品的成功研發,滿足了企業內部對高純硫酸的需求,對西北地區發展電子工業等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原料準備,不僅填補了利用鎳冶煉煙氣生產試劑硫酸的技術空白,而且也適用於其他冶煉煙氣制酸行業,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金川集團公司選礦廠深入推進降低低品位精礦氧化鎂科技攻關,全廠各礦種全流程低品位精礦氧化鎂實現大幅度降低,5月至10月較1月至4月全廠低品位精礦氧化鎂降低1.094%,實現歷史性突破。
金川集團公司鎳合金公司成功開發出2卷單重8噸、寬幅1250mm的大寬幅大卷重純鎳帶卷,填補國內空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市將立足鎳銅鈷資源優勢,著眼發揮金川集團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的龍頭作用和有色金屬產業優勢,加快推動資源型城市向創新型城市邁進!
文、圖/ 記者 翟雄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源:金昌日報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兩區兩城兩融合」巡禮】給「金娃娃」插上騰飛翅膀——金昌聚力打造鎳銅鈷新材料產業創新聚集區綜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