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又增一個反美急先鋒,公然叫板美國:拒絕成大國博弈炮灰

2020-12-03 青海百姓1時間

世界上任何國家發生戰爭那影響的都不單單僅僅當事國,不僅國際格局將隨著改變,其中也會牽連到一些其他國家。好比美國與俄羅斯,這些年兩國的暗中較量不在少數,並且這些衝突更多地體現在敘利亞、利比亞這些戰亂地區,讓世界秩序越來越混亂,更多的國家淪為「犧牲品」。

美國想要拿下兩大港口,野心不小

可以說從美國航母恢復活動後,在印太地區活動就越來越頻繁。最近更是把目標移向了越南金蘭灣和蘇比克灣兩大港口。越南金蘭灣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美國覬覦已久。不僅可以對馬六甲海峽實施封鎖,同時還與菲律賓蘇比克灣隔海相望,一旦拿下此處,這對於美國來說將是今年最大的好消息。

而蘇比克灣更是具有天然的軍事優勢,可以停靠兩到三艘航母,是一個絕佳的軍事戰略港口,剛好韓國在那裡最大的船廠即將面臨破產,而一旦美國接手,美國就有正當的理由將航母駛進。這兩大港口又相離不遠,如果美國真的兩邊都成功駐紮,那對美國而言便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這次行動,看出美國的野心勃勃。

美國觸及菲律賓底線,菲方嚴厲斥責

針對美國的躍躍欲試,亞太地區的其他國家也不能坐以待斃、對此,菲律賓方表示在過去,蘇比克灣的確是美國的軍事基地,但已經於1991年正式收回,如果美國依舊要將蘇比克灣當作軍事基地,那對菲律賓是莫大的危害,菲律賓更是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在二戰時期,菲律賓就因為捲入了是非,導致國情遭受影響。而美國看上的這些港口一旦爆發戰爭,這裡很有可能會成為核武器基地,給菲律賓帶來更多未知的風險,可以說菲律賓可能會淪為一個「犧牲國」。這不得不使一向與美關係不錯的菲律賓加入「亞洲反美先鋒」的行列,拒絕成為美國博弈的「炮灰」。

這些年來,隨著國與國之間的多次交鋒,很多國家雖打著「盟友」的旗號,卻逐漸淪為了某些國家的「附屬品」,在競爭過程中成為他們政治交鋒的「犧牲品」或者「馬擋箭牌」。為此,菲律賓強勢的「勸退」眾多駐菲美軍,還數次與美國唱反調,更是在聯合國會議上公然斥責美國。同時,這也是菲律賓在給美國提醒,不要把注意打到他們身上,否則菲律賓會選擇抗衡到底。

相關焦點

  • 徹底與美國翻臉,亞洲又出反美急先鋒:拒絕成為大國博弈炮灰
    菲律賓是眾人皆知的反美先鋒,更是公開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菲律賓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至於美軍想要重新回到蘇比克灣建立美軍基地的想法,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實現,更是稱一旦美軍重新修建蘇比克灣軍事基地,那麼菲律賓將會遭受「毀滅性的結果」,菲律賓總統更是直言:拒絕成為大國博弈的炮灰。
  • 杜特爾特變了,美國武裝菲律賓,白送上億美元裝備
    環球網消息,美國向菲律賓捐贈了包括狙擊槍、反IED設備以及C-130軍用運輸機在內的價值1.28億美元的武器,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白送菲律賓武器裝備,此前就曾向其提供了一批包括反坦克飛彈在內的先進裝備,這次是徹底瞞不住了,「反美急先鋒」面具被狠狠撕下,不少專家直言:杜特爾特不容小覷
  • 公然和美國唱反調,這2個國家不怕美國報復,其中一個位於東方
    自蘇聯解體後,很少有國家能夠與美國進行正面抗衡,但凡事都有例外,有兩個國家就敢公然和美國唱反調,其中一個位於東方。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上的軍事強國被重新洗牌,許多老牌軍事強國如英國、德國等被戰爭打垮,一些新的強國趁機崛起,而美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將自己「橫行霸道」的作風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
  • 「要勇敢批評中國」,美國公然脅迫日韓反華,如今卻成「局外人」
    【撰文:佳華/編輯:小懶】我國自古以來秉持中國民族優秀文化,向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面對任何國家公然的挑釁我國絕對會抗爭到底,我國畢竟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美國瘋狂對我國進行挑釁,這已經引起了我們國家人民的憤怒
  • 史上最大自貿協議籤訂,亞洲或成最大贏家,背後竟是長達8年的博弈
    數據看中國 | 史上最大自貿協議籤訂,亞洲或成最大贏家,背後竟是長達8年的博弈  就在此番表態5天前,11月15日,中國正式加入了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個亞太經濟、貿易「朋友圈」,覆蓋了30%的全球人口、30%的經濟總量、30%的貿易量,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 從大國博弈戰略角度解讀《隆中對》
    特別是從歷史中學到戰略的內容,國家博弈裡面的戰略。我們現在是一個大國博弈的時代,中美激烈的碰撞。日本、歐洲、俄羅斯也躍躍欲試,都想撈點好處。那麼歷史上有什麼東西可以值得借鑑呢?有沒有這樣的大國博弈的案例來提供給我們呢?那我想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鑑。諸葛亮的《隆中對》,對大國博弈戰略是講的非常透徹的,所以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以色列展開行動,美國防長訪問菲律賓
    縱觀川普在領導美國期間的所作所為,他在外交上最不喜歡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在川普眼中,搶了美國工人飯碗的東方大國;另一個就是中東「反美急先鋒」伊朗。除了訪問這兩個國家之外,米勒還將去視察美國位於夏威夷的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這個新任的美國國防部長,為何要在如此敏感的時刻來亞洲訪問?報姐認為可能有兩點原因。
  • ...史上最大自貿協議籤訂,亞洲或成最大贏家,背後竟是長達8年的博弈
    這篇文章將詳細為您解析:1、RCEP的緣起;2、RCEP籤訂背後的博弈;3、RCEP的經濟、政治影響。壹緣起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亞洲幾個新興國家經歷了一次劇烈的經濟高速發展期,尤其是泰國,其GDP增長率更是達到年均10%以上。在資本逐利的本質驅動下,國際的熱錢加快流入到這些新興高速發展國家。
  • 明年5月,英國航母和法國軍艦要來亞洲?法軍參謀長公然挑釁
    四國的最高願望是成為亞洲版的北約。雖然軍事水平參差不齊,經濟實力也完全不相匹配,但是他們依然抱團在一起。在這四個國家中美國明顯處於領先地位,而印度可能需要再鍛鍊。而日本則扮演粘合劑的角色2007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美日澳印應對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行動,提升四方工作組。此後,這個鬆散聯盟逐漸歸於沉寂。
  • 美國為印度頒發獎章
    中國與印度作為亞洲地區兩個大國,長期以來都處在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狀態之下。前段時間中國與印度之間也曾有過一場小規模的競爭,而美國作為所謂的「世界警察」自然不能夠放過這一插手地區事務的機會。當時的川普政府就曾經向印度方面提出過美國介入的提議,但被印度的領導人莫迪所拒絕。
  • 楊笠:被舉報的脫口秀黑寡婦,池子公然叫板
    池子在微博上公然叫板,說脫口秀一定不是楊笠那樣,是楊笠在煽動男女對立,而發文過後,池子之前脫口秀侮辱女性的段子也被翻了出來。如今,楊笠回應,滿滿都是疲憊:「唉,沒完了,這一行現在是有點難做的意思了哈。」
  • 下一個超級大國會是誰?美專家:光亞洲就有2個,卻不包括中國
    美專家曾預估:未來亞洲將出現兩個超級大國:印度和日本。這隨即引起外界熱議:因為從綜合實力來看,中國比印度和日本更強。但在美國列出的超級大國名單裡面,卻沒有中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但在戰爭結束後,該國在美國的資助下,短短數年就發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發展速度十分迅速。即使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了日本,但其人均GDP卻是我國的4倍,這足以看出其中的差距。除此之外,日本還是一個軍事強國。其國內不僅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還擁有各種高科技技術水平。
  • 前所未有,巴勒斯坦公然指責法國討好土耳其,中東火藥桶被點燃?
    目前的中東局勢非常的混亂,似乎四處有亂局,進入2020年6月之後,巴以矛盾更顯得突出起來,在以色列試圖吞併巴勒斯坦土地的背景之下,巴勒斯坦方面試圖進行反抗,除了強硬的拒絕與以色列進行談判之外,巴勒斯坦還選邊站!試圖尋找強大的外援。
  • 普京籤署新命令,大國博弈上升?這是種警告
    聯合近期一系列的事件,實際上不難看出俄羅斯這是針對美國而籤署的文件。俄美兩國自疫情在全球爆發後,兩國之間的暗鬥開始轉明,一度讓局勢更加緊張,但作為全球兩大軍事國家開戰是不可能的,但是警告和威懾自然是少不了。據悉,此次普京籤署的該文件裡,表面了使用核武器的幾種情況。
  • 超級大國俄羅斯,究竟是不是發達國家?你可能想不到
    說起發達國家,我們的印象當中只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他們都是在發達國家行列,就我們國家而言,我們仍在發展中國家的行列之中,因為發達國家的要求是非常好的要求,所以我國任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我們熟知的俄羅斯是不是發達國家呢?俄羅斯也是地處歐洲的西方國家,而且也能和美國博弈的大國,究竟它是不是發達國家呢?你可能想不到。
  • 北方四島劍拔弩張,美國公然站隊日本
    領土矛盾永遠是一個長期且存在的問題,譬如納卡衝突,當年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展開激烈鬥爭,最終亞美尼亞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僅奪得納卡控制權,還將大量亞塞拜然居民趕走,誰料多年後會因為同樣的問題再次爆發衝突,包括俄羅斯、美國、土耳其等國家相繼介入,儼然有種越打越激烈的趨勢,好在亞美尼亞因實力不敵及時喊停
  •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美雙方有何大國博弈?有何戰爭爆發前兆?
    其中尤其以太平洋戰場上的幾次大型戰役最為慘烈,像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實際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美雙方在外交和軍事場合中就已經出現了不同尋常的波動。現在看來,這些都是一場大的戰爭來臨之前所顯現出來的徵兆。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博弈看似雲淡風輕、從容自如,暗地裡卻是暗潮洶湧、劍拔弩張。
  • 川普強硬叫板伊朗想開戰?美國作戰部已經慫了:不,你不想
    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博弈,印證了一句老話「落後就要挨打」。近些年美國加大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聯合其他盟友出兵波斯灣限制其石油出口等措施對伊朗展開全方位施壓。在前段時間美國甚至直接「斬首」了伊朗二號人物蘇萊曼尼,當時差點引發美伊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