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德宗修建的樂山大佛,歷史上多次「閉眼流淚」,真相如何?

2020-12-19 讀否

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的東岸凌雲寺一側,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合流處坐落了一座正襟危坐的佛像,高達七十一米,這便是著名的樂山大佛,也被稱作凌雲大佛,是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甚至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像。

1990年夏日,當地人偶然發現了「佛中有佛」的奇妙現象。他們認為樂山大佛背後的群山峻岭,使人看來像是一位匍匐睡倒的臥佛,儼然一幅「睡佛」畫卷。而在臥佛的胸口處剛好便是樂山大佛所處的位置,真可謂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根據唐代《嘉州凌雲大佛像記》和明代《重修凌雲寺記》記載的來看,樂山大佛是開元元年(713)由當時道行高深的高僧海通和尚主持修建的,目的是減輕三江匯流的水勢,以及普度因夏汛水難而葬身江中的百姓。大佛修至肩膀時,海通圓寂,修建工作因此中斷。後來海通的弟子在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資幫助下,繼承師業,重新開始了大佛後續的修建工作,同時在朝廷的重視下,工程得以進展迅速。而修建到膝蓋時,章仇兼瓊晉升並撤資離開了當地,使工程再次耽擱,直至四十年後新任節度使韋皋重新投資,才得以繼續修建。前後經歷了整整90年,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樂山大佛才正式完工。

樂山大佛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們的眼球,不僅因為修建者巧奪天工般的技藝,更是因為伴隨它的神奇和神秘之處。據說大佛建成後,在它的注視下,當地再沒發生過沉船事件,再無百姓因流水兇猛而葬身於此。儘管此事後來被證實是因為修建時將大量多餘的石料投入江中,使原來迅猛的水勢得到了減緩,所以江流才變得緩慢。不論如何,海通的修建初衷得以實現,這著實令人感到欣慰。

從前令人匪夷所思的可不僅如此,傳說樂山大佛曾出現過數次「閉眼落淚」的現象。眾所周知,1962年恰逢碰上我國百年難得一遇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天公不作美,許久未見其降過一次雨。受旱災的影響,百姓顆粒無收,因此餓死的人不在少數。大佛不忍看這般生靈塗炭,人間疾苦,認為是自己庇護不足,便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默默為逝去的人們落下眼淚。次年,災情不見好轉,受難受苦的人民只增不減,大佛再次閉眼,為眾生流下了大慈大悲的淚水。傳言此後我國凡遇上悲痛大事,大佛都會為眼下遭遇疾苦的芸芸眾生落下淚水。依此而看,不免令人感嘆:難道這真是佛祖顯靈?

這類說法,確實為大佛再披神秘外衣,不少忠誠信徒因此更加虔誠的前去參拜,而普通的遊客也因此更加好奇的想要一探究竟。

但凡事還是要看科學,後來經過研究證明,樂山大佛「閉眼落淚」的真相其實並沒傳言那麼玄乎。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大佛稜、腿臂胸口和腳背等處曾發現過殘存的柱礎和樁洞,這證明了在大佛的頭頂上曾建有木閣,對大佛進行覆蓋和保護。可是這個木閣在歷史中不幸被毀,於是大佛便少了頭部的保護。

再者,樂山大佛可是地處四川盆地內,環境封閉不說,近代工業得到發展後,空氣汙染逐漸嚴重,便造成了酸雨頻發的現象。失了頭頂保護的樂山大佛,自然在酸雨的影響下,面部被不同程度的侵蝕,並且佛像的眼瞼部分也有變黑的情況,多處石料有不同程度的毀壞。而且繪製大佛眼睛的色塊脫落嚴重,於是便呈現出了大佛閉眼的視覺假象。

最後談及大佛落淚,雖然主要是因為酸雨侵蝕不平整的問題,導致大佛面部出現了多條淚痕,給人以大佛曾經落淚的錯覺。還有一個需要繼續深究的說法,這裡也給寫出來進行參考。佛像在設計建造期間,便已經考慮到了排水的問題,據說在佛像眼睛處就各有一處隱藏的排水口,讓雨水從此排出,便有了大佛落淚的視覺效果。滴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懂,幾千年來雨水的衝刷使眼睛下出現了數道痕跡。在大旱的那三年裡,即使沒有水能從排水口中流出,但那些個水痕也會呈現出淚痕的效果。

後來在對大佛進行修復過程中,相關部門曾對樂山大佛進行了徹底的清洗和修復,閉眼的假象得以修復,可酸雨腐蝕和雨水衝刷出的水痕最後因為無法消除而被保留了下來。

樂山大佛自修建至今,已經看過無數個風風雨雨的日夜,見證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不僅曾吸引來無數信徒,而得以香火旺盛,還經歷過戰火紛飛時局動蕩,而無人問津的場面,可他卻依舊屹立在三江的匯合處,用慈祥的雙眼和包容的笑容,來見證這紛繁複雜的婆娑紅塵。如今,樂山大佛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讓世人得以瞻仰它的容顏,以此見證前人留下來的文化寶藏。即使現在我們知道了他故事並不那麼真實,但他故事中承載的不正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願景麼?

相關焦點

  • 唐朝唐德宗修建的樂山大佛,曾多次「閉眼流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唐朝唐德宗修建的樂山大佛,曾多次「閉眼流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尊佛像最早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坐落位置正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水勢非常兇猛,常常發生船毀人亡的悲劇,當時的海通禪師為減少悲劇發生,便建議在此修建樂山大佛,保佑芸芸眾生安全。
  • 樂山大佛:俯瞰人間1200多年,多次「閉眼流淚」,這是為何
    而位於三江交匯處的樂山大佛,也是一處極其富有盛名的佛教古蹟,不僅是因為其本身的巨大和精美,關於樂山大佛還有一段傳說,更加增加了其的神秘性,據說他曾經三次因為悲憫眾生而流下了眼淚。樂山大佛流淚這樣的傳聞簡直就是奇聞,畢竟一座雕刻而成的大佛,又怎麼會流淚呢?他可是並無知覺地存在啊!
  • 樂山大佛多次「閉眼流淚」,真有什麼預兆麼?專家:該重視了!
    ,不過樂山大佛曾經多次出現「閉眼流淚」的情況,有好多人說代表了會有預兆,是真的麼?樂山大佛樂山大佛是在四川省的樂山市,從大佛建成到現在,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大佛背靠大山,和山體融為一體,看起來非常壯觀,遊客如果去觀看大佛可以乘船也可以走路,不過還是建議坐船看到的視覺效果最好,還能從大佛的腳下通過蜿蜒的道路走到大佛的頭頂俯瞰下面的風景,會給人一種登上頂峰的感覺
  •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為何越傳越神秘
    小編在搜集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關於「樂山大佛」的事件,那就是每當災難來臨之前,大佛都會通過閉眼的方式,給人們警示。這件事情,讓小編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有這種言論的傳出,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小編不僅在這裡感慨,樂山大佛真的很人性化,不管是面臨災難悲傷也好,還是慶祝豐功偉業也好,就會一招,那就是「閉眼」。如果說,人去世「樂山大佛」會閉眼,有功績「樂山大佛」也會閉眼,那麼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隨時都有災難發生,都有民眾去世,與此同時,中國蓬勃發展,時刻都有新功績的出現,那麼「樂山大佛」的眼睛是否就睜不開了。
  • 樂山大佛又一次「閉眼流淚」,是靈性嗎?專家說出了實情
    樂山大佛又一次「閉眼流淚」,是靈性嗎?專家說出了實情。眾所周知樂山大佛,又叫凌雲大佛,坐落在四川的樂山,佛高71米,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經過歲月的洗禮,樂山大佛依舊保持了非常完善的容貌,吸引了國內外不少的遊客前來觀賞,相傳樂山大佛經常會有閉眼流淚的說話,而且每一次都是有災難發生。樂山大佛相傳發生了3次閉眼流淚,而且每一次都對應就是災難年。很多網友就說難道樂山大佛有靈性?它能夠預知災難的發生,其實信則有,不信則無,佛在心中走。樂山大佛第一次閉眼,是在1962年發生了饑荒。
  • 樂山大佛三次閉眼流淚發生哪些大災難?大佛顯靈?專家說出答案
    四川豐富的旅遊資源也是人們嚮往的目的地比如三星堆文化、都江堰、九寨溝等等,還有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峨眉山,除此以外樂山大佛也是非常出名的,在時間的長河中人們賦予了樂山大佛太多的神秘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樂山大佛三次閉眼事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樂山大佛閉眼是不是真的顯靈了呢?
  • 樂山大佛為何會「閉眼流淚」,並且淚痕難去除?工作人員道出真相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有著太多神奇的事情等著我們去揭開。而現在很多人在工作之餘也會選擇去旅遊,來放鬆身心,增長知識。「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已經變成了許多人的口頭禪。而各地的旅遊景區也有各自的特色,確實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
  • 樂山大佛四次閉眼,神跡再現,為什麼石像也會害怕?
    在四川樂山,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處,有著一座高達七十多米的佛像,這座佛像叫做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而我們習慣把它叫做樂山大佛,他修建於唐朝,耗費了90年的時間才建成。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傳說,但是最神秘的傳說還是自從建國以後,樂山大佛有4次閉眼,每一次閉眼都是發生了令上天都感到非常心疼的事情,這座大佛在1962,1963,1976,2000年分別發生了閉眼事件。
  • 樂山大佛又一次流淚了,是有什麼暗示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在我國,許多人都信仰佛教,因此我們有著非常深厚的佛教底蘊,在各地都有許多著名的佛教遺址,比如四川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有人表示,樂山大佛可以自己閉上眼睛,而每當樂山大佛閉眼就代表著災難的來臨,直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人能證明這是真的。
  • 樂山大佛4次閉眼,為什麼一個石雕像也會有動作?
    (樂山大佛彩照)上千年基本上不積水於佛體,但是佛像表面已經多見黑漬,所以需要常有修繕。部分耳室地方已經封閉,遊人不可踏足,否則是否會導致佛面坍塌,也不無可能。2018年開始,就連九曲棧道都封閉維護施工了。
  • 大佛閉眼,悲憫世人,千年佛像的風雨
    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經常吞沒來往的船隻。凌雲山上的凌雲寺中的海通和尚認為水中必有水怪,便想到在巖石上鑿刻出一座佛像,借著菩薩的法力降服妖怪。可惜海通和尚卻沒能這項浩大的工程完工,從唐玄宗開元初年到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前後歷經90年在三代工匠以及海通的弟子當地官員的努力下,樂山大佛才得以修建完成。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全身高71米,頭高14.7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 四川樂山大佛走紅,曾4次「閉眼流淚」讓人驚奇,今謎底終於揭開
    金錢決定旅行的長度,眼界決定旅行的寬度,心靈決定旅行的深度樂山大佛相信大家已經是非常的熟悉了,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了,而在樂山大佛這裡也發生過很多非常奇怪的事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座全球第一巨佛,一起來看看它身上所發生的故事吧!
  • 樂山大佛4次閉眼,難道是在暗示要出大事?專家的解釋讓人沉思
    說起一些較為有名的佛像,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樂山大佛。確實它的辨識度很高,每年來這裡參拜的遊客不計其數。每每參拜,我們都被它那巨大的佛身所震撼。不過它曾經4次閉眼,難道都是在暗示著要出大事?專家的解釋讓人沉思。
  • 樂山大佛三次閉眼都有大事發生,這一次又閉眼了,看看專家怎麼說
    陶淵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的人生裡我們會遇到不少的人和事,人也因為經歷過能體會人生真正的意義,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樂山大佛的三次閉眼,樂山大佛的每一次的閉眼都預示著有大事發生,在今天樂山大佛都再一次閉上了眼睛,這仿佛是佛祖給予人類的警告,在不久的將來是不是要發生什麼大事呢,為了解開樂山大佛閉眼背後的奧秘,國家還出動了專業人士對此進行了研究。
  • 樂山大佛為何會有4次「閉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科學依據嗎?
    樂山大佛為何會4次閉眼?其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關於樂山大佛從建造起就帶著一些神話色彩。唐朝年間,樂山大佛所處的位置,是三江交匯地帶,經常發生洪水災害。當時人們認為,大佛可以鎮壓洪水,便修建了樂山大佛。
  • 樂山大佛再次「閉眼」,難道又會有大事發生?聽聽專家的解釋!
    我國有很多知名的旅遊名山,比如說山東的泰山、浙江的普陀山等,一般在很多名山上都供奉著一些佛像,比如說四川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是一個非常知名的旅遊景點,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前來遊玩,去過樂山大佛遊玩的人可能聽說過很多傳說,比如說樂山大佛會「閉眼」,而且據說每次大佛「閉眼」時都會有大事發生,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吧!
  • 樂山大佛到底是誰發起建造的
    樂山大佛小編讀書時期有幸去過樂山參觀過樂山大佛,今天和大家聊聊樂山大佛。,過往船隻常常不是被巨浪打翻,就是被衝到懸崖壁上撞得粉碎。海通非常不安,他想藉助神力來消除水患,便有了修造大佛的念頭。於是他四處募集人力、物力、財力,唐玄宗開元初年開始修建,由於工程浩大,90年後才告成功。這時海通和尚已圓寂多年了。
  • 回顧:樂山大佛的四次「閉眼」,每次都有大事發生,是巧合嗎?
    如果小夥伴們經常外出旅遊的話,會發現中國本土有很多的佛像與寺廟,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要屬四川的樂山大佛,作為著名佛教景區每年都會吸引很多中外遊客。距今已經一千多年過去了,樂山大佛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坐佛像,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樂山最高的建築物68米,不是樂山市沒有經濟能力蓋更高的樓,而是有語:矮佛三分,也就近佛三分。
  • 樂山大佛3次閉眼事件解密,專家的解釋讓人沉思,真相是這樣?
    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31公裡的樂山市,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坐像,是東山最著名的景觀。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90年。樂山大佛的3次閉眼在歷史上,樂山大佛曾經3次閉眼,在1962年、1963年和1976年的時候各閉眼過一次。當然在這三次閉眼的時間裡,每一年都有相對應的大事。
  • 四次「閉眼流淚」顯靈的大佛,眾多信徒前來祈禱,專家給出解釋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尊十分有靈性的大佛雕像,曾經四次「閉眼流淚」,眾多人認為這是大佛的顯靈,所以紛紛前來祈禱。小編今天要對大家所說的這個充滿靈性的大佛雕像,就是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其實原名為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腳下便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交匯處。樂山大佛於唐玄宗開元初年便開始動工,前後共經歷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