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讀書看報、媽媽溫柔地打毛衣。這樣溫馨的畫面,曾存在於多少人的記憶裡?那時,媽媽們織的毛衣曾有一個共同的品牌,叫「溫暖牌」,很多女孩子也以會織毛衣為榮。
後來,機械化大生產,手工毛衣不再那麼流行,家裡卻剩下了一團團的毛線。這樣的閒置品拿來幹什麼?
還有一批批被淘汰下來的毛衣,棄之可惜,留之無用,能拿來幹什麼?
花些心思,把這些剩下的毛線,或者把舊毛衣拆成毛線,只把他們纏成小球球,善加利用,效果就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比如,在孩子的帽子上穿上兩個毛線小球,生動感立現。
一、製作方法超簡單
毛線球作用大,製作起來其實一點也不難。小一點的毛線球,只用一把叉子就能搞定。
把毛線纏繞到叉子上,想要毛球密實、蓬鬆,就多繞幾圈,繞好之後在中間纏緊、打結,再將毛線兩端剪開,整理好即可。
不用叉子,只用一塊小紙板也行。剪成長方形或者u型,一樣的方法,小毛線球即能做出來。
兩個紙筒也能達到目的。
不用工具,只用兩隻手,好看的毛線球也能做出來。
想要大批量「生產」小毛球,也有方法:利用凳子腿就能完成。將毛線纏繞上去,按所需毛線球大小,分別捆綁,再用剪刀剪。
還可以升級多彩版。
二、裝飾作用超級強
不同大小的毛線球,運用到各種物品上都能體現出不同的風情。縫在毛線帽上,多了一分溫暖。
與小草帽結合,則增加一分柔軟。
裝飾到圍巾上多了一份趣味。
還能變成耳環點綴出少女情懷。
變身項鍊也沒什麼不可能。
裝飾到鞋子上,絕對吸睛。
與小夾子結盟,妥妥的「小美女」,看著就讓人心情大好。
在抱枕上縫幾個小毛線球,等於給孩子們添置了幾個玩具,家裡顯得更為熱鬧。
毛線球的個數、顏色、大小,完全由自己決定,徹底體現主人的決策權。
每種裝飾法都有各自的美。
小毯子上掛上毛線球,多美觀。
三、製作藝術品的好素材
小毛線球還能製作成藝術品,美化家園美化心情。比如掛在樹枝上,讓枯木開出花。什麼顏色都可以哦。
蠟梅盆景遠看很逼真。
黃菊花也很有意境。
做成節日花環,別有一種厚重的感覺。
結繩掛上松枝,宛如一盞盞彩燈。
做成小掛毯,牆面色彩更豐富。
「卷」成球簾,同樣浪漫而溫情。
掛一串風怎麼吹也不會響的「風鈴」,只為追求視覺效應。
四、點綴物品猶如畫龍點睛
平淡無奇的小包,因為幾個毛線球立即身價倍增。
包裝禮物,更顯誠意。
變成小書籤,夾到書裡,會不會讓孩子們更愛讀書呢?答案是肯定的。
五、製成地毯超級棒
一個又一個,眾多的小毛線球聚合在一起,不同的排列方法,能製作出不同形狀的地毯,柔軟、暖心。
配料只需一塊網紗。
六、做成頭飾超美麗
絨嘟嘟的小毛球,以各種形式亮相小姑娘的頭髮上,顯得小姑娘們活潑又可愛。
製作起來也沒有太大的難度,只要肯動手,所有的問題都不會成為困難。
七、做成動物玩偶受歡迎
遠看是一隻老虎「趴」在地上,細看是毛線球重組出了新高度。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小毛線球版的大老虎讓人大跌眼鏡。
至於用毛線製作出大象、小貓、刺蝟等小動物,同樣需要具有藝術眼光、富於創意、勤於實踐的人來完成了。
創意無限,藝術無止境,唯有謙虛,才能學到真本領。毛線雖然只有長度這一項優點,但其能彎能伸能繞能纏……不怕改變自己,在有心人的塑造下,才能變幻出這樣多奇妙的果實。
就像用它製作出來的空心球,先是鼓足了氣,努力伸展,再勇敢地放掉了氣,才成就出又一個藝術品,體現出美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