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德裡克·迪戈裡,雖然只在《火焰杯》一部中出現,但在哈粉們中的人氣居高不下,畢竟扮演者羅伯特·帕丁森那時候正值顏值上升期,再加上角色本身的魅力,讓很多粉絲們一直對他念念不忘。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些「校草」塞德裡克臺前幕後的那些趣事吧。
1、選角導演彌補羅伯特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選角導演也是2004年上映的電影《名利場》的導演。當時,羅伯特·帕丁森在戲中扮演女主的兒子,但後來他的戲被完全刪掉了。選角導演覺得很對不起羅伯特,就請他來參加《火焰杯》的試鏡。結果我們都知道,羅伯特很順利地拿下了這個角色。
2、「超人」亨利·卡維爾曾面試塞德裡克
和羅伯特·帕丁森一樣,那時候的亨利·卡維爾也是個小透明,直到2007年的《都鐸王朝》才顯露頭角。他在面試塞德裡克時,本來進行得很順利,然而選角導演一直傾向於羅伯特。
有意思的是,羅伯特的代表角色——《暮光之城》中的愛德華,其小說作者史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推薦的扮演者就是亨利·卡維爾。只不過,導演覺得亨利·卡維爾歲數太大,甚至連個試鏡的機會也沒給他。
3、羅伯特為角色學潛水
在三強爭霸賽的第二關,塞德裡克因為使用了泡頭咒,才能在湖底下表現得遊刃有餘。為了在拍攝時能貼近角色的狀態,羅伯特·帕丁森特意去學了潛水。
只不過他是在一個小水池中練習的潛水,可當他看到拍攝場地比他練習的水池足足大了100倍時,他當時也是嚇壞了。好在,他本身就是個遊泳健將,再加上潛水訓練,最終,他很好地完成了這場拍攝。
4、「迪戈裡」名字的來源
眾所周知,《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是《納尼亞傳奇》的粉絲。所以,很多哈粉覺得「迪戈裡」(Diggory)這個姓氏很可能是為了紀念《納尼亞傳奇》中的一位關鍵人物柯狄雷(Digory Kirke)。
柯狄雷少年時目睹了「納尼亞」世界的創建,晚年時,又目睹了它的毀滅。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納尼亞傳奇1》中的柯狄雷正是由「斯格拉霍恩教授」吉姆·布羅德本特扮演的。
5、哈利能看到夜騏是因為塞德裡克
在《哈利波特》中,夜騏是一種令人驚訝的神奇生物,只有見過死亡的人才能看見它們,例如盧娜曾目睹母親的死亡,所以是霍格沃茨中少數幾個能看到夜騏的人。
而哈利一開始也是看不到夜騏的。雖然他幾個月大時經歷了父母的死亡,但那個時候他並不懂得死亡的意義。直到在《火焰杯》中,是塞德裡克的死讓他真正意識到什麼是死亡。從《鳳凰社》開始,他也能看到夜騏,並因此感到不安,還是盧娜在一旁開解他。
6、子世代中唯一的赫奇帕奇代表人物
在哈利他們這一批子世代巫師中,每個學院都有幾個代表性人物,然而到了赫奇帕奇這裡,只有塞德裡克一人為自家學院怒刷了一把存在感(唐克斯比哈利他們大幾歲,並不算子世代的一批)。
著名的輿觀調查網(YouGov)曾搞過一次統計,只有16%的受訪者願意加入赫奇帕奇,究其原因,可能大多數人都想去格蘭芬多,而且赫奇帕奇在整個《哈利波特》系列中真的沒有什麼「高光時刻」。
7、塞德裡克的魔杖
塞德裡克的魔杖是十二又四分之一英寸長,杖芯是獨角獸尾毛,黃岑木。在三強爭霸賽的時候,魔杖製作師奧利凡德先生曾為每位參賽者檢查魔杖,他稱塞德裡克的魔杖「彈性良好」。
黃岑木魔杖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會永遠堅守自己真正的主人,不適合留給或者送給其他的人,因為這會讓它失去力量和技能。如果魔杖的杖芯是獨角獸毛的話,這種趨勢則尤為明顯。所以,當塞德裡克去世後,他的魔杖應該是隨他一起被埋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