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道的鹿晗,正值國內娛樂圈的風口期,無論怎麼看,他都是那幾年的頂級流量。當時的鹿晗有多火?
愛他的粉絲讓他擁有了三項迪尼斯記錄,分別是微博上最多評論的博文、同時頭戴鹿角頭飾的最多人數、微博累計話題瀏覽量最高的明星。
2017年,鹿晗粉絲再淘寶上購買的應援物達到3.06億元。
首位登上《福布斯》中文雜誌封面的90後男星。
至2019年,鹿晗超話的閱讀量依舊是首位突破2500億的男星。
直到近幾年,【鹿晗糊了】的帖子突然出現在各個社交平臺。有人說,現在的鹿晗已經沒有C位了,代言越來越少、熱度越來越低,為鹿晗而開通的超話被擠到了第17名,距離第一名蔡徐坤,差了1000多萬影響力。
即便如此,我依舊認為鹿晗沒有糊,他只是選擇了自己想走的路。
在《ELLEMEN睿士》四月刊中鹿晗說「選擇一個作品,好好把它完成,再去做別的。緩下來一點,不是很好嘛!」
在《MadameFigaro》四月刊中他說「慢即是快」
鹿晗自己也非常清楚,沒有人你能一直保持全速前進,那個被曝光在大眾視野下的自己,同樣如此。
或許,在外界看來,整個 2019 -2020年,鹿晗並沒有給大家製造太多的新聞。而對於鹿晗來說,選擇自己的節奏,恰恰是一次沉澱和積累,是放棄一朝一夕的得失,希望打一場細水長流的持久戰的決心,在他看來,這樣的選擇,收穫遠比失去的多。當《創造營 2020》教練團隊官宣的時候,人們知道,他從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