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青年志願者的抗疫「光輝歲月」:有種力量在召喚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圖為李華。 李愛平 攝

(抗疫故事)內蒙古青年志願者的抗疫「光輝歲月」:有種力量在召喚

中新網烏蘭察布5月13日電 題:內蒙古青年志願者的抗疫「光輝歲月」:有種力量在召喚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一個月前,在拿到共青團集寧區委員會頒發的抗擊新冠肺炎榮譽證書那一刻,31歲的李華下意識地拍了照,然後給母親閆玉蘭發了微信。

圖為李華和高佳敏拿到的榮譽證書。 李愛平 攝

她以為這一榮譽證書能夠讓母親高興一把,沒想到閆玉蘭「不以為然」。

「你不知讓我多擔心啊。」閆玉蘭用「斥責」的語氣對李華說道。但幾小時後,閆玉蘭卻將這一消息與她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李華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新世紀學校的一名小學老師。疫情暴發之初,她無意間看到了當地團委招募志願者的消息。

「於是和家人商量,老公非常支持,但媽媽因患病對當志願者一事極為敏感。」李華說,母親最初通過各種方式予以阻攔,但最終我還是遵從了自己的內心。

5月12日晚間,回憶起2月29日的這一抉擇,李華形容說,「好像有一種力量在召喚,覺得自己必須去一線。」「畢竟自己是一名黨員。」

圖為志願者李華在入戶調查。受訪者供圖

與李華參加抗疫志願團隊之初面臨的「小風波」所不同,當她的同事高佳敏將當志願者的想法和家人說了後,「家裡全體成員一致稱讚。」

26歲的高佳敏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女孩,她覺得選擇當志願者是一件「讓自己開心、快樂的事,因為體現出了價值,自己是有用的人。」

李華與高佳敏在當地社區當志願者的時間各不相同,李華一共當了15天志願者,高佳敏一共當了21天志願者。

圖為志願者高佳敏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兩人的共同體驗是:「比預想中的要難很多。」李華告訴記者:「最初入戶調查,問得很詳細,居民們都嫌煩,不予配合,只能厚著臉皮堅持問。」

高佳敏的遭遇則更為「尷尬」。「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著我們進屋,唯恐近距離接觸,幾次還被人推出門。」

圖為高佳敏。 李愛平 攝

即便在工作中不被人理解,這兩名青年教師也沒有選擇放棄。李華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耐心地多和居民們講解防控疫情的重要性,得到認同。」

當地民眾最初的不配合、不理解,很快就成為歷史。隨後發生的事,讓兩位志願者變得「有些接受不了」。

李華說,一些居民給送來餃子、水果,以及在帳篷中取暖的碳,並告訴她們注意防護,注意休息,就像叮嚀自己的孩子。

暖心的語言讓她們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兩人每天按照固定時間分赴各自社區。「如同上下班一樣,不敢懈怠。」

或許是因為當老師的緣故,她們每天都在認真核查每一戶的外出、體溫等事宜,最終找出社區存在的疏漏,並提出對策。

最讓這兩名志願者難忘的是,當地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於4月3日的返鄉現場,「我們哭得稀裡譁啦」。

在當地官方為這些醫護人員舉行的歡迎儀式現場,李華和高佳敏看到醫護人員的笑容,聯想起自己的志願者經歷。「那一瞬間,覺得防控疫情取得的成績是那麼的不容易。」「和她們比起來,我們所付出的真的不算什麼,但能為抗疫出點力,還是值得榮耀的。」

「在當志願者的那段日子中,我們可一次都沒哭過。」高佳敏說,「忙起來,把委屈、抱怨這些事都忘了。」

回顧這段經歷,李華說:「這是自己平凡生活中一次閃光的經歷。」

高佳敏則表示:「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這次疫情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當地民眾閆江林對這兩名青年志願者的行為給予高度評價。他說:「疫情之下,敢於遵從自己內心去做志願者,不求回報,這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擔當,希望她們的實際行動能夠影響更多人,成為更多人的榜樣。」

集寧區新世紀學校小學部校長王一君表示:「兩名青年志願者的抗疫經歷,將成為學校開展道德教育最生動的教材。她們體現了人性最閃耀的光輝。」

「這是一段最有紀念意義的光輝歲月」「這次志願者經歷也讓我們讀懂了歲月靜好來之不易的深刻內涵。」李華、高佳敏在受訪時如是表示。(完)

相關焦點

  • 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鳳莉)為褒揚廣大青年志願者和志願者組織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嚴峻鬥爭中的突出表現,大力弘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和激發廣大團員、青年建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青春奮鬥,經黨中央批准,近日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王慶魯等295
  • 2020年五四青年節特別策劃: 青年有擔當 國家有力量 ——新時代...
    無論是在戰「疫」一線,還是志願服務、科研攻關,他們不懼風雨、勇挑重擔,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他們,挺起年輕的「脊梁」,用奮鬥書寫「五四榮光」。    人民網教育頻道推出五四青年節特別策劃——《青年有擔當 國家有力量》,通過13位在抗擊疫情中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的優秀學子代表的故事,生動講述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
  • 戰「疫」青年 |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在行動
    新聞學院組建了一支學院疫情防護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助力戰「疫」,承擔青年責任,發揮青年力量,倡導社會正氣,傳播正能量,堅定信心,共克時艱。面對疫情,他們毅然逆風而行,力行青春擔當;不在一線,他們依舊激揚文字,傳承志願精神。
  • 唐山市豐南區青年志願者:有召必至助抗疫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變化,唐山市豐南區各村街、小區卡點的防疫任務也日趨繁重,在抗疫一線,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青年志願者忙碌的身影,他們聞令而動、有召必至,用奉獻詮釋擔當,用青春守護家鄉
  • 由冬到夏 我們一起走過——北大青年志願者與前線醫務人員家庭「手...
    3個月,427名北大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在抗疫一線守護百姓千萬家;3個月,60餘名北大青年學子暖心陪伴,在後方為奉獻者奉獻。這些「90後」新青年們組成了「為奉獻者奉獻」手拉手青年志願服務隊伍的骨幹力量。
  • 尋訪「最美戰『疫』青年志願者」:00後大學生手繪漫畫傳遞抗疫正能量
    人民日報點讚鄭素蓉:手繪漫畫傳遞抗疫正能量「出一份特殊的疫情宣傳畫」春節在家的鄭素蓉,一直想為防疫抗疫做點什麼。1月31日,已在老家杭州市淳安縣待了一個月的鄭素蓉看到鄞州團區委發布抗疫志願者招募令後,便在第一時間報了名。根據之後的分工,她主要承擔抗疫系列文章圖片的創作。
  • 城陽街道抗疫志願者:以星星之火,散發自己的光和熱
    以身作則,堅守陣地「雖然我不是醫護人員,無法為群眾提供生的希望,但我是一名樓長、網格員,一名熱血擔當青年,我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群眾擋在疫情前,為群眾提供安全的保障。」張鵬,城陽街道東旺疃社區的一名社區抗疫志願者。記者見到他時,他依然在屬於自己的陣地上堅守著。
  • 共青團濱州市委向全市青年志願者拜年啦!
    團小虎攜濱州市小語種青年志願服務隊祝大家 新年快樂,鼠年大吉!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 2019年以來,濱州青年志願者工作聚焦「三個服務」,集中展示青年志願者的良好形象,提升青年志願者的社會能見度和美譽度。
  • 從生產突擊隊到抗疫突擊隊:抗疫一線彰顯青春力量
    青年突擊隊員在袖口上寫下「人民必勝」 趙志遠 攝中新網石家莊1月11日電 (趙志遠 湯斐)「工作交給我,請組織放心,我是黨員,我有信心幹好!」一名生產一線的青年突擊隊隊長高繼業如是說。青年突擊隊中的黨員宣誓,投身抗疫一線 趙志遠 攝然而,30公裡長的管廊項目不同於常規項目,350餘名管理人員與勞務人員分散在不同的村莊與社區,要完成的不僅是核酸檢測,還有人員的隔離、用餐、情緒安撫等種種問題。「黨員,退伍軍人,青年突擊隊隊員都跟我走!」高繼業是單位生產一線的青年突擊隊隊長,疫情當前這支青年軍走上了抗疫一線。
  • 農村青年楊小偉的抗疫故事
    農村青年楊小偉的抗疫故事共青團麗江市委 張沙蚌他叫楊小偉,他就是麗江市志願者協會會長、麗江市青聯委員、玉龍縣青聯副主席、麗江江畔山狼愛心公益中心的發起人,他來自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大新村委會保豐樂小組
  • 「同心抗「疫」」做溫暖的青年志願者-記內師大「烏蘭塔拉——大學...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一位清水河縣人民都積極發揮著自己的力量。其中有一位特殊的青年志願者張逸學,是一名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大二的學生。作為內師大「烏蘭塔拉——大學生軍旅烏蘭牧騎」的一員,她沒有選安逸舒服的享受閒暇時光,時刻謹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切希望,「做一個有擔當的當代青年」。
  • 在抗疫一線展示青春力量
    漫天飛舞的雪花中,十幾名身著防護服的白衣人俯下身喊著號子推車前行,跌倒了,爬起來,弓著身子,繼續前行……近日,一組來自大連海洋大學校園的影像作品在全網刷屏,十幾名大學生志願者被稱為「移動的雕塑」,感動了無數人。
  • 今天,我們致敬抗疫英雄,為青年一代點讚!
    在這次抗疫鬥爭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現令人欣慰、令人感動。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他們有一句話感動了中國:2003年非典的時候你們保護了我們,今天輪到我們來保護你們了。長輩們說:『哪裡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 中國力量——獻給抗疫戰士的歌
    中國科學院文聯名譽主席、知名詩人郭曰方先生心系武漢,執筆記錄下這場全民戰役的點滴瞬間; 中國科技館科普影視中心美術編輯黃宇婕揮筆作畫,描繪「全家人民抗疫」的溫暖畫面; 中國科技館「小小志願者」共同發聲,以此詩歌獻給奮戰在一線的抗疫戰士!
  • 省城有志青年築牢抗疫「防護牆」--山西青年報2020年03月02日08版...
    省城有志青年築牢抗疫「防護牆」   本報記者 陳彤 通訊員 馬翠萍     3月1日一早,太原市杏花嶺區桃園區域黨群服務中心的青年志願者們就積極開始一天的社區防疫工作,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並成功吸納了3名自願報名參加疫情防控的青年志願者。
  • 大連海洋大學「青年抗疫突擊隊」,聽老師親述……
    大連海洋大學「青年抗疫突擊隊」,聽老師親述…… 2021-01-09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黃家駒的光輝歲月
    例如歌曲《光輝歲月》:該曲是黃家駒為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創作的一首作品。黃家駒在報紙上讀到了曼德拉被困獄中的故事,並由此產生了內心的共鳴。黃家駒認為曼德拉的精神內涵是關於抗爭與希望,這與Beyond在香港艱辛打拼的背景不謀而合,於是黃家駒就創作了歌曲《光輝歲月》。也讓這首《光輝歲月》成為一直廣泛傳唱的經典。
  • 南京註冊青年志願者已達84.7萬人,青年志願者協會即將成立!
    2020年12月2日上午,南京團市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面向媒體就南京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籌備工作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現場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南京團市委新聞發言人、團市委副書記石磊主持。出席發布會的有南京團市委書記呂璟、南京團市委一級調研員鄭家芳。
  •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從「黑天」至黑夜,青春力量不掉線!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從「黑天」至黑夜,青春力量不掉線! 2021-01-06 | 來源: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 https://www.eol.cn/ceici/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從「黑天」至黑夜,青春力量不掉線!
  • 重走光輝歲月|探尋海利爾集團誕生地,傳承精神力量
    集團發起「重走光輝歲月 主題系列活動」,重溫苦難與輝煌,領悟海利爾精神,讓一代又一代的海利爾人薪火相傳。4月26日,海利爾集團探尋小隊,從1995年,那座帶著夢想的大廈開始,探尋發展之路,開啟了重走光輝歲月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