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普通物質」被發現,但它並不普通,沒有它宇宙不復存在

2020-12-18 騰訊網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宇宙中構成恆星、行星和星系的普通物質中,潛藏著40%的特殊物質,這些物質藏身於複雜的宇宙網之中,在宇宙中具有重要地位,這項研究也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什麼是普通物質?

如果大家平時對宇宙學感興趣,一定會聽說過這四種物質:分別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它們都是物理學研究中的重要詞彙,它們一起構成了浩瀚的宇宙,不過,事實上只有普通物質是最容易被觀測到的,但是,普通物質在宇宙中的佔比非常低。

研究者表示,在宇宙中,普通物質只佔據4.9%,不過,人類對於普通物質的了解,僅有60%,這意味著,普通物質也並不「普通」,它們雖然佔比很低,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在研究宇宙的過程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究竟什麼才是普通物質?普通物質就是宇宙中一切可以看到的事物,包括我們人類本身,都是普通物質組成的。

拿宇宙來說,我們可以觀測到的天體,都是普通物質組成的,由於可以觀測到,所以普通物質看起來更加的直觀,也更容易去研究。

但是,在研究普通物質的過程中,仍有40%左右的普通物質是很難被發現的,一直到前段時間,通過多年的研究,才終於有了答案。

潛藏在宇宙中的40%普通物質

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一直在對宇宙普通物質中的40%潛藏部分進行尋找和研究。

最終發現這些普通物質是以熱氣體的形式存在於宇宙之中。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宇宙中充滿了一個又一個的星系,星系和星系之間事實上是存在細絲連結的,更加直白一點來說,每一個星系,其實都是一個複雜的節點網絡,而所有的星系組成在一起,就構成了複雜的宇宙網絡,說白了,宇宙就是一張擁有無數節點的網。

不過,組成這張網的細絲是很難發現的,不過,它們卻的確存在,以熱氣體的形式充滿了這個宇宙,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講,科學家們將這40%的普通物質,稱作「重子」,雖然它們也會釋放信號,但是卻非常微弱,導致科學家們很難探測到。

那麼,這次又是如何這些「重子」的呢?這就與最新的探測儀器有關了。研究者表示,通過斯隆數字巡天星系調查系統,科學家們一共獲得了1.5萬條宇宙X射線信號,這些X射線信號的來源,則都與宇宙中的大型絲線有關,也就是我們上文中提到的「重子」。

最終,通過大數據分析,確認了「重子」的存在,以及它們構成了宇宙網,並且以熱氣體形式存在的證據。最終,潛藏在宇宙之中的40%普通物質,終於被發現了,人類距離揭開宇宙的謎團,終於又近了一步。

宇宙中最多的物質是什麼?

既然普通物質在宇宙中的佔比僅有4.9%,那麼,宇宙中最多的物質又是什麼呢?研究表明,宇宙中最多的物質是看不見的暗物質,雖然人類無法直接觀測到它,但是它們卻普遍存在於宇宙之中,佔比約為85%。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暗物質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存在,雖然它們不可見,但是,通過宇宙結構、天體運動等現象,仍然可以證明暗物質的存在。

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呢?研究認為,暗物質是由「弱相互作用的有質量粒子」組成的,與宇宙的膨脹過程有關,不過,這個觀點還需要進一步去核實。

其實,從證明宇宙膨脹以來,科學家們就發現,宇宙中存在著很多無法解釋的物質,這些物質構成了浩瀚的宇宙,但是人類想要揭開其中的謎團卻是非常困難的。

畢竟如今的人類連4.9%的普通物質都沒有徹底搞清楚,更別提去研究暗物質、反物質、暗能量等這些更加高難度的物質元素了。

當然,人類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也一直在進步、在突破。拿這次發現宇宙普通物質中,潛藏的40%「重子」來說,就是一項重大突破,科學家認為,這些「重子」或許可以幫助人類揭開宇宙網的演化之謎,揭開宇宙絲線結構的形成謎團,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
    經常關注宇宙學得朋友,肯定都看到過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三個物理學中的詞彙,除了這三個還有一個普通物質,它們一起構成了宇宙中以前存在、現在存在的所有物質/能量形式,其中的反物質在目前的宇宙中,據我們觀察並不存在,而暗物質、暗能量、普通物質依然充斥著宇宙空間,組成了我們當今的宇宙。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減少,是什麼在「淘汰」它?
    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坦通過觀測宇宙,發現星體周圍很可能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而在那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宇宙中普遍都是明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看到的。 那麼,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會是什麼呢?
  • 宇宙中有一股神秘力量,它控制著宇宙的運行,愛因斯坦早已發現
    通過數十年的不斷探索研究,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存在一股神秘力量,它控制著宇宙的運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數不盡的天體,星系,通過天文望遠鏡的觀測,將範圍按比例縮小之後,我們會發現,密密麻麻的亮點分布其中,這些亮點都是一個個星系,而每一個亮點當中又有著數量不等的各種天體。
  • 它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但它從大湮滅中拯救了宇宙
    研究人員找到了展示我們宇宙中最小的粒子是如何把我們從徹底殲滅中拯救的演示方法科研人員想方設法證明宇宙中最小微粒是如何使人類免於徹底毀滅的的圖:宇宙大爆炸後的極速膨脹使得最初的微觀宇宙延伸為宏觀,並將宇宙能量轉化為物質
  • 大爆炸的奇點如此小竟能產生宇宙所有物質,它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二,「奇點」的概念宇宙是所有物質,包括時間和空間的總和,既然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產生,那這個「奇點」必然是一個體積無限小(宇宙誕生前還沒有空間)、密度無限大(具有全宇宙的物質,卻沒有體積)、溫度和能量極高的奇異點。
  • 宇宙中的神秘暗物質到底是什麼?大發現顛覆人類的認知
    暗物質幾乎佔宇宙重量的85%,這意味著它是我們所熟悉的組成恆星、行星、人類和其他一切的「普通物質」的6倍。但是沒有人確切知道暗物質是什麼。這種神秘的存在是不發光的,它是極其困難的研究。學者們只能通過暗物質對天體的引力作用來揭示其存在。
  • 宇宙大爆炸並不非宇宙的開始,而是我們認識宇宙的開始
    宇宙膨脹的發現源於觀測,1920年哈勃通過當時最先進、最大的望遠鏡發現遠處恆星的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正比,因此我們發現了就像吹大的氣球一樣膨脹,而氣球中的被引力束縛住的星團與星團之間彼此遠離。由此我們可以反推出過去的宇宙。
  • 中微子將成為解開宇宙未解之謎的關鍵:物質為何存在?
    多年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一直隱在義大利中部的一座深山底下,不知疲倦地從已知宇宙中最冷的立方米中收集最敏感的數據。科學家們正在尋找證據,證明被稱為中微子的幽靈粒子與它們自己的反物質粒子是無法區分的。如果被證實,這一發現將解開困擾物理學家們數十年的宇宙之謎:物質究竟為什麼存在?
  •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它?專家道出真相,存在所有有機物質中
    在恆星中,氫原子融合產生氦,氦宇宙中第二常見的元素,它有兩個質子,兩個中子和兩個電子。氦氣與氫氣共同組成了宇宙中99.9%的已知物質。儘管如此,宇宙中的氫含量還是比氦高出10倍。第三種最常見的元素是氧,含量為氫1000分之一。一般而言,原子序數越高,元素含量越不豐富。
  • 「虛無縹緲」的反物質是什麼?它們是以什麼形態存在於宇宙中的?
    在美國科幻片《星際迷航》裡,太空人把反物質用作星際飛船的燃料,而美國作家丹 布朗在暢銷書《天使與魔鬼》中,把反物質描述成人類目前所知威力最大的能量源,它能以百分之百的效率釋放能量,不造成汙染,不產生輻射。然而,由於未知的原因,當今世界主要由物質構成,反物質似乎並不存在於自然界,正反物質的不對稱疑難是物理學界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 地球是可觀測宇宙的中心?科學家:宇宙一直在膨脹,它沒有中心
    而且銀河系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使得天文學家能夠大致描述出星系的運動,精準描述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距離地球2.5億光年的地方,有個引力異常的區域,科學家稱其為「巨引源」。放大到整個宏觀尺度,包括銀河系在內的幾千萬個星系都被巨引源吸引。科學家剛剛發現它的時候,擔心它會把銀河系直接「打亂」。
  • 宇宙最古老的星系被發現!它刷新了紀錄,年齡直逼宇宙奇點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人類已經可以探知到遙遠的宇宙深處,也不斷發現來自宇宙早期的古老星系,比方說曾經被認為最古老星系的CR7星系。 8億年後的古老星系,這也是當時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最明亮、最古老的星系,當時很多科學家都非常激動,認為自己找到了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
  • 大爆炸、暗物質與宇宙的命運
    宇宙到底是如何構成的?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時間。按照目前宇宙物理學的理論,宇宙起源於一場宇宙大爆炸。宇宙的形成是目前人類的終極問題,對於宇宙大爆炸的探索,科學家們是否已經有答案了呢?宇宙是如何膨脹的?宇宙有可能還會再爆炸一次嗎?暗物質又如何被發現?人類是否將會陷入永恆的孤寂?
  • 宇宙若是一個整體,它在旋轉嗎?
    宇宙沒有管理者,只有法則,可是這套秩序又是如何天然形成的呢?有沒有不遵守秩序的天體呢?它們去了哪裡呢?關於宇宙有太多未知,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是,宇宙作為一個整體來看,是不是在旋轉呢?宇宙中的星系,比如銀河系,是不是在圍繞某個「軸心」旋轉呢?
  • 它可能是宇宙中最幸運的一顆行星,至少人類沒有發現比它更好的!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誕生在海洋,例如深海熱泉噴出孔的周邊就是生命的搖籃,如果沒有液態水,地球就不可能誕生生命。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的體重六成以上是水,並因水才得以維繫生命。「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宇宙中製造水分子氧和氫的物質非常多。如果沒有水,地球的生命就不復存在。例如製造生命體細胞的細胞膜,假如沒有水的「極性」,則立刻四分五裂。
  • 神秘的幽靈,暗物質,如何影響著宇宙?
    如果早期的重子密度很低,那麼在過多中子衰變之前,一個質子就很難找到與之配合的一個中子來構成氦原子,那樣也就沒有如今這些氦了。因此,通過測量今天的氦/氫在宇宙中的比率,我們可以估算出宇宙大爆炸之後的必要的重子密度,從而進一步算出現在的重子數。計算結果顯示,你需要0.05M的重子物質才能最終得到目前已知比率的光同位素。所以只有宇宙總質量的二十分之一是重子物質。
  • 宇宙「南極牆」被發現,長達14億光年,不少於10萬個星系被它包圍
    根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的介紹,南極牆區域內的密度要明顯區域外的密度高,而且從整體來看它的內部存在許多如同絲狀的連接。南極牆就位於銀河系的正後方,與銀河系之間的距離只有5億光年,因此地球上的科學家能夠較為清晰地觀測到該結構。類似南極牆這樣的龐大結構,宇宙中還有其他例子,例如在2003年被發現的「史隆長城」。
  • 浩瀚的宇宙中,暗物質佔據96%的空間,宇宙或受到外星文明操控
    當科學家們深入研究時,他們發現宇宙中的能量大多來自無形的暗物質,而這也為科學家的研究打開了能量之門,因為專家們認為,宇宙中可能存在著大量的高級文明,而人類只是暗物質群落中相對較低層次的物種,讓人類難以發現,這種高級神秘的力量一直控制著宇宙。
  • 為什麼地球是漂浮在宇宙中的?它那麼重,是何種力量控制著它
    但是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地球並不是很重,木星是太陽系恆星中體積最大,體重最中的行星。它的重量大約為地球重量的300倍,而太陽系中,體重最重的還是要屬老大太陽。它的體重大約為190萬億億億噸。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宇宙中的星球都這麼的重,它們為什麼能夠穩穩的懸浮在宇宙中呢?為什麼不會因為太重而不斷的下墜呢?
  • 宇宙大爆炸理論為什麼會被大多數科學家認同,它沒有「缺陷」嗎?
    但是宇宙並不像大爆炸理論所描述的那樣,從宇宙學的尺度來看,宇宙中各型具有高度的均勻性,無論在哪個方向上測量微波背景輻射,人們都能大致得到2.7K這個數字。再者,明確了宇宙的構成是普通物質僅佔4%,真相不明的暗物質佔2396,使宇宙迅速膨脹卻真相不明的「暗能量」佔73%,而且求出相當宇宙膨脹速度的哈勃常數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