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8T帶著全新換代的氫os11一起來了,不過效果似乎並不好,預熱的時候官博就淪陷了,粉絲們紛紛呼籲如果把color os拿給一加一定能做的更好,那氫os好好的挺受極客用戶歡迎的一個系統,口碑怎麼就一下子變差了呢?一加是力求做輕快產品的廠商,不光高刷屏,所有機器顯有超過200克的非常難得,氫os自然也能傳遞出輕快的調性,沒有眼花繚亂挑不過來的系統主題,沒有五花八門的自帶功能服務,沒有一推一大屏的廣告通知,這是輕量化和簡潔,連繫統動效都要加個速,這是快和流暢這些特性,還讓氫os一直自帶極客標籤兒。
如今的形勢似乎是徹底反轉了,MIUI和color os在不受谷歌design規範限制的情況下,愣是拿出了自己完整的設計員,還在圖標,重繪,系統動效等維度不斷進化,氫os反而在迭代當中一步步丟掉了自己的特色,九宮格大圖標桌面是整個卡沒了,為了九宮格取消的Dock欄或應用抽屜都加回去,氫視窗變成大家出廠都標配的負一屏,堅持多年的類原生設計理念已經變成了原生不改我不改地故步自封,連續好幾代的大版本更迭,ui視覺上啊基本沒有變動。其實不光是視覺設計,功能性的布局上,氫os也始終存在一些問題,其實還是輕快惹的禍,除了氫os,市面上其他定製化安卓系統的遵循都是萬基米定律,這和輕快徹底相悖,追求輕快的氫os就應用了做減法思路,凡是ui團隊認為目標用戶不需要的一概剪掉。做減法的過程中,如果遭遇用戶呼聲特別大的功能,究竟是聽用戶的還是無條件服從做減法的思路把功能減掉,所以氫os這幾代以來又陸陸續續加上了一些功能。
氫os增加功能也顯得畏手畏腳,從用戶視角來看就是更新緩慢或拖節奏,比如剛解除語音助手的時候,只加入了基礎功能,卻不提供語音喚醒,那再比如用戶們持續反饋了一年才實現的暗色模式自動化,那這樣一來氫os在功能性方面的布局就徹底是擰巴了,再加上國內不支持Google服務的氫os,直接生搬硬套了從瀏覽器到應用商店的各種服務類app,甚至連廣告位都原封照搬。對普通用戶而言,類原生設計不存在吸引力,ui視覺長得像iOS反而更好理解。看完氫os,一起聊一聊一加8t本身的硬體產品力,劉作虎在發布之前就表示一加8pro沒有改進空間,等於是提前宣判了一加8t的硬體產品力,就是介於8和8pro之間。5g時代,如果手機的產品形態沒有革命性的變化,這樣的機子會越來越少,廠商們比拼極致輕薄早就成了過去式,當其他廠商都在瘋狂堆的硬體搞軍備競賽的時候,一加仍舊在做輕薄機身,當然也是對於輕快的堅守,一加8t的屏幕相比八代提升了刷新率,標配120赫茲,基準素質表現也不錯。
續航充電方面沒有吃上最新的120瓦快充,也不支持無線充電,有點兒可惜,65瓦的原裝充電器採用USB c接口,4500毫安時標準的一天一衝,45分鐘充滿的表現也說不上差,考慮到沒有改進空間的一加8pro,也沒有上120W的充電功率,那新機不上120瓦或許也是一加團隊考量不同產品序列定位之後的結果。一加8t放棄了已經成為家族式設計的後攝中置布局,左上角圓角矩形的一坨設計,少了點一加味兒,主攝配備已經沿用四代產品的祖傳秘方imx586傳感器,日常拍攝的色彩仍舊是一家傳統的淡雅風格。
還記得一加一代最初的定價是1999,卯足了勁兒要做小米在性價比上的對手,那個年代安卓手機連流暢的日常應用都難,輕快就是第一生產力,一加抓的穩,一下子就吸引到用戶了,多年之後,憑藉1999走起來的小米又因為1999難以提升品牌溢價,小米乾脆就換一條長跑賽道,搞家居,賣百貨,還做高性價比,手機市場呢也是改頭換面,現在用戶想要的早已經不止於輕快,而是更全面無短板的體驗,憑藉輕快走起來的一加已經很難再用全是輕快的產品力徵服用戶了,越來越多的人抱怨氫os不講究,埋怨一家拍照差就是這個道理。
作為一個多多少少面向小眾極客市場的品牌,一加的路其實很不好走,海外市場遠水解不了近渴,品牌本身的調性又決定了國內出貨量比不了定位更普適的競爭對手,結合用戶喜歡創新,一加在硬體上總被自家老大哥oppo卡著,想做硬體創新太難了,所以軟體就顯得更重要,氫os才需要做到比現在更好,內憂外患,就看下一步棋怎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