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貓科動物是現代動物裡面比較受人類關注的一類,同時知名度也比其他動物高,其中站在巔峰之上的便是老虎和獅子,它們一個是森林之王,目前僅有6種,分布在亞洲地區;一個是草原之王,最主要的棲息地是非洲,準確地說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另外,亞洲的吉爾森林裡面也生活著一類獅子,被人們稱為亞洲獅。
現代近40種貓科動物裡,無論體型大小,絕大多數的動物顏值都是比較高的,比如雪豹、兔猻等等,但是有那麼幾種卻是例外。
細腰貓無疑是貓科動物中顏值最低的那一類,別說花豹、雲豹等貓科顏值科代表相比,即便是與在貓科中顏值算一般的獰貓、藪貓相比,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過「醜」有醜的好處,那就是能夠躲過許多不必要的災難,比如商業性捕殺,是進入近現代之後,危害野生動物最嚴重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對那些顏值較高的動物,其危害性之大,遠超過了人們的想像。比如在過去的二十幾年間,雪豹就因為被大量捕殺以及棲息地喪失等原因大幅度減少。
關於細腰貓的稱呼
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在網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講的是阿根廷一女子,在野外撿到兩隻貌似野貓的幼崽,出於愛心,女子將其帶回了家,只是不幸其中的一隻後來夭折了。另外一隻「野貓」情況也不是很樂觀,於是女子就帶著它去看獸醫,這一看不要緊,獸醫的話著實讓女子震驚,原來她撿的並不是野貓,而是大名鼎鼎的細腰貓。
後來這則新聞傳回了國內,可能是因為翻譯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是大多數編輯對野生動物並不了解,所以將細腰貓說成了美洲獅或美洲豹。
細腰貓的英文名叫「Jaguarundi」,或「Puma yagouaroundi」,其中「Jaguar」是美洲虎的英文名,而「Puma」則是美洲獅的名字,所以許多對野生動物不了解的人,經常將細腰貓錯認為是美洲獅或者美洲虎的一種就不奇怪了,但是實際上這三種動物在外表上存在非常大的差異。
最簡單的,美洲虎是屬於貓科豹亞科裡面的物種,與老虎、獅子的親緣關係比較近,而且無論是成年個體還是幼崽,只要是普通的美洲虎,身上都有明顯的斑紋,幼崽的顏色要比成年個體深。
美洲獅雖然成年之後身上看起來跟獅子一樣「乾淨」,沒有什麼斑紋,但是其幼崽身上卻有斑紋的,這些斑紋會隨著幼崽的慢慢長大而淡化消失,最終呈現出我們所見到的那樣。而細腰貓幼崽顏色較多,有棕黃色、灰褐色,雖然身上也有不明顯的斑點,但是與美洲獅幼崽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
另外,細腰貓的分布範圍與美洲獅、美洲豹的分布範圍也有一些差異,這三種動物中,美洲獅分布範圍跨度最大,從北美到南美大部分地區都有,細腰貓次之,主要分布在南美,中美洲有少量分布,而美洲豹則主要分布在南美中北部分,中美洲亦有少量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細腰貓的同義名中有一個是「Leoncillo」,翻譯過來就是「半獅」,很好理解,但是實際上細腰貓與獅子的差異非常大,即便是與美洲獅的差異也很大,就顏值一這塊,根本不能同後二者相提並論。另外,細腰貓頭體長50-77釐米,重量4.5-9千克,在貓科動物裡面頂多算是中小型的一類,所以實力方面也不能跟獅子比擬。
與美洲獅同宗,其次跟獵豹的關係最親
根據對細腰貓和其他貓科動物染色體的研究,發現雖然在體型上細腰貓更接近小型貓科動物,但它和美洲獅、美洲虎等大型貓科動物一樣都有著38條染色體,比「小貓」多了兩條,所以科學家們猜測,細腰貓與美洲獅等很有可能就是原始美洲獅在現代一支殘存的後代,早年它們從歐亞大陸上經白令海峽擴散而來,最終發展成我們看到的這樣。
在最新的貓科動物分類法裡面,細腰貓被歸類到貓亞科細腰貓屬裡面,是單型屬,該屬下只有細腰貓這一種動物。從現代貓科動物系統發育樹上看,細腰貓與美洲獅的親緣關係最近,有著相同的染色體數目及類似的基因構造,所以在早年間,它們曾被歸類到「半獅屬」裡面,但是現代分類法中更加細緻和完善,參考了分子學等的研究,最終將兩者分開來了。細腰貓另外的一個「親戚」是遠在非洲和亞洲的獵豹。
小時候很萌,越長大越「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存在這麼一種現象,那就是小時候長得很好看的人,長大了之後反而不好看了,這就是網絡上人們常說的「長殘了」,如果從人類審美上看的話,細腰貓應該就是典型的代表。
小時候的細腰貓長得還是很可愛的,尤其是狐紅色的那一類,就是阿根廷女子撿的那一種,大大的腦袋,勻稱的身材,身上的毛髮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有毛茸茸感和柔軟感,放在整個貓科中,顏值算是高的了。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小細腰貓就越長越難看了,鼻梁骨逐漸高聳,耳朵變得短短的,側臉看起來很是難看。另外,臀部逐漸變大,腰部變細,看起來就像是兩端大中間細,不符合人們的審美。
成年之後的細腰貓,雖說是貓科動物中的一種,但從外形上看更像是鼬科動物,尤其像黃鼬,就是我們常說的黃鼠狼。不過說到細腰貓的顏值,個人認為還是被它的皮毛拖了後腿。細腰貓有灰階和紅階兩個色系,其中灰階的一類更是「難看」,灰褐色的毛髮中夾雜著銀色的雜毛,看上去一言難盡。
因「醜」躲過了商業性捕殺
正如我上邊提到的,長得「醜」也是有好處的,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就是能夠大大減少商業性的捕殺。進入20世紀後美洲動物皮毛貿易達到巔峰,單單是60年代,亞馬遜地區就有15000隻美洲虎被人類殺害。
殺肉取皮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人類熱衷於野生動物的皮毛,尤其是那種看起來十分華麗,摸起來柔軟順手的,更是成為人們攀比,相互追逐的對象,所以雪豹、老虎、豹子等一類擁有漂亮皮毛的動物被大量捕殺。
細腰貓的皮毛不僅不好看,而且質量很差,摸起來質地很硬不柔軟,頂多算下等的皮毛原料,所以在當初皮毛貿易達到巔峰時,細腰貓受到的商業性捕殺也較少,因為沒有誰會花費大量時間去獵取這類「不值錢」的皮毛。
對於細腰貓來說,也算是因「醜」得福了。但是目前受森林砍伐、棲息地喪失、破碎化等原因的影響,細腰貓的生存狀態逐漸變得不樂觀起來,種群的整體變化態勢呈現下降,尤其是中美洲,數量很少。
(原創用心的作品,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科學、有趣的野生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