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JOJO的奇妙冒險》,相信大家對其的印象很大程度上都是體現在了替身使者這一有趣而前衛的設定之中,不同的替身形象和能力塑造了一部又一部相當精彩的冒險故事。而波紋這一設定也只存在於一二部和第七部鐵球的內容之中,那麼為什麼替身使者的設定可以從第三部的阿強一直延續到第八部的四蛋,而波紋卻沒能有煥發第二春的機會呢?
當然在星辰鬥士剛開始的時候,通過老東西來找阿強的對話中便能夠理解,替身的性質是相當於幽波紋的一種,性質上和波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本身也不存在有什麼特別的關係。畢竟波紋是靠呼吸,而替身靠的是精神力(或者用箭戳一下)。
而不少人對第三部的戰鬥系統由波紋到替身的轉變感到有些突兀,但在接受了替身的設定之後似乎變成了肥宅手中的薯片可樂,真香。那麼當初荒木老師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設定上的轉變呢?
其實在一期圈內的專題訪談中荒木老師就有談論過這樣一個問題,原來「扼殺」波紋力量的「罪魁禍首」竟然是荒木老師的責編。在他的認知裡,波紋的設定太舊了。
在小劍看來波紋似乎放在今天而言也依舊沒有過時啊,不知道有多少JO廚跟小劍一樣,在所有JOJO的篇章裡最喜歡的便是老東西的這一部《戰鬥潮流》了(老東西,你的OP最騷了!)。老東西的題材和故事放在今天依舊是非常受粉絲們喜愛的呢,所以波紋的設定太舊這一觀點,或許是當時的JOJO還沒有今天這樣火爆吧。
當然在小劍看來,波紋這一戰鬥體系的設定雖然不算過時,但想要在第二部之後畫出優秀的波紋使者劇情還是比較困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在一二部的波紋體系之中,波紋可以說是為了克制吸血鬼而存在的一個激發人類潛能的超能力。相生相對而言,有波紋使者必然也會有吸血鬼、石鬼面的存在。像第一部《幻影之血》裡頭的DIO也算是誤打誤撞一聲「我不做人了JOJO!」才最終變成了吸血鬼,裡頭還有一個最早被太陽曬死差點幹掉DIO的乞丐,賣毒給DIO的東方人溫青。包括後來殺死二喬老爹飛行員的空軍也是吸血鬼出生,二喬一開始對上的史特雷本身也是波紋高手因為崇尚永生力量而戴上了石鬼面。
這些角色都是非常鮮活的反派角色,只不過後來柱之男的出現,吸血鬼和石鬼面就跟鬧著玩似的。而最終被老東西送上天的卡茲SAMA也已經是吸血鬼一派的天花板,想要再創造出比卡茲還要強悍的反派是很困難的,總不能在第三部實現波紋使者的對打吧。
說了那麼多的波紋,咱們還是要聊回替身這一設定。無疑,替身使者這樣一個元素和戰鬥系統是非常成功的,相較于波紋而言,替身的可創造性要強太多太多,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們腦海中的替身,隨口就能說出來二三十個,包括能力包括用途甚至包括替身使者的名字;而波紋呢?老實說大部分人應該也就只記得一個波紋疾走就沒有其他了吧。
也正因如此,替身這樣一個設定也成功奠定了JOJO系列的靈魂所在,使得無數動漫動畫的後背都在相繼致敬這樣一個有趣的設定。
畢竟荒木老師也曾經說過,修煉波紋能夠延年益壽但修煉這樣的秘技也是會有生命危險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看出:荒木老賊廢除波紋的設定是想一人獨修,他在偷偷練波紋!
對于波紋和替身的設定,你們更喜歡哪一種表現方式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