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報恩》:從三個層面解讀「報恩」的含義及影片的現實意義

2020-12-07 瑾瑜與我

除了向你自己證明你自己,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你自己@瑾瑜與我

貓男爵和胖胖

《貓的報恩》嚴格來說,並不是宮崎駿親自操刀的作品,但作為同為吉卜力出品的影片,還是帶有了宮崎駿老師一貫的崇尚善良的影子。

影片的誕生是因為有一個主題樂園找上宮崎駿所屬的「吉卜力工作室」,想製作一部關於「貓」的主題短片,於是宮崎駿就有了把《側耳傾聽》中的貓男爵放進去的構想。

在一個放學的傍晚,高中生小春在路邊救下一隻小貓,從此開始了一個名為「報恩」的故事。在我看來,影片並不僅僅是在講真正字面意義上的報恩,還有更深層次的關於人性,關於善良和感恩的故事。

這篇文章我將從三個層面解讀一下「報恩」的含義,在第二部分,結合影片談談我對「應不應該有一顆善良助人的心」的理解。

男爵,胖胖和小春從高塔掉落

從三個層面解讀「報恩」的含義

第一層含義:以自我為中心的不懷好意的貓王,假借報恩名義以滿足一己私慾

女主小春因為不顧危險救了一隻橫穿馬路的貓,於是,「報恩」的故事就開始了。小春一開始救下貓王子,是出於善良的本能,她沒想到日後還能有這麼一出「報恩」的鬧劇。

在貓的世界裡,可能覺得老鼠,貓薄荷等就是最好的禮物,於是不假思索的就給小春送去了很多包裝好的老鼠。

後來貓王又以小春不喜歡這些禮物為由,強行讓小春做自己兒媳婦,並且也不和兒子商量就把小春變成了貓。

當小春明確表示不喜歡王子時,貓王的醜惡嘴臉就露出來了:你不喜歡做貓王妃,就做壓寨夫人吧。

看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國王一開始就有著不懷好意的目的,但卻假借報恩的名義,把小春帶進貓王國,就是想把小春佔為己有。

貓國假借報恩想據小春為己有

第二層含義:貓侍女小雪為了報答當年小春的救命之恩

小春小時候在路邊偶遇了飢餓的小白貓小雪,並把自己的小魚餅乾給了小雪吃,因此救了它一命。

小雪將恩情一直記在心裡,在貓國承諾晚上來接小春後,讓她去貓咪事務所找貓男爵,商量解決辦法。在貓國裡,也盡力幫助小春逃出高塔。

這一層面的報恩意義才是真正字面意義上的報恩,而且作為一個穿插的劇情,一開始並沒有在意,沒想到卻是重要的伏筆。

小春用魚餅乾救了飢餓的小雪

第三層含義:文章的主旨所在,不計緣由,發自內心的幫助別人的報恩

小春在馬路上冒著生命危險,還斷了自己的網球拍救下了貓王子月牙,本是出於善心,並沒有想要回報。小時候把自己喜愛的魚餅乾給了飢餓的小雪,也並沒有想要回報。

男爵,烏鴉和胖胖幫助素昧平生的小春,純粹是自身責任感的驅使,也並沒有想要所謂的回報。

《貓的報恩》名為報恩,實際上還是揭示了人性善良這一核心觀點。在宮崎駿有參與的一系列電影之中,我們不難看出,很多電影的主角都是女孩子。譬如小春,是未諳世事的小女孩,不受塵世汙染的存在,自然的成長起來。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就是人性本善。

在他營造的世界中,純真=善良,中間雖然有惡,但惡是難以戰勝純潔和善良的。就像小春雖然在貓王的威嚴下,不得不穿上漂亮的衣服,像貓一樣長出耳朵和爪子,像天一樣高的高塔看似很難走出去。但只要堅持自己的純真,善良終究會戰勝邪惡。

一方面告訴我們人性中的自私貪婪會造成什麼惡果,一方面又告訴我們保持純潔善良終將會了結世間一切汙穢。

貓咪事務所

結合《貓的報恩》,談談我對「應不應該永遠保持一顆善良感恩的心」的理解

應不應該永遠保持一顆善良感恩的心?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是肯定的回答。不僅我們自己需要一顆善良和感恩的心來慰藉自己,整個社會群體也需要善良和感恩的加持來變得更加的可親可貴。

一,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要隨波逐流

著名心理學著作《路西法效應》中有一句話:「每個人都期望別人做點什麼,可是當沒人做什麼的時候,人們就覺得本來什麼也不用做。」

現在的老人在街上摔倒,我們很多人已經不敢去扶了。一是害怕社會輿論,二是害怕被訛。用「路西法效應」來解釋說,就是本來我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因為可能付出的代價太大,所以,現在「扶摔倒的老人」反倒成了一個調侃的話題。當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去扶老人的時候,在人們的認知裡,可能樂於助人這件事本來就不應該做。

當我們善良的心主導我們的手,去做善事的時候,卻被反咬一口。可想而知,不僅主動做善事的人會寒心,知道的人也從此不敢再有善心。

就像小春一樣,本是善意,救了一隻貓。沒想到卻差點變成貓,永遠不能回到自己的世界。對於小春來說,可能有點恩將仇報的意思。但小雪的報恩,貓男爵和胖胖不計回報的幫助,還是讓小春的心重新暖了起來。

救人者終會自救

人是社會群體性動物,從眾心理是人的本能,渴望被社會大多數群體接受的力量會讓一些人甘願做隨波逐流的事情,只求被接納。然而,有時候,我們也可能會為了服從大多數人認可的規則時,而做出損害整體利益的行為。當有人特立獨行,不符合社會常規認識,顛覆了人們認知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認為這個人很難以融入整個社會群體。

因此,我們最重要的是能夠判斷什麼時候該服從,什麼時候該堅持自己的主見。

湖北的疫情告一段落了之後,很多人上街已經開始不戴口罩了。而不戴口罩的原因是:因為很多人都不戴了,而不是疫情已經完全結束不需要戴了。

保持善良這件事也是同理,也許會有很多人說:善良有什麼用,又得不到回報?也可能會有人說:裝什麼好人,別人需要你的幫助嗎?

我們需要有一顆善良和感恩的心,不是為了想要別人的回報,也不是為了大眾的認可。而是,一顆時常保持善良和感恩的心能夠帶給自己永久的幸福感。

小春救貓後經歷的一切可能並不那麼愉快,但她在這過程中遇到的貓男爵和胖胖,還有烏鴉都是那麼可愛。

儘管沒人感激過你的善良,但你依然要做一個善良的人。選擇做什麼樣的人,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

男爵不計回報的幫忙

二,你的善良,要有稜角

儘管我們一再教育孩子:生而為人,應當善良。但更重要的是,善良,也需要有稜角。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之後,給村裡修路,村民找他借錢他也從不提還錢,讓村民隨意拍攝他的視頻以此來賺錢。他做的這一切沒有要求回報,但村民回饋給他的從來都是嘲諷,謾罵,用腳踹他家的門,隨意拿他家的東西。

最近,大衣哥還準備在直播平臺幫鄉親們賣土特產,可以想像,以村民的素質,他做的一切並不會得到感恩和回報。

《士兵突擊》中有一句話:「善良在面對邪惡的時候,總是善良先受傷,善良的人忘記了他全身的武器,而惡人卻不會忘記他們僅有的一把改錐。」

善良的小春,在遇到貓國強勢的送老鼠,貓薄荷禮物時,沒有強硬的拒絕。在進入貓國後,也因為善良的想要打個招呼再走,而被困貓國。

你的善良需要一些鋒芒,不需要多麼鋒利,也不需要多麼剛強,能剛好可以保護好自己便是最好。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一書中寫道:「當我們決定順從別人時,實質上存在一種心理暗示:我們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正是這種心理暗示,使我們有時願意把無原則的寬容當做胸懷,所以不懂拒絕。

不懂拒絕的善良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三,學會感恩,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作為積極心理學中積極人格特質之一的「感恩」,與人們的幸福感有著密切的聯繫。學會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動並能享受這一感動的思想境界。

電影的最後,小春開始早起,為家人做早飯,並對自己目前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學會感恩生活從用心和認真的體會我們「已擁有的」開始。 「未得到的」也許有一天終會變成「已擁有的」,而若不懂得感恩和珍惜,「已擁有的」終有一天會變成「已失去的」。

對自己擁有以外的東西,可能會很羨慕,比如帥氣的男朋友,精緻的外表,好的身材。就像小春會羨慕貓國的生活一樣,但那對於現階段的我們來說,太虛無縹緲了。也許有一天就會像泡沫一樣,無聲的破滅了。

重慶77歲的李大爺乘坐公交時,同車學生李琳主動給他讓了座。本是一件不求回報的小事,但李大爺懂得感恩。事後輾轉找到李琳所在的學校,為她送去了10000元的助學款。

對於李琳來說,可能就是坐車的時候少坐了幾站路,和平時並沒有什麼不同。事了轉身去,從此成路人。但正因為有著善良的心,所以成了一段佳話。

古鐵雷斯曾說:「凡真心助人者,最後沒有不幫到自己的。」

感恩之所以會增加幸福感,是因為我們是在用一顆發現美的眼睛在看這個世界。出色固然讓人歡喜,但平凡也顯可貴。即使現在的自己並不是自己想像的樣子,但時間的長河,會在你的慢慢自律中,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學會感恩,會增加幸福感

結語:

可能這個社會會有冷漠的事讓我們的心越來越堅硬,可能會有很多恩將仇報的事讓我們越來越寒心。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擁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會讓我們越來越幸福。正如宮崎駿王國展現給我們的那樣:純真善良,永遠是我們行走在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品質。

學會有稜角的善良和感恩,我們要承認生活的不公平,磨難和痛苦,同時我們也需要主動去欣賞和發現生活中好的事物。

我是@瑾瑜與我,左手帶娃,右手寫作,專注情感與育兒。歡迎關注點讚,評論交流。

假如你在路上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你會不計回報的幫助嗎?

相關焦點

  • 《貓的報恩》:從三個層面解讀「報恩」的含義及影片的現實意義
    影片的誕生是因為有一個主題樂園找上宮崎駿所屬的「吉卜力工作室」,想製作一部關於「貓」的主題短片,於是宮崎駿就有了把《側耳傾聽》中的貓男爵放進去的構想。在一個放學的傍晚,高中生小春在路邊救下一隻小貓,從此開始了一個名為「報恩」的故事。在我看來,影片並不僅僅是在講真正字面意義上的報恩,還有更深層次的關於人性,關於善良和感恩的故事。
  • 貓的報恩:貓王的報恩只是一條線,小春的變化才是真正主線
    劇中神秘帥氣的貓男爵以及那位胖胖的、神出鬼沒的大白貓,其實就是《側耳傾聽》中的那兩隻貓。影片描繪了一個普通女高中生掉進奇幻世界後的神奇經歷,女主角小春是一位普通的中學生,善良的她從車輪下救了一隻貓的性命,這奇怪的機遇,使她開始變得勇敢、自信起來。
  • 《貓的報恩》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動漫創作中被「雪藏」的佳作
    說起宮崎駿老爺爺,那真的是漫圈數一數二的大佬,而要說他的作品,你肯定會想起《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當然還有最近被某音帶火的《懸崖上的金魚姬》等,但是紅小豆今天要說的不是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影片,而是改編自漫畫家柊葵的漫畫、製作人是宮崎駿、出品公司是吉卜力工作室,所創作的《貓的報恩
  • 日本「貓文化」盛行,以《貓的報恩》為例解讀宮崎駿要傳遞的自我
    2002年上映的《貓的報恩》就是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經典動畫作品,嚴格來說,它不能算是宮崎駿的作品,雖然有著宮崎駿的風格,確實導演森田宏幸拍攝,而宮崎駿是這部影片的製片人,影片延續了電影塑造了一個貓王國,而女主小春就是千萬個普通人中的一員,其實小春也是我們大家的一個真實寫照:迷迷糊糊,做事愛拖拉,喜歡幻想,常常會沒有主見、沒有自我,而貓王國就是現實世界裡的烏託邦,也算是現實世界的對應面,貓也過著人一樣的生活,也有階級制度。
  • 貓的報恩?男子釣魚經常餵一群貓,不久後大貓叼來「禮物」報恩
    並看著這位跟隨進屋的男子,似乎是在請他「享用」……(貓:吃了你這麼多魚,這個送你……)貓真的會報恩?這一幕簡直是現實版「貓的報恩」,老兄拍下的視頻,也是迅速在網絡上熱傳,許多網友紛紛驚呼「太神奇」、「貓還會報恩」……並且,還有許多人「現身說法」,紛紛講述自己遭遇的「貓報恩的故事」:@南方的大雁:在農村長大,窮,真沒什麼吃的,家裡養了一隻花狸貓
  • 《貓的報恩》神隱女孩和貓的故事
    作為吉卜力工作室繼《千與千尋》之後的又一部新作,由新任導演森田裕子執導的《貓的報恩》與觀眾見面。這項工作遵循了《側耳傾聽》的一些設置,由於貓王在之前的作品中空前的受歡迎,這次特別製作了貓王和人類女孩小春的冒險故事。影片講述了一個大膽而緊張的人類女孩小春在《貓王國中的一系列夢境經歷,以及她在經歷了一段美妙而神奇的旅程後自我恢復的故事。
  • 貓的報恩
    某位古人說過,睡與醉皆有罪而不加刑焉,生活本身原來就是意義。好了,說了這麼多今天要帶來的作品卻是另外一個名字,貓的報恩,哈哈哈。《貓的報恩》(貓の恩返し)是吉卜力工作室2002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故事改編自漫畫家柊葵的漫畫。
  •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是不能隨波逐流
    2002年上映的《貓的報恩》(貓の恩返し)是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經典動畫電影。故事改編自漫畫家柊葵的漫畫,由導演森田宏幸拍攝,宮崎駿則是這部影片的製片人。宮崎駿找來《側耳傾聽》的原作者為男爵和胖胖這兩隻貓發展出另一段故事,這個故事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貓的報恩》。
  •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是不能隨波逐流
    由此產生了許多關於貓文學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從文壇巨匠夏目簌石《我是貓》但到綠川幸的動漫《夏目友人帳》,無不折射出日本人對貓的獨特情感。一、吉卜力工作室《貓的報恩》和帥氣的貓男爵來一場大冒險吧。2002年上映的《貓的報恩》(貓の恩返し)是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經典動畫電影。
  • 《貓的報恩》|神隱少女與貓的故事
    作為吉卜力工作室在《千與千尋》之後推出的又一新作,由新導演森田宏幸執導的《貓的報恩》於2002年與觀眾見面了。該作沿用了1995年《側耳傾聽》中的一些設定,由於前作中貓男爵的人氣空前高漲,所以此次特別製作了貓男爵攜手人類少女小春的冒險故事。影片講述了冒冒失失、神經大條的人類少女小春在貓王國的一系列夢幻經歷,並在遭遇了奇妙又不失驚現的旅途後重拾自我的故事。
  • 《貓的報恩》幕後的故事
    那麼究竟《貓的報恩》是如何誕生的,兩者又因何而產生了關聯呢?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貓的報恩》劇照)企劃誕生的契機是一個主題公園的宣傳片《貓的報恩》的企劃最初被提起是在1999年的春天,《隔壁的山田君》製作漸入佳境的時候。
  • 貓的報恩:側耳傾聽番外,宮崎駿愛貓的具體表現,你的貓會這樣?
    貓的報恩:側耳傾聽番外,宮崎駿愛貓的具體表現,你的貓會這樣?前幾天有讀者在評論裡提到了一個叫藍爵的角色,出於好奇,就去查了一下,原來它出自《側耳傾聽》裡面的一個小角色,因為宮崎駿愛貓,所以他再次找到柊葵為其畫了番外,這就是《貓的報恩》。
  • 《貓的報恩》:一次尷尬的報恩,一場奇妙的冒險,一位少女的成長
    最近在補完了《側耳傾聽》以後,又打卡了《貓的報恩》,作為前者的番外篇,後者也同樣秉承著寓教於樂的精神將一出奇妙有趣又平易親切的冒險劇呈現在了銀幕前,故事不長,道理不少,動畫的主題在於告訴我們要把握自我,不要輕易地迷失在渾渾噩噩的日子裡,更不要喪失面對生活的勇氣......這是一部畫面明麗、立意向上的佳作,同時也是一部對青少年成長有著啟發作用的動畫。
  • 《貓的報恩》:變成貓的她終於明白生活能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
    看到宮崎駿和吉卜力工作室很難不聯想到《千與千尋》,《貓的報恩》就是在《千與千尋》上映的次年上映的,因為影片中的男爵和胖胖出現的緣故,這部動畫電影也被稱為是《側耳傾聽》的姊妹篇。《貓的報恩》主人公小春是一個普通的高二少女,雖然影片中沒有特意強調,但是從小春的生活痕跡來看,她和媽媽兩個人生活在一幢兩層樓的房子裡,沒有爸爸的出現。提到單親家庭多多少少都會帶一些負能量,但是在小春身上卻沒有看到被單親家庭這種因素影響,這大概和媽媽的教育分不開。
  • 貓的報恩:你也想撿一位帥氣的貓男爵嗎?
    導讀:《貓的報恩》是吉卜力工作室2002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故事改編自漫畫家柊葵的漫畫作品,豆瓣評分8.1。講述了看上去普通又迷糊的女高中生吉岡春,與她偶然救下的貓男爵的故事……大家好,我是愛看動漫聊動漫的木子動畫電影《貓的報恩》可以說是《側耳傾聽》的番外篇,主角正是《側耳傾聽》裡神秘帥氣的貓男爵以及那位胖胖的、神出鬼沒的大白貓,女主角小春是一位普通的中學生,善良的她從車輪下救了一隻貓的性命
  • 貓的報恩:你也想撿一位帥氣的貓男爵嗎?
    導讀:《貓的報恩》是吉卜力工作室2002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故事改編自漫畫家柊葵的漫畫作品,豆瓣評分8.1。動畫電影《貓的報恩》可以說是《側耳傾聽》的番外篇,主角正是《側耳傾聽》裡神秘帥氣的貓男爵以及那位胖胖的、神出鬼沒的大白貓,女主角小春是一位普通的中學生,善良的她從車輪下救了一隻貓的性命,這奇怪的機遇,使她開始變得勇敢、自信起來。
  • 《貓的報恩》:「馬太效應」下的愛情,是愛情裡最卑微的相處方式
    貓的報恩這個故事就是今天所要解讀的同為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電影《貓的報恩》,2002年在日本上映,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作為宮崎駿老師的另一部作品《側耳傾聽》的番外篇,把裡面的貓爵士也搬進了《貓的報恩》這部影片中。
  • 「宮崎駿系列」《貓的報恩》出自《側耳傾聽》
    《貓的報恩》中貓男爵和小春《貓的報恩》(《貓の恩返し》)是圍繞著女主小春救了一隻貓而發生的奇妙的故事,劇中的貓男爵就是那個無論多危險的時刻都會突然救人於水火之中的存在,而女主也正是在他的幫助下逃過一劫。
  • 《貓的報恩》作品介紹—— 變成一隻貓,不也挺好嗎?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以來的第13部作品——《貓的報恩》。
  • 細數為《貓的報恩》配音的女性聲優
    細數為《貓的報恩》配音的女性聲優《貓的報恩》(貓の恩返し)是吉卜力工作室2002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故事改編自漫畫家柊葵的漫畫。池脅千鶴本劇中為吉岡春配音2003年,主演電影《Jose與虎與魚們》並獲得了第18回高崎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