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蘑菇好乖喲,又大又嫩。」
「哪一個蘑菇不乖呢,早上沾點露水更是水靈靈的呢。」
「管它乖不乖哦,只要能變成錢,我們就高興。」
…………
近日,在野鶴鎮樓子村蘑菇加工廠,村民一邊調侃,一邊用刀削去菇腳上的泥和部分菌絲。大家有說有笑,熱鬧極了。
他們身後,一箱箱剛從基地採摘回來的蘑菇,堆碼成一座小山。
「現在產量多了,完全可以走加工這條路,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樓子村黨支部書記張建蓉笑著說。
2020年,在野鶴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樓子村加大蘑菇種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修建了生產便道和人行道,安裝了滴灌系統。此外,該鎮還安排鎮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和張建蓉到湖北等地考察學習取經。
有了成熟的種植技術,去年,樓子村蘑菇基地喜獲豐收,30畝蘑菇平均每天產量在500公斤以上。鎮裡發動幹部群眾在微信朋友圈銷售蘑菇,但過多的產品難以實現鮮採鮮銷,造成滯銷積壓。
去年6月,樓子村投入100餘萬元建設蘑菇加工廠,12月28日完工投用,蘑菇實現醃製、烘烤、打包銷售,產值、效益明顯提升。
如今,樓子村蘑菇種植已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每天可以烘烤1噸以上,同時還可以醃製3噸左右。」張建蓉說,蘑菇深受周邊區縣市場的青睞,銷路越來越寬,村民種植的勁頭更大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