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8日上午,停靠在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船員中,已有64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2月1日,曾乘坐該船的一名中國香港籍乘客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在郵輪從香港返回日本的途中,日本衛生部門獲悉了這一消息,當即決定對郵輪進行隔離與全面檢疫檢測。自2月4日開始,日本對船上出現發熱等症狀的人員,以及與那名確診的香港乘客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共273人分三批進行了檢疫。
目前,病患已被送至當地醫院就診,其餘共約3700名乘客和工作人員則在「鑽石公主」號郵輪繼續接受檢疫,並需要隔離至少14天。
「鑽石公主」號郵輪由公主郵輪公司(Princess Cruises)運營,該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隸屬於嘉年華(Carnival)郵輪集團。
郵輪在得知曾有病毒感染者搭乘後是否採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3700人在相對封閉的郵輪空間上集中隔離,如何確保疫情不會擴散?如何妥善供應船上人員所需物資?如何為被隔離者提供心理疏導?種種細節無不牽動人心。對於上述問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2月6日、7日連續兩天就相關問題詢問了公主郵輪公司。
「只有當被感染者告訴他人,人們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公主郵輪告訴澎湃新聞,經與厚生勞動省確認,第三批送檢的「是最後一批接受檢測的樣本」,但並未回應此後是否還會繼續對船上人員繼續檢測的詢問。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7日報導,厚生勞動省計劃對仍留在船上的人員進行追加檢測,主要針對一旦感染症狀有惡化風險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者,以及與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但未出現症狀者。加藤勝信則在7日的內閣會議後對記者表示,將通過與那名香港患者密切接觸者分析病毒感染是如何擴散的。
日本檢疫人員上船。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Daxa提供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高級學者阿梅什·阿達利亞(Amesh Adalja)6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在郵輪這樣的封閉空間內,不需要一個「超級傳播者」,病毒就可以加速傳播。
目前,已接受檢測的273人中出現64例感染者,感染率為23.4%。澎湃新聞此前採訪了「鑽石公主」號上的一名日本乘客Daxa,他表示他是2月3日才從網上得知曾搭乘此船的一名香港乘客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但他在當天下午4點時看到「餐廳像往常一樣擁擠,但有船員催促(大家)洗手」。
澎湃新聞向公主郵輪詢問,在知道感染者曾搭乘過「鑽石公主」號後所採取的措施是否沒能及時遏制感染人數的增加?
公主郵輪在回覆中稱,自2月1日得知搭乘過「鑽石公主」號的香港遊客確診感染後,公主郵輪在當天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對尚未登船乘客和船員的限制和檢測,向相關航次運營所在國家和地區的衛生機構通報有可能與疫情有關的信息,增加了船上的消毒頻次,對因疫情而無法出行的乘客提供免費退票,此外,在船上醫療中心申報過呼吸系統相關病症的乘客將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2日,郵輪首席醫療官在第一時間與當地相關衛生機構緊密協作以評估進一步措施;3日,「鑽石公主」號提前結束航程,返回橫濱;4日,郵輪配合日本厚生勞動省對所有與乘客和船員開始檢疫。
不過也有乘客抱怨無法儘快得知最新的消息。美國乘客肯特·弗雷熱(Kent Frasure)的妻子瑞貝卡(Rebecca)7日早上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但肯特在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交談後才得知當天有41名乘客被診斷出感染了病毒。
「只有當被感染的人告訴其他人自己被感染了,人們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肯特說。
2月3日下午6點左右,「鑽石公主」號的廣播通知了船隻到達橫濱的時間從4日提前到了當天晚上8點,但「廣播除了說有檢疫之外什麼都沒有說」,Daxa在他的推特上記錄道。他6日上午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能從船上得到的信息很少。
「自己的房間也不安全「
對於在接下來的隔離期間如何防止疫情在船上進一步擴大,公主郵輪表示,公司的船隻和醫護人員都配備了良好的裝備來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傳播,包括冠狀病毒。目前正遵循國際和地方衛生機構的指導,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比如為客人和工作人員提供口罩;對船隻進行嚴格的清潔和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劑已證實對消滅傳染性疾病病毒非常有效;向乘客和船員宣傳以良好的衛生習慣降低感染的風險;要求乘客和船員在出現任何症狀時立即向船上醫療中心報告。
公主郵輪稱,日本厚生勞動省指示客人留在他們的房中接受(隔離)檢疫,食物和飲料將由工作人員送到他們的房間。仍在履職的工作人員是通過厚生勞動省檢測的,他們也配備了適當的防護裝備,非工作時間,他們被要求留在自己的艙房中。同時,公司稱正與權威衛生機構緊密協作,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最大程度減少傳染性疾病在船上的輸入和擴散。
Daxa從廣播中得知,從2月5日開始,他們被禁止走出房間,早餐會被送到各個房間來。2月5日上午早餐送來了,Daxa告訴澎湃新聞,工作人員送餐時沒有穿防護服,只戴了口罩和手套。
來自中國香港的乘客黃雅曦也在「鑽石公主」號上,6日她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船上有專業的醫務人員,他們對出現感染症狀的乘客處理得非常謹慎。
但肯特告訴CNN記者說,瑞貝卡被確診後,沒有人來給他們共用的房間消毒。他相信自己被診斷出感染病毒只是時間問題。
75歲的美國作家蓋伊·科特(Gay Courter)也是被困在「鑽石公主」號上的乘客,她對CNN稱這是一個「被汙染的監獄」。她的丈夫菲利普77歲,「我們很容易得病……我們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安全」。
為了避免感染,蓋伊甚至聯繫了她的保險公司,該公司願意派一個救援小隊把她從船上帶走。然而,美國和日本政府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日本衛生官員告訴CNN,「鑽石公主」號上的任何乘客在獲準登上陸地之前都必須經過檢疫程序,目前這一程序正在進行中。
蓋伊擔心船上流通的空氣會讓人生病,她害怕自己一旦被感染就難以死裡逃生,「我不想被裝在骨灰盒裡回家」。
「一切並不OK」,Daxa在6日上午對澎湃新聞說道。
會有「解決方案」嗎?
也許,「鑽石公主」號乘客的不滿有部分原因是由於長時間被隔離在相對封閉的船上空間中所產生的。
據報導,「鑽石公主」號1月20日從橫濱出港,相繼停靠日本鹿兒島、中國香港、越南下龍灣和中國臺灣等地。乘客們原本應在2月4日郵輪返回橫濱後下船,但現在他們要在船上隔離到2月19日。這意味著1月20日上船的乘客要在船上連續待上近一個月,而且還是在可能被感染的環境和心理壓力下。
儘管公主郵輪7日在回復澎湃新聞時表示,船上的物資和人力供應是有保障的,新的一批補給很快會被送到船上,包括口罩、乘客所需的藥品、食物等,日本政府也為郵輪提供額外的人力支持。但如何解決乘客的心理問題恐怕更為關鍵。
「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休閒設施。
阿達利亞此前對澎湃新聞表示,14天的隔離會造成心理傷害,這可能會是一段非常難熬的經歷。
2月5日,Daxa在推特上寫道:「我很絕望」。Daxa從各方面聽到了人們的困擾、需求和不安。他自己也對未知的前景感到焦慮,想知道今後通盤的應對措施。「就這樣在船上待14天嗎?10天可以嗎?」他在推特上這樣寫道。
對於還在船上的約3700名乘客和船員,把他們隔離在船上是否是最好的方式?是否可以有其他的隔離方式?他們的心理健康又該如何保障?澎湃新聞也就這些問題詢問了公主郵輪。
對方表示,已在船上增加了電視直播頻道和多語種電影,向乘客提供了多種適合艙房的娛樂活動以及38種不同語言的報紙。乘客也可以享用免費的網絡和電話服務,以便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公主郵輪還在與衛生相關機構協調,爭取讓每位乘客都能擁有固定的戶外活動時間。
2月5日下午,Daxa悶在自己的客艙裡看電影。黃雅曦則主要靠上網和一些填詞遊戲、娛樂活動打發時間。船上工作人員還為她6歲的兒子準備了玩具。
黃雅曦6日早些時候告訴澎湃新聞,「好在我們一家人之間能夠保持溝通聯絡,船上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友善。」但她也表示,隔離的日常充滿未知、憂慮和無盡的等待,很想去房間外面呼吸新鮮空氣。
6日下午,黃雅曦在社交媒體上興奮地寫道:「可以在30分鐘後出去了!無窗客艙(的乘客)會最先出去!」但一小時後,她又發布了一條消息,第一批出去的只有5層和8層甲板的客人,她得等到第二天才能出去了。
74歲的英國旅客亞伯(Abel)比較幸運,他所在的船艙有一個陽臺,能感受到溫暖的陽光,呼吸新鮮空氣。但他告訴天空新聞(Sky News),「那些待在沒有窗戶的內倉的遊客,我無法想像他們的感受。」
同樣來自英國的艾倫(Alan)和他的妻子都在郵輪上,他半開玩笑地告訴天空新聞,「如果我們要在船艙內呆14天,估計會發瘋。如果病毒沒有先感染我,幾天後我妻子很可能先把我推下船了!」 不過他也稱讚船員「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盡了最大的努力」。
和「鑽石公主」號遭遇類似的還有同屬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的荷美郵輪(Holland AmericaLine)運營的郵輪「威士特丹」號(Westerdam)。儘管荷美郵輪在公開聲明中稱「沒有理由相信船上有冠狀病毒病例」,但自2月1日離開香港後,這艘船仍然被菲律賓、中國臺灣地區和日本拒之門外。
「沒人想要我們,」63歲的澳大利亞乘客戴維·霍爾斯特(David Holst)對CNN說,
他認為在過去七天裡氣氛日益緊張,「情況越來越糟,船上的每個人都生活在恐懼中,擔心鈴聲會響,船長會說,『回到你們的船艙,我們正在隔離,船上有一個感染病例』。」
荷美郵輪表示正在與相關各方討論,試圖找到解決方案。「我不知道那會是個什麼方案,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方案。」霍爾斯特說道。
也許,「鑽石公主」號上的乘客對於「解決方案」也有著和霍爾斯特同樣的迷茫。不過,阿達利亞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他相信「鑽石公主」號上的局勢可以逐步控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