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都是今天的哪些省份?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2021-01-13 歷史每天看

最近火爆螢屏的《大秦帝國第三部:崛起》終於首播完結,讓大家不禁又把目光轉移到了兩千多年前的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諸子百家齊爭鳴;吞亡二周,伏屍百萬,一掃六合天下平。春秋戰國的名人軼事怕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先秦的燦爛文化縱是皓首窮經亦是學海無涯。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各位放心,皮醬可不是要像個老學究一樣要給大家科普什麼語文課的文言文,而是要客串下地理老師,聊聊當年的戰國七雄都對應今天中國的哪些省份。

先來說說燕國吧,算是戰國七雄裡面的末流國家,除去樂毅伐齊的曇花一現,燕國能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可能也就是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了。

燕國的疆域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北京、天津、遼寧的全部,朝鮮、韓國、河北、吉林、山西、內蒙古的一部分。所以河北也稱作燕趙大地,燕國的國都曾設在北京,不過那會兒的北京還不叫北京,叫「薊」,並不是現在的天津薊縣,而戰國時期的天津,大部分地區還是海洋。

下麵皮醬再說說趙、魏、韓三個國家,為什麼一塊兒說呢?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劃分是以「三家分晉」這一事件為標誌的。現在的山西依舊會自豪的稱自己為三晉大地,可見趙魏韓三國的疆域都包括山西。

趙國的國都在晉陽(山西太原),前425年遷中牟(河南鶴壁),前386年遷到邯鄲。趙國在三晉的最北邊,直接遭受著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大敗匈奴,趙國的疆域一度延伸至內蒙古一帶。只可惜後來長平之戰,趙國被秦將白起坑殺降卒四十萬,國力從此一蹶不振。

魏國在戰國初期曾是七雄中實力頗為強勁的國家,魏惠王重用龐涓,國力達到鼎盛,疆域大致包括現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可是後來在的桂陵、馬陵兩次東敗於齊,又西喪秦地七百餘裡,南辱於楚,國力開始衰弱。「三家分晉」出了兩大強國,可見三晉實力之強。

有強就有弱,三晉的最後一個韓國就不怎麼樣,山東六國中上來第一個被秦國滅掉的就是韓國,其疆域範圍主要包括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的一小部分。

下面再來說說齊國,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傳統強國了,東方六國的老大,疆域範圍主要就是山東大部,河北南部和江蘇北部。因為山東還有個魯國,所以山東也叫齊魯大地,孔孟之鄉。

齊國的這幾代君王也挺有意思,小學課本裡面都有個「扁鵲見蔡桓公」的課文,其實這裡面的「蔡桓公」就是齊桓公,因桓公午曾遷都上蔡,所以按當時的習慣又稱齊國為蔡國。

齊桓公的兒子就是「鄒忌諷齊王納諫」的齊威王,齊威王的兒子是重用孫臏大敗魏國的齊宣王。有了這幾代齊王的積澱,齊國終於在齊閔王時期達到了鼎盛時期。

可惜齊閔王窮兵黷武,招來燕、秦、趙、韓、魏國五國聯軍國圍毆,最慘的時候齊國就還剩下兩座城池,險些被滅國。山東六國中實力最強的齊國是最後一個亡國的,不戰而降真是窩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楚國疆域遼闊,一度是疆域中最大的國家。傳統勢力範圍控制著湖南和湖北,後來又霸佔了整個長江流域,因此江浙地區一般還是喜歡用吳越來稱呼自己。上圖中天青色域標示春秋時期楚國疆域,土黃色域加上天青色域標示戰國鼎盛時期楚國疆域。

最後皮醬再來給說說秦國吧,秦國最早就是個不起眼的小國家,祖先就是個弼馬溫,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護送平王東遷有功,開始慢慢的強大起來。

秦孝公商鞅變法讓秦國國力空前強盛,歷經幾代先王勵精圖治,終於在秦始皇時期東掃六合,南取百越,北擊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東方六國的領土當然最後都成了大秦疆域,但秦國的傳統勢力範圍主要包括陝西的大部,甘肅東南,所以現在的陝西自稱三秦大地,陝西人還會自稱秦人。

相關焦點

  • 戰國七雄的國都,歷經兩千多年發展,如今來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那麼在古代的七國,他們的位置分別是如今的什麼地方,而他們的首都又是定在哪裡,這些地方有沒有你的家鄉呢?雍城位於今天的寶雞市鳳翔區,鹹陽位於今天的西安西北地區。在秦始皇時期,都城已經遷都到了鹹陽,所以我們如今看到的《大秦賦》都是在鹹陽的都城模樣。而趙姬和嫪毐廝混懷孕後遷移到了雍城修養,當時所住的宮殿,就是前朝曾經的舊都。 有人說現在仍然有鹹陽,但是此時的鹹陽已經不是過去的鹹陽。
  • 「戰國七雄」是只有7個國家嗎?歷史中的多事之秋,春秋與戰國
    在我國歷史中,有一個歷史時間段很是好玩,那便是春秋和戰國,這期間有七個國家被稱為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麼,你知道戰國七雄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嗎?真的只要有7個國家嗎?為了方便大家盤清春秋與戰國的時間線,首先來給大家做個簡單的時間順序排列,據華夏有歷史記載開始: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明、清。而今天說的故事,便發生在春秋與戰國時期。
  • 戰國七雄當時的都城,都是現在哪?
    到了戰國時期,七雄並起,雖然那個時候周王室仍然存在,但是已經名存實亡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實行郡縣制,分封制徹底消亡。不過在後面的漢朝和晉朝也實行過分封制。戰國七雄和周王室的都城在哪兒,現在又是哪些城市呢?
  • 戰國七雄當年的都城叫什麼,是今天的哪些地方?有四個至今都未更名
    戰國七雄,「秦、楚、燕、韓、趙、魏、齊」,是戰國時期實力最強悍的七個政權,了解他們的都城,對了解歷史也有重要的意義。 有意思的是,雖然七雄多次遷都,但是有四個都城的名字,名稱延續至今。 本文就來探討一下,戰國七雄的都城都在哪裡。
  • 戰國時期,除了戰國七雄,還存在哪些大國呢?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雖然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的絕對主角,但是,在戰國時期,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卻遠遠不止這七個。比如大家熟悉的衛國,就堅持到了秦朝建立後才正式滅亡。
  • 戰國七雄都城是今天什麼地方?三個沒改名,一個是千年兵家必爭地
    戰國七雄之楚國:郢都(荊州)就春秋戰國時期來說,在秦國崛起以前,楚國基本上是當時天下最強的國家。楚國在鼎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50多萬平方千米,足足佔了整個春秋戰國時一半的面積。楚前後存在了800多年,先後換了7座都城,不過郢都算是楚國的代表國都。
  •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戰國七雄是怎麼形成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是戰爭與和平交替出現,每一次戰爭都意味著改朝換代,從秦始皇一統中國開始,中國就成了一個大一統國家,不過在秦始皇之前,中國是四分五裂的,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地諸侯佔據一方,自己封王封侯,直至戰國時期,出現七雄爭霸的現象。
  • 戰國七雄都知道,那麼第八雄是哪個諸侯國?有三個答案!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 戰國七雄的地位之爭,從七國的出身,看看誰才是真正的霸主
    說到戰國七雄,很多人都會冒出,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但是這七國你真的了解嘛,他們作為戰國時期最為龐大的國家,影響深遠。但是如果單從周王朝的宗法禮制上來討論七國的地位,又是怎樣的結果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七國論政治地位究竟是怎樣的高低呢?首先應該就是燕國,雖然燕國的軍事實力確實無法和其他幾國相比,甚至說只能是墊底的國家,但是政治地位卻絲毫不低。燕國的第一代國軍乃是召公,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也就是燕召公。
  • 春秋曾經稱霸的越國,到了戰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
    越國是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個霸主,但是這個曾經讓中原各國恐懼不已的強大國家,在進入戰國時期之後沒能被後世列為戰國七雄之一。說實話,在當時無論是從人口、國土面積,越國都是響噹噹的大國,他佔據了今天長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國度。
  • 秦時明月:戰國七雄最強大的將領
    戰國七雄,每一個國家都有深厚的底蘊,哪怕強如秦國,也花費了無數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統一。七個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強大的將領,有一些將領成為秦國橫掃六國最大的障礙。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戰國七雄最強大的戰力。
  • 戰國時候的七雄分別對應現在的哪裡?
    這個時候在西部一直是弱小無助的秦國在秦孝公時期利用商鞅變法,一躍成為戰國強國,南方有超級大國楚國,北方有燕國這七個國家吞併自己周邊小國,大國之間相互攻伐,逐漸形成戰國七雄割據爭霸局勢,今天我們看一看戰國時期七雄各自地盤都是現在什麼地方。
  • 我國這幾個省份擁有兩個簡稱,太特殊了,有你的家鄉嗎
    而我國有34個下行省級行政區,在這34個行政區裡有23個省份。相信很多朋友仔細想一想,都可以說出這些省份的名字。也熟悉每個省份的簡稱,畢竟在我們日常出行時比如在車牌上就會看到車牌上的第一個字,就是所屬省份的簡稱。
  • 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諸侯國是哪個?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大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對於戰國七雄來說,雖然各自的疆域是不斷變化的,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戰國七雄的核心區域還是比較穩定的。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是春秋五霸的延續,戰國初期,春秋強大的國家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有晉國被六卿所瓜分,分成了趙、魏、韓三國,至此,形成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
  • 你知道可以將戰國時期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哪些強國嗎?
    今天,我們的問題是屏幕前的你,是否知道可以將戰國時期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哪些國家的「高光期」呢?」,戰國七雄正式形成為標準的說法。在這一階段中,戰國七雄漸漸形成,如趙魏韓三家於公元前453年完成了實質上的「三家分晉」,田陳氏也已經徹底掌控了姜齊政權,正在積極謀劃篡國事宜,各國為了強大自身迅速吞滅弱國、小國,天下漸漸形成了以戰國七雄為主導的局面。在這一階段裡,晉國卿族魏氏,在其首領魏斯的率領下,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李悝變法」,國力迅速強大。
  • 戰國七雄,到底是哪七雄?
    戰國七雄 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末期(東周滅亡前夕)七個較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無數次兼併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從數百減少到數十。到戰國後期,僅剩下七個實力較強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諸侯國,分別為姬燕、嬴秦、子楚、田齊、韓、趙、魏,合稱為「戰國七雄」。
  • 西周東周、春秋戰國、戰國七雄傻傻分不清楚
    周朝和春秋戰國的關係,在《中國歷史朝代歌》中就描述的很好,「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朝代,分成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其中東周又細分為春秋和戰國兩段。至於七國,是指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秦,即楚齊趙魏韓燕,史稱戰國七雄。
  • 戰國七雄中,各國的第一名將分別是誰?
    戰爭是人類自古以來逃避不了的一個話題,而我國則是歷朝歷代都名將輩出。相比之下,因為亂世的戰爭頻率高、規模大,所以在春秋戰國、三國、隋末這樣的動蕩時代成名的將領比之太平盛世要多上不少。首先,我們要看看戰國時期主要有哪些國家,眾所周知,"戰國七雄"是那個時代的主角,它們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引領了當時的歷史發展,也擁有最多的領土和人才。那麼,我們就來找找這七個國家各自的名將,看看各國的將領中誰最能配得上讚譽。
  • 如果現在是戰國時期,看看你將會是哪國人?
    在華夏民俗文化中,戰國時代的輿圖影響很大——比如《奇門遁甲》一書裡面,就曾專門有一卷講戰國輿圖,並將其和天上的星宿來定位,從而做排兵布陣的依據。並且,在歷史上,很多朝廷在冊封諸侯王的時候,乃至割據政權或者新王朝命定國號的時候,都會考慮從戰國諸侯中選取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