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5日訊(記者 周琳子 林如珏 通訊員 陳高楓 共享聯盟永嘉站 鄭光義)做好一雙鞋,需要哪些工具?裁皮刀、鞋楦、錘子……一個老鞋匠可能會這樣回答你。然而,在奧康,如果你問同樣的問題,可能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黑燈工廠、3D建模、文化賦能設計……作為一家有著33年歷史的老品牌,這家製鞋企業卻越活越年輕。
新製造、新零售、新營銷,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被注入製鞋行當。前不久,浙江首次發布「超級工廠」培育名單,奧康名列其中。然而,無論技術如何更新,模式怎樣更迭,堅守主業,做好一雙鞋仍舊是奧康的目標。
近日,我們來到位於溫州永嘉的奧康國際總部,探究這家鞋企如何越來越年輕。
老手藝遇上新科技
為何在咖啡館中試鞋
有沒有想過,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灰姑娘的待遇,擁有一雙只有自己才能舒適穿著的「水晶鞋」?這一次,我體驗到了。
在溫州,要了解製鞋廠的新動向,找石燕麗「帶路」準沒錯。這位在《服飾導報·鞋世界》從事鞋行業觀察16年的記者,對鞋業發展可謂是了如指掌。於是,我提出請她帶我去看看奧康目前的製鞋產業升級情況,沒想到,石燕麗卻把我約到了咖啡館。「我們先在這兒買鞋,保證給你全新的體驗!」說完,她遞給我了一個神秘的眨眼,仿佛在說:「相信我。」
奧康的定製顧問章雯雯走進了咖啡店,手上還拎著一個拉杆箱。看著這個只有登機箱大小的箱子,我有點犯嘀咕:「這個小箱子,能裝下幾雙鞋?你確定這裡一定有我要的鞋?」
章雯雯笑了,指了指箱子說:「我這箱子裡,只有一雙鞋,但卻是只屬於你的鞋子。」說畢,她便打開了箱子,這時我才發現,這裡面哪有鞋子,只有一臺類似掃描儀的裝置,還自帶了移動電源和平板電腦。
「這是我們的C2M量腳儀,請您一隻腳放在測量臺上,測量完成後再換另一隻腳。」章雯雯說道。也就是話音剛落的功夫,我的一隻腳已經在一條紅光的掃描下完成了3D建模和數據分析,5秒鐘後,另一隻腳的數據也上傳完畢。章雯雯提醒我,用自己的手機掃描平板上的二維碼,保存腳型數據,就可以通過奧康線上門店挑選喜歡的款式了。
「好了,現在只要是你喜歡的鞋款,我們都能按照你的腳型進行定製。」章雯雯說,腳型數據和選定的鞋款數據經過雲計算及大數據分析,會自動生成製鞋數據傳輸給工廠下單生產,一般周期在7~30天不等。
包括奧康在內的一大批鞋企,大多是從小作坊慢慢成長起來的,過去的舒適度依靠的是老製鞋匠的手藝,需要積累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功力,如今通過科學和數據,「舒適」的品質能更穩定。
「定製畢竟屬於增值服務,如何確保需求更大的量產鞋的舒適度?」體驗完定製服務,我拋出了困惑。於是,我們來到了永嘉縣黃田街道的奧康製鞋一分廠,廠區切割機管理員杜榮早已等著我們了。他帶我們到了一排「大傢伙」面前。這一臺臺的機器是全自動鞋面切割機,設計數據導入機器後,自動排版生成切割圖,並通過投影投射切割,對於皮料中個別瑕疵,還能夠識別自動避開。只要2個工人操作它,每天就能生產出800雙鞋面,而且沒有分毫誤差,一次性提高裁斷生產效率35%。
弄潮新製造
「玩轉」智能工廠
廠區內,我們還見到了許多「黑科技」:皮料縫紉工序中,電腦羅拉車代替了傳統縫紉機,工人們只需輕輕操控腳踏板,就能自動完成皮料的縫製工作;在夾包環節,鞋子只用放在智能設備上,機械手可以代替人工將皮料包楦定型,十幾秒完成一個工人十餘分鐘的工作量;僅一根熱容紗就能編織成一整個鞋面,日產量接近4000雙,能生產單雙鞋面重量只有二三兩的飛織車間「無燈工廠」。奧康國際的「高端皮鞋製造智能工廠」項目還入選了浙江省經信廳公示的《2019年首批浙江省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名單》,是首家鞋行業入選企業。
生產用上了新技術,在銷售方面,有哪些突破呢?我們來到了奧康電商一探究竟。
同樣的問題,一天要回答上百次——這曾經是奧康電商客服部主管謝星星的日常,特別是遇上各類電商節,這樣的重複勞動量讓謝星星和同事們一度「招架不住」。好在,如今他們可以去找智能客服組的同事幫忙。11位機器人客服訓練師解決了奧康10家線上店鋪客戶70%的提問,剩下的個性化問題再交由人工客服提供一對一服務。
跟著謝星星,我們在智能客服組參與了一場「客服緊急培訓課」。我們拋出了一連串問題:
「近期客戶詢問尺碼準不準的問題排在了詢問熱度榜的第15位,能不能再給一些新的更精準的回答?」
「已經設置了150條不同的回答模板,包括了第一次詢問、第二次詢問……每次詢問的回答都是不同的。」
「可是還是會有很多客戶沒法得到立即答覆。」
「好的,我再教教。」
答話的是智能客服組客服訓練師李元,她要訓練的對象是「機器人客服」。「客戶對同一問題的問法各不相同,我們要做的是把客戶的問題轉化為機器人客服能『懂』的意思,再匹配適合的答案。」李元介紹道。
我們翻看機器人客服的「大腦」——「鞋內是否加絨」有73種回答;「能不能便宜點」有102種答案……「怪不得我在網購時,時常分不清自己面對的是人還是機器。」我們打開了奧康國際官方旗艦店,故意刁難地輸入:這鞋穿得暖嗎?「客服」立即回覆:這是四季款式,現在就可以穿。我們回覆:很聰明噢!
談話間,直播間正在熱鬧開播。僅僅在奧康電商這一樓裡,為了不同平臺的銷售需要,搭建了4個直播間。
主播圈圈熱情地邀請我們加入直播體驗。我看著網友們的問題和不斷更新的銷售數字,那邊,奧康直播的市場人員關注的卻是網友們的評價動態。「直播不僅有直觀帶貨作用,還能快速獲得市場反饋,讓原本單向的產銷機制有了更多的互動。」奧康電商本部總經理徐葉飛說。
直播帶貨,如今已經成了奧康的重要銷售渠道,更成了奧康的全員行動。今年3月24日,為了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奧康國際集團董事長王振滔帶著1317名終端員工做起了直播。這次大膽的「千人直播」嘗試,讓奧康登上了當日微博熱搜話題。直播開播不過兩小時,總觀看人次突破46.8萬,點讚量突破千萬次。耗時15小時的直播,觀看人次達到228萬,當次直播銷售達到2019年「雙11」直播銷售的6.5倍,當天品牌天貓、淘寶總銷量是同期2.6倍。
打破次元壁
設計中心就像主題公園
銷售的反饋信息眨眼工夫就會被傳送到奧康產品研發中心。我們決定去看看這個「研發設計大腦」。
科技感爆棚的鋼鐵俠、蜘蛛俠……各式炫酷的手稿和電影海報式的廣告牌,進入奧康產品研發中心,我一時以為自己到了漫威主題公園。「這是我們最近與漫威聯名推出的漫步系列。」奧康產品研發本部男鞋休閒組組長林松介紹道。最近兩年,奧康的聯名嘗試一直沒有間斷,僅去年就先後聯名日本「精靈寶可夢」,聯合人民日報新媒體發布「70而潮」紀念款戰靴,聯名「山海瑞獸」推出國潮鞋款,讓老品牌走進了更多年輕人的視野中。
「打破次元壁」, 讓年輕人打動年輕人。在奧康設計中心,我發現,這裡的設計師們,一水兒的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設計師翁京瑞今年25歲,她告訴我,自己現在每天會花大量的時間關注全球的文化、文創產業的新動向,同時,還會主動了解自己的同齡人以及更年輕的群體每天在關注什麼、追逐什麼。「要在市場上俘獲年輕人的心,就要投其所好。」翁京瑞說。
與此同時,奧康還與國內外不少獨立設計師建立了溝通機制。不久前鞋類設計師朱哈哈(朱玲皓)將中國色彩與古典作品《山海經》相結合,完成了與奧康的合作,推出白澤、九尾狐、鸞鳥和文鰩魚四款鞋,分別關聯著「百曉除厄」「天下大穰」「成於家室,我都攸昌」「自鳴而歌天下和」四個流傳千年的奇聞異事,並帶著作品走進故宮走秀。
「這些合作是奧康與時尚流行元素的進一步碰撞。」奧康國際副總裁羅會榕表示,「未來奧康將立足於年輕化、時尚化的產品設計,為更多的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