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追求強群是正常的,有蜂才會有蜜;蜂如果不多,採集的蜂蜜就少,甚至沒有。但是我們曾經討論過一個問題:養蜂雖是為了取蜜,但是先養蜂還是先養蜜這個問題一定要區分開。強群可以增產,但是不合理的偽強群不但不能增產反而會增加養殖成本和管理精力,問題非常多。在聽蜂之語看來,偽強群還不如蛋群。那麼,哪些情況是偽強群呢?
一、分蜂熱的強群。
中蜂群到了一定規模很容易產生分蜂熱,造成分蜂熱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蜂王能力,蜂箱空間,環境,中蜂習性等。蜂群一旦發生分蜂熱,再強的群都沒用,是典型的偽強群。就好比一個在鬧內訌的球隊,怎麼會有戰鬥力來打贏比賽呢?
二、過完分水嶺的強群。
強群到底強不強,不僅僅是看脾數,還得看蜜蜂的採集能力。我們知道,一群蜂最佳的採集時期是適齡蜂足的時候。在夏季,由於工作量大,工蜂的壽命只有四五個月。如果大量適齡蜂在蜜源季來臨之前過早的繁育出來了,結果到了蜜源時期已領開始衰退,採集能力就大不如以前了。這種沒有嚴格和蜜源期掛鈎繁育出的強群,只是增加了消耗量,卻提高不了蜂蜜產量,是典型的偽強群,盛極必衰。所以說,繁蜂一定要根據蜜源把握時機,意蜂更是如此。
三、超過六脾蜂的強群。
中蜂群,一般來說六脾蜂為最佳強群脾數,少於這個數量蜂不足,多餘這個數量會引發蜂熱的情況,採集的效率會降低,看似七八脾蜂,其實卻是偽強群。當然,聽蜂之語不否定會有多於六脾蜂照樣採集能力強的這種個別情況。
四、箱小脾多的強群。
中蜂強群一定要用大箱。蜂群體量越大,中蜂對環境的要求就越高,箱子太小,住的不舒服,蜂熱,分蜂,逃蜂就馬上會出現。
五、餘熱未退的強群。
所謂餘熱就是分蜂的餘熱,很多養蜂人中蜂分蜂了一次後,還有三四脾蜂,這三四脾蜂數量其實對於中蜂來說不算小群,結果不管是新王還是老王,蜂群繼續造王臺,繼續要分蜂,這就是分蜂餘熱沒消的情況。
六、蜂王衰退期的強群。
蜂王衰退,能力下降,此時蜂群內部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蜂群開始進入調整階段。戰鬥力急劇下降。
總的來說,由盛轉衰的強群就是偽強群,發展前途遠不如兢兢業業在發展的蛋群。有的時候,對於中蜂來說,當蜂群需要逃跑或者分蜂的時候,如果人為刻意阻礙,蜂群就感覺是受到了壓制,總是不安分,很不積極。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注意過沒有:當一個中蜂群一直想逃,如果沒能如願,蜂群的表現就總是好不起來。一旦成功逃了以後,再接回原箱,它們卻表現得比逃跑前要積極很多了,而且很快就回歸了正規。聽蜂之語不知道這種現象具體是什麼原因,只能把這種情況描述為「逃一逃,更健康」,也許這就是中蜂的特殊習性吧。
養中蜂,順應蜂情才有收穫,不應強勢而為,不為強群而強群,蛋群照樣收穫滿滿。
如果您有更多補充,歡迎留言分享,文中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