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居裝修風格越來越多,特別是廚房裝修,很多細節上,都在不斷的變化更新。
一些「網紅家居達人」家的廚房,更是令人羨慕不已,於是不少人開始盲目跟風,追隨新潮流,而不考慮到自家廚房的具體情況。
結果等入住後,才發現並不好用,吃了啞巴虧。這篇我給大家總結出這10點,裝修前一定要考慮清楚。
1、櫃內垃圾桶
近幾年開始流行櫃內垃圾桶設計,主要原因是,大家更注重廚房的整體美感,以往紅紅綠綠的塑料垃圾桶的出現,會大大拉低廚房顏值。
於是就有家居達人把垃圾桶隱藏在櫃內,一開始大家覺得這個方法太妙了,廚房再也不要看見髒兮兮的垃圾桶了。
也越來越多人家開始模仿,有些是安裝在水槽櫃,有些是專門用櫥櫃來做垃圾桶櫃。
但是,入戶使用後,就能感受到櫃內垃圾桶的麻煩。因為每次丟垃圾都要打開一下櫥櫃門,能直接拉出來還好,像第一種先開櫃門再拉出垃圾桶的方式,真的太麻煩了。
做飯的時候時候,也很難一手拿著垃圾,一手開櫃門。同時,櫃內垃圾桶到了夏季,只要有一天不扔垃圾袋,其他櫥櫃都能聞到臭味,還會滋生小飛蟲和蟑螂,實在是得不償失。
想要垃圾桶不影響廚房美觀,選擇好看並且實用的垃圾桶,才是正理。
比如這種日式的分類垃圾桶,有乾濕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三個分類,可以直接放在櫥櫃和冰箱縫隙間,顏值高有質感,底部帶滑輪,可以隨便移動也能固定在一個位置。
日式分類垃圾桶設計也比較高,改變以往彎腰丟垃圾的方式,更人性化,帶蓋設計也減少異味的產生。
如果覺得廚房比較小,沒有空間放這麼大一個垃圾桶,還可以選擇壁掛垃圾桶。
白色的設計,簡潔清爽,重要是,不僅是帶蓋子,而且蓋子正反兩個方向都可以打開。
洗菜或者做飯的時候,不管你站在哪個角度都能開蓋丟垃圾,超便捷。
2、櫥柜上翻門
大多數人家吊櫃都是平開門,不過有些開發商和身高較高的人家,會做上翻門。
上翻門做成玻璃門樣式,會很提高櫥櫃顏值,有不少小夥伴盲目跟風,照搬回自家廚房。
實際上,上翻門吊櫃用起來真的很不方便,除非家裡人身高都很高,否則翻上去打開後,再想關閉,踮腳伸手都不一定夠不著。
而且即便做上翻門,吊櫃也不建議用來放餐盤和過於沉重的物品,防止發生櫃體變形甚至脫落。
3、雙水槽
在裝修之前很多人會想,兩個水槽肯定比一個方便,一個洗一個放,總比單水槽要多出一個功能。
其實有過使用經驗的人都知道,雙水槽的使用頻率高的還是大槽,小槽幾乎不用,甚至連瀝水的作用都用不上。
但是因為雙槽,會導致兩個水槽尺寸都比較小,洗鍋的時候,大的炒鍋和湯鍋都放不進去,只能一個手拿著一個手洗,洗完還發現被濺一身水。
雙槽還導致一個問題就是,水槽清潔起來麻煩,比普通的大單槽,多出幾個清潔面。
因此裝修的時候,更建議安裝一個大單槽,能一次性放下家裡的碗盤鍋具最好,洗碗都會覺得很爽。
大單槽也並不用擔心沒法瀝水,只需要放上一個瀝水捲簾即可,表面是矽膠,內部是實心金屬,平時可以用來瀝水,放上砧板還能用來切菜。
不用的時候捲起來,水槽空間完全不受影響,實用靈活~
4、不合理的高低臺
現在不管是裝修公司還是設計師都會告訴你,廚房一定要做高低臺,高低臺理論上來說,是比全部做成一樣高度的廚房更方便使用。
但是對於過小的廚房,高低臺,只會讓廚房顯得更侷促擁擠,不美觀。
高臺和低臺之間也最好不要離灶臺太近,否則像上圖這樣,炒菜時放鍋都不方便。
同時建議大家,如果做高低臺,請提前想好家裡到底是誰在廚房待得時間最長?最好是能把高低臺設計得適合家中兩個人的使用高度,否則做了高低臺效果也並不大。
給大家一個高低臺的數據參考:高臺高度=身高/2+5~10,具體還要參照自己和家人身高。
5、櫥櫃做拉籃
櫥櫃做拉籃,是近幾年你會不停聽到的櫥櫃裝修方式。做拉籃,一方面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使得櫥櫃空間利用率提高;另一方面,拉籃似乎比普通櫥櫃更顯高級。
而用過拉籃的人都知道,拉籃本身五金軌道都比較大,特別是拐角拉籃,本身佔用了不少櫃內空間,並不實用。
普通的放碗盤的拉籃,除非是非常規整的餐具,否則還是很難放置。我家就是這種拉籃,一開始還嘗試豎立放置,嘗試很久不好放,最後只能把碗盤平放在拉籃裡。
而且搞笑的是,只要疊放超過四個碗,一開拉籃,碗必倒。。。
調味品拉籃就更難用了,一開始還可以全放拉籃裡,但是炒菜的時候,就要不停的打開拉籃,用完後再一 一放回。
而且每一次做飯都要整理一遍,實在是太麻煩了,久而久之調味品還是會堆放在檯面上。
因此像常用的調味品,不如直接在檯面上放一個旋轉收納盒,把各種調料都收納在裡面,用的時候轉一下就能拿到,更便捷方便。
想要提高廚房臺面的整體整潔度,還可以用統一的油壺,更換掉難看的大肚瓶,調味品就能直接放檯面上,也非常美觀。
不管是旋轉收納盤還是統一油壺,都很方便清洗,用再久也能保持乾淨。
而一旦安裝拉籃,就不要有清潔的想法了,根本無從下手。拉籃價格還十分高,也很容易壞,安裝前要冷靜考慮,不要只看表面。
6、設置吧檯
很多時尚的家居達人家,廚房還會設置一個吧檯,平時可以坐在這裡喝喝東西什麼的。
不過,對於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能窩在沙發裡,誰會坐在冰冷的椅子上呢?
所以,即便跟風設計了吧檯,最終,吧檯也會變成一個雜物區,上面擺放著紙巾、水果、雜物、水杯等等。
不如把這部分預算用在餐桌或者餐邊柜上,更實用,也更符合普通人家的生活習慣。
7、隔板
不少家居達人喜歡在廚房安裝隔板,擺放喜歡的杯具、餐盤、常用的小鍋以及雜糧乾貨等,給普通的廚房,帶來琳琅滿目的感受。
但對於懶人來說,我勸你,真的不要做。先不說廚房油煙,很容易把隔板以及擺放的物品弄髒,需要經常清潔。單就說日常保持整齊,對很多人來說,都不太容易做到。
身邊一個廚房做隔板的朋友吐槽:想拆掉隔板吧,牆面會留幾個孔,不拆吧,放啥都容易髒,進退兩難。
其實,廚房物品收納,儘量能放抽屜放抽屜,能塞柜子塞柜子,少在牆面或者檯面上擺放,一來減少雜亂感,二來不會有油煙附著。
放櫥櫃內收納,就比較簡單了,也有很多的收納盒可以選擇。其中比較實用,空間利用率比較高的,是這種細窄又很深的滑輪收納盒,鍋具、鍋蓋、廚房工具、雜物都能收納,帶滑輪抽拉出來也輕鬆容易。
8、櫃門凹凸紋理
櫥櫃門做凹凸造型,在一些家居雜誌上,看起來十分有高級感又好看。
可如果自己家也這樣裝,最多十天半個月就要擦一次櫃門。倒不是說有多髒,而是死角太多,不經常擦,時間久了,死角位置汙漬根本就擦不掉了。
同時也不是很建議櫥櫃和抽屜做很大的把手,都是衛生死角,直接裝隱形把手櫃門,一下子能少做好多家務。
9、動線布局不合理
大家都知道廚房不管啥布局,洗—切—炒動線一定要流暢,這樣即便是小廚房,也能保證做飯的時候,不會凌亂擁擠。
但是,也必須要注意的是,洗和炒之間距離也不能太短,如上圖這種設計,水槽和灶臺兩邊有很大空餘,中間切菜區卻放不下砧板,就大大浪費了廚房的空間,還很不方便日常操作使用。
建議儘可能的讓切菜區空間充足,水槽和灶臺靠近兩側安裝,把零碎空間整體化,廚房才更實用。
10、插座太集中
廚房插座要多留,基本已經成為裝修常識。可在留插座的位置上,很多人根本不看自家廚房情況,直接照搬。
比如插座只集中安裝在備菜區,就會導致該位置小家電集中,擁擠雜亂,稍遠一點,用電就不方便,其他位置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是L型或者U型廚房,除了灶臺區,建議其他區域都適當增加插座,便於做飯過程中靈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