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的俗語,而且很多人都會隨口來上幾句,俗語都是以前農村人根據自己的經驗閱歷總結出來的,言簡意賅,具有深遠的意義。
比如老人言:「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了頂白布」;「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四寸多,五寸少,七寸八寸很難找」;「做官的兒子不如討飯的丈夫,孝順的女兒趕不上半路的夫妻」;「家有三件寶,瘦田醜妻破棉襖「等等。
今天主要來聊聊這句俗語:「豬來窮,狗來福,貓兒來了頂白布。」
」豬來窮「
這個主要是講豬的性格,因為豬是比較好養的,只要圈養著它就行了。
因為豬都是好吃懶做,再也沒有其它的事情了,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生活好不樂哉,所以豬被人們打上了好吃懶做的標籤。
人類如果像豬一樣在這個社會估計會被餓死,所以豬來窮說的就是人不能像豬一樣好吃懶做。
有句俗語叫:「養子不讀書,不如養頭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人們稱豬是「黑煞神」,來到誰家都要遭殃,因為老年間種地沒有化肥,豬可以產糞,但由於吃得比較多,甚至是一頭豬比一家人吃的都多,豈不是要將糧食吃空嗎?因此,誰家有豬來,那便是黑煞神來到此家了。
其次,還有一種說法,豬的性情比較懶散,吃了睡睡了吃,一天嚎叫總想吃,一般是睡不醒吃不停,那麼這個窮便是和懶惰引起的。
「狗來富」
狗本就是忠厚、善良、勤勞、惹人喜愛,所以狗來代表著交好運。其次,還有一種說法,狗不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夠看到的東西。
提起狗人們便想起哮天犬,說狗能嗅出我們的運道,當狗狗來到我們家裡,便是證明這是個好地方,福運不斷。
狗是很有靈性以及忠厚的動物,對於家人言行舉動都能分辨,自古曰「狗不咬新女婿」之說,那便是因為有靈敏的嗅覺,它可以感受到家中所有事情的變化,能嗅查出圖謀不軌人的善和醜,會隨時做出反應。
狗能來,說明人善,在農村多數人家裡都會養只狗來看家護院,像狗又不嫌家貧,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只要一天有口吃的,有個遮風避雨的窩,狗都會忠心耿耿的跟著你就,總會對主人不離不棄。
」起得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就是說狗的勤勞,只要有生人就會狂叫起來以引起主人的注意,也許又從狗的叫聲「汪汪汪」其諧音取興旺之意,代表著家庭旺旺。
就像是經營一個家庭,先是要對家有無限的忠誠,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困難都要對家人不離不棄,再有就是要好好工作、努力掙錢,承擔起照顧一家人的責任,意既是狗的到來有好運。
「貓兒來了頂白布」
在現實生活裡,貓比較粘人,大家都非常喜歡,因為喵喵地叫著給人很軟綿綿的感覺,聽著它那麼溫柔的叫聲就很像要抱抱它。
在個性中貓咪其實是很安靜的,狗狗有的時候就很容易興奮,而且很情緒化,所以大家就非常喜歡貓。
在農村貓都是農民主動領養的,因為貓是可以捕捉老鼠的,貓可以使家裡的糧食減少到不被老鼠破壞,人們很少會養跑來的野貓,這是因為老輩人認為留養野貓沒有好的事情,預示著壞事要來臨,家裡即將有白事要發生。
還有一種說法,貓會在生理需求的一段時間莫名其妙地大叫,聲音聽起來比較悽涼,老人們都會把它認為是哭喪,預示著家中將有人病逝,家人要披麻戴孝或者是發生不好的事情。
按照科學解釋,貓晚上嚎叫並不是預示所謂的要蓋孝布,而是貓咪在叫情,在召喚吸引自己相思的貓,這是貓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其實,這裡的貓指的是「貓頭鷹」的貓,因為貓頭鷹進家宅說明家中會有人過世,所以才說「貓兒來了頂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