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秋鬥」後的臺灣社會 還會是民進黨的《1984》嗎

2020-12-09 臺海網

來源:華夏經緯網

作者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博士生 羅鼎鈞

每年深秋11月底之際,臺北街頭都會聚集一群為爭取勞工權益的遊行活動,這就是行之有年的「秋鬥」,全稱就叫做「秋天鬥陣行」(閩南語意思為秋天一起走),往年一般只有數千人參加,但在今年11月22日的「秋鬥」規模卻是空前之多,共有超過5萬名民眾參與其中,更是30多年「秋鬥」遊行的第一次,因為這場遊行集結了國民黨、臺灣民眾黨、新黨等島內40多個政黨及團體,他們主要的訴求分別為「勞工與食安」、「環保與教育」以及「土地與言論自由」三大支遊行隊伍,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民黨首次作為在野黨參與「秋鬥」遊行活動。若再從這三大訴求進行分析就可以發現過去四年半載裡的日子裡,說句實話臺灣真的把過去積累40載「亞洲四小龍」之首的紅利全部用完花光殆盡了,從政治制度、言論自由、食品安全到教育環境基本上是全面崩盤,以下就從此次「秋鬥」的亮點和訴求談起。

首先,在臺灣客觀介紹大陸和公正報導的中天新聞臺都被迫關門大吉,「綠色恐怖」之下的「綠色獨裁」早已深入臺灣媒體社會每個角落。「秋鬥」前中天新聞臺果不其然被民進黨當局的「傳播委員會」以7:0方式否決換照,意味著中天新聞臺將從有線電視頻道52臺上消失,即使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親上火線說明但也於事無補,因為從自導自演的聽證會上就早已預知關臺是遲早的事,因此這次「秋鬥」場合上蔡衍明和中天新聞臺全體員工無不一同站出來發聲,因為臺灣所謂的「言論自由」早已死亡,只有民進黨說的言論才是真正的言論,其他反對民進黨的言論和客觀報導既紹大陸的都必須要予以封殺抹黑甚至消失,這就是今日現實的臺灣輿論環境「逢中必反」到了極致。在「秋鬥」遊行現場不只中天新聞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上街外,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作為報紙競爭對手的《聯合報》前發行人王效蘭,頂著年近80的高齡站出來與蔡衍明站在一塊,王效蘭肯定蔡衍明「很有勇氣」,她直言民進黨當局的做法太令人生氣了,想把蔡英文辦公室踢掉。臺灣兩大媒體集團負責人站在一塊,只因為他們都對無能的民進黨當局做了嚴格的監督報導,由於報紙並無換照問題,但是電視臺卻有「衛星廣電法」的限制,所以民進黨當局就用這個惡法不予中天新聞談換照,對於其他媒體反對的聲音,則利用綠營媒體和網軍輿論不斷進行反駁將黑的說成白的,試圖就是要掩蓋自己「綠色獨裁」的事實。

其次,在食品安全方面竟然在不與臺灣民眾與民意代表溝通監督的情況下,直接用「行政命令」開放還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和美國牛肉進口至臺灣,全臺民眾只能逆來順受的吃進肚子裡而沒有拒絕的權利。因此這次「秋鬥」中許多參與者扶老攜幼全家大小隻想跟民進黨當局說咱們不甘當美國的看門口馬前卒,為何我臺灣的下一代得吃到含有瘦肉精毒素的「美國豬」。但是民進黨當局真的會聽到會做出反應嗎?想起來都是非常困難,因為國民黨「執政」縣市裡透過各「地方自治職權」進行修法,禁止美國豬美國牛進入各縣市中小學,但是民進黨當局卻想利用「全面執政」的優勢將修改「地方自治法規」限縮各縣市在食品安全上的法令修訂。如此可惡的做法也只有民進黨當局做得出來。

其三,「秋鬥」人數創新高藍營大咖出盡鋒頭,社會社會各界要求蔡英文下臺和蘇貞昌下臺的聲浪不斷迴蕩於臺北街頭,但事實上綠營卻依舊我行我素事不關己,因為民進黨當局構建的《1984》早已逐步到來且付諸執行。即使中天新聞臺和國民黨等團體的聲援加入集結至「秋鬥」行列之中,但是這三大訴求和聲音對於民進黨當局來說也只是耳邊風,綠營媒體政論節目更直接諷刺「秋鬥」人少到不行試圖模糊焦點。蔡英文更在所謂「亞洲自由民主聯盟」第十三屆大會開幕致詞中表示民進黨當局於「打假信息」結合民間社會力量一起合作,以減輕「信息疫情」對臺灣社會所造成的影響,並實際稱讚「臺灣事實查核中心、Cofacts真的假的、g0v臺灣零時政府、MyGoPen、臺灣民主實驗室、IORG、假新聞清潔劑Fake News Cleaner和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等民間組織在打擊假訊息方面的貢獻。孰不知八的臺灣民間社團只不過就是民進黨外圍網軍和社團,就是要為民進黨發生辯護帶領輿論導向的。加上「黨產會」、「促轉會」、立法機構、監察機構、「中央選務機構」到「傳播委員會」等等機構人馬都被綠營政客全面掌握住,配合民進黨政客、網軍和媒體的三合一配合之下,民進黨的構建下的《1984》「綠色獨裁」社會早已出現,即使反對者反對的再大聲喊到聲嘶力竭,民進黨依舊對「秋鬥」視而不見。

回歸到《1984》這本長篇政治小說,書中大洋國「真理部」從事篡改歷史工作的外圍黨員溫斯頓因為在工作中逐漸對其所處的社會和領袖「老大哥」(Big Brother)產生懷疑,並與另一位外圍黨員裘利亞產生感情,因而成為思想犯,在經歷了專門負責內部清洗的「友愛部」的思想改造之後最終成為了「思想純潔者」,這彷彿不就在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竄改真實的歷史般,同時利用媒體網絡輿論對臺灣老百姓進行洗腦漁民教育,最終形成一個讓人們感到恐怖的世界,那就是在一個社會中,作為獨裁者的民進黨當局為追逐自身權力為最終目標,人性被強權徹底扼殺,自由被徹底剝奪,思想受到嚴酷箝制,人民的生活陷入極度貧困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變得單調乏味的循環。書中的描述的現象,不就是當今臺灣社會的現在進行式嗎?最終臺灣社會,還有多少個清醒者能夠對抗民進黨當局的違反亂紀和「獨裁統治」呢?

清醒吧!臺灣同胞們!「秋鬥」後的臺灣社會,需要更多良善的力量和聲音發出來,不能再讓民進黨當局胡作非為了。

相關焦點

  • 臺青:「秋鬥」後的臺灣社會 還會是民進黨的《1984》嗎?!
    但是民進黨當局真的會聽到會做出反應嗎?想起來都是非常困難,因為國民黨「執政」縣市裡透過各「地方自治職權」進行修法,禁止美國豬美國牛進入各縣市中小學,但是民進黨當局卻想利用「全面執政」的優勢將修改「地方自治法規」限縮各縣市在食品安全上的法令修訂。如此可惡的做法也只有民進黨當局做得出來。
  • 臺灣30年最大規模的「秋鬥」遊行,民眾高喊:蘇貞昌下臺
    近幾年因動員量能不足,臺灣「秋鬥」遊行前年僅以記者會形式舉行,去年更直接停辦;今年因為搭上反「萊豬」以及中天新聞被關臺的議題,加上國民黨、臺灣民眾黨等藍白陣營政黨參與,讓「秋鬥」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也讓民進黨當局上下不敢忽視。
  • 臺灣「秋鬥」今登場 現場民眾高喊:蔡政府下臺
    原標題:臺灣「秋鬥」今登場,現場民眾高喊:「蔡政府下臺」!【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11月22日消息稱,島內「秋鬥」遊行今日(22日)下午1點在臺灣凱達格蘭大道登場,臺灣民眾已開始集結,高舉旗幟。現場民眾高喊,要求不顧食品安全的「蔡政府道歉、下臺」。
  • 島內「秋鬥」:蔡英文,下臺
    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遊行22日下午登場,為抗議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含有瘦肉精的豬肉)、關閉中天新聞臺,激起民眾怒火,現場有數萬人聲援,民眾高舉旗幟,高呼「蔡英文下臺」。參與「秋鬥」的臺灣民眾表示,「秋鬥」上街是對民進黨當局施政敗壞開的「第一槍」,未來將有更多人民百姓起身反抗,要向傲慢蠻橫的民進黨當局發出強烈不滿的聲音。踐踏民意 傲慢的民進黨還能騙多久?
  • 罹癌的唐慧琳抱病參加秋鬥遊行,批民進黨「話都不讓你說」
    島內民間團體與中國國民黨、臺灣民眾黨等在野政黨昨動員參加秋鬥遊行,從臺北凱道一路遊行到民進黨部抗議,其中,罹癌正在接受治療的新北市議員唐慧琳意外現身,她說,現在情況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站出來,讓介紹她登場的臺北市議員王鴻薇,一度哽咽,說不出話。
  • 藍白合流反萊豬,秋鬥「反對民進黨」成主軸
    擁有30多年歷史的工運指標活動「秋鬥」遊行預計22日上街頭,集結勞工、環保、食安、土地正義、言論自由等逾40個團體,加上國民黨、民眾黨入陣,規模可能成為史上最大。一名熟知社運脈絡的人士說,相較過去秋鬥標示「左翼」路線,有反對藍綠的論述,今年則儼然將「反對民進黨」作為動員主軸。
  • 臺灣民眾開始「覺醒」
    據了解,這次活動是臺灣的「秋鬥」遊行,每年秋天,臺灣都會舉辦以勞工團體為代表的抗議活動。而本次「秋鬥」的目的是為了反抗民進黨在沒經過允許的情況下,私自開放萊豬進口,這場抗議活動結結實實的朝民進黨腐敗面「開槍」。
  • 臺灣人打響「第一槍」,國民黨喊話蔡英文
    導讀:近日,我國臺灣地區「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50多個社會團體集體上街抗議民進黨當局。根據臺海網報導,這是臺灣地區的「秋鬥」,即勞工團體每年秋天的抗議活動。據悉,50多個社會團體之中囊括了勞工、環保、食品安全等相關組織。
  • 島內6萬人「秋鬥」怒嗆蔡英文下臺,現場放張學友《你好毒》痛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臺灣「秋鬥」(勞工團體每年秋天的抗議活動)22日下午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登場,包括勞工、環保、食安等50多個團體上街表達不滿,針對執政的民進黨的施政敗壞開出第一槍。今年「秋鬥」代表字為「毒」,即執政當局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毒害勞工和平民百姓;自民進黨主政以來,嚴重毒害環境、毒害土地、毒害言論自由。
  • 臺灣人的決心,蔡英文看到了嗎?
    中天新聞臺關臺後,島內不少民間團體已經發起了「向日葵運動」,發動民眾站出來,表示對民進黨當局的強烈不滿,要求民進黨當局撤回不合理的決定,讓臺灣社會重回正軌。
  • 臺灣「豬內臟大亂鬥」後,藍綠又「激戰」
    撰文:小王 據報導,近期臺灣地區出現近6萬人的「秋鬥」隊伍,臺灣各黨派與民眾以「反萊豬」、「拒絕吃瘦肉精另外,如果在野黨繼續這個萊豬議題,恐怕會影響後續綠營縣市長「選舉」的計劃,還會放縱社會輿論的傳播,這一切都不利於民進黨當局繼續順利執政。
  • 昔日挺綠豬農牽三隻小豬參加「秋鬥」,抗議蔡英文背信棄義
    臺灣「秋鬥」遊行今下午1時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登場,50多個來自勞工、環保、消費者、食安等團體高喊「蔡英文撤回開放萊豬進口行政命令」、「蘇貞昌下臺負責」等口號,主辦單位宣布,目前已經集結超過3萬人上街,指「秋鬥」遊行是人民反抗毒豬的開始,12月若在臺當局立法機構表決通過,屆時還會再號召人民回到凱道
  • 同臺反「萊豬」,蔡英文連任後的首場大型抗議活動明日登場
    臺灣「秋鬥」遊行將於22日下午1時在凱道登場,訴求「反毒豬、反雙標」。這是蔡英文連任後,島內民間團體、「在野」政黨首度集結的大型抗議活動,預估至少3萬人上街遊行,集結了勞工、環保、食安、土地正義等40多個鬥陣團體。藍營要角包括馬英九、朱立倫、江啟臣都將響應。
  • 「討厭民進黨」火苗復燃,蔡英文難安全下莊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說,蔡英文自第二任期以來,重大決策顯得專斷,並以「大內宣」取代社會溝通,發生爭議則退居第二線,讓臺行政機構與民進黨在第一線處理。這絕非尊重「憲政分權」,也不是無為而治,因為重大爭議事件的決策脈絡,包括開放萊豬與中天新聞臺撤照,背後都有蔡辦的鑿痕。
  • 送給美國的聖誕大禮 民進黨強勢通過美豬進口葬送臺灣人健康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昨日臺灣立法機構的表決之戰。先登場的「學校衛生法」,面對「在野黨」提出校園禁用萊肉及產製品的相關條文,民進黨全數否決,並提黨版修正動議維持現行條文,不予修正。接著「食安法」草案也面臨同樣遭遇,全遭民進黨否決。
  • 討厭民進黨火苗復燃
    曾經在2019年扮演蔡民調飆升火車頭的蘇貞昌團隊,已成為小英民意下滑的原因之一,目前施政滿意度只有38%,低於不滿意度的44%,出現蔡當局選後首見的黃金交叉。 很明顯,即使由蘇貞昌來承擔政治炮火,蔡英文也不可能全身而退。蘇貞昌的民粹治理模式,固然可以在特定的社會脈絡與選舉時為民進黨帶來利多,但在選後人心趨於穩定之時,卻帶來利空,受人厭惡。
  • 紅利越多臺灣越「獨」?關於ECFA存續的思考,臺青臺商說了這番話
    他們表示如果停止續籤將會使平均關稅提高到7.3%,這對於臺灣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此外,專業人士還表示:其實續不續籤都會面臨相應的問題,如果續籤大陸方面將會持續讓利臺灣,這樣或許會使得臺灣更加以此為資本大搞「臺獨」。民進黨當局或許會藉此發揮瘋狂的煽動臺灣「臺獨」風氣。
  • 臺醫師請蔡英文收回成命,可能嗎?
    或許11月22日那場「秋鬥」的確給民進黨當局帶來了震撼,蔡英文昨天(11月25日)終於親自上場為「那隻豬」辯護,「開放『萊豬』是個多種選擇,沒要求民眾一定要吃」。蔡英文的這個回答顯然「不食人間煙火」。如果可以在吃和不吃之間選擇,為什麼臺教育部門、體育部門、防務部門都提出要保證學生、運動員和臺灣軍人不會吃到「萊豬」?為什麼家長團體要到臺立法機構門前抗議「萊豬」進入校園?為什麼「秋鬥」有五萬多民眾上街抗議「萊豬」進口臺灣?大家不都是害怕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食嗎?
  • 「讓臺灣青年了解真實的大陸」——臺青範姜鋒「雲上」復工記
    新華社廈門5月3日電(記者付敏 李慧穎)從臺灣回到廈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中轉去其他城市,小微企業復工有哪些支持政策……春節過後,臺灣青年範姜鋒團隊製作的30個協助臺青復工的「懶人包」在網絡上推出,目前已受到數萬粉絲關注
  • 13萬臺灣人聯名反對,喊話蔡英文「下臺」
    導讀:據華夏經緯網報導,前幾日,臺灣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秋鬥」遊行,意在反對蔡英文開放「萊豬」以及言論自由。當日,臺灣6萬多名民眾在凱達格蘭大道聚集,是臺灣3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抗議遊行。「秋鬥」成為反「萊豬」專場據悉,2020的「秋鬥」遊行,由島上50多個鬥陣團體發起,分為三個隊伍,對民進黨當局執政表示反對。其中,民眾黨所在為第一大隊,國民黨為第二大隊,其他黨派為第三大隊。遊行隊伍從凱達格蘭大道集合,高舉「萊豬」旗幟,升掛輓聯追悼臺灣言論自由的死亡,諷刺民進黨當局無視民眾要求,執意開放「萊豬」的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