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很多童話故事的邏輯是有問題的。」
前不久,B站up主王穎斯卡拉發布的一個脫口秀視頻火了。
她在視頻中說道,很多看似美好的童話故事,實際上細思恐極。
比如睡美人的故事,講的是王子用一個吻把公主喚醒。
換一種說法就是,一名男子闖入他人家中,看到一名陌生的未成年少女在睡覺,然後親了她一口。
這不是光天化日耍流氓是什麼?
而且,這個案件之所以能被粉飾地這麼美好,是因為王子親完後公主醒了,公主要是沒醒,
你們猜,王子的下一步會是啥?
同樣的,白雪公主的故事,其實也很讓人費解。
王子他運一個屍體回去幹什麼?
Up主把兩個看起來不相干的故事聯繫起來,給出了兩個大膽的解釋:
一是,王子都對那種一動不能動的女性特別有興趣;
二是,兩個故事裡的是同一個王子。
他流竄作案,到處騷擾沒有反抗能力的女性。
意外嗎?
實際上也不必。
早些時候,就有獨具慧眼的網友在童話繪本中,發現了其暗藏的玄機——
下面幾張圖中的王子,你敢說不是同一個人?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不一樣,連髮型都沒有變。
有理有據,渣男無疑了(狗頭.jpg)
說了這麼多,該聊聊今天要介紹的這部動畫作品了。
它由六個小故事串聯而成,其中好幾個故事中都出現了王子。
而且你別說,這幾個王子還真的是同一個人……
咳,由同一個人扮演的!
它就是在豆瓣上有著8.7高分的法國動畫電影——
《王子與公主》
(Princes et princesses)
動畫由法國導演米歇爾·歐斯洛執導,上映於2000年1月。
如果先前看過這部動畫電影,我相信你一定曾為之感慨。
誰能想到,一部標題如此平平無奇的動畫,
居然能在短短70分鐘的時間裡,為我們呈現出一場想像力奇絕的視聽盛宴。
法國動畫的綜合實力的確不容小覷。
動畫《王子與公主》的主角,是古老的劇院裡的老人、男孩和女孩三個主創人物,或者說三個戲精。
動畫的主要內容,講的就是他們三人聚在一起,自編、自導、自演了六個小劇場的故事。
六場「戲中戲」分別名為《鑽石公主》、《無花果少年》、《女巫城堡》、《老太太的外衣》、《殘酷女王與法布鷺訓練師》和《王子與公主》。
三人創作時用到的,除了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巨大的腦洞,還有一臺神奇的製衣機器。
我以為該動畫的過人之處,一在形式,二在內容。
而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體現了「創意」這兩個大字。
俗話說:「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但是套路一多,未免讓人心生乏味。
《王子與公主》恰恰是最不按套路出牌的那一類。
明明是公主王子這類聽上去就直冒粉紅色泡泡的題材。
它卻放棄了一般動畫多彩靈動的畫面,轉而採用色彩偏於單調、動作偏於機械的剪影形式。
即使背景一片少女粉,黑黢黢的人像還是讓現實中懷揣公主夢的少女們覺得代入不能。
然而,這種簡約風恰恰成為了《王子與公主》的最大特色。
動畫通過極致的簡約,讓我們的注意力不再集中於人物的表面。
因為單從這些剪影中,觀眾既無法洞察人物的神態五官,又無法看到他們的服裝細節,僅僅能夠辨別出其最基本的輪廓。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觀眾能更大限度地將注意力放在揣摩人物的心理,跟隨情節的脈動上面。
而在動畫3D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這樣一部返璞歸真式的動畫,反而能讓我們頓覺耳目一新。
所謂的「復古即是創新」,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動畫中對於不同國家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
比如第二個故事《無花果少年》。
一股濃濃的埃及壁畫風,撲面而來:
還有第四個故事《老太太的外衣》。
它不僅採用了日本版畫風格,還讓裡面的人物吟誦起了俳句。
更令人吃驚的是,中間有段bgm,居然是《白毛女》裡的《北風那個吹》。
讓人不得不為導演的姿勢水平豎起大拇指。
讓我們再來說說《王子與公主》中的幾個故事。
眾所周知,對於一部動畫作品,能否把故事講好,常常是決定動畫成敗的關鍵所在。
《王子與公主》做到了,而且創意滿滿。
它的六個小故事中,我最喜歡的要數最後一個故事。
一彎銀月之下,公主和王子互相說著浪漫的情話。
王子向公主索吻。
不料,被吻後的王子居然變成了一隻青蛙!
傳說中的「王子變青蛙」嗎?
為了恢復真身,王子苦苦哀求公主再吻他一次。
再次接吻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王子還是一隻青蛙沒有變,公主則變成為了一隻蛞蝓。
接下來,兩人不停地接吻。
每一次接吻,都會有一方會變成一種新的動物。
蝴蝶、螳螂、鯰魚、烏龜、大象、犀牛……
直到兩人恢復到人形。
然而,這時的他們卻是互換了身體——原來的王子變成了公主,原來公主變成了王子。
驚恐過後,兩人慢慢接受現實。
雖然擁有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起碼大家不再是奇奇怪怪的動物了。
兩人於是手挽著手,回去結婚去了。
只要是真愛,王子與公主結婚,還是公主和王子結婚,貌似並沒有什麼區別。
至此,法國導演巧妙地完成了對於迪士尼動畫的反諷。
老實說,《王子與公主》六個故事在題材上都不屬於出眾的一類,有的甚至還很老套。
除了上面說的最後一個故事,還有比如第三個名為《女巫城堡》的故事。
它講的是公主被女巫抓走,各國王子紛紛前往女巫的城堡,而成功救出公主的那個人就能與公主成婚。
然而結局出人意料:
——我是莫得感情的劇透分界線——
其中一位勇敢的王子成功進入了女巫的城堡。
在他面前,女巫摘下帽子和面罩,露出了她的雞窩頭。
結果,王子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女巫,決定和女巫永遠生活在一起。
再比如,第二個名為《無花果少年》的故事。
一個土不拉幾的鄉下少年,每天早上都會獻給女王一枚鮮美多汁的無花果。在得到很多賞賜的同時,他也遭到了女王身邊侍衛的嫉妒。
侍衛一方面騙少年說,女王嫌他嘴巴裡有大蒜味,建議少年用布把臉遮起來;
另一方面又悄悄稟告女王,少年遮著臉,是因為少年嫌女王嘴裡有大蒜味,試圖以此激怒女王。
侍衛這一通操作,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
這不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懷王狐臭」的翻版嗎?
楚懷王的妃子鄭袖嫉妒懷王對新來的魏國美人的寵愛,對魏女說懷王嫌她鼻子不好看,要她把鼻子掩起來;一面又告訴懷王,魏女掩鼻是因為她覺得懷王有狐臭。
結果,楚懷王大怒,命人割掉了魏女的鼻子。
那麼,動畫中少年重蹈魏女的覆轍了嗎?
——我也是莫得感情的劇透分界線——
當然沒有。
聽了侍衛的話,女王笑著表示,她從未見過如此與眾不同的人,明天一定要給他更大的獎賞。
侍衛一聽,下巴都快驚掉了。
難道,這女王還是個隱藏的抖M?
女王賞賜了少年一紙詔書,可把侍衛嫉妒壞了。
侍衛心想,詔書上寫的一定是個大獎。
待少年出門後,侍衛追了上去,巧舌如簧地用自己的積蓄交換到了少年的詔書。
事實上,哪有什麼大獎。
詔書是一份女王讓手下的大出納官,將送詔書來的人斬立決!
女王微微一笑:聽說有人覺得我嘴裡有大蒜味?
可憐侍衛自作聰明,最後一命嗚呼。
這樣的小故事是不是有點意思?
動畫《王子與公主》告訴我們,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誰說公主親吻了青蛙,青蛙就會變王子?也可能是王子變青蛙,或者公主變蛞蝓。
誰說王子一定要和公主在一起的?選擇女巫有何不可?
這或許是法國動畫表現浪漫的另一種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