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防疫和診療的戰場上,智能科技顯現出巨大效能。2020年5月,衛健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的通知》,通知提出創新建設完善智慧醫院系統,建立醫療、服務、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系統。
受益於疫情後新基建帶來的變革,智慧醫院建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智慧醫療應用的價值被不斷激發,推動醫療服務模式的革新甚至重構。伴隨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不斷演進,更加智能的醫療服務正在從醫療機構的數位化建設,走向社會和每一個居民的生活。
非常時期的數位化就醫
為了把常態化防疫工作做得更周密更紮實,近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和紫光華智聯合推出院區智慧暢行解決方案,針對各醫院常態化防疫需求,打通醫院掛號系統、HIS系統和衛健委綠碼系統,結合刷身份證、健康碼等多種身份驗證手段,實現各類人員的醫院出入通行智能管理。
人員以綠碼等方式無感進入某醫院
嚴格防疫與便民診療,嚴謹與優質兩不誤
疫情期間,醫院嚴格規定:凡進入醫院內,任何人都必須全程佩戴口罩;甚至有醫院規定,所有新入院病人及陪護人需進行核酸檢測,憑身份證和陪護證進入病區,二證不一致不得進入病房。
嚴格的防疫措施之下,如何做到便民利民呢?一個集智慧化統一管理、病患服務管理、訪客管理子系統、考勤管理子系統、門禁管理子系統在內的綜合平臺成為醫院進行常態化防疫的重要支撐。
在深入調研實際情況和了解需求後,新華三集團聯合紫光華智基於開放解耦的AI視覺中樞底座——極雲,集AI智能、存儲、平臺管理為一體,融入定製人員管理應用,與醫院掛號系統、HIS系統、衛健委綠碼系統對接,為醫院主要出入口部署門禁、閘機、極雲平臺等設備,對員工通行、訪客通行、病患通行進行統一記錄;並結合授權下發的電子陪護證對病患家屬實行「1+1陪護」;全面提升醫院各類人員通行管理的便捷性、高效性、安全性,提高病患、家屬與醫護人員的通行效率,降低了醫院的管理成本。
AI賦能,智能管理
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一患、一陪、一證」人員服務系統,支持內部人員通行/考勤、訪客通行、病患(家屬陪護)門診、住院區域分區管理,權限隨時升級,並結合電子陪護證嚴防院內感染,準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策略。
無感暢行,嚴防感染
通過與醫院系統打通,醫院實現了身份證、二維碼等特徵驗證全院通,人群可以無感通行且權限跟人走。「無感綠碼」智能服務手段打造了安全又迅速的醫院通行方式,極大減少了接觸感染的風險。
系統融合,效率提升
通過建設人員陪護系統,醫院對內實現了員工無感通行與考勤管理;對外實現了掛號預約、訪客預約以及住院陪護等病患入院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務。面對醫院巨大人流量,該系統在早高峰期間可平均縮短排隊時間約18分鐘。
精準追溯,及時響應
院區出入口門禁、數十臺閘機、極雲平臺等設備,對員工通行、訪客通行、病患通行進行統一記錄。面對疫情等突發情況,系統將使用多重驗證手段自由組合,實現全員管理與分級預警;基於極雲的智能結構化的攝像系統針對黃牛、醫鬧等重點人員精準追溯,堅守維護醫院秩序、保障全院安全的紅線。
深耕細作,聚焦醫療機構的智慧成長
在新基建戰略的賦能下,醫療機構智慧升級創新步伐正在加快。新華三集團也正在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將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ICT技術融入醫療核心業務場景,迎接未來智慧醫療的必考題。
以新技術驅動傳統醫療服務轉型升級、確保醫療服務質量提升與安全開展、讓醫療資源更加均衡,是新華三集團的使命所在,也是新華三的優勢體現。作為數位化解決方案領導者,新華三將繼續以「AI in ALL」戰略為引領,以「數字大腦計劃2020」為基石,攜手廣大醫療機構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醫療健康行業的變革與發展,為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擔當起服務民眾、造福社會的企業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