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京極夏彥的書,看著看著,忽然覺得和心理諮詢像的。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會第一時間去進行求助。等到求助的時候,往往是到了不得不求助,感覺到了自己的極限或者是需要他人介入的時候才開始尋求外界幫助。
求助者為了親人,為了家庭,為了某些目標而來,想要讓家中恢復原來的理想狀態,認為煩惱在於家中某個人的身心變化,為某件事尋求一個圓滿的結局等等而來,諮詢的原因可以是多種多樣,為生者、為逝者、為過去、為現在、為未來……最初所求的,在諮詢過程中,也許會慢慢暴露出求助者自身的問題、創傷、不合理信念、某些不太合乎道德或法律的行為和想法。心理諮詢有保密原則,也有保密例外。在某種程度上,閱讀京極夏彥的《西巷說百物語》的每卷故事,可以改寫成一篇篇諮詢案例。
心理諮詢也好,求助的林藏也好,都是收費的。免費的,公益性的心理諮詢有,不過絕大多數的心理諮詢都會收取一定的費用。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去做,打造一個專業的團隊,把事情有始有終總還是需要金錢的支撐的。
在每卷故事的結束,其實還有點意猶未盡。想想心理諮詢,也可以理解,尋求心理諮詢,不是讓他人告訴你怎麼做,你心中的答案,選擇往往是在過程中,在澄清一些事件、看法、信念,在追溯過去等等的探索中一點點明晰。也許結果並不是你最初想要的,求助後依然要付出行為的代價,但在面對以後,在或長或短的工作過程後,總有人能得到心靈的寧靜與成長。
每一件事情,好的,壞的,都是成長的契機。每一種情緒,積極的,消極的,都有豐富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