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櫻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2020-12-24 科技日報

「為民請命不能避,為國赴難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這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拼搏在踐行著的誓言。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他們就淹沒在抗疫大軍之中。病人們記不住他們的名字,這對他們並不重要,他們來過,他們拼搏過,這對他們就足夠了!

2月5日 武漢 晴轉小雨

壯士斷腕、戰士斷髮!

講述人: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查瓊芳

援助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

2月4日,立春,援鄂第十一天。

第一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開了個「蔣TONY援鄂理髮快閃店」。免費!但是需要自帶剪刀。從進入武漢的第一天起,我們醫療隊就有女醫護人員紛紛剪短了三千煩惱絲。壯士斷腕、戰士斷髮!表達的只是我們勇往直前的決心。長頭髮難打理,容易汙染,好多醫護人員只能狠心剪短了頭髮。特殊時期,沒有理髮店開門,我們的醫護人員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其中尤以「王老師」,「蔣tony」最為能幹,一個剪長發、一個剪短髮,為了更好地服務大家,她們甚至購買了推子,準備為男士們服務。看樣子她們準備把「美發事業」堅持下去嘍。

今天中班,6小時的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還能堅持。雖然能承受身心疲憊,但對病人和家屬的感同身受總讓人心情沮喪。我們的6床是一個中年男性,病人的家屬打來電話詢問病情,我告訴她病人情況不太好,出現了多臟器功能衰竭。打電話的是病人的姐姐,她的母親也在金銀潭醫院接受治療,她希望我們能盡力搶救6床,我委婉地告訴她,要有思想準備。

我們的5床走了,走得很快,當聽到電話那頭家屬哽咽的哭聲,我的心都要碎了。60歲的女性,直腸癌手術後感染了,沒有死於癌症,卻被這可惡的新冠肺炎帶走了生命,電話那頭的愛人哭著問為什麼?為什麼?可是他住在另一家醫院被隔離了,無法來見她最後一面,他倆的女兒女婿在杭州也無法趕來,最後只能委託一位親戚來幫忙辦理相關的事情。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多少家庭經歷了這種傷痛啊!

下班的路上,酒店邊上的武漢客廳燈火通明,回到酒店,看了手機,才知道武漢市連夜建了三所「方艙醫院」,武漢客廳將開放2000個床位收治輕症病人。酒店距離金銀潭醫院10分鐘時間,距離武漢客廳5分鐘都不到。隊裡給我們規劃了路線,繞開武漢客廳去上班,也通知客房對著武漢客廳的房間關上窗。

今天是立春,我想:沒有冬天不能逾越,沒有春天不能抵達!春天到了,夏天還會遠嗎?期待能夠欣賞到武大的櫻花,期待著武漢街頭車水馬龍的景象,還要登上黃鶴樓俯瞰長江的美景……

待到春花爛漫時

武漢將是一個全新的武漢

講述人:廣西首批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二區護師蒙雪晶

援助醫院: 武漢市黃陂區中醫醫院

2月2日下午2點,我和我的隊友們在相互監督下,穿上防護服準備接班。此時此刻,我們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保護我們的「盔甲」(防護服)會被摳破。病房裡,每一口呼吸都讓人倍感緊張,空氣裡瀰漫著的 84 消毒液的濃烈味道反而讓我們心安些。

晚上8點左右,我接待了一名新入院的60 歲老人。由於呼吸困難,有點缺氧,他張開著嘴巴大口喘氣。

我儘量安撫他,要他先好好吸氧氣,不要說話。我告訴他,我是國家醫療隊廣西隊的,來這裡支援武漢。他說:「謝謝你,廣西的朋友」。他問我:「你們廣西也有這個肺炎嗎?」我說:「也有」。他嘆了一口氣,說了一句話:「武漢人,真是連累了全國呀」。我說:「爺爺,您不能這麼說,我們是一家人,武漢人很勇敢,武漢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家都很重視武漢,所以我們都來了,您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快點好起來。」他說:「你是不是也很想家?」我說:「那你要快點好起來,我才能早點回家。」他說:「好。」我瞬間淚目,眼前一片白蒙蒙的。

我本是個容易感動的人。醫院發出徵召時,我第一時間報名併入選。出發前,家人朋友叮囑我注意安全,我都因感動而淚流不止。此時,我突然想起一則新聞,一名醫務工作者的丈夫在送別馳援武漢的妻子時,在車下喊:「你一定要平安回來。你要是回來,老子答應你包一年的家務!」而我的愛人也曾對我說,我要是平安回來,想買什麼都給我買。

有同行說:「為人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為民請命不能避,為國赴難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願共勉。

凌晨4:00,我下班後回到酒店,瞥見窗外的路燈依舊明亮。待到春花爛漫時,武漢將是一個全新的武漢。

疫情你快點走

讓我們都能開開心心的各回各家!

講述人:國家醫療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李湘湘

援助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臨時ICU病房

時間過得真的飛快。一眨眼,我來金銀潭醫院都10天了。說實話,到目前,這裡的物資仍然比較匱乏,防護服也都換成了黃色的工業防護服。這種工業防護服,比之前白色那種防護服更悶熱,剛穿上還沒進入工作,就已開始冒汗。憋氣到每走一段路,都感覺自己快要窒息。

夜班的時候,我們又新收治了一位82歲的老爺爺。他情況特別差,剛到病房就發生了心臟驟停,馬上得實施心肺復甦。說實話,這是我從醫以來,第一次穿這麼悶熱的防護服,給病人做心肺復甦。

手臂心臟按壓的時候,防護服裡,身體一直下雨般的流汗,但又沒辦法用手擦汗,那種感受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一班,工作到最後幾小時,我完全就是全身溼漉漉的工作,身體真的是發冷狀態。我真的好擔心自己,還沒被感染就先感冒了。我默默祈禱,我這1.58米、95斤體重的身軀,能抗到戰役勝利的那一天!

在這裡,也有倒下的戰友。比如我負責的一位病人,就是一位介入科醫生,他在給病人做介入時不幸被傳染。治療中,他因無法好好進食,也不能下床大小便,所以都需要我們幫忙。每次我給他餵食物,或清理排洩物後,他都會很不好意思地說上一句「謝謝,對不起!」。這讓我聽著特別心疼和心酸。我默默期望,我的戰友啊,你早點站起來,我希望我們還能一起並肩作戰。

想到這裡,我突然好想家,好想熱熱鬧鬧的大長沙。疫情啊,你快點走,讓我們所有人都能開開心心的各回各家!

孝感市首例ECMO治療

背後是團隊無私的支持

講述人:劉景倫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劉景侖副教授

援助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東南院區

一線的工作是忙碌而緊張的!睡眠中被叫醒2次,早上6點,再次被叫醒,患者氧合出現突然下降,並出現二氧化碳瀦留,患者必須行ECMO(體外膜肺氧合)支持了,我立即起身前往醫院。

和中心醫院劉院長溝通才得知,該院雖有ECMO設備,但從未獨自進行ECMO支持治療,現在不可能將患者轉院到武漢,他們希望我帶領該院醫護對患者進行ECMO支持救治。有些擔心,畢竟ECMO代表症重症醫學救治力量的最高水平。不過後方都表示全力支持我!

6:30我到達醫院,確認了情況後立即與該院ECMO團隊制定詳細預案。術前通過床旁重症超聲對患者血流動力學有了清楚的掌握,對血管狀態進行了掃查,感覺信心增強了一些。

11:30,患者情況進一步惡化,遂決定由我帶領中心醫院血管外科周主任和另外兩名醫生進行ECMO置入支持,每一步進行講解和叮囑,終於在12:15左右順利完成ECMO支持,患者氧飽和度瞬間升至100%,生命體徵穩定,ECMO運行良好!

從ICU出來已經13:30了,脫防護服時發現裡面穿的洗手衣全打溼了,防護眼罩霧氣凝結成水聚在眼罩下方。

張丹主任將我們重醫附一院的ECMO救治經驗的記錄表單、經驗總結和學習資料發給我,我立刻與中心醫院何主任商量培訓建設中心醫院ECMO團隊事宜。

讓我感激的是,在此期間,我就具體問題向西南醫院的張彥老師,武漢協和醫院尚遊主任、南京中大醫院潘純主任、上海中山醫院李欣主任請教,他們都無私地對進行了解答和指導,讓我順利完成了這次救治。

我院許平書記幾次打來電話關心我,並告訴我醫院將利用遠程會診平臺,動用重醫附一院所有ECMO專家力量對我提供技術支持!重慶援鄂醫療隊副隊長衛健委潘主任告訴我,重慶醫療隊將調派危重症姚偉副主任醫師和鍾林桂護士來支援。

感覺壓力一下子被分擔了,想哭!雖然有很多困難,但並不孤單,因為有同事和同行的支持與幫助,相信我一定行!

以病人為中心,急病人所急

講述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主管護師高志茵

援助醫院:武漢漢口醫院

今天,是我們來到武漢漢口醫院第5天了,每天都在適應醫院的工作及環境,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護理工作以病人為中心,急病人所急,不忘初心。

日常,或許覺得找醫生是一件普通的事,可在此非常時期,可不見得。醫生護士實行4小時輪換,每個人上班都穿隔離衣,對於病人而言,沒有一位醫生護士是熟悉的。

值班時,一位老伯伯邊抱著氧袋吸氧,邊氣喘籲籲走向護士站,著急找醫生。我趕緊把他送回病房,向他保證幫忙找醫生,他方答應回病房休息吸氧。直到見到醫生,老伯伯才放下心,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對我們千恩萬謝。簡單的道謝,讓我們心生暖陽。

昨晚給病人監測血氧時,血氧監測機可能靈敏不夠,一直監測不出來。我就逐個用手指幫她測,終於測出病人的血氧有99%。看到指標,我鬆了一口氣,她也笑了,說:「沒想到你一個手指一個手指給我測,你很認真,為我好,謝謝!」為了表示感謝,明知道我穿著隔離衣沒法吃水果,她仍堅持送水果給我。

是的,我們每一位醫務人員都是為你們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或許你們覺得這事很小,但確是我們需要做的。當你需要醫生,我們給你找;當你需要護工,我們來;當你需要治療,我們盡心盡力。我們就是這樣給武漢加油,相信武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又到一年立春時

——致遠在寧夏的親人及天堂的父母

講述人:寧夏第五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劉福清

援助醫院:湖北襄陽市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立春了,要啃幾口蘿蔔,那叫啃春,吃了就不鬧春困了。」睡夢中醒來的我,感覺媽媽的這些話就在耳邊縈繞,反反覆覆。

「春到人間草木知」!我翻身起床查看日曆,果然今天立春了。想起父母在世的時候,每年立春他們老兩口都會為我們準備青蘿蔔,洗乾淨,去皮,切成片,擺在瓷盤中,端到我們面前……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情景仍然像過電影般都清晰地一一浮現在我眼前。

一如往常,遠在寧夏的家人按時發來了惦念問候的簡訊,字裡行間無不表達了他們深切的擔憂。是啊,出發了這麼多天,我還是沒能好好平復內心的激動,加上緊張的工作讓我無暇顧及如何斟酌話語。而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我想是應該和他們說說話了!

8天前,當集結的號角甫一吹響,我們137名白衣戰士從1200多公裡之外的寧夏匯聚到主戰場,參加湖北戰「疫」,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可謂沙場大點兵。

還記得在寧夏河東機場出發時的情景。在那裡我見到了我曾經的老師,大學同學,曾教過的學生以及區內的同道朋友,更多的還有未曾謀面的你我他。我們出發時的震天吼聲還響徹耳畔:中國必勝!武漢必勝!

在過去的180多個小時裡,我們137名遊擊隊員奮戰在湖北境內各個戰場之中。同來的醫院13名白衣戰士被編制到湖北棗陽戰場參加戰鬥。我們忘不了寧夏各級領導的囑託,忘不了襄陽各級領導的期盼,更忘不了棗陽人民的厚愛……普通市民一句:「你們是寧夏來的吧,謝謝你們!」讓我們覺得既感到光榮又感到沉甸甸的擔子。

幾天的並肩作戰,我們很快融到一起,同仇敵愾。我們共同協作商議取勝之道,使作戰思路清晰再清晰,保護意識銘記再銘記,防護程序優化再優化。每一位戰友都在竭盡所能,為對抗疫情奉獻著……

昨天棗陽一位美女護士說:戴上口罩我都不知道你是誰?但我能記得你的聲音。這使我不禁想起一句話: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我們是無數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白衣勇士!

天堂的爸爸媽媽,遠在寧夏的親人,今天不知我能否肯上一口青蘿蔔!重任在肩,我們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希望你們放寬心,給我們所有白衣勇士助力,為承受病患的親人祈福!為中國加油!

兒子七歲生日,他從武漢發來家書

講述人:哈醫大一院心內科導管室護士郝謙依

援助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隔離區

2月3日是兒子小九7歲生日。但這一天郝謙依要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隔離區救治患者,和病毒搏鬥,無法在第一時間給兒子送上祝福,所以他提前給兒子寫好了一封家書。

小九吾兒:

今天是正月初十,你的陰曆7周歲生日。很抱歉爸爸不能陪在你身邊。不過還好,當爸爸得到出發通知的當天,趕去給你買好了禮物,希望你真心喜歡。

也許,你並不理解爸爸現在正在幹什麼,為什麼不能陪在你身邊陪你過生日。我特別想把我做的告訴你,等你長大以後再看。

湖北省武漢市在2019年末,2020年新年得了一場重病。我們的祖國其它地區也受到了感染。

爸爸作為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與許多叔叔阿姨一起來給武漢人治病,希望他們早點好起來。這是我們選擇學醫,發醫學生誓言那天答應了大家做的事,解除人類之病痛。

我們做這件事就是為了像你一樣成千上萬的孩子們健康成長。希望你能抬著頭,迎著光,用腳步去丈量我們的土地。

我們的祖國真的很美很美,我也愛它,所以我希望你也愛它。

等你長大了,希望你以作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爸爸相信,這場疾病一定會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很快過去。

也許你又要問我黨是誰,等這次勝利了,爸爸回去慢慢地說給你聽。

我會一直陪你長大。送你段爸爸非常喜歡的話:這個時代不缺乏完美的人,缺乏的是從自己心底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內心,無問西東。

最後爸爸祝你生日快樂!健康成長!你永遠是我的驕傲。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永遠愛你的∶爸爸

一家三口都住院

爺爺說病好了一定要來看我們

講述人:李靜,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ICU護士

援助醫院: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今天我開始上中午的班,這個時段的班責任重大,因為此時輸液的任務稍微緩和一點,就需要我們去梳理每一個病人的病情,我們江蘇醫療隊的三位護士一起上班,交接班後我們重點巡視了重病人。

巡視的過程中,一位七十多歲的爺爺引起我們三人的關注,此時他脈氧只有85%,呼吸急促、血糖二十幾。我們立刻匯報醫生的同時,決定先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進行搶救,抽動脈血氣、調節高流量吸氧的參數,嚴密監護患者,給病人使用無創呼吸機。就這樣,我們三個人,兩人分頭準備用物,一人持續監護,在五分鐘之內把無創呼吸機準備完畢,順利給病人戴上無創呼吸機,十分鐘後患者呼吸逐步平穩。

此時,老人兒子來了。我們這才知道,老人的兒子和老伴都在住院,老人年齡大了病情又很重,兒子雖然生病也得承擔起照顧爸爸的責任,兒子說,上了無創呼吸機,爸爸感覺舒服多了。

但CT結果顯示,老人的病情發展很快,必須轉去重症病房進一步治療,我們和老爺子有個約定,等他好了一定來看看我們!老爺子說,謝謝你們,江蘇的專家,加油爺爺!

雖然你看不到,但我口罩後面是微笑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挺進新病區,收治新患者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這個春季,武漢因他們而更美麗!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抗疫一線醫護收到別樣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朋友們繼續加油,我在外面等你們出來喝酒!」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來源:科技日報 (以上內容由記者雍黎、王春、葉青、李麗雲、王迎霞、俞慧友、金鳳、劉昊 約稿,袁慧芸、陳豔萍、鄧磊、嚴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嶽靚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讀到這句詞你想到了什麼呢?在你的眼前一定浮現出來了她的樣子,一百個人的心目中就有一百個她的模樣。歷史上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很多,這首最值得人們細細的品味。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是描寫梅花最為經典的詩篇,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 姓氏微信頭像: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是本期的主題,屬於愛情類的微信頭像,適合所有年齡段朋友使用,女人如花,懂得欣賞的人才最珍貴。這期的微信頭像中,娜娜還是加了大家想要的姓氏,希望大家會喜歡,並換成自己的微信頭像。
  • 詠梅詩詞名篇賞析丨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花是我國的國花,她與松、竹合稱歲寒三友。梅花雖然不及牡丹的國色天香,月季的嬌豔浮華,玫瑰的奼紫嫣紅,荷花的高貴典雅,但它的美是別具一格的美。它的美綻放在風雪中,一棵梅花綻放在風雪中紅梅,誰不被它傾倒?誰不被它徵服?梅花的色,豔麗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致敬時代最可愛的人,卿慕獻禮...
    正當舉國上下都陷入莫名恐懼的時候,身著綠色軍裝的白衣戰士們在年三十晚上,在黨中央的一聲令下,喊著"病魔不退,我們不退"的口號奔赴了武漢抗疫戰場。14億老百姓懸著的心因為這道綠色長城放了下來。百姓們都知道,有了這道綠色長城,他們會用血肉之軀擋住病魔。這道綠色的鋼鐵長城在祖國有難、人民有難的時候,從沒讓大家失望!是的,這道綠色是祖國母親嬌俏容顏,最好的護膚品!有他在,山河無恙,大地回春!
  • 但願能再見你們,你們也是我的親人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當3月1日清空重症監護室時,最後走的幾個病人依依不捨,動情地說:「這段時間裡,你們就像親人一樣陪伴在我們身邊,如今要離開了,真捨不得啊!」他轉走時戀戀不捨地說。「但願還能見到你們,你們也是我的親人……」轉到監利縣人民醫院後,有天夜裡他發了微信給我。
  • 一群人和「小刺蝟」病毒的故事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未來可期,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把家還。我還等著春暖花開的時節,來武漢看櫻花呢!相關連結: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是來盡「綿薄之力」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你放心,我沒事!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馳援武漢,是送給爸爸最好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患者的感謝信是最好的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因為他們,春天不遠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 那個哭著鼻子請戰的小姑娘踏上戰場了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第一次見到冬雪時,雖然口罩遮住了她的臉龐,但從她清澈的眼神和上揚的眉毛,依然能感受到她的笑容與樂觀。我問孩子怕嗎?她說,不怕,這兒有媽媽和那麼多大人,就是有點擔心爺爺奶奶和爸爸。我詳細了解病情後,把服用藥物及注意事項告訴她,並舉起拳頭示意「加油」,我們互相豎起大拇指給對方鼓勵。
  • 我們的使命仍在繼續,每一秒都在與死神搶人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還記得剛來武漢時,有天晚上推開窗戶,聽到附近小區許多人在喊「武漢加油」。這裡的人雖正飽受痛苦,但這座城市卻蘊含著勃勃生機。從新開病區時24小時內收治30名患者,到現在病區黑板上住院總人數在逐漸下降,我相信,在施行強有力的抗疫措施和積極治療後,病例一定會越來越少。
  • 白衣戰士抗疫日記:待到春暖花開時 我們再好好擁抱
    待到春暖花開時 我們再好好擁抱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願國泰民安,山河無恙;願病人早日出院;願同戰友重逢故裡。」  ICU人的生日隨想  2月17日 武漢同濟醫院 晴  張佳男 北醫三院ICU護士  今天是援鄂抗疫的第24天,農曆正月二十四,我28歲生日。  如果有人問來武漢後悔嗎?我的答案是NO。
  • 靜待櫻花爛漫時
    [08] 抗疫日記 WANG 待到疫情散去我們再相聚 2020年2月28日 靜待櫻花爛漫時
  • 潼南援鄂抗疫勇士:櫻花爛漫時,她卻舞動在戰場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燕子聲聲裡,相思又一年」。三月,春意盎然,今年武漢的櫻花綻放得格外的豔麗。今年元月,重慶市潼南區中醫院護士樊銀鳳與家人原本約定3月到武漢賞櫻花,然而,沒想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把一家人的「櫻花之約」給「毀」了。
  • 穿過疫情的寒冬 櫻花會更加爛漫 ——民盟盟員、巾幗"白衣戰士"王...
    ——民盟盟員、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普通救治組副組長王林梅在抗疫感悟中這樣說道。一位40歲的高血壓女高度疑診患者,入院時精神、食慾都很好,沒有呼吸困難的症狀和體徵。第二天,當她去世的消息傳來時,我們都驚愕、自責、迷茫、痛心、流淚、無力!可是,即使現實難以接受、即使沒有可靠的、確鑿的、成熟的治療方案,我們仍不能坐以待斃!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漸漸凋謝,他們期盼著一絲希望,他們相信國家,相信共產黨。
  • 【範文】惟願櫻花爛漫時,江城無恙展新顏
    ——題記「去年今日此城中,人面櫻花相映紅。」我們的國家,經歷過戰爭,饑荒,大地震,還有03年的非典,可是我們都挺了過來,一路摸爬滾打,倒下去再站起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災難沒有讓我們倒下,反而讓生命的火種燃燒的更加絢爛,仿佛已看見鏡子裡勝利在向我們揮手微笑,我相信,武漢大學的櫻花就要等來屬於她的賞櫻之人。惟願櫻花爛漫時,江城無恙展新顏 ——致華夏大地上「抗疫」醫務人員的一封信文/素月明河.
  • 抗疫日記丨溝通,無聲也感動
    抗疫日記丨溝通,無聲也感動 2020-12-0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花開日記|我宅在家裡,想念東湖的櫻花綻放
    △ 張傳明 攝我記得,三年前與父母和外婆一同,特意挑選了下午4點來到東湖櫻花園,既可以看到白天的櫻花美景,也能一睹夜晚璀璨燈光下櫻花雨的流光溢彩。那天,我們拍了好多照片,外婆在櫻花樹下歪頭笑的樣子,著實像個可愛灑脫的老頑童。
  • 著名女畫家莊雪陽為武漢「英雄家庭」創作國畫《相約櫻花爛漫時》
    女畫家莊雪陽為武漢「英雄家庭」創作的《相約櫻花爛漫時》。而這一次,好友請她捐畫的對象,則是武漢抗疫一線的一個「英雄之家」。 女畫家莊雪陽     提到武漢,除了熱乾麵,許多人還會想到爛漫的櫻花。因此,在了解了「英雄之家」的事跡後,莊雪陽決定捐獻一幅櫻花圖,而據她介紹,這幅畫剛好完成於庚子年立春日。    「這幅作品我也構思了很久。如何用中國藝術意向造型,象徵的手法,表達對戰勝疫情的堅定決心,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莊雪陽說,「我以此幅作品獻給一線的英雄。冬天過去後,春天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
  • 天使日記丨今天是我在抗疫一線工作的第29天
    天使日記丨今天是我在抗疫一線工作的第29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作者:  2020-02-17 中午休息的時候收到了一份很特別的禮物
  • 《滿城的櫻花又開了》——用這首溫暖的歌,一起懷念2020櫻花爛漫的...
    集結號響起,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和湖北武漢人民一起應對「抗疫」這場艱巨的大考。截止現在,我國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海外疫情仍處在較為嚴峻的階段,一些國家的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不凡且堅毅的2020年即將落幕,回望武漢那個特別的春天,這些動人的畫面,你是否記憶猶新?是那「冷清的街道」?是那「集結的號角」?還是那「摘下的口罩」?
  • 上海馳援武漢「白衣戰士」凱旋 「抗疫歷程五顏六色」
    「白衣戰士」乘坐大巴趕赴機場,返回上海。華山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3月31日電 題:上海馳援武漢「白衣戰士」凱旋 「抗疫歷程五顏六色」記者陳靜700多名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白衣戰士」31日乘坐「凱旋號」航班陸續抵達上海。
  • 尋找漫畫中的櫻花列車,不用去日本,北京就有一列!
    願你既能安身立命,也能逍遙自由日本向來就有櫻花之國的美譽,日本漫畫裡經常出現的櫻花列車,成為眾多少女們心中最浪漫的場景,也有許多人不遠萬裡前去日本去尋找漫畫裡的那列櫻花列車,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國內也有這樣一列唯美至極的花海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