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故事順利開始,便採用了這個方式:
鳴人忙於工作,大事小事自己都身先士卒,火影辦公室堆滿了如山高的卷宗,在街上幫老奶奶送東西都是他這個火影的活,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鳴人忽視了對家人的關愛。
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女兒的生日都讓影分身來參加,平常連說教博人的時間也沒有。
這般做法塑造了博人叛逆的性格,也為故事順利開始起了個頭。
無論是從劇場版、動畫還是漫畫來看,當這個父子矛盾解除之後,博人明白了父親的擔當,鳴人知道了對家庭的責任。鳴人明顯也沒這麼忙了,他很能夠天天回家,甚至還有機會出村子。
並且這個父子矛盾其實刻畫得「很應景」,像博人這個年紀的孩子會對自己的父親產生不理解、父子之間存在隔閡和代溝是很正常的,電影中這麼安排也算是在給後續漫畫《博人傳》的故事開個頭,也引出了博人「不想當火影」的想法。
其實在《火影忍者》完結之後的2015年,《火影忍者外傳:第七代火影與緋色花月》也在《周刊少年Jump》的22.23號合併刊上連載過
在外傳中,同樣也採取了類似的劇情(這部外傳比博人傳上映要早):佐助是常年在外不著家,家裡大活小活在外傳中,同樣也採取了類似的劇情(這部外傳比博人傳上映要早):佐助是常年在外不著家,家裡大活小活但是在這個「矛盾」解除後,一家人無比和諧。
知名「火學家」宇智波鼬曾經說過:火影不是成為火影被大家認同,而是被大家認同才能成為火影
鳴人便是憑藉這一途徑成為的火影,作為第四次忍界大戰的核心人物,打敗宇智波帶土、宇智波斑、大筒木輝夜,鳴人拯救了忍界,居功甚偉,他得到了全忍界的認同。
鳴人的智慧在於他能夠讓大家團結起來,但是從小到大都一直是文科白痴的他,事實上非常不擅長處理火影的政治工作
甚至在當上火影之前他還一直都是一名下忍,在這些工作能力上可以說是嚴重不過關,即便前面有卡卡西等人開的小灶,當上火影后有鹿丸的幫助還是如此。
在這方面其實鳴人和柱間就很像,兩人都是憑藉著一腔熱忱想要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的人,所以身邊也需要有一個好輔佐。
在動畫《博人傳》中的第152集也突出了這一點,鳴人本身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不擅長的事情多了去了。
但是事情僅是如此嗎?其實不然
雖然鳴人的「不擅長說教」成了一個嘴遁梗,但是縱觀火影全篇,鳴人做到的是「很能說」,但是他「不會說」,鳴人說的都是一些「請你相信我、我會努力的、大家一起加油」這種大白話,而這些話在其他當政者眼裡是很幼稚的,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聽這一套,也很難做到相親相愛一家人。
但是鳴人最後卻做到了,他成為了火影,也成為了連接忍界的一條紐帶,在成為火影之後,鳴人也一直在按照他過去的行事方式去表達他的想法。
他用影分身忙著村子裡的大活小活,甚至幫老婆婆送東西這種過去他嫌棄的不行、認為無聊透頂的任務都成了家常便飯
因為他是火影,火影是一種責任
而木葉村的村民,都是他的家人
他也一直靠這些看起來很幼稚很粗糙的行動去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大筒木桃式襲擊木葉村的時候,他更是瞬間出手護住了還沒來得及逃跑的村民
而作為一名父親,他面對兒子博人,也只能說出這麼一句簡短的鼓勵「拙劣的」表達自己對兒子的關注
總之,鳴人在當上火影之後那麼累,
既是一種為了塑造父子矛盾讓故事順利開始的劇情需要
也是一種建立在先前人設上的合理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