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師的細化都是建立在對人體、透視、色彩、光影等等的深刻理解上的,沒有基礎,自然無從下筆,下筆就出錯,出錯了畫面就會有問題。臨摹能學到一點細化的手法,但最多也只能是依葫蘆畫瓢,得先打好基礎,再學細化,不然沒法靈活運用。
如何豐富自己畫的圖的內容?
圖的內容是指信息量,想要豐富那麼就不斷地往畫面裡補充信息。信息包括世界觀設定的信息和刻畫對象本身的細節信息。
在個人的知識體系裡,基礎首先分為兩大類:繪畫基礎和設計基礎。繪畫基礎與設計基礎之間經常穿插。
繪畫基礎又分為造型與渲染。造型涉及透視、體積、結構;渲染涉及色彩、質感、打光。
設計基礎則分為平面構成與立體構成。平面構成包括點線面應用、黑白灰與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包括單個形體變形、多個了形體穿插。
怎樣提高完成度?
1、透視練習
一點、兩點、三點透視的理解,應用時要注具體結合人物的角度,是側是正是俯是仰,有背景、場景時更需要注意。
2、線條練習
重點理解線的多種表達技法以及線的多種處理手法和造型運用,提高對線的審美,準確畫出線條之間的各種關係,同時掌握基本抓形的方法。
練習線條線稿,為的就是要在繁雜的畫面中強調層次感。線的深淺輕重、粗細虛實來分清畫面的主次關係。
換言之,就是利用粗線、細線、實線、虛線、深線、淺線組合排列起來經營畫面的能力。比如關於粗細:亮處畫細,暗處畫粗,遠處畫細,近處畫粗,加深轉折處陰影,使畫面更有層次和體積感。外輪廓線加粗,內輪廓線較細,凸顯角色,表現出與背景的縱深差異。
3、人體練習
人體是很多人的硬傷,也經常讓人覺得結構複雜、很難學習,但是只要你按前面說的先學習了透視,然後先從方塊開始畫起,就可以去畫各個角度的方塊,把身體的各個主要部分都用方塊去表示。
畫的時候注意好正面、側面、底面、頂面關係,這樣就是邁出了體塊概括的第一部分。 概括是思考、理解之後應該畫的東西,有了概括才能更簡單、更好地去理解人體。
然後再去了解、熟悉人體比例,人體動態,多角度練習等等:先把複雜的人體分為頭、頸、胸塊、胯部以及四肢,這幾個主要的身體結構,然後了解各個主要身體結構之間的比例關係。
你學會了嗎?是不是乾貨滿滿?歡迎喜歡畫畫的同學關注我,更多原畫技巧等你來學習,【輕鬆學原畫】全網同名,可免費領取各類繪畫教程、工具、素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