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這樣的律師請不得

2020-12-17 小刑說法律

人們通常會問像我這樣的行內人,什麼樣的律師是好律師,什麼樣的律師值得請。好律師的標準難以界定,不同案件適合不同的律師,但是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這樣的律師不能請。

擺攤的律師輕易不要請。擺攤的律師執業區域大多圍繞在看守所旁邊,錦旗、橫幅滿天飛,時刻標榜著「專業辯護」。一名專職律師在行業內淪落到需要擺攤來推銷自己,那就可想而知的其業務能力如何,又怎麼保證足夠專業呢?刑事辯護從來都是訴訟業務中的高端業務,如果一個律師僅僅只有擺攤級別的能力,又怎麼能做好這樣一種高端業務。但是,擺攤律師也不是沒有好處,其最大的優點就是適合於案件的救急和臨時性的會見等事務性問題的處理。

第二種就是要價極低的律師。律師行業是服務行業,也是遵循市場規律的,價格極低可能意味著更多的實際工作會被耽擱甚至忽視。當然了,很多時候低價是年輕律師招攬客戶的手段之一,但是價格低的離譜就一定是有問題的。曾有一律師代理一個案件的三個階段,要價六千元,他怎麼可能全心全意的認真辦案呢?

要警惕靠走關係辦案的律師。在法律行業中,刑辯人只是其中一部分。刑事辯護的圈子本就不大,業務能力強的律師會給公檢法同仁們留下很深的印象,互相認識也屬正常。但是,在談案子的時候就大談「有關係」「能運作」的律師,也一定不是能辦案的律師。法治建設越來越完善,關係能夠起到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關係能夠促進辦案,但是不能干擾辦案。業務能力出眾的律師,早就不屑於依靠關係來贏得認可。

誇誇其談的律師不要信。口才出眾是律師的必備技能,尤其是刑事辯護又是訴訟業務為主,口才出眾者不在少數。但是,口才好和吹噓自己是兩個概念。遇見把自己吹噓的像是包治百病的濟世神醫一樣的律師,就要問一問他的代表性案例了,通常他們會顧左右而言他。每一個刑事辯護的律師都會有經典的案件,哪怕是年輕律師,也會有與師父一起辦的成功案例。連成功案例都沒有,那就相當於是躺在手術臺上,患者說「醫生,我第一次做手術有點緊張。」醫生說「嗨,別緊張,誰又不是第一次呢?」

將律師業務作為副業的律師,要仔細甄別。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些學者也在兼職做律師,如果經驗足夠,那麼辦案多半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一名律師主業是微商或者是小老闆,那刑事案件一定要謹慎交給他。精力分散會影響他專業能力,會導致業務水平無法勝任刑事辯護。

刑事案件爭議的是被告人的自由甚至是生命,律師的業務能力至關重要,尋找一名適合案件情況的律師就是打贏一場官司的前提。法維刑辯團隊,刑辯領域專業團隊,因為專注刑辯,所以更專業。

請關注公眾號{法維刑辯團隊},了解更多法律知識。

該篇文章由法維刑辯團隊律師助理——蔡華新提供。

相關焦點

  • 金牌律師諮詢:刑事案件應該在什麼時候請律師?
    應該在什麼時候為自己親人請律師?這其實是刑事案件中很重要的問題,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被忽視。大部分人對自己的親人和家庭少有的這麼一次生死攸關的選擇,卻因為第一步錯,而導致步步踏空,滿盤兼輸。這個第一步,其實可以延伸到刑事辯護的三個問題:應該在什麼時候請律師?應該請什麼樣的律師?
  • 刑事案件到底有沒有必要請律師?
    編輯:左岸刑事案件是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的一系列訴訟活動,很多人對於刑事案件是否有必要請律師爭議頗多,那麼刑事案件到底有沒有必要請律師呢?相信有一部分人認為刑事案件大部分都是由國家機關來進行偵查、起訴、審判,其擁有收集證據的技術、手段往往是普通人沒有的,這種情況下想要跟國家機關對抗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律師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更不可能改變審判結果,所以請律師沒有必要。但是在刑事案件律師真的發揮不了作用嗎?
  • 刑事案件什麼時間請律師最好?
    刑事案件關乎當事人的財產、自由乃至生命,一旦遭遇,寢食難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需要求助於專業人士——刑事律師。那麼,在什麼時候委託刑事律師是最好的時間呢?答案必然是:越早越好。第一,亡羊補牢。當刑事案件發生時,很多當事人或家屬會糾結到底要不要請律師,猶豫之時可能延誤辯護時機,因為在你觀望的時候,偵查機關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偵查工作。就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雖然僅有「口供」不能定罪,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對定罪量刑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字之差,謬以千裡。面對偵查人員的訊問,不少犯罪嫌疑人會驚慌失措、詞不達意,甚至出現與事實不符、對自己不利的供述。
  • 刑事律師鞏志芳:公訴案件是指派律師還是需要自己請律師?
    導語:很多人經常會諮詢,如果自己涉嫌刑事案件,還是公訴案件,想找個律師為自己辯護,是由相關機關指派律師還是自己請律師?一、什麼是公訴案件?所謂公訴案件,是指由各級檢察機關依照法律相關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提起訴訟的案件。
  • 刑事案件什麼階段請律師比較好?
    刑事案件什麼階段請律師比較好?編輯:左岸刑事訴訟一般分為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當事人都可以委託律師做辯護人。那在哪個階段請律師介入對當事人來說比較好呢?而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則根據偵查機關移送的材料審查犯罪事實是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是否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法院則根據檢察院移送的案件材料進行審理,認定被告人有罪、無罪,罪輕、罪重。從各個階段的工作內容可以看出,,認定是否有犯罪事實和收集證據主要集中在偵查階段,所以對當事人來說,偵查階段中偵查機關的工作直接影響著犯罪嫌疑人的命運。
  • 刑事案件什麼時候請律師最好?解讀刑事案件中的「黃金37天」
    刑事案件中的「黃金37天」 如果犯罪嫌疑人沒有被採取強制措施,是很少有人找律師的,一般犯罪嫌疑人家屬火急火燎的找到律師的時候,多半就是犯罪嫌疑人已經在看守所了。
  • 刑事案件中,委託律師後可以提哪些要求?
    編輯:左岸涉及刑事案件後,很多人都會儘快去委託律師,一般來說律師是獨立開展工作的,那委託人在委託律師後,能不能對律師提要求的,可以提哪些要求?在一般的刑事案件中,如果當事人已經被公安機關拘留,在刑事案件的偵查階段,由於委託人不了解案件情況,那麼在委託律師後,委託人可以要求律師去會見當事人。會見當事人一是為了緩解委託人的擔憂,二也是為了律師自己了解案件情況,便於之後開展工作。此外,通過跟律師溝通情況,如果當事人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還可以要求律師去申請取保候審。
  • 刑事案件聘請律師的流程是怎樣的?
    編輯:左岸對於刑事案件,很多當事人都會選擇聘請律師,畢竟律師相比普通人了解的法律知識和工作經驗要豐富,但是卻不知道聘請律師的流程是怎樣的,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要想聘請律師,第一步當事人就要找到一個律師,通過朋友介紹或者自己在網上搜索信息,找到一個負責刑事辯護律師。第二步可以跟律師確定會見場所,建議直接到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裡去當面溝通。一是為了確定律師的身份,注意審查律師的資格,是否有律師執業證。二是當面溝通,便於律師了解案件情況。
  • 刑事案件中,家屬該如何選擇律師?
    關於家屬須知,我已經斷斷續續寫了兩篇(詳見《刑事訴訟流程期限一覽表(2020)》、《刑事案件中,如何對待偵查階段的律師會見?》),這個系列想寫的東西,大多是執業過程中感觸較深的事兒,所以要是實在沒啥可寫的時候,我也就寫哪停哪了。有朋友揶揄我說,你賺著家屬的律師費,還寫一些「四不像」的文字,對他們還「說三道四」、指點江山似的,挺不厚道的。
  • 律師在刑事案件中能發揮多大作用?
    編輯:左岸很多當事人因為涉嫌刑事案件,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辦,特別是對法律知識不了解的,不知道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這個時候首先就會想到去找律師。那麼律師在刑事案件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呢?刑事案件中律師總的職責就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實際上律師所能發揮的作用跟他們所擁有的權利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舉幾項常見的權利來說明。
  • 晉城中院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
    本報訊(通訊員李亞剛)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尤其是今年該項工作被確定為省、市重大改革項目後,晉城市中院把該項工作作為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加強人權司法保障、促進司法公正的重要抓手,切實推進改革項目落實落地,實現了刑事案件律師參與率和案件質量的雙提升。
  • 南安市深化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泉州訊(記者郭紅燕 通訊員卓江河) 今年來,南安市司法局積極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不斷提高該市刑事案件辯護率,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進庭審實質化,促進司法工作,為刑事案件被告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真正讓每一個司法案件中的被告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 全國2195個縣試點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
    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是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對於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加強人權司法保障,促進司法公正,彰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文明進步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已在全國普遍推開。
  • 捍衛公平正義,縣司法局全面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
    但目前刑事辯護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受律師資源、律師執業權利保障、律師執業能力等因素影響,刑事訴訟案件律師辯護率較低。三是除上述規定外,其他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一審案件、二審案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就將通知辯護範圍擴大到法院階段使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所有一審案件、二審案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將使律師刑事辯護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 徐永興律師|刑事律師的職業素養及操守
    因為這涉及被告人權利處分的範疇,被告人之所以不同意刑事律師的辯護意見,要麼是被告人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要麼是刑事律師沒有將自己的辯護意見給被告人講解清楚。如果被告人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刑事律師應當無條件尊重被告人的意願,不得限制和剝奪被告人對自己權利的處分,而無論這種意願能否實現其利益最大化。
  • 刑事案件,「關係」重要還是專業律師重要?
    但刑事案件卻是例外,有其獨特的性質與規律在起作用,尤其是高壓反腐大規模推進的現在,關係運作更無存身之地。為什麼?因為刑事案件的性質不同於經濟案件,更不同於社會日常事務。刑事案件往往涉及到人的自由、財產、名譽甚至生命的限制與剝奪,在本質上是公民個人與國家公權力(刑罰權)之間的對立,猶如開動的國家機器,有著極為嚴格的法律適用程序與國家部門(公檢法)的強力制約,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說了算的。詳見筆者以前所寫的《刑事案件中,為什麼說「關係運作」不靠譜?》一文,裡面有過詳細的論述與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搜查看。
  • 刑事案件中,如何對待偵查階段的律師會見?
    這就來到了本文要闡述的問題:刑事案件中,如何對待偵查階段的律師會見?這可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之所以老生常談,是因為它一直是一個「問題」。作為一名專業刑事律師,常年與刑事案件為伍,今天就來跟大家叨叨,「偵查階段的律師會見」中的那些事兒。
  • 慈谿刑事律師:2019十大刑事案件介紹之三
    慈谿刑事律師陳亮: 今天介紹的是,2019十大刑事案件之三,顧雛軍再審案。該案可以稱作國內甄別糾正侵害企業產權案的標誌性案件,是司法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非公有制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2019十大刑事案件介紹之三今天介紹的是,2019十大刑事案件之三,顧雛軍再審案。該案可以稱作國內甄別糾正侵害企業產權案的標誌性案件,是司法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非公有制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一.
  • 刑事案件申訴有改判的概率嗎
    導讀關於刑事案件申訴的改判問題,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審不是判決認定事實有錯、法律適用錯誤或量刑過重,一般不會改判。而二審改判的機率也很小,當然,如果想上訴可以上訴,不需要太大的顧慮。那麼刑事案件申訴有改判的概率嗎?
  • 刑事律師和民事律師哪個更有優勢?
    選擇做民事訴訟律師,與刑事律師相比,有哪些優勢?第一,民事訴訟的案件數量、社會需求要遠遠大於刑事訴訟。普通人一輩子可能遇不上一個刑事案件,但是每個人每一天,都要處理非常多的民事法律關係,這都是民事訴訟潛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