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鏡頭篇——鏡頭的常見名詞,認識鏡頭上的名詞符號!

2020-12-12 攝影藝術眼

在攝影選購器材時相機只是其中一方面,前面幾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相機的知識!攝影除了選購好的相機好的鏡頭更加重要,在看到鏡頭的時候會有很多英文縮寫,沒個英文符號都代表不同的性質和功能,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鏡頭英文縮寫代表的性質和功能,掌握鏡頭的基礎知識,讓我們選購時候更加得心應手,聊天時更顯專業!

主要以佳能尼康鏡頭為例!

佳能鏡頭常見詞

EF

Electronic Focus電子對焦,佳能原廠鏡頭的全稱,可用在所有佳能EOS系列單眼相機上!

EF—S

只能用於APS—C型單眼相機上

SUM/STM

SUM是Ultrasonic Motor的縮寫,意思是鏡頭採用超聲波馬達對焦,將超聲波振動轉換為旋轉動力從驅動對焦,具有對焦速度快,噪音小的特點,價格相對比較昂貴,廣泛應用於高端鏡頭!

STM

是機械對焦的方式,相對來說對焦速度較慢,噪音大,不過隨著技術的的進步有很大改善!但其非常便宜,所以這類鏡頭性價比高!

L

L是Luxury奢侈的縮寫,是佳能高端鏡頭的標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牛頭」,這種鏡頭前面有一個紅圈,通常人們稱「紅裙子鏡頭」,或「紅圈鏡頭」,尼康的是金色的圈稱為「金圈鏡頭」!

著類鏡頭帶有超低散色「螢石」鏡片!

ll、Ⅲ

大家一看這個就比較明白,這是埃及數字!在鏡頭上表示第幾代,ll表示第二代,Ⅲ表示第三代!

鏡頭基本採用相同的光學設計結構,在有微小的技術升級改進後會添加該標記,表示代差!

MACRO

微距鏡頭,放大倍率在0.5—1倍範圍內的鏡頭!微距鏡頭用於拍攝細小物體,比如昆蟲、花朵、小草等效果非常好!

FISHEYE

魚眼睛的意思,稱之為魚眼鏡頭,超廣角鏡頭!表示對角線視角180度的鏡頭,其特性接近魚從水中看陸地的視角,所以稱之為魚眼鏡頭!

SOFTFOCUS

柔焦鏡頭,其特徵是利用鏡片5種像差之一的「球面像差」來獲得柔焦效果,比如EF—135mm f/2.8柔焦!

TS—E

軸移鏡頭,可將光學結構中一部分鏡片傾斜或是片移的特殊鏡頭!

常用在建築拍攝

IS

IS是Image Stabilizer圖像穩定器的縮寫,表示該鏡頭內部搭載了光學式手動補償結構,最高價格五級!

在拍攝的時候防抖功能是非常好用的,防抖效果越好我們可以採用更的快門速度,比如那100mm的焦距來說安全快門為1/100S,在這個快門速度手持拍攝才能更好的保證我們拍出清晰的照片,如果有防抖,可以降低80、70、50分之一秒的快門速度,隨著防抖級別越高快門速度可以更低!也就是說IS防抖級別越高防抖效果越好,拍出清晰照片的快門速度越低!有防抖功能的也會有防抖開關!

尼康鏡頭常見詞

AF—S

內置超聲馬達對焦跟佳能SUM類似,在尼康機上可實現自動對焦!

AF

這類鏡頭沒有鏡頭馬達,有驅動馬達的可以自動對焦,這類沒有驅動馬達的只能手動對焦!

G

G鏡頭沒有控制光環,光圈調整通過機身實現,鏡頭也會像機身提供距離信息!

DX

尼康非全畫幅鏡頭,全畫幅為FX!尼康的非全畫幅鏡頭可以用在全畫幅上,但拍攝出來的畫質會有暗角!全畫幅相機帶有DX模式,可以自動裁切畫面中不受成像圈影響的部分

VR

光學防抖,同佳能IS一樣

ED

Extra-low Dispersion的縮寫,表示這類鏡頭採用超低散色鏡片,一般光學玻璃鏡片都會有色散現象,距離越長色散越明顯,超低散色鏡片不容易出現鏡頭炫光和色差!

D

鏡頭將距離信息傳遞給相機的方式,進行精準測光!

IF

內對焦,無需轉動鏡筒或改變長度即可完成對焦。

大家還有哪些不明白的知識留言告訴我

關注我下期給大家講述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的特性!

相關焦點

  • 索尼鏡頭 你應該知道的幾個名詞
    在索尼官網上隨便選擇一款鏡頭產品,題圖上往往會有一連串的「技術名詞縮寫」,它們都代表什麼技術?它們都代表什麼技術?是不是真的很特(niu)別(bi)?對我們的使用又有哪些影響?希望下面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 數碼攝影技巧,認識佳能、尼康鏡頭的基礎知識,鏡頭標識的含義
    經過不斷的改良,有個聰明的人將透鏡放在圓孔前,有效地改善了影像散亂的狀況,就像近視的人帶上眼鏡一樣,影像變得清晰了。後來經過不斷的研發改進,科學家們發現如果使用多片透鏡組合,影像質量會更好,於是有了現代的鏡頭。解讀鏡頭鏡頭決定了照片的成像質量。
  • 《小鏡頭 大視界》:用手機攝影定格生命中美好的瞬間
    如果你不想再把時間大把浪費在不停刪除上,如果你想拍攝一些真正能留住時光的照片,如果你想日後看著照片就能回憶起當時的點點滴滴,那麼你有必要學一些手機攝影的專業知識。手機攝影達人範弈彤的最新書籍《小鏡頭 大視界——輕鬆玩轉手機攝影》,是一本全方位介紹手機攝影的書,這本書的編著目的就是把「攝影藝術」拉下神壇,讓每個人都可以掌握手機攝影相關的技巧和規律,記錄生活中的點滴。
  • 攝影科普:淺談相機鏡頭焦段
    大家在剛接觸攝影時,選擇不同焦段的鏡頭肯定困擾大家很久了。很多人最開始都會聽過35mm是人文焦段,85mm是最適合人像拍攝的焦段之類的說法。那麼焦段到底是什麼,我們如何選擇或者使用各個焦段的鏡頭呢?鏡頭的光學中心點到成像平面也就是膠片或者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就是焦距。焦距越長視角越窄,焦距越短視角越廣。一般將鏡頭分為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不同焦段的鏡頭所造成的空間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對電影或者視頻拍攝有所研究的朋友,應該知道希區柯克變焦。在保持畫面主體大小與位置不同的前提下,改變鏡頭的焦段和鏡頭與被攝體的距離,就會產生不同的視覺透視效果。
  • 攝影鏡頭的語法之構圖:水平攝影角度
    攝影角度現在,你應該對人臉之類的簡單物體的構圖有一定的把握了吧。對於客觀攝影來說,九宮格定律、合適的頭頂留白和適當的視線留白應該已為你建立了一種簡單的均衡構圖法。儘管演員已經不再直視鏡頭,臉也不是正對著鏡頭的了,但攝影機的位置仍在演員的正面。
  • 攝影鏡頭語言:什麼是鏡頭以及畫幅的概念
    問:什麼是鏡頭?答:鏡頭是攝影機一次捕捉一個特定動作或事件的視覺信息的最小單位。你想要拍攝一部有特色的電影、一段發布在網上的趣味短片,或是在親戚婚禮上放映的訪談片段,但又不太確定如何著手?跟世界上許多種語言複雜並看似矛盾的語法規則不同的是,鏡頭的語法,或者說電影語言,是對全球所有的文化都適用的。它是一門通用語言。這是一種全球通用的刻畫人物、事物以及動作的方式,以至於所有那些看到影像的人都能馬上理解它。如果我們想要討論鏡頭的語法,那麼要先定義所謂的語法和鏡頭。
  • 魚眼鏡頭特輯丨全景攝影中魚眼鏡頭的相關問題
    魚眼鏡頭在全景攝影中非常受歡迎,因為用魚眼鏡頭拍攝,你可以僅用幾張圖片(2到3張,通常是4-7張)就可以拼接合成為完整的全景圖,非常高效方便了。魚眼圖片的類型參考以下五個圖像:第一張圖片來自常規的直線廣角鏡頭;第二張圖片來自全畫幅魚眼鏡頭;第三張圖片來自全周魚眼鏡頭;第四張圖片來自縱向裁剪圓形魚眼鏡頭;第五張圖片來自對角裁剪圓形魚眼鏡頭;實際上,這些圖像都是使用全景工具和PS從球形全景圖中提取的。
  • 攝影鏡頭的語法:構圖之垂直攝影角度
    垂直攝影角度在前文所舉的所有例子中,攝影機一直跟興趣目標——我們的演員 的頭部處於同一個平面上。換句話說,如果他/她的頭是離地面約1.22米的話,那麼我們的攝影機和拍攝鏡頭(實際上在拍攝影像的鏡頭)離地面也是約1.22米的高度(如圖2.22 )。通常情況下,攝影機及其鏡頭在拍攝時應該與被攝主體的眼睛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是一個中性角度。把攝影機放置在跟演員或動作相同的高度上來拍攝演員、動作或事件,觀眾可以平等地跟角色建立起更好的聯繫。
  • 打造鏡頭語言 淺談電影分鏡頭腳本製作
    分鏡腳本的製作是電影拍攝及動畫製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開拍之前,我們就應設計好要拍攝的畫面,相當於攝影構圖。依照故事劇情需要,想好要從什麼角度拍、用什麼手法拍,才能最好地表現出當幕的氣氛和劇情張力,但是很多人在拍攝短片的時候,並沒有太看重這些事。
  • 常見的副廠鏡頭有哪些
    除開原廠的鏡頭以外,其實也可以選幾款副廠的鏡頭。副廠鏡頭中微距頭,超廣角,定焦鏡頭都是不錯的。小編所知道的身邊也有很多人正在用這些鏡頭,而且副廠的幾款變焦鏡頭也有不錯的表現,而且跟原廠的鏡頭相比價格便宜許多,值得考慮。
  • 鏡頭常識:什麼是焦距?如何看鏡頭的焦距?對照片有什麼影響?
    攝影新手很有必要掌握鏡頭焦距概念的知識,因為目前相機鏡頭有關的新聞或主題都化將焦距牽扯進來,所以我們得把焦距的基本概念來講一講。焦距:直覺的定義鏡頭內的透鏡可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生活中常見的凸透鏡就是放大鏡,是典型的凸透鏡。小時候我們都玩過這種圖鏡頭,在天氣晴朗有太陽的情況下,用放大鏡照射地板時,就會看到有個很亮的點,這是太陽透過放大鏡所得到的像。
  • 入門鏡頭怎麼選?在哪買靠譜?——彎彎談攝影器材
    這種超大變焦比鏡頭在畫質上和套頭沒有本質區別,只是覆蓋的焦端更多了,通常也會更大更重更貴一點。更廣或更長的入門不太用得上。        實際上單個鏡頭的話,35和50比較常用。具體規格,35 1.8或35 2.0或50 1.8最常見。像35 1.4或50 1.4之類光圈更大的會貴不少,根據自身經濟情況,也能算在入門者的考量之內。
  • 「英語語法」名詞;可數名詞;不可數名詞;名詞複數形勢變化規則
    圓圓老師開啟了新的學習模塊 - 【英語語法課】計劃:每周一模塊本周:名詞篇這篇文章會給大家總結有關名詞的語法和考點知識講課的模式是考點講解+練習題我們即將學到的內容戳下圖,共五個部分快來一起學習吧!一、名詞的數:什麼是可數名詞,什麼是不可數名詞重點都在圖上了,我就不多說什麼啦,大家看圖有任何疑問都可以評論留言哦二、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常見的用法區別三、可數名詞的數:可數名詞複數形式的變化規則有規則變化和無規則變化對於規則變化大家熟記規則就ok啦對於不規則變化,大家一定要記住圖上給大家舉的例子
  • 認識鏡頭:什麼是枕形畸變?什麼是桶形畸變?對照片有什麼影響?
    什麼原因導致鏡頭畸變畸變是攝影中常見的像差現象,是五種像差的一種,稱為畸變像差。當在拍攝四方形的物體時,畫面周圍會有卷翹或膨鼓的問題就是畸變。非水平拍攝造成的建築物直線傾斜是透視,直線變曲線是畸變。一般畸變常見於廣角鏡頭和長焦距鏡頭,畫面變形最小的鏡頭是標準鏡頭。
  • 富士XF23 mm F2,一顆人文攝影愛好者必備鏡頭!
    喜歡拍人文攝影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一顆35mm的鏡頭對於掃街拍攝是多麼重要。攝影師在使用35mm拍攝時,相比長焦,其通常能夠拍攝到更為廣泛的內容,能夠拍出一張代有環境交代的照片,相比廣角,其又不會有太過分的透視效果,也不會太多雜亂的環境入鏡。可以說,35mm鏡頭就是人文攝影的必不可缺的鏡頭。而提起這個焦段,就不得不提及富士XF23mm F2 WR這個鏡頭了。
  • 鏡頭基礎知識:尼康鏡頭詳解
    DX鏡頭適用於尼康APS-C畫幅相機Z卡口尼康為自家Z系列微單相機打造的卡口系統,Z 卡口系列的鏡頭繼承了 F 卡口上的光學、機械技術。「AF-P」表示該鏡頭有內置進步馬達「PC」表示該鏡頭是移軸鏡頭尼克爾:尼康鏡頭的品牌,這個沒有什麼。
  • 【影視編輯】第三周 剪輯與鏡頭語言的運用
    似乎大家都剪輯點有感性的認識,但是,什麼是剪輯點我們並不是很清晰的理解。因此,這次課我們就從剪輯點開始講起,深入學習影視語言的運用。無論是什麼片種的影視片,都需要以原設計的戲劇動作、鏡頭動作等因素為基礎結合每個鏡頭的具體情況,去選擇適合於劇情發展、情節貫穿、動作連續、語言通順、節奏鮮明的剪接點。剪接點是影視剪輯專業的名詞術語。它的含義就是把不同內容的鏡頭畫面相連接,構成一個完整的動作或概念,這就是剪接點。
  • 攝影寶典:微距鏡頭or近攝鏡?入門小白該如何選擇?
    為了對距離極近的被攝物也能正確對焦,微距鏡頭通常被設計為能夠拉伸得更長,以使光學中心儘可能遠離感光元件,同時在鏡片組的設計上,也必須注重於近距離下的變形與色差等的控制。大多數微距鏡頭的焦長都大於標準鏡頭,因此並非完全適用於一般的攝影。微距攝影鏡頭近攝操作都在鏡頭本身上進行,它可在近攝至無限遠之間連續對焦,從而能從近攝狀態迅速調整至普通攝影狀態,這為攝影者交替進行近距攝影和普通攝影提供了方便。
  • 認識鏡頭:什麼是暗角?對照片有哪些影響?如何消除暗角
    常見的四種暗角暗角是像差的一種,通常暗角可分四種:自然暗角、光學暗角、人工暗角與機械暗角。自然暗角是影像邊緣四個角有亮度、飽和度下降的效果,出現的原因是鏡頭邊緣光線距離主光軸較遠,造成邊緣失光。光學暗角與自然暗角的形式一樣,都是因鏡頭結構造成的。
  • 旅行攝影如何配鏡頭?詳解「狗頭」18-55mm是不是真香
    當然索尼的16-50除了自己的鏡頭設計能力問題之外,也與其商業策略有關。下面我們就以佳能EFM18-55mmSTM這枚常見狗頭來分析一下,對於旅遊應用來說,它對於哪些人是真香,而又對於哪些人不那麼香;如果不香,解決方案又是什麼。對於旅遊攝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