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青春番「聖經」,岡媽也有不下藥的時候,這部動漫暖哭人心

2021-01-12 可萌動漫

01岡媽是誰?

她就是岡田裡,一個著名的腳本劇作家。人們常說岡媽的作品胃疼,尤其是被稱為「貴圈真亂」的《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這番想要聊,那改天必然有機會,因為我跟喜歡。

而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難得岡媽不投藥的時候,比方說暖到爆的《花開伊呂波》,不過今天我們要來聊的是《櫻花莊的寵物女孩》。

02《櫻花莊的寵物女孩》

近年,鴨志田一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遇到兔女郎學姐》很火,但是再早幾年,他的《櫻花莊的寵物女孩》同樣相當火爆。

《櫻花莊的寵物女孩》於2012年十月播出,距今接近8年,這依舊是一部觀眾心目中揮之不去的作品。

男主神田空太由於違反了宿舍規定而被逐出住所的帶著自己的愛貓流落在街頭,不得已,他只能夠住進了人稱「問題學生集中營」的老舊宿舍——櫻花莊。果然,接二連三出現的怪人讓空太更加確信了流言的可信度,但在相處的同時,空太也發現,雖然身為問題學生,但櫻花莊稀奇古怪的住 客們其實都有著天真和善良的心地。

03壞人的「怪」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櫻花莊住著的那一群壞人的「怪」。

何為怪?顧名思義那就是「奇怪」,為什麼奇怪?因為在自己的腦容量裡面不常見,因為和自己認知的常規邏輯有出入。

「奇怪」的另一個說法就是「與眾不同」,「與眾不同」褒貶不一,而櫻花莊那群人的與眾不同,代表著的是他們的才華。

常人眼中他們有怪癖?但是我聽說歷史上的很多偉人也都有怪癖?覺得他們怪,那是因為沒有去深入了解他們,就像一開始觀眾和神田空太一樣,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確確實實覺得這群人有點奇怪?但是時間久了呢?所有人的態度轉變都和神田空太一樣。

04不平凡的「怪」

櫻花莊的人怪嗎?不怪,他們不過就是不凡。所以對於一個陌生人,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從對方的一些表象「誇獎」或者「批判」?

他們的怪究竟是什麼?其實都是很多人內心深處藏著的一個自己,一個不願意表現出來的自己。很多人有兩個自己,一個真正喜歡想要做卻又不能顯露出來的自己;一個符合大眾認知,社會認知而努力要出來的自己,這也就是所謂的人設。而櫻花莊的眾人不過就展現出來了真正的自己罷了。

而如果自我也是一種「怪」,那這樣的社會壓力豈不是過於大了?

05人設的必要性

但是社會如此,只能適應,因此人設就是一種適應。人設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我們拼命演著戲而去否定別人的自我難道自己的內心不痛嗎?

你我都在演戲,大家心知肚明,我們何不對他人寬容一點?這世上,誰又不是一個小丑呢?

《櫻花莊》的主題是努力。如果說《櫻花莊》有主題,那麼就應該是努力。本來住在櫻花莊之中所有人都有一個特點,並非奇怪,而是天才。

那何為天才?古人云「天才是百分之一……」毒雞湯沒有必要。百科這麼解釋天才——「是指人擁有一定的天賦,在某一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

說到底天才不過是通過「結果論」倒推的。智商高是天才?不,是因為有了突出貢獻之後,我們才會稱它為天才,而恰巧,他們的智商又比較高罷了。

所以「天才」不過是一個結果,而我們只是看到了結果,卻忽視了他們成為天才之路上的努力。

天才,也不過是「術業有專攻」,某些領域他們甚至不如你,這是事實。但是我們看待天才的時候又是怎麼樣的?天才,仿佛就應該全能。就像神田空太看待椎名真白一樣。沒錯椎名真白在藝術畫領域無疑是一個天才,但是在漫畫領域呢?她這個所謂的天才甚至有點缺陷,那就是不懂感情。

但是神田空太在自己失敗後遷怒於椎名真白的「天才」,仿佛椎名真白是天才才在撬開了漫畫領域的門,而自己的失敗只是因為自己不夠天才。因為神田空太努力了,只是努力之後還是失敗了。但是椎名真白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神田空太后知後覺不知道。

06順心而行,努力過、曾經擁有,或許也並非壞事

這裡,我並不是想說一個人做一件事情要做到努力努力再努力這樣的毒雞湯。我知道,努力,有時候會讓人生和自己想要走的路背道而馳。努力後失敗,再努力後失敗的人生橋段也屢見不鮮。

這種時候要麼沿著老路抬起頭,混吃等死,循序漸進,或許會遇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或者,重新開闢一條路,繼續努力,只不過放棄的是曾經擁有。

兩條路沒有是也沒有非,順心即可。只是在還是一無所有的時候,還是該努力努力再努力的。

07主角椎名真白再來詳細聊一聊

如果椎名真白有一個人設主題,那就是「成長」。椎名真白在怎麼天才,再怎麼讓人喜歡,卻無法否定其前半段失敗的個人成長。畫畫的好又如何,沒有一點社會交際能力,而生存基本能力,讓她獨立,又能活過幾天?

我們不曾知道椎名真白從從事高貴的沒書畫到畫漫畫的轉變的原因是什麼?但是這一次是她自主的想要改變,或許她想要改變的是自己的現狀——空白的內心。就像她名字一樣「Mashiro」希望,曾經的她是徹徹底底真正的純白,來到櫻花莊之後,她才開始慢慢變得五彩斑斕。

她為什麼會選擇畫漫畫?因為,漫畫是有故事的,而不是無情的。無情的椎名真白想要給漫畫注入感情,首先她需要自己擁有感情,而櫻花莊的日子,她慢慢開始擁有七情六慾。

櫻花樹下出場的椎名真白純潔而又美麗,這一幕,成功讓「一見鍾情」具象化。比起這一見鍾情的魅力,大罵神田空太什麼都不懂的賭氣的魅力更加大。這就是成長所帶來的魅力。

08總結

當然作為群像腳本的高手,其他重要的角色在岡媽筆下,同樣生龍活虎。每個人都有不安,每個人都有「名為活著」的壓力。這才是青春啊。P.S.學姐最後的演講真的讓人淚崩啊,傲嬌的赤坂龍之介也挺可愛。說起龍之介,龍之介和麗塔的CP感了真讓人歡喜。

相關焦點

  • 堪稱青春番「聖經」,岡媽也有不下藥的時候,這部動漫暖哭人心
    岡媽是誰?她就是岡田麿裡,一個著名的腳本劇作家。人們常說岡媽的作品胃疼,尤其是被稱為「貴圈真亂」的《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這番想要聊,那改天必然有機會,因為我跟喜歡。而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難得岡媽不投藥的時候,比方說暖到爆的《花開伊呂波》,不過今天我們要來聊的是《櫻花莊的寵物女孩
  • 岡媽製藥卻哭不出來?這部動漫評價兩極分化,空有畫面劇情寡淡
    《想哭的我戴上了面具》就是一部在線上播放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又名《無限》,講述的是少女變成貓咪的故事,由岡田磨裡擔任編劇,花江夏樹擔任配音。說起岡田磨裡,大家肯定還記得被岡媽支配的恐懼,畢竟我們雖然沒見過岡媽,可江湖上卻流傳著她的傳說,比如說「岡媽製藥」之類的網絡梗。
  • 讓人又愛又恨的「岡媽」,為什麼一提起就會胃痛
    提起岡田磨裡,那麼就不得不說一說她的代表作《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未聞花名),相信即使不關注動漫的人應該都聽過這部優秀的二次元作品。不僅如此,還有很多人說,提起岡媽就會胃痛,這是為什麼呢?在演藝界有沉浸式表演,演員將自己完全帶入自己所要詮釋的那個角色,融入自己的情感,感受角色的悲歡喜樂,而在動畫創作界也有沉浸式編劇,岡媽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將自己的經歷,內心痛楚還有對生活的感受完完全全寫進了自己創作的故事之中,所以她的作品才能如此直擊人心。
  • 沒有岡媽製藥的青春片毫無靈魂,PA社的這部冷門番你看過了嗎
    在日本動畫業界,一提到「岡田麿裡」(岡媽)的名字就免不了一陣胃痛。作為日本動畫青春片的「扛把子」,岡媽把「貴圈真亂」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甚至還影響到了一些動畫導演和編劇,其中與岡媽合作過的《真實之淚》的導演西村純二就是之一。
  • 這不是一部值得誇的動畫,但岡媽還是那個岡媽
    那今天來聊一聊這部網飛出品,由岡田麿裡編劇,於2020年6月18在全球範圍上線,還很熱乎的原創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一如既往的岡媽提到編劇岡田麿裡,那就不得不提她那部催淚治癒的《未聞花名》,相信有不少御宅大人為這部作品貢獻出了用快樂肥宅水轉化出不計其數的寶貴眼淚。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當岡媽不搞胃藥後,竟撒起了狗糧
    最近刷文章的時候,總是能看到不少關於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文章,甚至還有不少人拿它和君名比較,一些人說比不上君名,一些人說君名比不上貓的面具。對於這種拿一部作品去和另一部作品相比較的事,我一直都覺得很不對,如果我真的要比較兩部作品的話,那肯定會拿同一個作者的作品比較。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電影原本是準備在影院上映的,但是因為疫情原因被迫延期後,最終選擇在網飛上播放,也不知道是不是網飛買下了這部電影的放映權,總之先吹一波網飛NB。
  • 這是岡媽賣得最好的一手藥,12年過去了,依舊能封神
    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岡媽作品的風格:在國內,岡媽有幾個外號——「岡媽製藥」,「岡藥六廠」,這都是吐槽岡媽編劇作品的毒辣,讓人覺得胃疼的毒辣。有的番看完,讓人覺得很爽,一瀉千裡;而有的番看完,又讓人憋得慌;而岡媽的呢?那就是憋又憋不住,擠一擠總是會,才怪,擠一擠還是擠不出來的感覺。
  • 這麼多年才明白,原來岡媽不是來做動漫的,而是來騙我們的眼淚的
    當岡田麿裡的劇本遇見麻枝準的音樂,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或許比辣椒彈更催淚,卻也比太陽更溫情;或許比深夜更令人窒息,卻又比世間的一切更直擊人心。岡田麿裡就是這麼樣一個神奇的女人。她仿佛擁有著魔力,可以輕鬆拿捏每一名觀眾的心。
  • 立意關乎鬼怪,內容能夠溫暖人心,這部經典動漫很暖!
    雖然我國的動漫仍舊在逐步的成長過程當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的動漫仍舊是世界範圍內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品。同時在描寫一些細節的時候,日本的動漫有著相當亮眼的立意,就拿描寫鬼怪的時候,國內的動漫可能著重的去渲染那種恐怖的氣氛,而日本動漫則另闢蹊徑,採用了將鬼怪描寫的更溫和,來讓人認識到這種不同的存在也有著可愛之處,夏目友人帳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岡媽的奇幻青春世界,少年少女成長故事
    這部電影的編劇是被粉絲稱為「岡媽」的岡田『麿』裡,縱觀岡媽的代表作,《龍與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等,看名字識人沒錯了。前面那兩部劇口碑都不錯,製作畫面精良有保障,比較有特點的是,岡媽的劇本都帶著點虐,不信你看《未聞花名》,常年佔據最虐動漫榜單。
  • 來自岡媽「胃藥六廠」的佳作,如何在尋找真實自我的過程中成長
    岡媽的作品有個共同點,角色總會在不斷選擇中找到真實的自我,或是在失敗後得到精神上面的成長。岡媽並不喜歡很直白的就把自己所想表達的東西搬到屏幕上來,更多的還是希望大家去理解。或者正是因為這些隱藏的寓意,讓我們體會到岡媽作品魅力所在。
  • 想要哭的我戴上貓面具:最強PV效應,無數漫迷走上擼貓的道路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動漫電影同樣出自岡媽之手,在許多漫迷期待岡媽的新作的時候,內心又帶著莫大的仿徨和警惕,以至於無數的漫迷在這兩個月開始提前自備胃藥,記憶中的傷痛,不言而喻。廢話不多說,下面筆者帶著大家來解析一下這動畫電影。
  • 岡媽的催淚新動漫正式預告
    3月10日,一部由佐藤順一、柴山智隆擔任監督,動畫公司 STUDIO COLORIDO 負責製作的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正式公開了PV和視覺圖,這部動漫於日本定檔6月5日,國內目前未知。這部動漫主要講述了女主笹木美代偶然間得到了一個戴上可以變成貓的面具,遂通過變成貓而親近仰慕已久的男主——日之出賢人,原本對她完全不感冒的男主逐漸和美代親暱起來。兩人越來越親密,最後導致美代迷失了自我,她越來越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人還是貓,她不得不只能以貓的身份生活。而同時她也為了變回人類而不斷尋找著自己失去的東西。
  • 盤點動漫界大佬的外號,愛的戰士,蘑菇,爛尾樓,岡媽都是誰?
    #宅家遊戲大賞#愛的戰士,奈須蘑菇,大河內爛尾樓,岡媽,這些名字對於混跡動漫界的各位相比耳熟能詳。事實上,答案也很簡單,下面柱子君一一解答。壹:愛的戰士虛淵玄,代表作有《FZ》《魔圓》三話一掉頭,完結不留人。觀看這位鬼才作品的時候,總想求他手下留情,以至於在各大動漫出現虐心畫面時,彈幕都會狂刷「老虛你快放下筆」。用蘑菇的話來說,老虛時患上了寫不出「Happy ending」的病。重點是,老虛在接受採訪時,自稱自己是愛的戰士。
  • 岡媽新作動畫上映,貓真的可以變成美少女,這次宅男的夢想實現了
    由於不可抗力,2020年的很多動畫都延期放送了,包括一些新番以及動畫電影,當然我們最關注的就是那部《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但是也不乏有一些看動畫年頭比較老的朋友對對這部動畫也有著很大的興趣,那就是由岡田磨裡負責腳本的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國內部分版權翻譯為無限)。
  • 未聞花名取景地發生火災,同時也是編劇岡媽的老家
    感人催淚向的日本動畫名作《未聞花名》,對於全球的日本動畫宅來說,就算沒有正式看過,也肯定知道這部作品,你或許說不全動畫裡面的主要角色都叫什麼名字,但你也應該熟悉「面碼」這名美少女角色。《未聞花名》是如今日本超人氣動畫編劇家岡田麿裡的最主要代表作之一,在這部動畫大獲成功之後,岡田麿裡(岡媽)不僅人氣值暴漲,而且更加確立了她編劇的風格,青春向題材一直都是岡媽個人的強項(至於她編劇的弱項是什麼,想必各位阿宅都清楚,女人唱歌男人死,永恆之花不要停)。
  • 岡媽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18日上線,又要發胃藥了嗎
    最近,由編劇岡田麿裡執筆的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發布了最新pv。故事講述了初中二年級學生笹木美代,一直難以接近暗戀的同學日之出賢人,但偶然間獲得了一副面具,帶上之後就會變成貓。官方早已公布了staff,但在公布的信息中最惹人注目的莫過於編劇岡田麿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岡媽)。在過去,岡媽擔任過《龍與虎》、《花開伊呂波》、《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的系列構成。在15年,負責了原創動畫電影《心靈想要大聲呼喊》的編劇。
  • 懷裡的貓是女孩子,岡媽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6.5上映
    由岡田麿裡擔任腳本的原創劇場版動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在近日公開了正式預告PV,動畫將於今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動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講述了一個女生為了去見喜歡的男生而變成貓的不可思議的故事。
  • B站買下岡媽胃痛新作,但老套路卻讓人失望,觀眾已經膩了
    「井底之蛙,所以不知大海之廣闊,卻知天空之藍」——相生茜什麼是胃痛動漫?岡媽的作品就是代表。最近,B站買下了崗媽去年一部新作——《知道天空有多藍的人啊》。不少網友看到後,紛紛事先準備好「胃藥」。本以為這回又是一部參雜複雜情感並虐得「死去活來」的青春之作,但看完後,事先準備的「胃藥」並沒有派上用場,反而就是一種不鹹不淡,換湯不換藥的劇本。這個故事與以往岡媽的作品風格差不多,也是講述男女青春成長過程中,所參雜的情愛、親情、教育等內容。在岡媽的作品裡總是少不了關於家庭教育的部分,這離不開她個人的成長,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有岡媽本人的影子。
  • 岡媽情感最新處方藥:愛他,就變作貓咪吧
    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麿裡素來以治癒系著稱,無論是《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見的花的名字》還是《朝花夕拾》—請原諒我還是忍不住選擇縮減版的翻譯之後的片名吧,她的作品,啊不,是很多日本電影名字長到足以令你質疑編劇腦迴路,就像上個世紀影響幾代國人的老電影《追捕》,原名居然是《涉過憤怒的河》幸虧有譯製者的神來之筆,否則絕對會被名字耽誤啊,岡媽的動畫專注於女性細膩的情感刻畫,夏季來臨,原名《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