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2月17日,中國綠髮會向生態環境部發出建議函,根據當前疫情病毒來源以及我國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現狀及監管問題頻出等實際情況,建議將全國野生動物資源監督管理工作納入中央環保督察範圍。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自2016年開展以來,在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贏得人民群眾的普遍讚譽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當前,全國正處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從源頭切斷病毒傳播至關重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確認本次疫情病毒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此類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場所,在我國遠非一處,部分地方甚至存在泛濫的情況,形成非法獵捕、繁育、經營利用野生動物進行非法交易的利益鏈條。特別是廣西、河北、黑龍江、安徽、湖南等地大量存在非法交易全鏈條,對我國公共安全構成極大威脅,也是引發重大傳染性疾病疫情的重要源頭。
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來,為何野生動物資源監督管理問題層出不群,以致2020年初再次在武漢疫情中重蹈覆轍?
中國綠髮會認為,野生動物資源監督管理主管部門長期以來未能站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的高度認真總結、吸取重大疫情教訓,部門利益甚至個人非法利益至上,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長期失之於寬,放任林業系統獵捕、繁育、經營利用野生動物許可辦證低門檻,致使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泛濫成為盡人皆知的「公開秘密」,這也直接導致2015年7月我國公布的《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報告》,唯一未完成7B項「降低生物多樣性喪失,到2010年顯著降低生物多樣性降低的速度」。
今年10月,由生態環境部牽頭,在昆明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制定未來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和方向。這是展現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彰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機遇。
因此中國綠髮會建議,2020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全國野生動物資源監督管理工作進行專項督察,督促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徹查野生動物管理主管部門源頭監管失職,從根本上遏制野生動物非法交易,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消除公共衛生隱患。
中國綠髮會也將積極動員所屬全國各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全力協助配合好這方面的專項督查工作。
整理/tammy 審/綠宣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