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這次引起幾乎蔓延全國各地的疫情,始作俑者是來源於一些野味。
01
網絡上,大家紛紛討論野味該不該吃?能不能吃?
令人欣慰的是,絕大數網友都是極力反對吃野味的。
其中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2001年4月20日晚,軍常委在招待所設宴招待劉亞洲及其工作組一行。席間上來一道冷菜:龍蝦刺身,龍蝦剛被活生生地剝去殼,肉被削成一片片的,它還活著,眼珠子滴熘熘轉,放射出可憐的光,長鬚顫動。劉亞洲停箸於桌,臉露慍色。主人再三勸他,終不吃,卻講出下面一席話來。現在,19年過去了,讀來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我不吃,不是不能吃龍蝦,而是這種吃法與我理念不合,我見不得這種吃法,如果為了表示新鮮,你告我一聲也就得了,為什麼非要用這種殘忍的方式?我絕沒有指責你們的意思,因為全中國都是這種吃法,都是這副德性!
02
我們常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同時它們也是這個地球的主人。人類自詡為地球上最高級的動物,那是因為人有人性的存在。而很多動物通人性,甚至比人還聰明,情感更豐富。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忠犬八公》這部電影,它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影片講述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裡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最後,在一個如同他們相遇一樣的大雪紛飛的夜晚,八公知道自己快要走了,卻依舊要堅持回到車站,在對主人的懷念中死去。
隨著時間的流逝,周圍的人都忘記了教授,可是唯獨在「八公」心裡的老教授從來沒有離開過。
03
數年前,鍾南山院士曾經說過,只要人們再開始吃野味,SARS很有可能捲土重來。一語成讖。
蝙蝠素有"移動的病毒庫"之稱——其身上攜帶的病毒種類超過100種,其中不乏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一系列讓人聞風喪膽的致命品類病毒……
網絡上很多人將自己吃野味的照片放在網上炫耀。
真不知他們是怎樣把這些看著就令人作嘔的蝙蝠吞下去的。
如果把吃野味看作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恕我直言,這實在是愚昧無知。
自然的鬼斧神工,生物界的物種平衡,一切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
無畏就是無知!
在這裡呼籲大家,一定要拒絕野味,勸說身邊的人遠離野味。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一定要引以為戒。
最後,希望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冠狀病毒這個不速之客早日銷聲匿跡。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